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今日傳福音

 對真正基督徒來說,今日的所謂傳福音”實在是一大憂慮,因為他們覺得這種傳福音缺乏聖經的根據,是羞辱神,因此使許多掛名的基督徒充滿了今日的教會。虛浮膚淺、屬肉體的興奮,以及世俗的誘惑,竟然與主耶穌的聖名相提並論,實令人膽顫心驚。他們為這些所謂傳福音的人而感到擔 憂,因為那些人故意把福音貶值,廉價出售,欺騙矇蔽那些尚未醒悟的罪人,把那些對他們不可名 狀的神聖之事予以肉體化、商業化。要瞭解今日傳福音比往昔基督教傳道活動更腐化退步的真相併 不困難,但真正理解此項罪惡根源的人,卻廖若晨星。我們當前的任務,即在揭發此項罪惡之根, 那些所謂傳福音之人的目的是錯誤的,因此其結果當然是虛偽的。

神的主要目的就是榮耀他自己︰在他的受造者面前彰顯他是無限尊榮的一位神。那是他所行所言的 最終目的,為此他容許罪惡進入這世界;為此他叫他的愛子道成肉身,完全順服神的律法而受死; 為此他從世界中選召一些人歸他自己,永遠顯出他的榮美;為此他按照他的真理來支配引導萬事, 世上萬事都按此被引導(實際上都感受到此引導)。在凡事上無一能支配神︰因為萬有都是本於 他、依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門。”(羅11︰36)

這項偉大的基本真理,清楚地記載在聖經中。凡事都被神指定而達到那個目的。神救罪人不是那個 目的,因為假如全人類都滅亡了,神並沒有什麼損失,神拯救罪人只不過是達到目的的一個方法︰叫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弗1︰6)根據這個基本事實來看,我們必定說,我們也應當以此 為我們的目的︰把神彰顯出來—-“你們無論作什麼,都當為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照 樣,這也是傳道人的目的,凡事必從屬此項原則,因為在重要性以及價值上凡事都是次要的。但事 實是這樣嗎?試看今日教會界的標語,“青年歸主”這有什麼不妥呢?重點有問題﹗為什麼不說 “基督為青年”?

假如傳道人未能將榮耀神成為他至高的目的,時時刻刻以此為目的,那麼他的確是走在錯誤的道路 上,他一切的努力也都是捕風捉影。當他以別的事為目的時,他就陷入迷途中,沒有把神當得的榮 耀歸給他,一旦我們以自己為目的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採用自己的方法。傳福音在過去二、三個世 紀中的失敗就是在這一點上,而且錯上加錯。傳福音以拯救靈魂”為目的、為至善,其他一切的 事情都是為了達此目的。當然,神的榮耀實際上並未被否認,可是卻被忽視了,被人降低成為次 要。此外,應當記得,神應得一切相當的榮耀,並不是傳道人以為神該得多少就給他多少,當傳道 人分解聖經真理時,要信實地傳揚他全備的旨意。

在此無暇談及那些賣便宜貨的傳道人,他們的目的就是草三潦四地把人弄到教會來,叫他承認主, 使教會中的人數增多,可是若不加以特別照顧,他們不可避免地要陷入錯謬中。他們若不堅實地以 神的方法來研究改宗的道理—-他們很快就會以自己的方法來妥協。現代傳福音的動機並非在於如 何使三位一體的神更加榮耀,乃在於如何增添悔改的人數。過去五十年來,傳福音的整個活動潮 流,就是走這個方向—-失去了以神為目的的方向,教會發明了自己的方法來傳福音。

在隨一己意願的目標上專心致志,讓屬肉體的能力任意放縱;去達到的目標是天經地義的;於是傳 道人就下結論說︰只要達到所預期之目的,一切都沒有問題;既然他們的努力顯然是成功的,許多 教會就默認,沾沾自喜地對自己說,達目的不擇手段”是對的。不憑聖經來檢討所提供的計畫與 改採取的方法,他們基於方便就默然接受那些計畫與方法。傳道人並不重視所傳資訊是否純正,只 要收到所預期的“效果”就可以了。至於所傳的道能有多少榮耀神的地方,他們都不在乎,他們只 考慮有多少人悔改加入教會。

一旦傳道人只是以罪人悔改為他至高的目的時,他就是走在極端的錯誤中。他不竭力追求傳揚純潔 的真理,而是修改福音真理以適應未重生之人的胃口,使之容易令人接受。為此種目的所驅使,向 一指定目標推動,他的目標只是如何使人容易悔改,於是就不厭其煩地引用所喜愛的聖經章節(約 3︰16),而其他的則予以忽視或刪除。這不可避免地反應了他的神學立場,在聖經中有許多章 節,他如果不是攻擊反對,便是予以逃避。在他的思想中,對於以下這些經文如︰“古實人豈能改 變皮膚呢?豹豈能改變斑點呢?”(耶13︰27);“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 來的。”(約6︰44);“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15︰16)那些人會作何感 想呢?他就會修改神主權揀選的真理,以及基督特定贖罪、聖靈超自然工作的絕對、必須,“你們 若不重生,就不能進神的國。”在今日傳福音上對罪人完全墮落的嚴肅真理,有一種可怕的忽視。 對罪人絕對無望的情形過於輕視。很少有人提到令人不快的事實,那就是說每個人生來都徹底敗壞 了,完全不覺得他的可憐、眼瞎、無助、死在罪惡過犯中。因為這是人的實情,因為他的心充滿了 對神的仇視,若沒有神特別的、立即的干預,無一人能夠得救。根據這個見解,修改或縮減罪人完 全墮落的真理,不可避免地導致沖淡了福音的真理。聖經在這一方面的教訓是不會錯誤的︰人的光 景既然如此,除非神施展他的大能,不然人是不可能得救的。藉故事、比喻來鼓動人的情感,借悅 耳的音樂來使人心舒暢,傳道人口若懸河的講道以及動人心弦的勸勉,都派不上用場,無絲毫效 果。

神在古時的創造上完全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在新的創造(重生人)上,阿民念派的傳道人卻說神需 要罪人的合作。他們說神是幫助人來救自己;罪人必須開始願意得救,然後神才能使之完成。如果 人不願意得救,那麼神也沒有辦法。然而按照聖經來說,除了聖靈以外,無人能叫人願意得救(詩 110︰3)。惟有聖靈能產生為罪的憂傷與接受福音得救的信心。惟獨聖靈才能在我們心中生發愛 心,叫我們服從基督為主。教會為了復興,不必去請外邊的傳道人作特別講員,應當在神面前徹底 悔改認罪,尋求他的榮耀,並呼籲他行使神蹟的工作。“不是依靠勢力(傳道人的),不是依靠才 能(罪人的意志),乃是依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

