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新紀元運動

 

        新紀元運動有兩個主要思想:

      (1)整個宇宙觀是走回了泛神論的路線,就是泛神論的哲學思想。它的基本架構是“宇宙就是上帝,上帝就是自然”。對整個世界的解釋,是把上帝和世界統一化,以“上帝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上帝”來建立他們的思想。

      (2)在人觀方面,新紀元運動採取了濃厚的神秘主義思想,特別是反抗邏輯和理發思想的那種超自然的範疇。它把20世紀初期“凡不合理的,我都不相信”, “凡科學不能証明的,都不存在”。那些邏輯實証論,理性主義所有的提完全丟掉。這個運動對人性隱蔽的潛能產生了無限的興趣!

        新紀元運動與後現代主義不盡相同。後現代主義是文化頂層的一個運動,而新紀元運動是普世許多階層共同接受的一種神秘運動。它乃是變形的佛教、印度教。新紀元運動中提倡“我就是上帝”的精神,主張人本、自助、內在和潛意識的發揮,非常類似於佛教理“人人都有佛性”的說法。

        新紀元運動之所以產生,并盛行與西方國家,一定程度上與西方國家的危機有關。當西方國家發現自己的社會出現四個大問題:

  ①環境的污染﹔

  ②道德的敗壞﹔

  ③原子能的威脅﹔

  ④愛滋病的蔓延等。

      西方開始轉向東方,而且向遠東的印度開門而非向近東的耶穌基督開門。而目前對中國也開始有一定影響,那因為一則中國正在向西方世界學習,西方的思想很能影響中國﹔二則中國本身的潛在文化裡受佛教影響很大,近年來隨著很多人“復古”的口號,佛教的思想也開始抬頭,神秘主義開始再度流行。很可能接下來,新紀元運動對中國的影響還會加劇。

        新紀元運動目前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占卜、通靈以及各種邪靈偽裝。

         占卜在古今中外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它是趨吉避凶的天性的表達,而它在新紀元圈子裡大行其道。目前流行的占卜方法有:占星術 、掌相學 、風水 、碟仙、易經 等。聖經中對占卜有著明文的禁止,“你們中間不可有占卜的、觀兆的……”(申18:10)。

        通靈是指人和物質世界以外的現實層面或空間傳達通訊的活動﹔是一個有肉體實質的人,獲得據稱是來自另外一個空間(而非通靈人士的心靈)的資料通訊。簡單的說,就是聖經所言的“交鬼”。(申18:10-11)

        聖經說,“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林後11:14),所以魔鬼在新紀元運動中以好些出人意外的方式出現,此為明顯的邪靈偽裝。如“導靈”,新紀元人物交鬼的時候,鬼魂提供指導或資料,所以他們習慣稱這些靈體為“導靈” ﹔“亡魂”,在通靈場合中,邪靈通常以死人靈魂的方式出現﹔“大自然靈體”,英國的分韓(Findhorm)是一個新紀元團體,以團藝成功而著名,認為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都是不同的靈體所管理,如果在冥想中和這些大自然靈體來往,他們可以告訴你怎樣幫助園中各物生長﹔等等。

後現代主義

 

  1、後現代主義之名稱

        後現代主義是一群法國人受德國哲學家黑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影響而推動的思潮。時間上來說,後現代主義是指現代主義死亡這後的歷史。現代主義盛行約兩百年(1789-1989),從巴黎巴士監獄被毀(法國大革命)到柏林牆倒塌。

        說起“後現代”就讓人想起“前現代”與“現代”。這幾個時代各有所重,對當代的影響也是全面的。“前現代”是以教義、信仰與種種形而上的假設為主﹔“現代 主義”則抬高人的理性,尋求客觀事實,且以科學知識衡量一切。到了後現代,則擺低人理性的份量,舍棄唯一客觀事實存在的可能。全然的客觀事實解體,取而代之的是群體詮釋的事實,以信息科技為主。網絡上的眾聲喧嘩,就是後現代的最典型現象。

  2、後現代主義的影響

    後現代主義的影響面相當廣泛,簡單來說,可分為六方面:

  1)傳統價值觀的解構

        解構一詞是建構的顛覆。後現代主義出現,一切價值觀被解構,使得倫理很難講對錯,一切成了相對。而且多元化,很多立場可以同時并存,所謂價值觀,全憑個人品味來取捨,憑個人參與來詮釋。

         過去基督徒必須理性的面對無神論的挑戰,辯証“上帝存在不存在?”。後現代的問題則不再只是“有沒有神”,而是“哪一位神”。傳福音在後現代的困難也是我們的“絕對”立場:絕對只有一位神、要順服、不能墮胎、不可奸淫……什麼都絕對!這與後現代的價值多元化很不融洽。這也使得基督教在後現代這講究開放與多元化,不強求別人與己認同的大環境下顯得“封閉、狹窄、格局小”。這成為教會今天要面對的最大挑戰。

