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教會繼續為自由奮鬥

1.希爾得布蘭的明智外交

 

    希爾得布蘭成功地打敗羅馬貴族,將一位以改革為志的教皇選上寶座。然而難處還在,教皇制雖脫離了羅馬貴族的控制,但仍在德皇束縛之中。希爾得布蘭希望教會也能自德皇的枷鎖下掙脫,但教皇制又是不能沒有政府支持的,問題是,如何找到一個支持教皇而不控制教皇的政府。

 

    希爾得布蘭環顧四周,發現只有塔斯卡尼公爵(Duke  of Tuscany)是可靠的,只可惜力量不夠強大。義大利南部有諾曼人,當教皇利奧九世在位時,曾為領土問題和諾曼人交戰,教皇戰敗,甚至破囚。然而,希爾得布蘭卻以明智的外交手腕使諾曼人成為尼古拉二世的封侯,並依封建制度條例使他們為教皇提供軍事防衛。不但如此,希爾得布蘭又為教皇獲得義大利北方民主政黨的支持。

 

    在這些強大政權有力的支持下,教皇權位非常穩固,希爾得布蘭感到這是面對當時最重要問題的時機。西元1059年,在羅馬召開的宗教會議中,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廢止了「平信徒授衣禮」。

 

2.選教皇的新方法

 

     教皇尼古拉二世時代,最重大的事是建立選舉教皇的新方法。這新方法於1059年的會議中宣佈,除了一些修正外,這項方法沿用至今。新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把選教皇的大權自義大利貴族及皇帝手中釋放出來。

 

    這項新的選舉方法如下:前任教皇去世時,先由紅衣主教們提出繼任教皇的名字;待紅衣主教作出抉擇後,他們再徵求羅馬的神甫及百姓的同意。

 

    此次會議的宣言中,僅含糊地提到年輕德皇亨利四世之名,以示禮貌,但卻絲毫未提皇帝與選舉有任何關係。

 

    宣言中也定下一個規條:即教皇可以選自不同地區,必要時甚至可以在羅馬以外舉行選舉,不管選上者當時是在哪裡,他可以立時擁有教皇職位的全部權勢。

 

3.教皇亞歷山大二世

 

   選教皇的新方法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這個作法使教會與教皇制脫離了所有政治權勢。

 

    宣言公佈後不久,教皇尼古拉二世就去世,新方法立刻面對考驗。

 

    希爾得布蘭這時早已是克呂尼革新運動的領袖,他使亞歷山大二世繼承尼古拉二世。然而,德國及倫巴第主教,以及義大利貴族們都不喜歡這個新方法,他們與太后愛格妮聯合,指派帕爾馬主教(Bishop  of  Parma)繼任教皇職位,稱為何挪留二世(Honorius II )。

 

    在這種局面下,幸好德國發生了一個混亂事件,才挽救了希爾得布蘭及克呂尼改革家:西元1062年,科倫(Cologne)大主教亞諾(Anno)綁架了德皇亨利四世,並取代太后愛格妮的監護地位。亞諾是個極有野心的人,他看出改革團體對自己有利,便公開承認亞歷山大二世為正式教皇,而使何挪留二世悄然引退。這件事,使希爾得布蘭再度獲勝。

 

    新教皇在各方面相當成功,因為有希爾得布蘭強大的輔佐。

 

    亞歷山大二世使德國兩個最強的大主教為買賣聖職行補贖;他又不許亨利四世與皇后離婚。此外,亞歷山大二世批准諾曼第威廉公爵進攻英格蘭;又許可義大利南部諾曼人的活動。結果,威廉公爵征服了英格蘭,諾曼人在義大利也征服了西西里。這樣,亞歷山大堅定了他的地位。

 

4.希爾得布蘭成為教皇

 

    希爾得布蘭在24年中,先後擔任了六位教皇的總參謀。西元1073年,在一個危急情況下,他自己成了教皇。這件事完全出乎意料,而且相當不合理。

 