基督教的靈性現處於低潮,這是一般人所共認的,洞悉純正道理正在走下坡的人無幾;然而卻有許 多主的子民以為福音正在廣傳,有許多人得救而感到自慰。惜哉,他們樂觀的推測是沒有穩固根基 的。如果將他們在宣道所傳的資訊”予以檢討,在不信者中間所分散的“布道單張”予以細查, 仔細聆聽教會布道的講員,分析布道大會上的講章與演講,簡言之,如果現代“傳福音運動”以聖 經的天平稱一稱,就顯出虧欠,缺乏真正改宗所必要的成份,缺乏罪人得救所需要的主要事項,缺 乏產生在基督耶穌裡的新生命。 我們提出這些,並非是出於吹毛求疵的心理來得罪人;也不是在尋 求事事完全;也不是批評別人,因為他們所作的不如我們。決不是的,事情比那些更加嚴重,今日 所謂的“傳福音”,不但膚淺到最低程度,而且是根本出了毛病一完全缺乏罪人來就基督所應有的 根基。不但在傳述神屬性之均衡上有可悲地缺欠(特別強調神的慈愛而忽視神的聖潔,強調神的愛 而忽略神的忿怒),而且也致命地刪除神所要人明白有關罪的知識,不但在講道之初有悅耳的音 樂、歌唱,幽默的妙語以及提神的小筆事等不該有的東西,而且特別忽視人有罪的黑暗面︰殊不知 這黑暗面才是福音有效展開的層面(罪人若不知道他是罪人,焉能相信福音中所提供的救主?)

以上所提當然是嚴重的,然而那只不過是一半而已。今日賣便宜貨的傳道者所提供的更糟,他們信 息的內容簡直是往罪人眼中擲灰塵。罪人的靈魂受了魔鬼的迷惑而沉睡,那些大多數領受此信 息”的人,就是從今日所謂“信仰純正”講台上可悲地受到了欺騙。有一條路人以為正,但除非神 主權地以恩典的神蹟來干預,不然這條路至終成為死亡之路。無數的人滿有把握地以為他們是上天 堂,但是當他們在地獄中醒過來的時候,卻發現那是一個可怕的幻覺﹗

何為福音?

使抵擋神的人在罪中悠哉游哉的是從天上來的大好資訊嗎?傳福音只是叫專圖快樂的青年人相信, 卻在將來毫無敬畏的心嗎?現在所傳的福音的確會令人想到是這樣,這不是傳福音,乃是曲解福 音。我們從他們所得的悔改者”的生活上就可見一斑了。凡在屬靈之事上有所分辨的人,必然明 了神愛他們—-他的兒子為他們而死,他們的罪(過去、現在與將來)只借他“接受基督為他們個 人的救主”就可得到赦免,不然豈不是將珍珠丟在豬前嗎?

福音不是獨立的事。福音不能與神律法的事先啟示分開。福音並不是僅僅宣佈神在他的公義上放鬆 了,或是降低了他聖潔的標準,絕對不是的。當福音以聖經來解釋的時候,就清楚顯示神的公義是 不可輕忽的,神是恨惡罪的,因此若以聖經來解說福音,那些青年人與商人就顯得不夠資格了。可 惜,屬肉體的驕傲容許不適當的人衝入教會,許多所謂悔改者”都是屬世的,在靈性上根本談不 到什麼。

福音絕不輕忽罪。福音表示神對罪絕不寬容。福音顯示神公義的劍擊殺了他的愛子,為了給他百姓 的過犯贖罪。將律法置之於度外的絕不是福音,律法宣明了救主忍受了律法的咒詛,加略山顯明了 神深恨惡罪。你想,一面接受基督為救主,一面又與世俗聯合,心中拜偶像貪愛罪,這樣的福音能 榮耀神嗎?如果我說是”的話,我就是說謊話,曲解了福音,羞辱了基督,將神的恩變成了放縱 情慾的藉口。

無疑,有些讀者將會反對我們以上所說這樣殘酷”與譏諷的話,就會問︰“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 救?”(徒16︰30)當這問題被提出來的時候,使徒不是說,“當信主耶穌……就必得救”嗎?那 麼我們今天這樣告訴人又有什麼錯誤呢?我們這樣做不是神準許的嗎?是的,那些話是記載在聖經 中,所以才有許多膚淺而未受過訓練的人冒然下結論說,一般未信的人屢次提起這章節是天經地義 的。但是我們應當知道,使徒行傳十六章31節並不是對混雜的大群眾說的,乃是對特別的個人說 的。

聖經中的經文不可以斷章取義,與其背景脫離,乃要按照其上下文徹底加以權衡、解釋再運用;並 用禱告的心來思考,仔細默想並長期研究;在此匆忙的世紀中,所謂資訊”都是拙劣而毫無價值 的。請看使徒行傳十六章31節,在此處我們有何發現?這是什麼時機?使徒說“當信主耶穌基 督”,是對誰說的?有七個回答表明這句帶福音性的字句是對當時特別的人具有顯著特性。現在請 讀者仔細思想。

第一,聽這句話的人已經看見神奇蹟的作為。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 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鬆開了。”(徒十六26)第二,因此這人大為驚慌,甚至絕望︰“就拔 刀要自殺。”(27節)。第三,他覺得需要光照︰“禁卒叫人拿燈來”(29節)。第四,他的自信 心完全崩潰了,因為他“跳進去,戰戰兢兢”(29節)。第五,他在神前採取了適當的地位—-在 塵埃中—-俯伏在保羅、西拉麵前(29節)。第六,他對神的僕人表示恭敬與體諒,因為他“又領 他們出來”(30節)。第七,他對他的靈魂特別關心,他便問︰“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30 節) 如果我們願意蒙引導,這裡就是指導的方計︰這並不是對那些毫不在意的人說“只要相信”; 乃是對一個已經看見神在他裡面行了大事的人說的,他是一個已經驚醒了的人(27節)。以他的情 形,他不需要人再提到他滅亡的情況,因為他已經明明覺得了;也不需要使徒們勸勉他要悔改,因 為他已有懊悔之意。但若將對禁卒說的話用在完全不知自己墮落、向神已死的人身上,豈不是愚 昧﹗正如將珍珠丟在豬前嗎?請那些心存不滿的讀者仔細考察使徒行傳整卷書,看看有沒有一處地 方使徒是對混雜的群眾或拜偶像的異邦人說要信基督﹗

