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敬虔主義

           敬虔主義       , 

           敬虔主義探究  ,

           路德派教會中的新運動   ,

           敬虔主義的嚴重缺點    , 

           德國敬虔運動  ,

           摩爾維亞弟兄會   , 

           貴格會的興起

敬虔主義的嚴重缺點




   
公元1727年富朗開去世之時,是敬虔主義的頂峰時期,此後再也沒有出過像施本爾及富朗開這樣的領袖人物。敬虔主義派並未脫離路德派教會,因此,一直無法知道他們到底人數有多少。但,敬虔派的確給靈性冷淡的路德派教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雖然敬虔主義為德國教會帶來祝福,但敬虔主義本身也有嚴重的缺點。在敬虔派出現之前,路德主義已經走到一個「專重知識」的極端;敬虔主義就是針對這個 冷淡麻木教會而出現的反應,但是它卻又走到另一個「注重禁慾、嚴格捨己」的極端。富朗開不給學校孩童有大多機會玩耍;敬虔主義到一個地步,甚至變成苛刻與 吹毛求疵;對於非敬虔派的人都稱他們為不屬靈;對於不會講自己得救經歷的人,則不承認他們是基督徒。

     敬虔主義也不關心教義;十七世紀,路德派強調教義;敬虔派強調生活。由於他們低估了教義的重要,結果反倒為後來的自由神學主義(Liberalism)及現代主義(Modernism)鋪了路。

富朗開

      富朗開(August Francke)   , 富朗開(Francke)  ,

富朗開(August Francke)


    這時在來比錫大學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富朗開。他於公元1687年經歷了靈命的重生,當時他二十四歲。他前往德力斯登和施本爾住了兩個月,並且加入敬虔主 義運動。公元1689年,他回到來比錫,開始向學生及市民講道,立刻就有許多人跟從他。然而,困難也接踵而至;學生們從此荒廢學業、批評其它教授和牧師,引起很大的反惑,使富朗開不得立足於來比錫。他遷到耳弗特城,在那兒照樣引起困擾。於是施本爾把他請到新近創立的哈勒(Hal1e)大學任教;富朗開立刻 使哈勒大學成為敬虔主義的中心。他在該大學工作到公元1727年去世之時。

   
富朗開精力充沛,又有組織能力,他本著敬虔主義精神,於公元1695年開辦貧童教育,並設立孤兒院。

   
富朗開雖然沒有錢,但他深信上帝垂聽禱告,後來果然從德國各地寄來捐款。雖然他靠禱告,但並不忽略本份,他善於利用各種宣傳方法,引起世人對他的工作的興趣。他的學校後來成為知名學府;雖然開始時很小,後來成為很大的教育機構。

   
復原派教會一開始就不忽略宣教工作。但是改教運動後的第一個兩百年間,許多力量都耗費在宣教戰爭及與天主教之間的奮鬥上,直到十八世紀初期,復原教宣教史才開始了新紀元。

   
丹麥國王腓勒德力四世想在他的印度殖民地上建立宣教據點。敬虔主義派由於關心靈魂得救,自然贊成宣教工作。富朗開任教哈勒大學時,已經挑起學生們宣教的熱誠。因此,當丹麥國王尋找赴印度的宣教士時,他在哈勒大學找到了富朗開的學生們。

   
十八世紀中,哈勒大學至少有六十位學生前往海外宣教。其中最出名的一位是史瓦茨(Schwartz),他從公元1750年開始在印度傳教,一直工作到公元1798年生命結束時止。

宗教改革後人物

                敬虔主義的人物  ,  施本爾 ,     富朗開    ,  親岑多夫   , 巴赫 ,

                至聖所的聖徒-特司諦更  ,

               亞米紐斯 ,  

              諾克斯(John Knox)  ,  歌士瑞  ,
 
             丁道爾  ,  佛克塞 , 約翰本仁  ,

             約翰歐文  , 巴克斯特  ,

            约翰•豪(John Howe)  ,

             羅耀拉   ,  ,

施本爾

     施本爾深信基督教是活的生命  ,  施本爾(Spener)   ,

施本爾深信基督教是活的生命



                 施本爾(Philinn Jacob Spener)是敬虔主義(Pietism)之父,於公元1635年生在德國西部,與本仁約翰及弗克斯同時代,屬於路德派教會。

                
施本爾的時代,路德派教會已被「死的道理」充滿,教會所強調的就是如何保守教義的純正及如何防備偏離路德派教義,既不能感動人,也不叫人信主,更不能 勉勵信徒過有見證的生活。對信徒的要求是:知道信仰問答、參加聚會、聽教義式講道、參加聖禮。他們不必參與教會事奉,也從來不提基督徒靈命長進或屬靈經歷。有些牧師的生活和他們的職份不相稱,甚至有許多還未真正得救。教會內部則充滿酗酒及不道德的事。

                
施本爾就是在這樣的宗教氣氛下長大;但是年輕時,他讀了一本德國神秘主義派神學家亞仁特(Johann Arndt)的書,書名是「真基督教」(True Christianity)。這本書不但更新了他的個性,而且所留下的印象,後來又因他讀清教徒的著作更加深了;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的著作對他影響尤深。有一段時期,他住在日內瓦,和改革宗教會牧師很有接觸,但他一直是忠實的路德派信徒。

                
公元1666年,施本爾成為法蘭克福(Frankfort)教會的主任牧師,他立刻改善對信仰問答的教導;在自己家中,他聚集一小批不以做「宗教徒」 為滿足的信徒們,他們在一起讀經、禱告,及討論上個主日施本爾的講道。這種小聚會的目的在栽培信徒進入更深的靈命。這種聚會後來被稱為「敬虔小會」 (Collegia Pietatis);因此,在路德派教會中所開始的新運動就稱為「敬虔主義」(Pietism)

              
為建立一個更熱誠、更屬靈的基督教,施本爾在教會裡成立許多「教會中的小教會」(ecclesiolae in ecclesia)。這些小教會就是在當地教會中「一同研經、彼此關懷」的小組。施本爾相信,基督教不僅是一套頭腦知識,更是活的生命。他認為為教義爭論 是沒有益處的,而傳道人需要加強訓練。他要求傳道人都當有個人的屬靈經歷,並且在生活上有見證,配得上神的呼召。講道不可以用教義式或爭論式,乃要造就信 徒靈命及所有聽眾。他認為真基督徒必然有火熱的事奉,而且是從「重生」開始的。

                                        
他和清教徒一樣,極力反對看戲、跳舞、打牌;而當時,這些事對路德派信徒而言,是無關緊要的。他也主張在吃、喝、生活方面要節制。

              
施本爾的活動針對當日路德派教會中的弊病,因此遭到強烈的反對。他在法蘭克福及德力斯登(Dresden)兩地艱苦地牧會後,前往柏林。在柏林工作愉快,直到公元1705年去世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