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 星期六

威廉·霍華德·多恩的信仰歷程

  

威廉·霍華德·多恩(William Howard Doane, 1832–1915)的一生,是一個 「將信仰與音樂、事業與奉獻結合」 的見證。他的信仰歷程並非來自戲劇性的轉變,而是一條穩定、深厚、扎根於家庭與教會的成長之路,反映出19世紀美國福音派信仰的典型特徵。


🙏 威廉·霍華德·多恩的信仰歷程概覽


1. 信仰的根基:家庭與教會

  • 出生於敬虔的清教徒後裔家庭,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
  • 從小參加浸信會教會(Baptist Church,透過主日學、聖經學習和詩歌敬拜扎根信仰。
  • 家庭有每日靈修與家庭敬拜的傳統,從小熟悉詩篇與讚美詩,是他後來投入聖詩創作的靈性起點。

📖 提摩太後書 3:15:「你是從小明白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


2. 年輕時期的屬靈扎根與奉獻

  • 丹尼森大學(Denison University 就學時,信仰更加成熟。該校為浸信會創辦,校園氛圍強調敬虔生活與福音事工。
  • 他在學期間不僅音樂才華嶄露,也在團契中活躍,經常參與詩歌、查經與學生布道活動。
  • 他曾在青年時期公開見證自己願「一生為主所用,將音樂、財富與時間奉獻給上帝」。

3. 事業成功後的信仰實踐與擴展

  • 成為企業家(任職於一家製造公司,最終成為總裁),但他並未讓成功遮蔽信仰。
  • 他定期從公司收入中分別出大筆金額,支持:
    • 教會建堂與差傳;
    • 浸信會教育事工(如資助丹尼森大學、神學院);
    • 海外宣教與詩歌事工出版。

🧾 有人形容他是「一位穿西裝的宣教士」,因為他雖在商界,卻始終以上帝國為最優先。


4. 聖詩創作中的信仰體現

  • 多恩視聖詩創作為一種敬拜與傳福音的事奉。他說過:

🗣若我的旋律能觸動一顆悔改的心、安慰一位憂傷的靈,我這手中的琴就是為主所彈。

  • 與范妮·克羅斯比的合作不僅是音樂的結合,更是靈命的同行。他們的詩歌多強調:
    • 十架救恩;
    • 順服主旨;
    • 與主親密同行;
    • 對失喪靈魂的負擔。

5. 晚年與屬靈傳承

  • 晚年仍持續創作聖詩、出版詩集,並參與教會事工。
  • 他的人生座右銘可總結為:「凡我所有,願都歸主。
  • 逝世於 1915 7 4 日(美國獨立日),被後人視為「以自由之心事奉上帝的音樂僕人」。

信仰特色總結

面向

說明

📖 聖經觀

堅信聖經為信仰與生活最高權威

🎵 敬拜觀

音樂是敬拜、教導、宣教的器皿

🛐 教會觀

重視主日學與會眾參與敬拜生活

🌍 差傳觀

支持本地與海外宣教、神學教育

💰 財務觀

將企業所得視為上帝的託付,用於上帝國發展


📖 默想經文

詩篇 108:1:「上帝啊,我心堅定;我口要唱詩歌頌。」
歌羅西書 3:16:「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心被恩感歌頌上帝。」

 

沒有留言:

瑪拿西生平

    瑪拿西( Manasseh )是《聖經》舊約中一位極具爭議性的猶大王,他的生平記載主要出現在《列王紀下 21:1-18 》和《歷代志下 33:1-20 》。瑪拿西的統治時間長達 55 年 ,是猶大國歷史上統治最久的君王。他是 希西家王的兒子 ,在父親敬畏耶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