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今日未得救的人,除非有律法應用在他們的心中,不然他們是不會接受福音的,因為律法本是叫 人知罪”(羅3︰20),正如世人在未接受舊約之前,是不會接受新約的,也正如猶太人是不會接 受基督的傳道,直等到施洗約翰傳悔改的道,為基督預備道路。未經開墾而撒種是徒勞無益的﹗將 基督代替的贖罪提供給仍在罪中生活、受罪支配的人,就是將聖物給狗。未悔改的人所需要聽的, 乃是有關基督的位格(他是誰?他與罪人有何關聯?),基督在罪人身上有何要求,以及忽視基 督、一意孤行的結果是什麼。

基督救恩的性質很可悲地被今日的傳道人”所誤解—-他宣告一位救人脫離地獄的救主,而非脫 離罪的救主。那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受到欺騙,因為無數的人願意逃避硫磺火湖,而不願意從 他們屬肉體與屬世俗中得解脫。新約開宗明義的第一件事,就是“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 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並不從將來的忿怒中)救出來”(太1︰21)。基督為救主,是為那些深惡 痛絕地感到罪的極端罪孽性,並覺得在自己良心上有可怕的重擔壓伏著,自己感到可憎,願意掙脫 它可怕轄制的人;他並非別人的救主,沒有以上所提各種內心光景的人,基督不是他們的救主。假 如基督要救那些仍然愛罪的人“脫離地獄”,那麼他就是一位罪的使者,寬恕人的罪,跟人一起抵 擋神。如此攻擊那位聖者,是何等不可言喻地、可怕而褻瀆的事啊﹗

假如讀者說,我未感到罪的可憎,當基督拯救我的時候,我也沒有為我的罪孽感而低首下心。那麼 我們將毫不遲疑地回答你說,你不是根本就沒有得救,就是你還沒有清楚得救的究竟。的確,當基 督徒在恩典中長進的時候,他對罪有更清楚的瞭解—-是背叛神—-深深地恨惡罪,為罪憂傷;再 想一想,假如一個人說他得救了,但他的良心卻從來沒有受過聖靈的打擊,他的心從來未在神面前 痛悔過,就可以想像他得救的事實根本不存在。“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太 9︰12)︰從那位屬靈的大醫生真正求解脫的人,就是那些覺得受罪纏累的人—-深願從罪惡的行 為與污穢中得拯救的人。

基督的救恩既然是人從罪中得拯救—-脫離對罪的愛好,脫離罪的轄制,脫離罪的孽與刑罰;那麼 傳福音之人首要的任務就是傳講罪︰解說到底罪(與罪犯不同)是什麼,表明罪的惡行(無法無 天)所在;在人心中追查出各種行為;指明其結果即是永遠的刑罰。傳講罪,這條路行得通嗎?每 次講道都解說罪在神面前為何,能令傳道的人成名嗎?能吸引人到教會來嗎?不,那樣是不會的。 那些愛人的稱讚而不求神認許的傳道者,看重自己的薪水而超過不朽靈魂價值的人,就隨機應變、 見風轉舵,順著人情講些不痛不癢的道了。有人說︰“這樣講罪,會使人遠離教會的﹗”我們回 答,忠實地傳講神的道,雖然有人離去,也總比不忠實地、體貼肉體的傳道而得罪聖靈要強的多 了。

基督救恩的條件為今日傳道人所誤解。他告訴人得救是本乎恩,是白白領受的禮物;基督為罪人已 經成就了一切,只要他相信”—-信靠他寶血的無限功德。在信仰純正的教會圈子中,此種觀念 是非常盛行,在他們的耳中已經聽慣了,在心中已根深蒂固,如果有人向他們挑戰,並譴責為不適 當,甚至有欺騙與錯謬的成份,馬上就被冠以異端的罪名,並有損基督已成之工,說什麼這是靠行 為得救。然而筆者甘願冒此危機,與讀者 諸 君坦誠相見。

得救是靠恩典,的確唯獨靠恩典,因為墮落的罪人不可能作任何事在神面前獲得恩寵。但是,神的 恩典不能犧牲他的聖潔來行使,絕不能在罪上妥協。救恩是神白白的禮物,那也是真實的,必須用 一雙空手來領受,並非是抓緊世界的手﹗但是說基督為罪人已經成就了一切”是不對的。他不能 用豬所吃豆莢來使你充飢。他不能叫你往遠方之地去—-那都是罪人自己所作的。當然,你不是僅 僅因為外表的一切而得救,你要悔改;正如浪子不能得到他父親的歡迎,如果他仍留在犯罪的遠方 之地。

得救需要做比相信”更多的事。一顆違背神的心是不能相信的,首先這顆心必須先經過破壞。聖 經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13︰3)悔改正如相信一樣重要,沒有悔改就沒有 相信︰“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太21︰32)基督在此所立下的秩序是清楚的︰“你們要悔改 信福音。”(可1︰15)悔改是為罪憂傷,悔改是內心棄絕罪,悔改是內心決定遠離罪,哪裡有真 正的悔改,哪裡就有白白的恩典作為,因為聖潔的要求是當罪被棄絕時才得到保存。這樣,傳道人 的責任應當象以賽亞那樣呼喊︰“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 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賽55︰7)

現今傳福音的人”多半向他的會眾說,人若逃避地獄上天堂,唯一所作的事就是“接受基督作他 個人的救主”。但這種教訓是完全引人走入錯誤之途的。沒有一個人可以接受基督,當他仍然拒絕 他為主的時候﹗傳道人說,凡接受基督的人也應當順服他為主,這是不錯的,但他立刻就把這句話 給糟踏了,說“雖然悔改者未能辦得到,也照樣能上天堂﹗”這是魔鬼的謊言,只有那些屬靈瞎眼 的人才會說基督要救那藐視他權柄而不負他軛的人。親愛的讀者,那不是榮耀主,那乃是羞辱主﹗

