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紅番」醫生

     營造府城成為台灣的宣教中心,一直是英國長老教會的目標。在「樟腦紛爭」之後,傳教士有了宣教權和保障,於是一八六八年馬雅各又重返府城安平,在二老口租下許家大厝,重開醫館,開始了後人俗稱「舊樓」(新樓醫院的前身)時期的醫療傳道工作。

    馬雅各是一位傑出的外科醫生,求助於他的病人也多以外科居多,眼疾、難產、手腳潰爛……等各式各樣的病症,四處求醫無效時,都轉而來找馬雅各。

    而醫療也確實對馬雅各的傳道工作產生非常大的助益。長老教會黃茂卿指出:「唯有解救人的生命和解除病痛等實際經驗,最容易消除人們對基督教的反感和排斥,初期信徒大多數是因醫療而接受福音的。」

    特別的是,馬雅各多以平埔族為宣教的對象,初期所建立的教會也全都是屬於平埔族的教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性格單純的平埔族在當時常受漢人欺壓,買賣經常受騙,相較之下,「紅番」醫生馬雅各的愛心深深打動平埔族人,很快就傳遍各部落。

樟腦紛爭

     馬雅各初期在台灣醫療傳道的路途十分坎坷,除了文化的藩籬、觀念的差異,當年傳道的時空背景也十分複雜。上帝愛世人的昭告無法打破民眾先前船堅炮利的印象;基督教義與經濟利益、救人的醫療和害人的鴉片,糾結、混淆不清,民眾普遍知識程度不高、生活水準低落,對外來文化既恐懼又排斥。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長老黃茂卿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設教一百二十年史》一書中,提及馬雅各宣教之初的時代背景:「設教之初,台灣人眼見基督教的來臨,是隨著外國兵炮洋槍,經濟侵略和不平等條約同時而來,無法接受福音。何況來台的英國人中,確有許多牟利不屑舉動……」

    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傅大為稱當年傳教士「挾著外科利器與奎寧白粉行走東方」的醫療傳道為「半殖民醫療」,他在「從馬偕談清末台灣的半殖民醫療」一文中指出,最早來台的馬雅各醫師常遇困難與衝突,而後來台的傳教士之所以較為順利,是拜「樟腦紛爭」之賜。

    話說當時擔任清朝海關職員的英籍人士必麒麟,明知樟腦是台灣專賣品,卻在非條約港梧棲買下一批樟腦,企圖以英國人的威勢走私牟利,被查獲沒收。

    在此同時,長老會在埤頭(鳳山)的教會遭破壞,馬雅各來台宣教所收的第一位信徒──高長,在鳳山傳道時,被暴徒痛毆,並關進監獄。

    樟腦紛爭加上教會遭破壞,英國從香港出動二艘軍艦攻擊安平。事後,清廷除了賠償教會的損失外,並明文宣布外籍宣教士在島內有居住、傳教之權,迫害基督教與信徒係犯法。

    不過,當時民眾甚至政府官員,對基督教仍是充滿憤怒與歧視。

台南感念馬雅各貢獻 出生地英國愛丁堡掛紀念牌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0日電)台南市政府感念已故英國傳教士、醫師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對台灣現代化醫療貢獻,近日前往馬雅各出生地英國愛丁堡懸掛紀念碑牌,並象徵台南與愛丁堡間友誼。

台南市長黃偉哲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台南曾在2021年馬雅各逝世百週年時盛大舉辦紀念活動,如今能在台南400年、新樓醫院160年以及愛丁堡邁入900年時,於馬雅各出生地懸掛紀念碑牌,不僅感念馬雅各奉獻,更是台南與愛丁堡從19世紀以來交流歷史見證。

黃偉哲表示,感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樓醫院、愛丁堡大學、愛丁堡市議會、愛丁堡市政府、蘇格蘭台灣協會以及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愛丁堡辦事處等單位協力,讓紀念碑牌得以順利鑄造,並懸掛在愛丁堡市區要道上,供來往行人和遊客紀念。

台南市政府提供資料指出,馬雅各紀念碑牌懸掛於其出生地愛丁堡卡農門(Canongate)200號附近的西蒙勞瑞之家(Simon Laurie House),位於愛丁堡舊城區熱鬧道路上,現屬於愛丁堡大學所有,馬雅各為英國長老教會首名派遣到台灣的醫療宣教士,對台灣醫療發展有深遠影響。

