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日 星期三

尼布爾的神學

尼布爾神學的歷史發展


 
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18921971年)生於密蘇里州,父親是從德國移民來到此地的路德會牧師。尼布爾曾在路德會的神學院攻讀,又在耶魯神學院研究。他厭棄學術的繁瑣,轉而追求生命的真實。這種渴求,奠定了他在神學上的新路向。

  1915
1928年尼布爾在底特律牧會,這經歷初步塑造了他的神學觀念。牧會期間,尼布爾看到勞工階級,在社會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於是捲進了勞工和管理階層的鬥爭。尼布爾看到工人的貧困及惡劣的工作環境,就公開抨擊福特(Henry Ford)的政策,他以福特為資本主義制度中壓迫者的代表。

 
尼布爾與巴特在瑞士的經驗相似。他就反對自由主義神學。自由派教導說,人是天生善良的,最後有烏托邦的世界,這些與尼布爾觀察的並不一致。雖然人在科技上有很大的進步,但人也亦受到科技的摧殘。尼布爾的解決方法,是採取「社會主義、和平主義,及一種新的神學上的基督教現實主義。第二次大戰爆發後,尼布爾放棄了和平主義及社會性主義,儘管他仍在社會問題上表現活躍。

  1928
1960年,尼布爾在紐約協和神學院教授基督徒倫理學,著重政治及社會上的問題。
尼布爾神學的教義觀點

 
尼布爾的神學觀,是他在底特律牧會時所塑造的。他主要關心的是社會公義和人的問題,其他教義需要在與人的需要,和社會公義的問題上有關係才被重視。那就是說︰「尼布爾認為,罪是社會性多於靈性的問題,所以傳福音的方法應是致力改革社會,而不是改變個人;登山寶訓是今天商業社會的憲法和經典。」

 
尼布爾稱創造的記載,及人類的墮落為「神話」。儘管他重視罪惡,及將聖經應用在社會及不平等問題上,尼布爾看創造的記載是一幅人性的圖畫。罪是真實的,罪是始於人的恐懼改變、腐敗及死亡;為了消除恐懼,人就企圖從科學及科技中尋求安全。罪就是人錯誤地使用了破壞他人的力量。

  尼布爾反對歷史性的罪觀。他認為原罪是每一項人類行為中的偏歪傾向。
尼布爾神學的評價


 
雖然尼布爾各對自由派的樂觀主義,但沒有如巴特,或卜仁納那麼保守和聖經化。而且聲稱,社會的不公平是植根於罪,但他也為罪重下定義。他沒有從聖經中尋找罪的概念,他反對原罪,反對亞當的墮落及其歷史性。


卜仁納

               卜仁納的生平   ,

               Emil Brunner (1889–1966)   , 

               甚麼是卜仁納(Emil Burnner 1889-1966)的神學思想  ,

               卜仁納的神學(新正統神學)          ,

中華人物

      和受恩教士(Margret E. Barber)  , 

      倪柝聲 , 宋尚節  , 王明道  , 趙君影 ,

     焦源濂   ,

台灣人物

       甘治士  ,  杜嘉德    , 馬雅各    ,

       寧為燒盡不願銹壞的人生─偕叡理牧師(馬偕博士)   ,

      巴克禮牧師甘為霖 , 李庥  , 蘭大衛 ,

       一生疼惜咱台灣 「喜樂阿嬤」 ,

      孫武夫牧師   , 鍾亞妹傳道  , 梅監霧牧師 ,

荷蘭人物

            凱柏   ,

            亞伯拉罕•海倫堡牧師 ,

            巴文克  ,

美洲人物

      耶德遜宣信   ,  愛德華滋  ,

    芬尼·克羅斯比  ,  威廉·霍華德·多恩  ,

    慕迪梅頓   , 

    尼布爾   ,   卡爾‧亨利   ,   范泰爾  ,

   薛華  ,  古斯塔沃.古提雷茲 ,  

   陶恕  ,

   哈利佛斯迪克(Harry Emerson Fosdick)

   尤金畢德生  ,

  魯本·約翰·凱波爾  ,

英國人物

        約翰牛頓  , 柏克萊   ,

        羅伯特·特雷爾  ,

        托馬斯·波士頓  ,

        亨利馬太 , 亨利馬廷

        韓德爾  ,

        衛斯理約翰及其兄弟  ,

       懷特腓  , 卜維廉 , 佛克斯 ,

        克理  ,  馬禮遜劍橋七傑喬治穆勒 , 查麥士  ,

        羅拔生 , 麥來倫  ,  沈美恩

        郭維德  , 潘湯 , 達秘 , 史百克 , 戴德生 , 馬得勝  ,
  
         司布真  , 章伯斯  ,

       亞瑟·賓克坎培•摩根  , 鍾馬田

      羅濱孫路益師(C.S.Lewis) , 司徒德  ,

《為信仰辯護》介紹

    《為信仰辯護》(原文書名: As to Being Reformed 或 To Be or Not to Be Reformed )是由魯本 · 約翰 · 凱波爾( R. B. Kuiper )所撰寫的一本改革宗信仰護教小冊,專為闡明改革宗( Calvin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