主的職份就是確保神的尊榮,有助於神的治理,堅持神的律法;如果讀者翻閱以下聖經章節(路 1︰46-47;徒5︰31;彼後1︰11;2︰20;3︰18),將發現有兩個名稱,那就是“主與救主”,而 且次序總是這樣,並非是“救主與主”。因此,凡在心中與生活中未向主之王權低頭的,未以他為 主為王的,而且還以為他們是信靠他為他們的救主的人,乃是自欺。若不是主警醒他們,他們就要 右手持著虛謊奔向永遠燒著的火湖(賽44︰20)。基督是“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得救的根 源”(來5︰9),但那些不服從他主權的人的態度是“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路19︰ 14)。親愛的讀者請仔細思想一下,誠懇地面對這問題︰我是服從他的旨意嗎?我是甘心願意遵守 他的誡命嗎? 很可惜,神的“救法”在今日差不多已廣被人所知,但基督救恩的性質卻普遍地遭到 誤解,而主救恩的條件也在各方面被曲解。今日所傳的“福音”,十分之九是扭曲真理,數以千計 的人以為是走在天堂的路上,其實卻迅速地奔往地獄之門。今日基督教界的光景大不如前了。我們 不是先知先見,也不敢想入非非去作什麼推測。我們坦白地說,我們不知道神將來要如何行。各地 教會的情形是日益頹廢,這是我們深引為憂的,除非神施憐恤賜下真正的復興,否則不久“黑暗遮 盡大地,幽暗遮盡萬民”(賽60︰2),因為福音的真光迅速地不見了。根據目前情景顯示,現代 的“傳福音”構成了一切“時兆”中極為嚴肅的兆頭之一。

有鑑於目前情形,屬神的子民應當如何呢?以弗所書五章11節即是神的回答︰“那暗昧無益的事, 不要與人同行,倒要責備行這事的人。”凡與聖道之光相悖逆的就是“黑暗”。要與今日所謂“傳 福音的”奇形怪物無分無關,乃是每位基督徒的責任︰停止對這一類布道在道德與經濟上的支援, 不參加他們的聚會,不分發他們的海報與傳單。凡是傳講罪人不棄絕心中的偶像、不悔改、不降服 基督而還能得救的人,都是錯誤而危險的,正如那些靠行為得救,並靠自己的努力而進天堂的人一 樣必進地獄。

2023年1月9日 星期一

封建制度

 

      查理曼死後,由他的兒子和三個孫兒繼位治國,但腐敗早已發生,國勢也就衰落了。查理的嫡系加羅溫朝(Carlovingian Line)在第九世紀末葉時,便已瓦解。強盛的中央政府既不存,野蠻的斯干地那維亞人趁虛入侵,當時的歐陸流傳著一句禱告文:「主啊,救我們脫離斯干地那維亞人!」

      歐洲再度進入混亂的局面。就在這混亂中,興起了封建制度。這是一種簡單而自然的過程。由於蠻族的入侵,不再有大城市存在,大多數人都住在鄉間,土地就是財富,所謂封建制度,是根據土地擁有權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獨特管理系統。

      繼承查理曼的諸王,很快就發現自己無能保衛國家免於蠻族之侵襲。為安全起見,國王就把國土分給他手下諸侯,條件是:在需要時,提供國王軍事援助。而這些新興的封建王侯,也依同法再把他們所得的土地分給下面的貴族們,貴族又把土地再分給更低的佃戶,依此類推。

      一些虔誠的基督徒,往往會把土地捐給教會或修道院。於是主教、大主教及修道院院長漸漸成為地主。這樣,他們也進入了封建制度。最後,全歐每一個人都在封建系統之中。而皇帝視教皇如同諸侯,為後來教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在這樣的制度下,最低下的一個階級,稱為農奴。這些人,不論男女,都是奴隸,地位有如物件或動產那樣,是不能離開土地的。地位在農奴之上的,是那些已脫離奴籍的人,雖不再是奴隸,卻也沒有甚麼權利和多大的自由。全權管制農奴與脫奴籍之民的,稱為小地主,轄地大小不定,全視君主給他們怎樣的恩惠而定。重要一點的小地主,是君主的顧問官,同時也是地方上的紳士,有排難解紛及推廣公益之責。在敵軍壓境時,所有這些臣民都要拿起武器,去保衛君主的權益。

      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結果是造成「地方分治」的局面。全歐洲沒有一國有強大的中央政府,而是分成許多被貴族統治的公國、侯國,這些貴族在他的領土內,就是一個國王。結果,真正的皇帝實力薄弱,只不過是許多貴族中為首的一位而已。若幾個貴族聯合起來,就往往比皇帝還強。

      立於封建制度最頂端的,是不作任何人的家臣,只作領主(lord)的人;而最底層的是純為家臣,沒有領主身份的人;在這中間的都有領主與家臣雙重身份,對居其下者為領主,對在其上者為家臣。領主必須保護家臣,家臣必須提供服務,尤其是要為領主作地方上的豪傑,把自己和他們可能控制的力量,組織起來,成立小軍隊和小王國,其大小全視其力量如何,或只有一城,或兼有若干領土。每一個小王國,都是一個完全的君主國,要國內所有百姓,都向國君宣誓效忠的。

      驟眼看去,封建制度也許會大大損害到羅馬天主教的權利。其中一些小君主對於教皇的各種矯飾,也許懷著敵視的態度。事實上,緊貼封建制度而來的一個結果,確是教皇聲威的降落。在這許多小王國中,主教就是小地主,他們被迫去宣誓向俗世君主效忠。他們俗務紛繁,也就無暇去顧及宗教了。

      不過,從長遠方面看去,教皇制度並沒有受到封建制度的嚴重傷害。有的時候,主教們也會成為小王國中的君主,而臣民們也會從國君那裏領得許多土地。結果,這些 土地,有許多反落在羅馬教會手中。此外,一般人對俗世政權發生了反感,而那些有權勢的主教們,因為他們待人以慈的作風,與一些作威作福的俗世君王不同,結果,一般的老百姓,自然要熱愛並盡忠於宗教方面的領導。

奧古斯丁 (Aurelius Augustine of Hippo 354-430年)

 