    那時,希爾得布蘭正在拉特蘭宮主持教皇亞歷山大的喪禮,群眾們突然高呼他為教皇,他們狂熱地將他抬到聖彼得教堂,把他放上教皇座位,奉為教皇。就這樣,希爾得布蘭未經提名選舉,沒有按1059年宣言的規定而成為教皇。只是,過不久,紅衣主教們舉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認此事合法。

 

5.教會與政府的關係

 

    君士坦丁大帝信主以前,並沒有所謂「教會與政府關係」的問題。 在異教國家,國王和異教祭司間的關係,不成為問題;有時祭司在國王治下,有時國王在祭司治下。在以免列國,則為政教合一。新約教會於五旬節誕生後,教會和政府是分開的。君士坦丁大帝信主前,教會是個被逼迫的團體;君士坦丁的信主將局面翻轉,從此政府承認教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時,教會和政府事實上是兩個平行的組織,因此便產生了「教會與政府」之間關係的問題。

 

    解決之道有三種可能性:

 

1)教會與政府地位同等。

 

2)政府高於教會。

 

3)教會高於政府。

 

    東方的教會採用第二種方法。東羅馬皇帝全權控制君士坦丁堡主教長及東方希臘教會。

 

    在西方,這個問題造成嚴重的衝突。有許多人主張政府高於教會,也有許多人主張教會高於政府,只有少數人贊成教會與政府地位同等。

 

    這點又看出東西方教會的不同,東方教會在這方面沒有問題,因此,東方教會的歷史也平淡乏味;而西方教會為了和政府互爭領導地位,教會歷史中充滿活力與刺激。

 

6.教會預備面對更激烈摩擦

 

    西方教會曾在屬世統治者的控制之下,例如被義大利貴族及德皇控制,他們把教會帶回到查理曼大帝及君士坦丁大帝的時代。克呂尼革新運動,就是一項把教會自政府捆綁下掙脫出來的努力,該運動有相當的成就。 然而,教皇們並不以脫離屬世控制力量為滿足,他們希望更進一步,把政府放在教會的管理之下。

 

   

 

 

教會為自由奮鬥

1.羅馬教會歷經之階段

 

    回溯羅馬教會的四個階段:

 

(一)羅馬教會很早就顯出,在教會歷史中它會占重要的一席。

 

(二)因著羅馬主教的努力,教皇制漸漸成形。

 

(三)十世紀及十一世紀前半期,教皇制被政府控制,非常腐敗。

 

(四)教會屬靈情況低落時,宗教復興開始,這復興是由克呂尼修道院帶出來的。

 

2.亨利三世協助克呂尼運動

 

    「克呂尼運動」的目的在於革新聖職人員、修道士及教皇制。這次改革運動影響到西歐各國許多修道院,不但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修道士、神父與主教,也影響了無數平信徒,為他們帶來心靈、思想全面的革新。事實上,這個運動就是由一個平信徒(亞奎丹公爵)創設修道院而開始的。

 

    我們是否記得三位教皇同時在位、互相攻擊的事?其中以本尼狄克九世最壞、最無恥,他竟然將教皇職位出售。為了結束這種混亂局面並維護健全的教皇制,克呂尼運動的改革家們決定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國的亨利三世求援。

 

    亨利三世是一位虔誠的信徒,非常讚賞克呂尼運動。於是在他的領導下,開了一次宗教會議,把西維斯特三世革職,同時逼貴格利六世辭職,並將他放逐到德國。他又召開另一次會議,將本尼狄克九世革職。教皇座位本來就不能容三人同坐。現在,這三位競爭者相繼被摔下了寶座。

 

    為了避免再捲入羅馬的腐敗,亨利三世另選一位德國主教就任教皇職,就是教皇革利免二世。然而這個教皇與繼任的教皇都很短命,在位不久就去世。亨利便指派自己的表兄弟、土爾主教為教皇,是為利奧九世。

