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至451年的主要神學爭論

 

壹 基督的神性問題

上帝的獨一性及基督的神性如何相容的問題。

一 以便尼派:

耶穌是靠聖靈的能力而為彌賽亞;完全否認耶穌的神性。

二 諾斯底派:

主張因基督而得特別知識以得救;靈善物惡二元論;基督為造物工師;幻影說的基督論。愛任紐大力駁斥。

三 神格唯一論:

(一)動力論:

代表人物為撒摩撒他的保羅(Paul of Samosata),嗣子說的基督論。

(二)形相論:

代表人物為撒伯流(Sabellius),一個本體依次以三個形相表現。特土良力駁之,著《反帕克西亞》(Against Praxeas),主張三個位格共一本體。

四 亞流vs.亞他那修(c. 296-373)

基督是

受造物                                            與父同本體

有起始                                            與父同永恆

不同本質,不全知父                    與父同等               

會改變,可能犯罪

只是被尊稱為上帝,不真是上帝

五 結果:

(一)兩次大公會議

A.尼西亞大會(325)-帶咒詛的信經
B.君士坦丁堡大會(381)-確認尼西亞大會的決議。

(二)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

即今日的尼西亞信經,是由迦克敦會議所通過,內容可 能是 君士坦丁堡大會基於類似耶路撒冷的區利羅之教理問答(c. 345)的信經所制定。

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及亞他那修信經是羅馬天主教及許多更正教宗派如信義宗所接受的三大古信經。

亞他那修信經並非由亞他那修所寫,乃是約AD500用拉丁文所寫,而冠上其名,原作者不詳,內容針對亞流派及涅斯多流派。

貳 聖靈的神性

敵聖靈派:在尼西亞會議後,有一些神學家雖然接受聖子與聖父同質,但不接受聖靈與父和子同質。他們被稱為敵聖靈派。亞歷山太會議(AD362)將此派定罪,等於也將亞流派定罪,因而確定了正統派最後將勝利。

 

參 人的本性與上帝的恩典

西方教會較重實際,東方較重玄思,所以上帝論與基督論的爭論發生在東方,人性論與拯救論的爭論則發生在西方。

一 伯拉糾(c.360-c.420)

伯拉糾是英國的修士,他在道德修為上有很高的名聲。他405年在羅馬讀到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所禱告的:「求你賞賜你所命令的,命令你所定意的」這句話很不以為然。這樣的說法似乎把人看成是上帝手中的傀儡。

(一)人性論:

A.人有完全的自由意志和相應的責任。這一點是伯拉糾思想的基石。
B.每個人像亞當一樣是一個新的受造物,並不特別傾向犯罪。
C.也沒有任何特別外力能使人的意志一定要選擇善。
D.關於原罪,伯拉糾不講藉身體而遺傳的罪性,也不講罪咎,而說世人都犯罪乃因亞當開始的壞榜樣與積習代代相傳。

(二)拯救論:

A.教導的恩典:上帝賜給人聖經、理性和基督的榜樣來幫助人。
B.寬恕的恩典:人如果悔改並且努力行正路又彌補他所行的惡,上帝就給他寬恕的恩典。但這恩典並不幫助他的意志,只是赦免他的罪。
C.嬰兒洗禮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沒有原罪。

二 奧古斯丁

(一)人性論

A.亞當原有自由選擇善惡,但亞當犯罪使得所有人都受罪的綑綁。
B.每個人因為是亞當的後裔都有原罪。
C.人的意志是完全的敗壞了,在得救的事上意志完全沒有用。

(二)拯救論:

A.只有蒙揀選的人因上帝在基督裡的恩典可以得救。
B.重生完全是聖靈的工作,意志沒有用。
C.上帝加力給人的意志,使人的意志能接受救恩。

三 結果:

伯拉糾在以弗所所召開的第三次大公會議(AD431)中被定罪。

後又有半伯拉糾派興起,由John Cassian為首,認為人的意志與上帝的恩典,在人的得救上各居一半地位。此派在AD529的Orange會議中被定罪。

 

肆 基督的神人二性

此問題的辯論是在亞歷山太與安提阿兩學派之間。亞歷山太學派強調基督的神性,以確保基督裡的啟示是從上帝而來的。安提阿學派則強調基督的人性,因為他必須是人才可以是救人。

一 亞波里拿留(Apollinarius, c.310-390)

他為了支持三一論,要解釋Logos是如何在基督裡成了肉身,於是主張基督的靈是Logos,他沒有人的logos,只有人的魂與身體,且後者是受Logos的主宰。對亞歷山太學派來說這是完全可以接受,只要耶穌能以上帝的身份說話,還有身體能與人類溝通就可以。他否定了基督完全的人性。加帕多家教父之一的女撒的貴格利就說:「他沒有取的,他就沒有拯救。他拯救他所聯合於神性者。如果亞當只墮落了一半,那麼基督就有可能只取一半也只救一半。但如果全部的人性都墮落了,那麼全部的人性都必須合一於道才能完整得救。」

亞波里拿留在君士坦丁堡大會中被定罪。

二 涅斯多留(Nestorius, c.381-c.452)

428年 成為 君士坦丁堡的主教長。他不喜歡人們稱馬利亞為「上帝之母(theotokos, God-bearer)」,認為此稱呼會混淆了基督的人性與神性。因此他主張改稱「基督之母」,意指馬利亞只是耶穌這人的母,而非其神性之母。他主張基督有二性,二性表現於二位格,一為上帝,一為人。為人的基督在凡事上順服為神的基督。如此使得基督不是神-人,而是神在人裡,神人並存。但這說法使得道成肉身有了問題,因為道並沒有真正的取了人性。此說在431年的以弗所大會──第三次大公會議中被定罪。

涅斯多留派並未消失,流傳於帝國東部並傳於波斯及印度,甚至於AD635由阿羅本(Alopen)傳入中國。在1625年發現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著AD700時被稱為景教的涅斯多留派基督教在中國的盛況,但在第九世紀唐武宗滅佛時,一併被消滅了。

三 優提克斯(Eutyches, ca.378-454)

因對涅斯多留反動,優提克斯認為基督神人二性混合為一,但卻重其神性而輕其人性。他認為基督是來自於兩性,但合為一性。此說之結果等於否定基督的人性的真實。449年在以弗所開大會以政治運作將反對此說的安提阿派人士定罪。羅馬主教Leo I對此問題也寫信提出看法,但大會不許宣讀此信。利歐稱此會議為「強盜會議」。

四 迦克敦大會(Chalcedon, 451)──第四次大公會議

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支持優提克斯的皇帝從馬上摔下,跌斷了脖子。他的姐妹繼位,是支持羅馬的立場的。她召開了迦克敦會議將基督一性派定罪,羅馬主教利歐一世(Leo I)寫的「大卷(Tome)」在會中對基督一性論的駁斥為多數人所接受,其基督論基本上就是特土良早已主張的「兩個本性在一個位格中」。此會議沒有信經,卻宣佈了「信仰定義」。並未正面表述基督的二性是如何合於一位格中,只是負面的聲明基督的神人二性沒有混合、改變、分割或分離。

五 基督一性派(Monophysite)

優提克斯的跟隨者並未消失,後來稱為基督一性派。直到今日仍有超過一千五百萬的此派信徒存在於埃及、衣索比亞、黎巴嫩、土耳其及俄國的科普特教會中。

沒有留言: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