  自使徒時代以來,古代教會宗教思想至奧古斯丁而登峰造極。他生於北非(現今的阿爾及利亞)。父親是很有地位的異教徒,但財產不多,為人懶散偷安,貪戀世俗,直到臨終的時候才信主受洗。奧氏的母親莫尼加卻是個忠誠的基督徒,很關心兒子的前程;為他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代禱,她對這在信仰上已死去的兒子深惡痛絕。上帝藉異夢指示,使她堅持信心的禱告。奧古斯丁有兩種性情;一種是放肆於性欲中的性情;一種是專誠向上,追求真理的性情。也許父母雙方的品性,都遺傳到他一人身上。因此,奧氏的心靈深處成了善惡劇烈鬥爭的戰場。

  稍長,奧氏便離開出生地,到附近地方上學,後來又負笈至迦太基,在那裡專攻修辭學。在這時,他結識了一個女子,並與她同居至少有十四年之久,當時他只不過十七歲而已。在三七二年,私生子出生,極為奧氏所珍愛。

  奧古斯丁雖放縱於情欲最早,但追求真理也覺悟最速。十九歲時,他讀了西塞羅(Cicero)的著作後,已有心追求真理,以此為人生唯一價值。此後他開始研究聖經,“但聖經對於我好似沒有價值,不足媲美於西色柔的莊嚴文筆。“於是他又向一種思想混合的二元主義,即為摩尼教者,追求心靈與理智的安慰。疼愛他的母親得知他信奉異端,十分痛心,幸有一位善心的主教勸慰她說:“你用這麼多眼淚代禱的兒子,不能滅亡。

奧古斯丁崇奉摩尼教共有九年,他一面治學,一面教書,他在迦太基因作了一篇戲劇詩而文名大振。信奉摩尼教日子久了,他開始懷疑這個教門理智上的效能。於是他去見摩尼教的首領,但因這首領在教理上難於自圓其說,這使奧氏在理智的追求上失望了。於三八三年他遷到羅馬。翌年,被委任於當時西方帝國的都會──米蘭,教授修辭學。

  在米蘭的時候,奧古斯丁聽見了安波羅修大有能力的宣道,但他只是仰慕安氏的口才而來,因他在這時正傾心於新派的懷疑哲學。這是他一生道德水準最低的時期,他的母親為他定了一門親事,因那女子年紀尚輕,一時未能完娶)。奧氏雖與從前之姘婦脫離關系,但不久又與另一個結上了非法之緣,行為較前更不正當。

  後來,他讀到新柏拉圖派的威克多林傳記,看見他在老年時如何歸向基督,心中大受感動。現在他才知道上帝不但是一切良善之源,也是一切真實之源。因為他聽安波羅修的講道多了,所以對教會的權威有了極深的印象。加上又聽到埃及的修道士之高尚聖潔生活,乃自慚雖是個知識份子,反為情欲所勞役。在悲痛自責之餘,他奔向花園中去,伏在樹下痛哭。忽然仿佛聽到兒童的聲音說:“拿起來讀吧!“他的面色大變,抑制著眼淚,拿起一本他所讀過的書信;急忙翻開,視線即落在這段經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羅十三:13-14)自此以後,奧古斯丁心裡有了平安,他感覺有從上帝而來的能力勝過罪惡,內心起了極大的變化。

  奧氏的悔改是在三八六年夏日將盡之時,他離開了情婦,辭去教職,退居在一處山莊,與諸友人共研哲學,寫成許多論文。次年復活節時,奧古斯丁與好友及兒子同在米蘭受洗于安波羅修。莫尼加三十二年來不斷的流淚禱告,果真得到上帝的垂聽!可惜是在他們回鄉的路途上,莫尼加死於熱病。奧古斯丁敘述他母親死狀,是古代基督教文獻中一座最高貴的紀念碑。他回家鄉後,仍勤究學問。不久,他的兒子也死了。

  三九一年,他往希坡(Hippo)去受職為神父。四年之後,又繼承主教一職,受職後不久,當地主教全權都歸在他手中了。

  在希坡,奧氏為非洲那一帶地方創建了第一所修道院,作為訓練教會領袖人才的場所。而其餘生則致力於牧養教會、宣講福音、救濟貧弱等事業上。為瞭解決北非教會的各種爭端,他更不辭勞苦,四出召開宗教會議。餘暇就從事寫作。

  奧氏生平的著作超逾一百一十三本及五百多篇講章,他的學識躍然見於紙上。而當他每與一異端爭辯時,他的神學奇才更是顯露無遺,惹起神學界的注目。其實早在他受洗之時,他就立論攻擊摩尼教;及後,又與當時盛行的幾派異端邪說爭辯,維護真道,力主教會合一,且幫助正流派澄清原罪和恩典的觀念。

  其著作可歸納為五大類;神學、釋經、倫理證道、哲學和自傳。傑出者有“懺悔錄“及“上帝之城“。前者乃奧氏的自傳,他以親身經驗來見證上帝在人身上奇妙的作為和恩典,提出人可以與上帝親切來往的概念,乃一切宗教經驗著述之典範、世界之名著,傳誦直至今代。

  “上帝之城“可說是第一部教會歷史哲學。此書顯示出奧氏不但是哲學家、神學家、護教士,更是道德家、政治思想家,亦同時是文學和戲劇批評家、時代和歷史之評釋家。此書左右了整個中世紀的政治發展。全書共二十二卷,歷十四年(412-426)光陰才完成。首十卷為基督教作有力的辯護,反駁異教主義及羅馬愛國主義;後十二卷論地上之城及天上之城的源起、發展及指歸,地上之城因不自愛藐視上帝終必衰弱,上帝之城則以上帝愛為本必然興旺長存。

  奧氏的神學思想與他的生平一樣極多采多姿,一方面維護聖經正典的確立,亦於基要信仰或教義的演譯及闡明上有極深的創見;而其思想影響西方羅馬教會尤深。此外,他又確立了基督教哲學;他以上帝為中心,啟示為基本,而哲學則為神學的使女;他主張信仰使人看見真理,而理智使人多瞭解真理,但信仰乃至上,“如果要明白,就應當相信,因為除非你們相信,你們不能明白。“

  這位非洲拉丁教會的領袖後因熱病,逝世於希坡,終年七十六歲。惟其影響,在歷史上延綿不斷。

  

英國(安立甘)教會的改革

 