台南市政府指出,紀念碑牌上刻有馬雅各對台灣與台南醫療貢獻,掃描QR Code則可直接連結至他生平介紹網頁;碑牌上同時陳列台南市徽、愛丁堡市徽及新樓醫院院徽,象徵台南與愛丁堡因馬雅各串起的友好情誼。

馬雅各19世紀後期到台灣南部傳教及行醫,在台南創建台灣首座西式醫院看西街醫館(今天的新樓醫院),1921年在英國去世,享壽85歲。(編輯:謝雅竹)1130620

台南市政府在已故英國傳教士、醫師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出生地英國愛丁堡懸掛紀念碑牌,同時陳列台南市徽、愛丁堡市徽及新樓醫院院徽。(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6月20日
台南市政府在已故英國傳教士、醫師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出生地英國愛丁堡懸掛紀念碑牌,同時陳列台南市徽、愛丁堡市徽及新樓醫院院徽。(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6月20日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406200056.aspx

禮拜堂兼診所

  

    「一府、二鹿、三艋舺」,早期台灣幾個繁榮的地區都在港口,排名第一的台南府城,自然是宣教師進入台灣傳教時的第一個據點。

    一八六五年五月二十八日,馬雅各隨著杜嘉德牧師和兩名信徒,在高雄旗津港上岸,六月十六日來到台南看西街亭仔腳開始他的傳道醫療工作,這一天便成為英國長老教會日後的「在台設教紀念日」。

    在低矮的平房中,前半部做禮拜堂,後半部當診所,先講道、再看病、領藥,台灣第一家西醫診所就這麼開張了。

    然而,作為開路先鋒,馬雅各在府城醫療傳道工作並不順利。他不僅受到當地中醫師的圍剿,當地居民甚至還謠傳他會挖人眼睛和心做藥,開業二十三天,禮拜堂兼診所就不得已被迫關閉。

    馬雅各只好避走有英國領事館保護的旗後(打狗的政治中心),當年九月,他又在旗後設立一所可以容納八名患者的醫館,並在醫館對面設立禮拜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基督教會登陸台灣     ,   禮拜堂兼診所    ,  樟腦紛爭    ,

基督教會登陸台灣

     其實,明朝末年,荷蘭、西班牙割據台灣時,基督教曾一度傳入台灣,但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宣教工作便就此中斷,只留下荷蘭人宣教時所使用的羅馬字。

    清末,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後,英國長老教會便在汕頭、廈門設立宣教據點,與廈門僅一水之隔的台灣,自然也引起長老教會的注意。

    一八五八年,天津條約開放台灣府與淡水港,一八六○年,基督教長老教會隨即「登陸」台灣。英國長老教會的杜嘉德等牧師來台短期停留,他們看到當時台灣衛生醫療條件不佳,疫病嚴重,於是建議教會派員來台宣教。馬雅各就是首位被派來台的醫療宣教士。

    西元一八三六年出生於蘇格蘭的馬雅各,畢業於英國愛丁堡醫學院,先後到柏林、巴黎醫學院受訓,是一位出色的外科醫師。

    一八六四年,他飄洋過海到廈門接受語言訓練,一年後來到台灣宣教。

新樓醫院的設立

  

    1868年,英商「怡記洋行(Elles & Co.)」違反禁令私購樟腦準備運往海外,遭到官府查扣,最終擴大為國際糾紛,史稱「樟腦事件」。英方以武力為後盾,逼使清政府達成協議,除開放樟腦自由貿易並止民眾誹謗基督教、承認傳教士在台灣各地有傳教居住的權利等。在得到法定協議的保護後,馬雅各帶著剛剛完婚不久的妻子重返台南,開設醫館與禮拜堂。這間醫館就是今日新樓醫院的前身。

    1871年,馬雅各在台灣的服務任期屆滿,返回英國。值得一提的是,馬雅各的兩個兒子在耳濡目染下,長大後也投身醫療宣教工作。長子馬約翰(Jhon Praston Maxwell18711961)在中國大陸行醫;次子馬雅各二世(James Laidlaw Maxwell Jr.1873195l)則跟隨父親的腳步來到台灣,出任新樓醫院院長。父子3人均從事醫療宣教工作。

    馬雅各曾說:「如果我還有其他的孩子,也願意奉獻給上帝。」他認為在台灣將近7年多的時間,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而對台灣來說,馬雅各帶來的西方醫學概念與技術,則為台灣現代醫療打下重要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