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共同生活弟兄派
約於主後1350年,在荷蘭及德國一帶興起另一種改教運動,稱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由革若特(Gerhard
Groote)所創,他向許多渴慕的聽眾講道,帶起了偉大的宗教復興。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們,強調基督徒宗教教育,他們希望藉教育之法,帶出全教會的改
革。從他們的學校中,造就了許多推動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馬丁路德曾在他們設在馬得堡的學校就讀一年。另外幾位曾接受過共同生活弟兄派學校造就的偉人有:
韋索的約翰(John of 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馬肯培(Thomas a Kempis)。
韋索的約翰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學者及思想家。從主後1445到1456年,他執教於德國耳弗特(Erfurt)大學。四十九年以後,馬丁路德就是在這個大 學拿到文學碩士的學位。許多人稱韋索的約翰為「世界之光」,因為他攻擊贖罪券,清楚地教導「因信稱義」的真理。他說:「一個人若以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 他就根本不明白甚麼叫得救。」
他也教導「惟獨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寫著說:「上帝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上帝也會親自賜他得救之恩。」
韋索的約翰不接受羅馬天主教的「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所謂「化質說」,是相信當祭司用聖禮的詞句宣告後,聖餐的餅和酒就變 成基督真正的身體和血。馬丁路德後來說:「如果我曾讀過韋索的約翰的著作,則我的觀點,看起來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
韋索的約翰後被羅馬天主教以異端罪名下入監牢,於主後1489年十月,死於獄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學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與馬丁路德同時代。伊拉斯姆以其廣博的學識及尖銳的筆鋒,訕笑當時修道士的無知及教會的弊端。主後1516 年,他在德國的巴色(Basel)校正希臘文的新約,並且印刷出來,此書對改教頗有幫助。不過他不是改教家,因為:
(一)他為人圓通,怕得罪人;
(二)注重學問,不注重宗教;
(三)注重理想,不注重信心;
(四)博取權貴的歡心,過於博取上帝的歡心。
所以馬丁路德樹立改教的義旗之後,伊氏很不以為然。他死於主後1536年。雖然他在改教運動中,一直未和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運動),馬丁路德將它孵出來!」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響的人是多馬肯培,他住在荷蘭,寫了一本偉大的書:《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這本書至今仍在屬靈文學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譽為世界名著之一,教導人研讀聖經,逃避世界的虛浮。
韋索的約翰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學者及思想家。從主後1445到1456年,他執教於德國耳弗特(Erfurt)大學。四十九年以後,馬丁路德就是在這個大 學拿到文學碩士的學位。許多人稱韋索的約翰為「世界之光」,因為他攻擊贖罪券,清楚地教導「因信稱義」的真理。他說:「一個人若以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 他就根本不明白甚麼叫得救。」
他也教導「惟獨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寫著說:「上帝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上帝也會親自賜他得救之恩。」
韋索的約翰不接受羅馬天主教的「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所謂「化質說」,是相信當祭司用聖禮的詞句宣告後,聖餐的餅和酒就變 成基督真正的身體和血。馬丁路德後來說:「如果我曾讀過韋索的約翰的著作,則我的觀點,看起來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
韋索的約翰後被羅馬天主教以異端罪名下入監牢,於主後1489年十月,死於獄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學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與馬丁路德同時代。伊拉斯姆以其廣博的學識及尖銳的筆鋒,訕笑當時修道士的無知及教會的弊端。主後1516 年,他在德國的巴色(Basel)校正希臘文的新約,並且印刷出來,此書對改教頗有幫助。不過他不是改教家,因為:
(一)他為人圓通,怕得罪人;