 

3.教皇利奧九世

 

    他在位五年(西元10491054年),是克呂尼運動的強力支持者,正因為他有改革的熱誠,才被皇帝指派為教皇。

 

    他一登位就非常忙碌,首先是改組紅衣主教會議(College of  Cardinals)。原來在羅馬早已存在所謂紅衣主教,這些紅衣主教是教皇個人的助理及顧問。從形態上看,紅衣主教會議和教皇的關係正如內閣和總統之間的關係一樣。

 

    利奧九世即位之初,就發現這個紅衣主教會議全部成員都是羅馬人,他們來自羅馬的貴族,長期控制教皇,腐化了教皇制,而且不理會克呂尼革新運動。教皇利奧九世重新任命接受克呂尼運動的人為紅衣主教,並從不同地區挑選新的紅衣主教。這樣,圍繞著他的一群顧問,不但是他可以信任的人,而且是來自歐洲不同地區的人。

 

    這樣新教皇不遺餘力地推動革新,他走遍德國、法國,在各地召開宗教會議,也在各地加強教皇的權勢。他所做的一切事,深得克呂尼修道院院長筍哥(Hugo)的合作。他強調三件事:

 

(一)神父絕對禁止結婚。

 

(二)不得實行聖職買賣。

 

(三)非經聖職人員及會眾選舉,沒有人可擔任教會職務。

 

4.東西方分裂

 

    然而教皇利奧九世在位時也有難處。我們還記得東西方教會之間早有歧異,距離日遠,只是到目前為止,教會仍是一體。直到利奧九世在位,東西方教會才正式決裂。這事導因於利奧九世與君士坦丁堡主教長瑟如拉留(Michael  Cerularius)之間的不睦。西元1054年,教皇利奧九世的代表拿著教皇革除瑟如拉留教籍的詔諭,放在君士坦丁堡聖蘇菲亞教堂的聖壇上。主教長瑟如拉留盛怒之下,一報還一報,也革除了教皇利奧九世的教籍。於是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為二:東方為希臘教會,西方為拉丁教會。

 

5.克呂尼改革家面臨難關

 

    教皇利奧九世去世後,德皇亨利三世又指派一位德國人為教皇,號稱維克多二世(Victor II );但他只在位兩年(西元10551057年),而亨利三世也於西元1056年突然去世。教皇維克多二世對克呂尼改革家及德皇亨利三世都很忠誠。當亨利三世去世時,王子只有六歲,維克多使他在母后愛格妮(Agnes)的輔佐下,即位為亨利四世。

 

    這時克呂尼改革家們面臨難關:教皇制雖然已脫離羅馬貴族的控制,然而還是藉德皇之助而維持的,事實上,教皇制不過是換個主人而已。到目前為止,有兩個原因使克呂尼改革家們容忍皇室對教皇的控制:

 

(一)這似乎是教皇制擺脫羅馬貴族的唯一之路。

 

(二)雖然德皇亨利三世也像羅馬貴族一樣壟斷教皇制,但他對革新運動非常贊同,羅馬貴族則完全反對。因此,克呂尼改革家們寧可站在皇室這一邊。

 

    如今這位神聖羅馬帝國能幹的皇帝去世了,即位的亨利四世只是一個六歲孩童,當權的是他軟弱的母后愛格妮。

 

    因此,克呂尼改革家們深信,這是教皇制擺脫皇室控制的最佳時機。

 

6.教皇司提及十世

 

    既然克呂尼改革家能夠控制羅馬,在他們的領導之下,經由羅馬聖職人員選出了一位新教皇司提反十世。這件事完全沒有經過皇室的決定或影響,甚至根本沒有諮詢太后愛格妮的意見。

 

    教皇司提反是個能幹的改革家,他宣稱所有的聖職都需經「教會」按立,平信徒毫無權柄。他極力反對「平信徒授衣禮」。

 

