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瑪拿西生平

 

 

瑪拿西(Manasseh)是《聖經》舊約中一位極具爭議性的猶大王,他的生平記載主要出現在《列王紀下 21:1-18》和《歷代志下 33:1-20》。瑪拿西的統治時間長達 55,是猶大國歷史上統治最久的君王。他是希西家王的兒子,在父親敬畏耶和華的敬虔統治後,他卻大行惡事,是猶大國屬靈墮落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他的結局也讓人深思,因為他經歷了悔改與轉變。以下是瑪拿西生平的重點整理與屬靈反思:


📜 瑪拿西的生平概要:

一、背景與登基

  • 父親: 希西家王,一位敬虔改革的君王。
  • 登基年齡: 12歲(王下21:1;代下33:1
  • 統治年數: 55年,在耶路撒冷作王。
  • 他可能與父親共治一段時間,這在當時的中東王朝中是常見的做法。

二、他的大惡與宗教墮落(王下21:2-9;代下33:2-9

瑪拿西的統治初期,被描述為極度敗壞:

  • 效法外邦可憎之事:
    • 建立巴力的邱壇。
    • 為亞舍拉立像(王上21:3
    • 敬拜天象(日、月、星)。
  • 在聖殿中設立偶像: 甚至把偶像設在耶和華聖殿內。
  • 行通靈與占卜: 使用交鬼和行巫術的人(王下21:6)。
  • 焚燒自己的兒子為祭: 在欣嫩子谷中(代下33:6)。
  • 流無辜人的血: 撒滿耶路撒冷(王下21:16)。

📌 總結評語: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耶和華在以色列人面前所滅的外邦人更甚。」(王下21:9


三、被擄與悔改(歷代志下 33:10-16

這是《歷代志》提供的重要補充,也揭示了瑪拿西生命的轉折:

  • 上帝透過先知警戒他,卻不聽。
  • 被亞述王擄走: 用銅鍊鎖住,帶到巴比倫(代下33:11
  • 在痛苦中向耶和華禱告並大大自卑。
  • 上帝憐憫他,將他帶回耶路撒冷重新作王。
  • 悔改後的改革:
    • 拆除偶像與邱壇。
    • 修復耶和華的祭壇,並命令百姓事奉耶和華。

📌 屬靈亮點:
即便犯下極大的罪,真誠的悔改仍蒙上帝赦免與恢復。


四、結局與歷史評價

  • 瑪拿西後來死了,葬於自己的宮中(而非大衛城或列祖墳墓),可見地位上略有異於前代君王。
  • 他的兒子 亞們 接續他作王,但未延續悔改的道路。

屬靈反思與應用

  1. 上帝的憐憫與赦免是極大的
    瑪拿西的悔改顯示:沒有人壞到不能回頭。無論過去犯下什麼罪,只要真心悔改,上帝仍願赦免。
  2. 屬靈影響力是深遠的
    瑪拿西的惡行使整個國家陷入深深的敗壞,連悔改也無法完全挽回國家的命運(見耶利米書)。
  3. 不要輕看屬靈遺產的流失
    即使有敬虔的父親希西家,下一代仍可能迷失。家庭信仰的傳承需要積極而有智慧的教導與榜樣。
  4. 真實悔改要帶來實際行動
    瑪拿西在悔改後拆除偶像、修建祭壇,是悔改的行動證據。

 

沒有留言:

瑪拿西生平

    瑪拿西( Manasseh )是《聖經》舊約中一位極具爭議性的猶大王,他的生平記載主要出現在《列王紀下 21:1-18 》和《歷代志下 33:1-20 》。瑪拿西的統治時間長達 55 年 ,是猶大國歷史上統治最久的君王。他是 希西家王的兒子 ,在父親敬畏耶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