  (一)丁道爾翻譯聖經

  丁道爾(William Tyndale)先後受到伊拉斯姆、路德、慈運理等人的影響,因此他定意要把聖經放在每一個人手中。丁道爾的譯本於主後1525年在德國出版,是直接由希臘文譯成英文的精彩譯本。在往後十年中,又出了七版。在整個翻譯過程中,丁道爾都在強烈反對和恐怖逼迫的威脅之下。最後,他的敵人將他捉到,丁道爾終於在主後1536年6月於布魯塞爾附近殉道。他在死前最後的禱告,是求上帝開英王的眼睛。翌年,他的禱告就得蒙答應。英王亨利八世準許科威對勒(Miles Covedale)的英文譯本在英國出版,使聖經在英國有廣大的流通。百姓閱讀聖經英譯本的結果,使英國改教運動的種子得以播入人心。

  (二)亨利八世作英國國教的元首

      英國的改教運動有許多獨特之處:一方面,在英國沒有一位突出的、偉大的領袖,諸如路德、慈運理、加爾文、諾克斯之類的人物;另一方面,英國教會的改革,不是經由教會職員推動,而是藉著一位國王。

      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因教皇拖延不批准他與皇后的離婚,就推動國會於主後1534年通過一項法案,宣稱英國國王是「英國教會唯一最高元首」。這項改變,不是在教義上或崇拜儀式上,而是在教會的行政管理上,由國王取代教皇的地位,成為英國國教的至高元首。

  (三)亨利增加改革項目

      過不久,亨利開始在教義方面、崇拜儀式及某些信仰實踐上增加一些改革。修道院被關閉,聖徒遺物不再被視為神聖,也不再展覽。在亨利八世治下,聖徒遺物的掃蕩與毀壞,是對中世紀迷信的一次重大打擊。直到亨利八世去世,英國還不是一個復原教國家。

  (四)愛德華六世

      愛德華六世(Edward VI)即位時年僅九歲,便由傾向改教運動的舅父索美塞德公爵(Duke of Somerset)攝政,是他促使英國的改教運動有相當大的進展。

      主後1547年,國會通過法案,准許信徒在聖餐時,不但可以領受餅,也可以領受杯。次年年初,宣佈所有圖像都需從教堂中挪走。再過一年,又宣佈聖職人員不必守獨身,祭司以及聖品人員結婚視為合法。

  (五)血腥瑪利治下的天主教復甦

      愛德華於主後1553年因肺病去世,享年僅十六歲;他的姊姊瑪利(Mary)即位,登上英王的寶座。

      瑪利是個堅定的天主教徒,她使英國改教運動至少倒退了廿五年。所有國會在前王任內通過的法案,都被撤銷。凡贊成改教運動的主教或低級聖職人員,都被革職。她又大肆逼迫復原教徒,據估計,在她統治期間,英國各地至少約有三百人被火燒死。

      許多改教領袖逃到歐洲大陸;克藍麥(Thomas Cranmer)是愛德華時代《公禱書》與《四十二信條》的主要起草人。主後1555年,他被革除教籍,被迫公開承認教皇有權管轄英國教會,並簽署了一份否認復原教主義的宣言。但他在主後1556年3月21日接受死刑之前,把以前所有翻供與否認的事全部撤銷,而以堅定的口氣宣告他的復原教信仰,終於被火燒死。

  (六)伊利沙伯時代的改教運動

      瑪利於主後1558年11月7日去世,由她妹妹伊利沙伯繼位。當瑪利在位時,伊利沙伯的生命一直在危險中,因為她受教於克藍麥,表面上遵行天主教禮儀,心中卻歸屬復原教。登基以後,她終於使英國改教運動獲勝,再度摒除所有教皇在英國的權柄。天主教徒在英國,從此變成了少數人。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復興運動的展開

 

    經過了兩個世紀的改教運動,許多受加爾文主義影響的國家都在政治、經濟上發達起來。這時,那些起初為改教而爭戰、受逼迫、立志敬虔度日的信徒的後代,已漸漸在富裕、安逸的生活中荒廢下來。以致無論是歐洲的荷蘭,還是美洲的新英格蘭,各地教牧都為信徒的道德下降、對屬靈的冷漠一事大聲疾呼。於是,一股前所未有的復興運動就在這些教牧人員的講台事奉下爆發出來,即所謂的「大覺醒運動」。其中為首的有在美洲新大陸國的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和在英國懷特腓(George Whitefield)。大覺醒運動的主要目的,乃是要重新喚醒人的靈命、使人重拾聖約、過敬虔聖潔的生命。

     其實,大覺醒運動所帶來的悔改顯現,不僅見於平信徒當中,也涉及到教牧。這個運動起先是始於美洲新大陸,後來也傳到英國以及歐洲大陸。這種以對上帝的道的傳講來復興信徒的講台事奉,一向是加爾文主義者(清教徒)的事奉原則。這種傳統,到了十九世紀又再由有「證道王子」(Price of Preachers)之稱的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在英國重拾,而到了二十世紀,則由倫敦的鐘馬田(Martin Lloyd-Jones)繼承。

     而在美洲新大陸,當時大覺醒運動所帶來的其中一項後果,也是繼承加爾文主義的另一項特色,就是大學學府的興建。正如加爾文在研經時不忘語言學、歷史學等人文科學的知識一樣,那些復興後的教會,也意識到他們需要為上帝的教會栽培敬虔且有學識的教牧人員,使他們熱衷對一切屬於上帝的真理。哈佛、耶魯這些早期的大學,均是為栽培教牧人員而興建的。人們可以看到,這些大學的校園中央,總是有一座小教堂。

     然而,復興運動起初按照愛德華茲和華特腓的教導,本是以注重上帝的聖約、上帝的主權、強調人的全然墮落、需要基督無條件的拯救為主的。但發展到後來的第二波、第三波時,就漸漸變質了。由於許多教牧看到復興所帶來的果效,於是就都盼望有復興的出現,以至企圖用人為的方法製造復興。這樣,起初的復興到此時就變成了復興主義。以芬尼(Charles Finney)為首,那些曾經接受過加爾文主義思想的奮興家,因相信使用什麼樣方法就能在人身上帶出怎樣的果效,於是就難免要對「人」做一些正面的肯定。結果,他們就走向了當年阿民念的道路。十九世紀的復興運動與上一個世紀的大復興,乃是大相逕庭了。以清教徒的信仰和教會特色為主導的新英格蘭地區,此時也一去不復返了。