(二)注重學問,不注重宗教;
(三)注重理想,不注重信心;
(四)博取權貴的歡心,過於博取上帝的歡心。
所以馬丁路德樹立改教的義旗之後,伊氏很不以為然。他死於主後1536年。雖然他在改教運動中,一直未和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運動),馬丁路德將它孵出來!」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響的人是多馬肯培,他住在荷蘭,寫了一本偉大的書:《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這本書至今仍在屬靈文學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譽為世界名著之一,教導人研讀聖經,逃避世界的虛浮。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比拿雅 BENAIAH
有甲薛勇士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行過大能的事;他殺了摩押人亞利伊勒的兩個兒子;又在下雪的時候下坑裡去,殺了一個獅
子;又殺了一個強壯的埃及人;埃及人手裡拿著槍;比拿雅只拿著棍子下去,從埃及人手裡奪過槍來,用那槍將他殺死。這是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所行的事,就在
三個勇士裡得了名。他比那三十個勇士都尊貴,只是不及前三個勇士。大衛立他作護衛長。(撒下二十三20—23)
比拿雅是在逆境中發旺的人,他與獅子般的勇土爭戰還不算,還要與活生生的獅子搏鬥才滿足。對他來說,這正是一個機會,好讓他證明對於活神有活信心的價 。 多數人情願挑一個競技場,而不是土坑,與獅子搏鬥。因為你如果一下到坑中,根本沒有機會展露身手,就葬身獅腹了。而這一切都還是發生在一個大雪天。碰到大 風大雪,任何人都會藉機推辭或拖延搏鬥,然而,比拿雅從不找藉口,他並不等待大晴天。如山的難處不過激起他的信心。當他面對難處,勝過一切逆境以後,便得 著他應得的尊榮——這些也是我們可以得著的。
比拿雅是在逆境中發旺的人,他與獅子般的勇土爭戰還不算,還要與活生生的獅子搏鬥才滿足。對他來說,這正是一個機會,好讓他證明對於活神有活信心的價 。 多數人情願挑一個競技場,而不是土坑,與獅子搏鬥。因為你如果一下到坑中,根本沒有機會展露身手,就葬身獅腹了。而這一切都還是發生在一個大雪天。碰到大 風大雪,任何人都會藉機推辭或拖延搏鬥,然而,比拿雅從不找藉口,他並不等待大晴天。如山的難處不過激起他的信心。當他面對難處,勝過一切逆境以後,便得 著他應得的尊榮——這些也是我們可以得著的。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便哈達 BEN—HADAD
亞蘭王的臣僕對亞蘭王說,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所以他們勝過我們;但在平原與他們打仗,我們必定得勝:王當這樣行,……在平原與他們打仗,……次
年便哈達果然點齊亞蘭人,上亞弗去,要與以色列人打仗。以色列人也點齊軍兵,預備食物,迎著亞蘭人出去,對著他們安營,好像兩小群山羊羔;亞蘭人卻滿了地
面。有神人來見以色列王說,耶和華如此說,亞蘭人既說我耶和華是山神,不是平原的神;所以我必將這一大群人,都交在你手中,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王上二十23~28)
便哈達的臣僕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他們以為當以色列入在山上時,上帝才能幫助他們。很多基督徒也犯同樣的錯誤,當人生境遇如高山,便覺得上帝同在而大聲讚美;當萬事不如意,似乎跌進了幽谷,便立刻灰心失意。
上帝接受便哈達的挑戰,要他知道在幽谷中,上帝的供應也是同樣豐盛。困乏的以色列人得上帝的幫助而大獲全勝,使不信的人陷於虛謊中。幽谷的經歷是我們的考驗,對於上帝卻毫無難處,那谷越深越叫我們明白上帝的能力浩大,叫世上所有的便哈達知道祂是奇妙的上帝。
便哈達的臣僕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他們以為當以色列入在山上時,上帝才能幫助他們。很多基督徒也犯同樣的錯誤,當人生境遇如高山,便覺得上帝同在而大聲讚美;當萬事不如意,似乎跌進了幽谷,便立刻灰心失意。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便雅憫
約瑟來到家裡,……約瑟問他們好,又問,你們的父親,就是……,那老人家平安嗎;他還在嗎。他們回答說,……父親平安,他還在;……約瑟舉目看見他同母的兄弟便雅憫,就說,……那頂小的兄弟,就是這位嗎;……—約瑟愛弟之情發動,就急忙……進入自己的屋裡,哭了一場。他洗了臉出來,勉強隱忍,吩咐人擺飯。……約瑟使眾弟兄在他面前排列坐席,都按著長幼的次序;眾弟兄就彼此詫異。約瑟把他面前的食物分出來,送給他們;但使雅憫所得的,比別人多五倍;他們就飲酒,和約瑟一同宴樂。(創四十三26—34)
便雅憫在這分裂的家庭中,成了和平使者。他不用講,也不用作,只因他的存在便把他們拉在一起了。
便雅憫在這分裂的家庭中,成了和平使者。他不用講,也不用作,只因他的存在便把他們拉在一起了。
當雅各的十個兒子到埃及買糧時,他們很清楚的知道,他們一定得把便雅憫帶回來。若非迫不得已,雅各也絕不會許便雅憫同去。我們不太明白,約瑟為何要這樣難為兄弟,顯然他是比較愛這個最小的弟弟。
對十個哥哥來說,他們也因為父親的緣故,必須同心協力保護最小的弟弟,而團結起來。所以,最後便雅憫以自己將全家拉在一起。這時代,我們也多麼需要能將上帝家中分裂的子民聯合一起的和平使者啊!