  2)邊緣與中心的顛覆

        後現代主義認為,過去世界是被西方思潮主導,過緣與弱勢族群或被同化,或被壓抑,或被暴力殲滅,所以現在要顛覆所謂的中心和邊緣。

        很多原本是主流思想的現變成邊緣,原來邊緣的又漸成主流。所以文化中再也沒有所謂的邊緣與中心只有不同的中心。傳統中的制度:政治、宗教、家庭與都被視為沒有基礎,漸被推向邊緣,要被解放──即自由主義。過去的弱勢群體與邊緣文化,如:同志主義(同性戀)、女性主義等開始發聲,爭取地位。

        在這種思潮影響下,一些傳統的宗教、家庭制度不再被看重,宗教、家庭原有的束縛力被瓦解,原本社會輿論、千夫所指的“大逆不道”現已不再存在,全成為小逆,而且談不上“不道”。

        不過也有正面的一些影響,在西方基督教目前被擠至邊緣,但在中國,基督教則原本處於邊緣,現今在眾聲喧嘩下反而變得能有發言的空間。

  3)身份認同的問題

        後現代主義因有許多的解構,使“自我”也變得不確定了。沒有不變的具體不變的自我,這一分鐘與下一分鐘的我,是否是同一個?歷史記載的孫中山是真正的孫中山嗎?……所以出現了對身份的探討。

         也有許多文學在探討尋找自我,但尋找的方式是用情慾,好像人要透過對自己情慾的啟蒙、徹悟,才可以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像現在的“同志文學”、“女性文學”都是走這一路線,都脫離不了自己的肚臍眼講話。

  4)人性的縮減與神化

        關於人性的問題,基督教強調人是上帝所創造的,是上帝所看重的,但人墮落之後需要救贖。後來社會學開始有人提出“制約論”、“自然發展論”。後現代主義則流行 “縮減主義”,把人縮減成有許多共同性、求生存的機器與商品,盲目、機械化、沒有獨特性,也沒有內在生活與做決定的力量。人被縮減成細到好似一條黑線畫出的身體,上頂一個圓圈的頭。最明顯的是時裝店櫥窗里的模特,開始變成面目模糊、甚至沒有頭的鋼絲圈。人被視為在沒有意義之下的意外產物。

        但在另一方面,人卻又被視為上帝,認為自己是道德宇宙的作者,是對與錯的創造者。而且隨著人被神聖化,自戀與自我中心也愈來愈明顯。

  5)歷史大敘述的解構

        後現代認為,原來的歷敘述是跋扈的,含排斥原則,不能代表真相,不能為邊緣人民發聲,所以原來的大敘述:基督教、馬列主義等都被視為具極權危險性,是可怕的幻象。所以後現代講究不要對極權、社會制度妥協。同時英雄的定義也變成是那些教導我們超越傳統、進入史無前例、脫離一切制度、進入自由的判逆式英雄。在表達方面,後現代否定大敘述,重個人故事的特色。各式傳記、回憶錄,成為人們學習真理的資源。

  6)藝術形式的解構

        後現代時期真理的客觀現實都變弱了,唯有藝術地位卻被提升,講求真、善、美的主觀現實,而且強調思維受形象、氛圍的影響。故象徵、意象、圖畫與語言,在形成價值觀與態度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後現代藝術挑戰一般人所認識的世界,容許非理性、神秘主義、屬靈的成分進入,藝術有了指向神聖真理的機會,而另一個世界開始有存在的可能。所以後現代哲學容許以不同形式的幻想來呈現思想,而且是結合現實與奇幻的形式。如哈利波特與魔戒、尋秦記等,都是同時候跨越兩個世界,自然與超自然并存。

        再者原有的藝術是寫實與敘述性的,描寫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現被解構,後現代藝術認為,文學不再是現實的偽造,而是語言的遊戲。為了呈現作者看到的世界是荒謬的,文字、句法與故事都用荒謬形式來表達,語不成句、或敘述跳來跳去、故事沒有情節。有時候作者在故事中現身,有時候在故事中敘述作者怎樣寫書。

  3、挑戰與機會

        自從十六世紀以來,人們在文藝復興時期,因復古的思想影響,人們提出“人是萬物的中心”﹔到了十七世紀,人們受啟蒙運動的影響,人類認為“人不再需要上帝”﹔在十八、十九世紀,受現代主義影響,人們高呼“人定勝天”的口號﹔在二十世紀後期和今天的二十一世紀,在後現代主義的思潮下,新紀元運動開始提出 “人就是上帝”。這種思潮將帶給教會福音工作直接的衝擊。