    德皇的權勢在於他可以指派自己喜歡的人當主教,若將這權勢從德皇手中奪走,皇帝就變得很弱。德皇當然是不會答應這樣做的,因此若教皇要執行他的諭令,必然會造成皇帝和教皇之間強烈的摩擦。

 

    司提反深怕這種摩擦的發生,因此沒有推行他的主張,反而要求太后愛格妮支持他就任教皇職;然而,在愛格妮給他支持不久後,他就去世了。

 

7.希爾得布蘭遴選教皇

 

    教皇司提反十世去世後,克呂尼改革家們面對的局面十分困難。羅馬貴族一直想奪回控制教皇的權勢,司提反十世死後才一星期,羅馬貴族就選了一個自己人為教皇,是為本尼狄克十世。

 

    於是,那些在改革運動中新選出的紅衣主教必須離開羅馬逃命。這時期,對克呂尼改革家而言,是個黑暗時期,似乎教皇本尼狄克九世時代的腐敗又捲土重來,然而,他們卻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中得到説明。

 

    原來在教皇貴格利六世被放逐到德國時,有一位名叫希爾得布蘭的年輕人伴他同往。亨利三世指派利奧九世為教皇,他赴羅馬就職時,從德國帶希爾得布蘭同往。抵羅馬後,利奧九世給他副執事的職位,專管教皇的經濟事務。這一位在利奧九世時代完全不被人注意的希爾得布蘭,在當前艱困的時期中挺身而出,成為黑暗時代的救星。

 

    首先他注意觀察,要找到一位贊同克呂尼運動的好教皇;於是,佛羅倫斯主教成為他的人選;接著,他聯合塔斯卡尼公爵及一部份羅馬人支持這位人選;然後,他得到愛格妮的認可;最後,他召回那批逃命的紅衣主教,他們便選舉了希爾得布蘭所提出的候選人為繼任教皇,這位新教皇的稱號是尼古拉二世。

 

    由於塔斯卡尼公爵的兵力保障,尼古拉二世成為羅馬的主宰,堅立在教皇座上。然而,從今以後,希爾得布蘭成為教皇背後真正掌握大權的人,他成為教會歷史中傑出的人物之一。

 

8.希爾得布蘭的早年

 

    約於西元1020年,希爾得布蘭出生在義大利一個窮苦的家庭。他有一位叔父是羅馬聖瑪利修道院的院長,希爾得布蘭便在這個修道院受教育。

 

    貴格利六世是當時羅馬少數幾個能幹的修道士之一,為了剷除在位敗壞的教皇,他用錢向教皇本尼狄克九世買下了教皇職位,並派希爾得布蘭為他服務。當他被皇帝放逐到德國時,也帶著希爾得布蘭同去。因此,西元1073年,當希爾得布蘭成為教皇時,他以貴格利七世為稱號,表達他對施惠者的感激。

 

    在德國期間,希爾得布蘭獲得德國教會中罪惡行為的第一手資料,他親見屬世權貴如何指派一些完全不合適的人擔任教會聖職,只因為這些人肯付出高價。也是在德國期間,他認識了後來成為教皇的利奧九世。是利奧將他從德國再帶回羅馬。

 

 

 

修道主義與克呂尼革新運動

 

1. 教會的靈性生活

 

    由於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罪惡存在,教會的靈性生活無法完美無疵。

 

    罪惡很早便已滲入教會:耶路撒冷第一個教會的美好靈性,何其快便被亞拿尼亞、撒非拉玷污了!成立在撒瑪利亞的第二個教會,即碰到行邪術的西門,把宗教當做職業,想以金錢賄買屬靈的恩賜;這種行徑後世便稱之為西摩尼(Simony),在中世紀教會中非常猖獗。

 