     此外,大覺醒運動在美洲乃帶來一個新的現象,就是聖職的普及化或平信徒化。在此之前,教牧工作主要是由聖職人員負責。若有人感到蒙召作傳道,需要有教會會友的認同和教會牧者的帶領。但大覺醒後,許多平信徒毅然擔負起教牧的責任,尤其是當他們看到自己的牧者有的還沒有悔改時。許多新的宗派也在此時產生,如有浸信會、衛理循道會等。他們發展的速度驚人,主要在於他們的牧者均為從平信徒中自發而起的,無需經過漫長的正規神學訓練就可講道、牧會。

     所以,大覺醒後有兩條路線的發展,一是加爾文之主義者對高等學府的建造,另一是非信奉加爾文主義者的新興宗派所發起的平信徒運動。自美國建國到南北戰爭期間(1861~65),復興的浪潮乃是一波接一波,從未間斷過。移居美國的人也日益增加,美國開始往大西部發展。新開發的地區一般很少有正規教堂,而那些新興的宗派,因其聖職功能可由平信徒擔任,於是在新開發地區發展得非常迅速。

     這種激發平信徒參與聖工的運動乃帶來了兩大現象。一是民間自願團體的建立。基督徒看到,復興後的地區,不但有靈性的需要,也有其他需要。於是許多由平信徒組織起來的社會公益福利機構就相應地產生了。至今,這種以建立自願團體的方式來回應社會上的特殊需,仍是美國社會的一大特色。

     另一個現象則是宣教運動的展開。大覺醒運動產生之時,也正值英國國勢壯大、向外擴張之際。這時,世界乃是越來越廣了。當英國把軍艦派往別國、英國的商人藉機發展國際貿易時,許多經歷過復興後的基督徒,就定意要藉此把福音傳到遠方。許多都是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戴德生就是大復興後所產生的果子,他父親也是直 接受到復興運動影響的。

  宣教運動起初是以英國為首的。但到了十九世紀,美國南北戰爭後,主力則轉移到了美國。那些大復興後的、以平信徒為主導的宗派,為了大量地、快速地培訓教牧人員,復興家慕迪(Dwight L. Moody)等人士就創建了聖經院校(Bible Colleges),為的是要略過正規神學訓練的途徑,以簡短、快速的方法,把福音要點教授給學生,儘快地把他們送到宣教工場上。到了1926年,光是來到中國的宣教士就達8000名之多,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北美洲的。而今天中國教會的許多特色、組織形式和主導的神學思想等,許多是受到那批來自美洲的、在大復興運動下所產生的宣教士的影響。就連著名的中國近代奮興家宋尚節,也是在北美的復興運動中得救悔改,繼而回國奉獻事主的。

     這裡值得一提的乃是在宣教策略上加爾文主義者與非加爾文主義者的不同。加爾文主義者因向來不把屬靈的事和屬世的事兩極分化,在接觸到新的文化時,則往往注重先認識對方的文化,對文化做剖析之工的護教工作。早期來到中國的宣教士,總是會花上大量的時間學習漢語、認識中國文化、編寫字典、與知識份子對話等。而非加爾文主義者則只注重拯救人的靈魂、改善人的道德。前者看重宣教士屬世的教育和神學訓練,後者看重他們奉獻、委身的心志。

      前者在中國建立大學、醫院、改善醫療制度等;後者建立的主要是幾所為宣教士家庭設立的幼兒園、中、小學和 一兩 所聖經院校,而在醫療服務方面,他們所建立的,也多屬非正規性的,注重的是幫助吸鴉片者戒毒等工作。前者創辦雜誌、期刊,編寫中西文化方面的書籍;後者所寫的書籍,多半是宣教士的生平見證等。前者多半在五大通商港口蓋建禮拜堂,並且以西教士主堂,神職人員階品分明;後者則進到中國內地,接觸廣大平民,栽培本地的平信徒牧會,牧會者與傳道者,男女一視同仁;而在聖經翻譯方面,雖然從第一位來華的更正教宣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開始,大家都有在做,但最費時最長、動用的人力最大、最優秀的版本,則要屬後者所翻譯的中文聖經和合本了。

      前者所採取的宣教進路是由上至下的,先接觸、影響政治、文化界有影響力的士大夫,希望藉此影響全中國的老百姓;後者則走以下至上的路線,先接觸一般的平民,並且定意遠離政治,更是拒絕接受自己國家所賦予他們的外交優惠,甚至在面臨中國的義和團屠殺時,也不追索賠償或尋求外交保護。與此形成巨大對照的,乃是前者的作法,他們企圖透過對中外條約的簽訂,把一些對傳教自由的條款寫進去,以助傳教事工。然而,這兩種的宣教進路,到了十九世紀,因宣教工場上政治環境的改變和十九世紀基督教會所面臨的種種,都有其獨特的發展。

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運動的發生及擴展

 

  在第二次大覺醒運動出現前,美國頗受法國大革命反教會的氣氛所影響,特別因為獨立運動所針對的其中一個物件,是與英國政府緊密掛鉤的聖公會。而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對不少新大陸的知識份子也產生相當的影響,自然神論與獨神論〔亦稱一位一體論(Unitarianism),持理性主義的神觀,反對三一論。相信只有一位上帝存在,拒絕基督及聖靈的神性,強調上帝乃是一個普遍的仁愛法則,高舉人的理性與自由〕廣泛蔓延,成了當時的主流信仰;不少美國獨立運動的領袖如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 1743-1826)均是自然神論者,這是廣為人知的事實。如同歐洲一樣,美國教會面對普遍屬靈低迷的境況;但就在這時,美國東部默默地醞釀著屬靈的復興。

  

美國的奮興運動始於1792年,在1798年已廣泛蔓延至全國。

  奮興運動首先在新英格蘭的大學校園裏發生。促成第一次大覺醒運動的主將是愛德華慈(Jonathan Edwards,1703-1758,改革宗重要神學家)。他的外孫德威特(Timothy Dwight,1752-1817)自1795年起擔任耶魯大學的校長。在他的領導下,耶魯大學發生一次屬靈復興。

  第二次大覺醒運動隨十八、十九世紀美國的西漸運動(Westward Movement,往西部拓荒的移民潮),逐漸普及全國。西漸運動是繼獨立運動後美國建國史上最重要的一頁,開拓者自東到西,直至貫通全洲;教會隨開拓者的腳蹤往外擴張,藉奮興運動所帶來的宣教動力,向散落在廣袤土地上的不同群體進行佈道。

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黑暗時代的基督教

 