比撒列 BEZALEL
摩西對以色列人說,猶大支派中,戶珥的孫子,烏利的兒子比撒列,耶
和華已經題他的名召他;又以上帝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聰明,知識,能作各樣的工;能想出巧工,用金,銀,銅,製造各物;又能刻寶石,可以鑲嵌,能雕
刻木頭,能作各樣的巧工。耶和華又使他和但支派中,亞希撒抹的兒子亞何利亞伯,心裡靈明,能教導人。耶和華使他們的心,滿有智慧,能作各樣的工,無論是雕
刻的工,巧匠的工,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線,和細麻繡花的工,並機匠的工,他們都能作,也能想出奇巧的工。(出三十五30—35)
有人以為被聖靈充滿就必須作傳道人,這是極錯誤的想法。比撒列只是一個工匠,但他卻被聖靈充滿,用他的手藝來事奉上帝。他也像任何一位傳道人一樣,是上 帝的工人,他的工作卻是運用心思和技巧的。有些基督徒為了將他們的訓練才幹用在屬世的工作上,沒有奉獻在他們所認為的「全時間事奉」上,因而感到不安。這 裡,比撒列的例子提醒我們,被聖靈充滿的秘訣就是盡忠完成我們日常的工作,而且是為榮耀上帝而行(西三23)。
我們都被召「全時間事奉」,必在世俗或神聖中間畫出分解。
有人以為被聖靈充滿就必須作傳道人,這是極錯誤的想法。比撒列只是一個工匠,但他卻被聖靈充滿,用他的手藝來事奉上帝。他也像任何一位傳道人一樣,是上 帝的工人,他的工作卻是運用心思和技巧的。有些基督徒為了將他們的訓練才幹用在屬世的工作上,沒有奉獻在他們所認為的「全時間事奉」上,因而感到不安。這 裡,比撒列的例子提醒我們,被聖靈充滿的秘訣就是盡忠完成我們日常的工作,而且是為榮耀上帝而行(西三23)。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亞流派的真相
優西比烏領導的亞流派,在剷除上述三位尼西亞的主將之後,在政治上取得絕對優勢。雖然亞他那修在335年被放逐,但是因為對他沒有任何教義上的指控,所以康士坦丁並未剝奪其教職。而埃及的主教們與民眾,總的來說仍是忠於被放逐的亞他那修,仍然拒絕亞流回歸亞歷山大教會。亞流只好回到康士坦丁堡,孤苦伶仃被人遺忘,不久之後(336年)過世。亞流死前,就不滿優西比烏黨羽不再支持他了。
其實,“亞流派”人士並非擁護亞流本人,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亞流派,他們曾說亞流只不過是一名長老,主教們怎麼會是被長老來領導。所謂“亞流派”,是指支持亞流的“隸屬論”(Subordinationism)思想(認為聖子隸屬於聖父,與聖父本質不同),反對尼西亞信經的“聖父與聖子同一本質”的信仰。所以,最後連亞流自己也明白,他早就被亞流派人士遺忘了。
康士坦丁於337年5月過世,死前穿著初信者白袍,由優西比烏為其施洗。康士坦丁死後,葬於康士坦丁堡的“眾使徒教堂”。令人欷噓扼腕的是:雖然康士坦丁召開的尼西亞會議,禁止了公開形式的亞流主義,但是到康士坦丁死時,亞流派人士在政治上得勢。東方教會中的亞流派,繼續得到繼任皇帝們的支持。
其實,“亞流派”人士並非擁護亞流本人,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亞流派,他們曾說亞流只不過是一名長老,主教們怎麼會是被長老來領導。所謂“亞流派”,是指支持亞流的“隸屬論”(Subordinationism)思想(認為聖子隸屬於聖父,與聖父本質不同),反對尼西亞信經的“聖父與聖子同一本質”的信仰。所以,最後連亞流自己也明白,他早就被亞流派人士遺忘了。
康士坦丁於337年5月過世,死前穿著初信者白袍,由優西比烏為其施洗。康士坦丁死後,葬於康士坦丁堡的“眾使徒教堂”。令人欷噓扼腕的是:雖然康士坦丁召開的尼西亞會議,禁止了公開形式的亞流主義,但是到康士坦丁死時,亞流派人士在政治上得勢。東方教會中的亞流派,繼續得到繼任皇帝們的支持。
訂閱:
文章 (Atom)
馬丁路德《桌邊談》(Table Talk)簡介
📖 書名: Table Talk (德語: Tischreden ) ✍ 作者: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 📅 成書時間: 約 1531–1546 年(死後由門徒整理出版) 📚 內容類型: 宗教對話、神...
-
亞流主義係由亞歷山大十二轄區之一的保加里堂 (Baucalis) 的資深長老亞流 (Arius) 而得名。他於主後 318 年左右公開發表他的主張:只有聖父是真神;聖 子本質上與上帝不同。無論從本性或權利方面看,聖子不具有如不朽、至高權威、完善智慧、良...
-
使徒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 ( 太十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是撒羅米(太廿七16;比較可十五40;十六1)。撒羅米是從加利利就跟隨耶穌並服事祂的姊妹們之一(太廿七55),可能她就是主的母親的妹妹(太廿七56;比較約十九25)。因此,約翰和他哥哥雅各也可能就是主...
-
作者:廖元威(中華信義神學院專任老師兼學務長) 從兩千年基督教發展史來看,教會與政權之間的互動一直是令人注目,且與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除了初代教會常須面對「凱撒是主」與「基督是主」 生死攸關的抉擇外;中世紀的教會,因著教廷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或教皇權勢遍及政教兩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