    由於教會有缺點,不論教內或教外的人都經常挑它的毛病。其中有許多批評是不智,也不公平的。不錯,基督徒都是聖徒,然而聖徒也是罪人,更何況教會裡的人不盡是「真基督徒」。

 

    有時教會的屬靈光景降到非常低落的地步,但是在教會中的基督,一直保守他自己的教會。

 

2. 修道主義與禁欲主義的興起

 

    初期教會的腐敗造成了修道主義的發展。到中世紀,教會的光景更加低落,促使人們迫切尋求屬靈的滿足。這種情形本可以導致屬靈的復興,不幸卻發展成一種病態的復興;人們沒有回到純正聖經的教導,反而轉向禁欲主義。

 

    禁欲主義是一種極端的「自我否定」。過禁欲生活的基督徒放棄一切人生的樂趣與安適,專注於宗教默想,並恪行宗教儀式。

 

    這種沒有組織,也不離群的禁欲生活,往往會有更深一層的進展。第四世紀時,早已有人離開社會,退隱到深山、曠野。在東方教會中,這種修道形態非常普遍,然而只適合男性,也不適合歐洲酷寒的氣候。

 

    西方教會則發展成修道院。在院中,修士和修女過禁欲生活;他們棄絕世上的財物;飲食絕不超過最低需要量,每日僅以白水及麵包度日,而且經常禁食;他們也用鞭子鞭打自己、刑罰自己;修士和修女絕不結婚;在禁欲生活中,他們專心祈禱、讀經及默想。

 

    修道主義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是修道會的成立。幾間修道院聯合在一起,制訂一套規條,治理統一,便成為一個修道會。

 

3. 修道主義奠基在錯誤觀念上

 

    中世紀修士對西歐文明有極大的貢獻。當蠻族湧進帝國時,這些修道院變成了避難所;它們成為疲憊客旅的歇腳處,是病痛者的接待站,同時又是當時農業與文化的中心。

 

    可惜修道主義本身奠基在錯誤的觀念上。當時在教會中,有所謂的高級與低級的靈性。一個基督徒若要成為「高級」的信徒,就必須做修士或修女。修士和修女被一般人尊為「敬虔者」。這種把靈性分成高級與低級的看法是錯誤的。

 

    甚至今天,羅馬天主教的神父也有分別:在教會中事奉的神父是住在俗界的,稱為「教區神父」,進入修道院的神父則稱為「敬虔神父」。

 

    修道主義的骨子裡認為,本性罪惡的人可以藉著逃避世界而達到聖潔的地步。

 

    到了西元九世紀,許多修道院的修士不再過禁欲生活。這些修道院受當時腐敗風氣的影響,竟變成罪惡的蘊育所。

 

    教會認為,信徒只要遵行教會所定的儀式就夠了。這些儀式包括學會主禱文、使徒信經、認罪及守聖餐。聖餐被認為是領受神恩惠的奇妙導管。

 

    在那時,一般人的信仰多半非常表面化:只要遵守宗教儀式就夠了。然而他們認為,修士和修女必須遠超過這個標準。

 

4. 克呂尼(Cluny)修道院

 

    不管怎樣,每個時代都有真基督徒,甚至在最黑暗的第十世紀也不例外。他們看到教會的腐化,心中憂傷。其中有一位是亞奎丹公爵、教虔者威廉;他於西元910年在法國東部的克呂尼創立一所新的修道院。該院嚴格執行禁欲生活,於是「克呂尼運動」(Cluny  movement)廣傳到其他修道院。其後的兩百年中,克呂尼革新運動成為改善教會屬靈光景的強大力量。修道主義的原則及方法雖然錯誤,但它的動機卻是真誠的;克呂尼運動的方式雖然錯誤,但確喚起當代屬靈的覺醒。克呂尼修道院在最興盛的時期,統管了二千多所修道院。

 

    這運動塑造出偉大的希爾得布蘭(Hildebrand),後來成為教皇貴格利七世;因他的緣故,克呂尼修道院對教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