         此時,教會不能退避,而應積極面對。為了應對後現代主義的價值相對論,我們可用不同的形式來傳揚福音,避免用權威或硬梆梆、定罪的方式,而盡量設身處地、分析歷害關系和行為後果,使讀者自己能吸收消化。

         在表達方式上教會應多採用生命故事來傳遞信息,以應對後現代對大敘述的否定。以個人見証故事來詮釋信仰,將會成為極為有利的傳遞方式。同時,因著後現代提倡多元化的影響,教會可在福音形式上採取多元化的方式。

         再者因著邊緣文化的發聲,第三世界的國家,基督教將會變得更有發言機會,教會應抓住這個時機,做好宣教與福音的工作。

         簡言之,面對後現代主義,基督教在價值以上不可妥協,但在信息傳遞上,可善用一些後現代的文化特色,來爭取發言空間。

西班牙的西曼乃斯

 

      路德在德國改教前,西曼乃斯已經完成在西班牙的改革。

      西班牙基督徒為驅逐回教徒而戰,達七百年之久。直到西元1492年,才將摩爾人(即回教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後一個據點格拉那達(Granada)收復。長期與回教徒的爭戰,使西班牙基督徒孕育了一股狂熱的宗教與愛國情操;這份情操在斐迪南與伊沙伯拉在位期間,尤其強烈。

      王后伊沙伯拉發起改革西班牙教會。她將改革工作交給三位教會領袖,其中一位是西曼乃斯,他是方濟會修士,後來成為多列杜大主教,是真正策劃改革、推動改革、並改革成功的人物。

      這次改革主要是改善聖品人員與修道士。西曼乃斯為所有修道院訂立嚴格規條,神父人員強迫過道德生活。無知、無能的聖職人員都被革職;其他人則被送進他所設立的學校中學習神學。所有反對西曼乃斯的人都在王后之權柄下遭鏟除。王后伊沙伯拉保護西曼乃斯,使他免受教皇的干涉。改革的結果,西班牙教會得到愛上帝而能幹的聖職人員。

      教會的其他方面則保持原狀:教皇仍被尊為教會元首;聖品階級仍然繼續;天主教對祭司與聖禮的觀念仍舊持守;一切聖禮、信條、禮儀、聖事都不過問;教義也毫無改變;修道院未被解散,也沒受到壓制。

      西曼乃斯在西班牙所做的是「改革事工」而非「改教運動」。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教會改革是全民的期望

 

  教會巴比倫被擄(西元1309一1376年)的恥辱、大分裂(西元1378一1417年)的醜行,以及無數敗德行為,使真基督徒對羅馬教會感到無比傷痛,呼籲徹底改革的聲音,不斷地發自西歐各國。

      這些呼籲改革的聲音,終於使教會召開三次大會,分別在比薩、君士坦漸及巴塞爾(西元1409一1449年)舉行。但對正直的基督徒而言,這三次大會令他們非常失望,因為它們對改革教會毫無成就,相反的,情況卻越來越糟。

      所有敗壞教會的罪惡及弊端,都集中在「教廷官吏」(curia)身上。在教會被擄巴比倫及大分裂之後不久,教皇制便進入異教文藝複興的影響之下。教皇們變成世俗化的義大利貴族、一批藝術與文學的愛好者。

  教皇利奧十世是一個高雅的紳士型人物,對異教文化的文藝複興有濃厚的興趣,他雖然生活檢點,卻很世俗,對屬靈的事毫無興趣;在他被封為教皇後,他說:「現在讓我們來享受教皇制吧!」

  他最大的計劃是在羅馬建造一座雄偉輝煌的聖彼得教堂,這計劃需要龐大經費,為了得到這筆錢,他大量推銷贖罪券。就是在這時,路德發出了怒吼;由於全民都已感受到改革的必要,所以路德的行動立刻得到強烈的回應。

  二百多年來,期望改革的思想不斷提高,匯集成一股洪流。曾有相當長時期,羅馬成功地用水壩擋住這股洪流;但教皇越將水壩築高,水位卻越往上漲。最後,路德爆破堤防,使改教洪流傾瀉在西歐各國。

約翰•本仁簡介

1628-1688

 

約翰·本仁出生於英國埃爾斯托,距貝德福德約一英里,成為 17 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歷史上很少有作家留下如此豐富的以基督為中心的著作。

 

