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期的教會歷史並沒有太多資料被保存下來中。教會歷史通稱這段時期為「副使徒教會時期」(Sub-apostolic period)。
[教會得著平安發展]
在威斯巴先皇(Vespasian,公元68-79)和泰土斯皇(Titus,公元79-87)的統治時期中,教會獲得平安發展。有幾件事值得我們注意:
一. 基督徒開始在每個城市中增加起來。基督徒的聚會也沒有像謠傳中的神秘。一些地區的教會甚至有主教身份的牧者。
二. 基督徒也不只是屬於低下階級的人。許多有學識之士,政府長官,甚至王帝的親戚都有基督徒在他們當中。
三. 教會的勢力和產業也越來越多。如在羅馬就有基督教的私人墳場(Catacomb)。大間的教堂也在各地被建立起來。
四. 新約的書信開始在各教會之間流行和傳遞。詩歌、讚美詞、禱告文,或崇拜儀式也有一定的形式。教會也編寫了初信班資料。
五. 教會的組織也開始強大起來。「二分級」(長老、執事) 和「三分級」(會督、長老、執事)也有出現。教會之間的聯繫也強大。教會與教會之間也常有書信來往。
[第一世紀末的逼迫]
在多米先皇帝(Domitian,公元88-96)時期有些少的逼迫。相信使徒約翰是在這時期被放逐到拔摩群島去。然後在下一任皇帝(Nerva,公元96-98)時被釋放。
我們看見第一世紀的初早期教會漸漸由一個無組織形式的教會轉變成有組織形式的教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