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來馬赫 (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 1768 - 1834 AD) 為德國復原教的神學家、牧師兼哲學家。他於1768年11月21日出生在普魯士的布列斯勞 (Breslau, 現波蘭境內)。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牧師;父親是改革宗教會的傳道人,在普魯士的軍隊中任軍牧,全家始終是改革宗教會的會友,過著火熱的福音派宗教生活。按父親的心願,他入巴比 (Barby) 一所莫拉維亞派 (Moravian 或稱赫仁護特派 Herrnhuttern) 的神學院學習,頗受斯賓挪莎 (Baruch Spinoza, 1632 - 1677 AD, 泛神論鉅子) 、萊布尼茲、康德思想的影響,後又醉心於柏拉圖哲學,對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也深感興趣。就在這段早期教育過程中,士氏開始對正統復原教的某些關鍵性教義,如有關代贖的教義,產生了懷疑,引起父親的激烈反應,父子關系幾乎破裂。後來,父子重修舊好,但士來馬赫卻再也不曾像早年那樣完全接受基督教的正統教義了。不過,他從未喪失敬虔派所強調的基督徒應該具有的熱情和虔誠,他一直認為自己是敬虔主義者,只不過進入了“更高的境界”。
後來,士來馬赫進海爾 (Halle) 大學學習,1790年被按立為改革宗教會的牧師,隨後又在教會和皇室任職。1796年至1802年,他擔任柏林慈善醫院的院牧。他富有魅力、開朗、健談、擅長交際,常與文藝思想界人士交往,感應了橫掃柏林上流社會的浪漫主義 (Romanticism) 風潮。浪漫主義是對啟蒙運動中的理性主義的反彈,強調人的感情、想像和直覺,與士來馬赫同時期的詩人歌德是浪漫主義運動的傑出領袖。與士氏相交甚深的朋友大都不是虔誠的基督徒。為了讓他的朋友們瞭解宗教的真正意義,他採用公開演講的體裁,以輕快、嚴肅、不乏諷刺的筆觸,於1799年發表了《論宗教:致那些有教養又蔑視宗教的人》(on Religion: Speeches to Its Cultured Despisers) 一書,將啟蒙的敬虔主義和浪漫主義揉合一起,說明真正的宗教是一種人類普遍的“感覺”,是一種與神的親密關系,而不是教義或信條。士氏的處女作博得當時思想界的極大贊揚,一夜間就為作者贏得了青年才子的美譽。
1804年,士來馬赫改任他的母校海爾大學的神學教授。1806年,普魯士被拿波侖攻佔,海爾大學停課,士氏遂返回柏林,擔任極負眾望的三一堂的牧師。他在柏林度過了後半生。士氏在柏林的生活豐富多彩,還參與了不少政治活動。他幾乎每個禮拜天都在三一堂向爆滿的會眾講道,為許多顯貴的子女施行堅信禮,其中一個是日後將德國統一為大帝國的鐵血首相、當時尚年幼的俾斯麥 (von Bismarck, 1815 - 1898 AD)。1810年,士來馬赫協助籌建柏林大學,後出任該校神學院院長。他晚年的著作甚豐,其中包括柏拉圖著作的譯本,和有關神學、倫理、哲學、釋經學及耶穌生平的書。他的巨著《基督教信仰》(The Christian Faith) 被學者們認為是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Institution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問世三百年來復原教中最廣泛而系統的作品。《士來馬赫全集》共三十卷,包括神學、證道講章、哲學及其他三部分。
1809年,士來馬赫娶了一位摯友的遺孀,終於得享久盼的天倫之樂。1834年2月12日,士來馬赫在與家人共領聖餐時溘逝 (死於肺炎) ,享年六十五歲。柏林的民眾對他的逝世深為悲痛。事前沒有任何安排,但全城的人都圍聚在他的墓前致哀,其壯觀、合一在柏林是空前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