本仁的感人轉變記錄在他的《給罪人之首的恩典》中。他第一次對罪有持久的認識是在一次佈道中,譴責勞動、體育或其他方式侵犯主日的行為——因為他最大的享受來自於主日的體育運動。一段時間後,當本仁經過貝德福德的街道時,聽到“三四個可憐的婦女”坐在門口,“談論著新生,上帝在她們心中的工作,以及她們如何確信自己的信仰”。他們講述了上帝如何以他在基督耶穌裡的愛拜訪他們的靈魂,以及用什麼話語和應許使他們得到更新、安慰和支持,以抵擋魔鬼的誘惑。從這些虔誠的婦女身上,本仁學會了蔑視罪惡並渴望救世主。後來,當他走進田野時,他回憶道:“這句話落在我的靈魂裡,'你的義在天上'……因為我的義就是耶穌基督自己,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然後“他的鎖鏈就掉下來了”,他滿心歡喜地回家了。

 

1655年,本仁接受貝德福德牧師約翰·吉福德的浸禮,並蒙召傳播耶穌基督的福音。 1660 11 12 日,本仁因未經英國聖公會批准傳教而被捕。他被指控“教導人們違反法律敬拜上帝”,併入獄十二年多。

 

他最著名的作品《天路歷程》是在貝德福德監獄期間寫成的。本仁在世期間,除了北美的幾個版本外,還有 100,000 冊在不列顛群島流通。自首次印刷以來,它一直在不斷印刷。本仁非凡的意象牢固地植根於宗教改革教義中,即人的墮落本性、恩典、歸算、稱義和贖罪——所有這些班揚似乎都直接源自聖經。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荷蘭的復原教徒(西元1568一1609年)

 

      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蘇格蘭各地的復原教徒都被加上異端罪名而遭火焚處死;然而卻沒有一個國家像荷蘭一樣,有這麼多人為了信仰而殉道。

      德皇查理五世身兼西班牙與荷蘭的國王,在他與他兒子西班牙王腓力二世的治下,荷蘭有一萬八千多信徒成為西班牙異教裁判所的犧牲者。為了逼這些人承認自己是異端,無論男女,均施以慘無人道的折磨,然後將男人燒死,把女人淹死或活埋。

      西班牙王腓力二世的暴政到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當日的西班牙是全歐最強的國家,而荷蘭只是一個小國。西元1568年,荷蘭人在一位偉大的改教運動英雄領導下,起來背叛西班牙,這位領袖人物是橙縣王侯沉默者威廉(William the silent)。荷蘭的加爾文派信徒成為全世界復原教主義的最佳鬥士,這些荷蘭人在漫長的黑暗的日子中奮戰不輟。可惜於西元1584年,沉默者威廉也成了刺殺者槍彈下的犧牲品。

      英國伊莉沙白女王對復原派友善,為這些荷蘭人提供大量軍援,以致天主教徒多次策劃要暗殺她,都沒有成功。

      這時,西班牙的腓力國王開始了一項堂皇的計劃:他建立一支龐大的艦隊,號稱「無敵艦隊」(Invincib1e Armada);計劃先以這支艦隊進攻英國,把英國征服後,便可輕易地平定荷蘭的叛亂。然而,英國在荷蘭的幫助下,卻擊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這支自以為傲的艦隊只有一小部份回到西班牙,剩下的殘骸在蘇格蘭及愛爾蘭岸邊可憐地遭風暴摧殘。

      西班牙的威力受到強大的打擊後,荷蘭人在威廉的兒子摩裏斯王侯(prince  Maurice)領導下,繼續與西班牙交戰。直到西元1609年,西班牙終於承認荷蘭北部獨立,建立荷蘭共和國。

格列伯(Conrad Grebel)

 

    重洗派源自瑞士,瞬即蔓延到許多國家,而成為改教運動潮流中的一條支流。這些自稱為「委身的一群」的基督徒,專心研讀聖經,對於已寫成的信經及教會組織並不關心。他們認為,改教運動者在潔淨教會的工作上做得不夠徹底,也沒有把聖經的教訓完全應用出來。

      格列伯是蘇黎世教會中一位傑出的會友,曾因慈運理的帶領接受了福音派信仰,並全力支援慈運理的改革工作。但是,沒有多久,他和一批人就開始對慈運理和路德深表不滿。有數年時間,他們照慈運理的建議,在各人家中查經。西元1525年一月,在一次查經會中,有一位名叫布老若克(Blaurock)的弟兄請格列伯為他重新施洗(因他曾受過嬰兒洗),格列伯應允了,並正式為他施洗。後來,布老若克也為其他人施行重洗。這件事發生在慈運理取消彌撒、改革瑞士教會的前幾個月。

      由於他們實行重洗禮,而被稱為「重洗派」。雖然他們明顯的特點是「重洗」,但他們最基本的特點卻是對教會的看法,這一點牽涉到教會和政府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