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宗教改革的逆潮


當初亨利八世為要與妻子凱撒琳離婚,而與天主教決裂。凱撒琳是西班牙的公主,是最支持教皇的西班牙王查理五世的姑母,為此,教皇不肯批准亨利的離婚要求。而瑪利是凱撒琳的女兒,也是堅定的天主教徒,當愛德華逝世,依法她繼承王位,成為英國女王。

1.     血腥瑪利:

愛德華於1553年因肺病去世,年僅16歲;他同父異母的姊姊瑪利即位。瑪利沒有忘記母親和自己所受的屈辱,於是在登位後,便極力破壞改教運動,迫害改革派,並恢復天主教。她首先透過國會撤消愛德華改教的諭令,將改革派的主教全部撤職,代之以支援天主教的人。

然而,此時改革派的勢力已相當穩固,一時不容易對付。瑪利復辟心切,便使用暴力,不少人在她的手下慘死,也有不少要逃到日內瓦和法蘭福特。她使英國改教運動至少倒退了廿五年。所有國會在前王任內通過的法案,都被撤銷。凡贊成改教運動的主教或低級聖職人員,都被革職。她又大肆逼迫復原教徒,據估計,在她統治期間,英國各地至少有三百人被火燒死。許多改教領袖逃到歐洲大陸;克藍麥是愛德華時代《公禱書》與《四十二信條》的主要起草人。1555年,被革除教籍,並被迫公開承認教皇有權管轄英國教會,並簽署了一份否認復原教的宣言。

但他在1556年接受刑前,把以前所有翻供與否認的事全部撤銷,而以堅定的口氣宣告他的復原教信仰,終於被火燒死。現在牛津市中心的一座殉道紀念碑便是紀念他們的。由於瑪利主政時,殺害許多人,瑪利的高壓政策為她帶來一稱號「血腥瑪利(Bloody Mary)。瑪利於1558年,在位6年後去世,王位由她同父異母的妹妹伊利沙白繼承,英國的改教事業才得以繼續發展。

2.     伊利沙白:

改革人士以為終於有了盼望,他們希望身為新教徒的伊利沙白女王是一位尊重聖經的女性,豈知她登基後不久,情況的發展並不如改教者所預期的。

a.          1559年,即宣稱自己是英國教會的最高行政首領,於是教會不得不服在她的權下。

b.          1560年,提出教會統一條例,據此條例,英國只有一個教會,即聖公會,英國國教。

c.           1563年,伊利莎白下令教士平日需穿著特定服裝,引起了清教徒反對。他們認為信徒皆為祭司,不應有袍服的分別,同時也反對信徒跪領聖餐,以及洗禮中的十架手勢。


d.          1572年代,劍橋教授卡賴特在清教徒會議中,提出信徒平等論點,要求放棄主教制度,由信徒自行推選長老。這是對聖公會的主教權威發出挑戰,卡特賴特因此被開除教職,卻因而開始了英國長老會。同時,另外主張政教分離的清教徒,開始了公理會。

e.          1581年,布朗尼成立了第一個自由教會,主張教會應由真基督徒組成,並由信徒自行治理。面對分離主義的擴大,伊利莎白以統一教會為由,開始鎮壓清教徒。


f.            1593年,女王頒下御令,信徒不得私自聚集,一經查出,立即驅逐出境,假若他們潛返而被捕,則可判處死刑。為使全國教會統一於她的領導,伊利沙白不惜用最嚴厲手法。然而,壓迫越大,清教徒卻越發增加;不單如此,清教徒主義支持者在國會的數目也越來越多,造成日後清教徒主義與國會有很密切的關係。同時,流亡在海外的清教徒在歐洲建立起重要的據點〔特別是荷蘭〕,在那裡發展得非常快。

3.     詹姆斯一世:

伊利沙白死後,王位由蘇格蘭王詹姆斯六世繼任,到英國即位時,改王號為詹姆斯一世。詹姆斯在蘇格蘭時受盡蘇格蘭長老會中的教牧師領袖的氣〔蘇格蘭以長老會為國教〕,所以一到英國,馬上成為教會的首領,便得意忘形。為了表現他的威風,便向那些不肯俯首順服的清教徒施下馬威。英國的清教徒也估計錯誤,他們以為雅各一世既受長老會傳統的薰陶,一定會體諒他們,在1604年的一個議會中,聯名上書,請求簡化崇拜儀式,並修改公禱書的某部分。誰知詹姆斯不但不允許他們的請求,反而嚴厲地斥責他們,要他們順服於英王及主教的領導,並下令將三百名教牧人員革職,任何不依循國教的規定舉行崇拜的人,便受嚴重的處分。

至此,和解的希望似乎幻滅,而那些本來願意留在聖公會以內部作改革的人,也被迫投入分離主義者的陣營。當中不能忍受逼迫的人便紛紛移民到北美洲。然而,這場會議最大的成就是翻譯一本新的聖經,這個新的譯本就是最廣為流傳的「英皇欽定本聖經」(King James Version),至今仍被英語系國家廣泛使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