  • 黑暗時代產生的由來

  在「羅馬和平」的盛世,羅馬帝國北邊的疆界,僅止於萊因河多瑙河一線,廣大的中和北地區還住著許多野蠻民族,如日耳曼人(Germans)、北蠻人(Northmen) 和斯拉人(Slavs)等。

  到了西元四世紀間,亦即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的同時,被我國漢朝擊敗的北匈奴人向歐洲流竄,歐洲東部和中部的蠻族部落,因為無法抗拒匈奴人的襲擊,紛紛進入了東羅馬帝國治下的巴爾幹半島西羅馬帝國境內,自此以後的四、五百年間,整個歐洲成為蠻族橫行的天下。西羅馬帝國在西元四七六年被蠻族滅亡,歐洲文化也倒退到野蠻黑暗的地步,形成歐洲的「黑暗時代」。

 

  • 基督教教會成為文明堡壘

  在歐洲黑暗時代中,蠻族到處焚燒劫掠,將羅馬帝國建立的許多文物制度恣意破壞,但對基督教教士和教會管屬的教堂教產等,卻不敢隨意侵犯。原來野蠻人心地純樸,知識淺陋,雖然不尊重文化建設,但對神祕的宗教勢力卻很畏懼。基督教教會就依賴這一點力量,在歐洲一片瓦礫場中能夠巍然獨存,一部分古典文化也賴以保存,成為黑暗時代的文明堡壘。

 

  • 教皇制度的產生

  侵入羅馬帝國的蠻族,於焚燒劫殺之餘,本來就懼怕鬼神的懲處,及至聽到教士們的天堂地獄之說,就紛紛抛棄原有的宗教信仰,改信基督教義,基督教教會的勢力,也就隨之擴大。這由下列兩件大事中表露出來:一是教皇制度(Papacy)的形成。一是隱修運動(Monasticism)的興起。

  相傳耶穌第一門徒彼得Peter)曾任羅馬城的第一位主教,而新約全書裏又記載耶穌曾將天堂之鑰匙交給彼得,使其具有決定一個人升天堂或下地獄的權力。後來羅馬城的主教,就根據上述理由,不斷爭取教會的領導權。西元四五五年間,西羅馬帝國皇帝又曾下令,規定西羅馬帝國境內所有主教,均須服從羅馬城主教的節制。因此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羅馬城的主教就很自然的代替了原有皇帝的地位,而成為西歐各地教會的最高領導者,兼社會秩序的維護者。羅馬主教從此被人尊稱為「教皇」(Pope),這就是教皇制度的起源。

  教皇制度建立後,最初還按照主教產生的辦法,由羅馬附近的神父選舉教皇。但因教皇地位日趨重要,這種辦法引起許多人的反對。後來乃由教皇在各地主教中,挑選辦理教務著有成績的人,升為樞機主教(Cardinal),以樞機主教為骨幹在羅馬成立教廷,教皇則由樞機主教團舉產生。基督教教會內的組織,於是漸趨完善。

 

  •  隱修運動的興起

  基督教徒出家苦修之風,最初起源於埃及。西元三、四世紀間,埃及有一位名叫聖安東尼St. Anthony)的基督徒,年輕時就在尼羅河下游一座山上苦修,後來有許多虔誠的基督徒步其後塵,也到那座山上去苦修。聖安東尼乃將那些追隨者組織起來,在紅海岸邊建立了集體苦修的「修院」(Monastery),這是基督教有修院之始。

  興自東方的隱修運動,隨著基督教的擴展也傳往歐洲。西元四、五世紀間,歐洲人為了逃避蠻族的燒殺,入山隱修的人更多,於是各地修院紛紛興起,成為教會組織的一部分。不過當時各地修院自定章程,沒有一定的準則。直至六世紀間,聖本篤St. Benedict)在義大利南部喀西諾(Monte Casino)山上建立修院,制定聖本篤會規以後,歐洲修院的規矩才趨於一致。

  聖本篤會規規定:凡入院修道的修士或修女,均須宣誓終身遵守貞潔、安貧與服從三大戒律。貞潔即是不娶或不嫁,棄絕家庭的牽累;安貧即是不要私產,生活所需由修院供給;服從即是絕對服從院長的命令,不得稍有違抗。此外又規定,修士或修女均須按照一定時間作息、讀經、祈禱、靜思,並須遵從院長的吩咐,從事各種體力的勞動,如抄寫古書、墾殖荒地、醫病製藥、教育兒童、出外布道等。西各地的修院都採用或仿行上述的規定,修院從此成為基督教教育與社會服務的中心。

 

  •  基督教會的組織與分裂

  自從隱修運動興起後,基督教的教士就分為兩類:一是原有的教士,如主教、神父等,須在教區內從事各種宗教活動,每日須與俗人接觸,因此稱為「入世教士」(Secular Clergy);另一類即是修院裏的修士、修女等,他們避居於建在山林的修院之中,不問世事,因此稱為「修會教士」(Regular Clergy)或「出世教士」。其組織系統如下:


教 皇〈

入世教士:大主教──主教──神父等。


修會教士:院 長──會長──修士等。

  由羅馬教皇領導的教會,與由東羅馬皇帝領導的教會,無論組織系統或宗教儀式,都有差異。因此到了西元一○五四年,東西兩個教會就正式分裂:羅馬教皇領導下的教會稱為羅馬公教Roman Catholic Church);東羅馬帝國皇帝領導下的教會稱為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 Church)。

 

  • 羅馬公教的貢獻

  羅馬公教教會在黑暗時代中有很重要的貢獻:

  (一)入世教士兼理一部分的地方行政、法律事務、修橋補路等工作,在兵荒馬亂中仍能維持部分社會秩序。又常對人民講道,給予苦難人民許多精神上的安慰。

  (二)當時歐洲人口銳減,許多良田成為荒地,修會教士從事墾荒,增加社會生產。又因修會教士從事社會救濟工作,在戰亂中減少了許多無辜的死亡。尤以抄寫古書,使許多古代典籍得以保留下來,對後世文化影響更大。

  (三)羅馬公教的教士不避危險艱難,深入蠻族居住的地區傳教,將蠻族教化成為文明人。他們以聖經為典範,將原極複雜的蠻族納入同一的風俗習慣、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之中,建立了所謂「基督教世界」。歐洲各地紛紛設立教會、教堂、修院,羅馬教會成為一個龐大的組織,羅馬教皇也就成為當時歐洲最有權威的領袖人物。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