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提摩太

提摩太從小得著屬靈的教導,母親是猶太人,教導他學習聖經;他父親是希臘人(徒十六1;提後一5)。提摩太是外祖母羅以和母親友尼基之後第三代的基督徒(提後一5)。

提摩太是在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時信主,生於路司得(徒十六1),保羅第一次佈道旅程,路司得是該次行程的其中一站,提摩太目睹保羅所遭遇的苦難(提後三11)。

提摩太是保羅的親密同伴和助手,因提摩太信主後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稱讚」(徒十六2),當保羅和西拉所組成的宣教隊伍(即保羅第二次的宣教旅程)到達特庇和路司得時,提摩太加入了這支隊伍(徒十六1~3)。保羅稱他為屬靈的「真兒子」,表明了提摩太與保羅之間的關係何等的密切。

提摩太經常見於保羅的書信中。他的名字也在哥林多後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和腓利門書開首的問安語中提及。

提摩太為人羞怯、體弱多病,甚至可能不願去做他蒙召要做的事情。因為保羅吩咐哥林多人不可藐視他,並要接待他,好叫他無所懼怕。(林前十六10-11;參四17起)

保羅寫給這位年輕人的信件反映了他為師者的心情,他卻看到這個門徒的領導潛力,儘管這個年輕人天性羞怯。(提後一7



初期教會之發展

[保羅與彼得在羅馬之腳蹤]
五旬節以後,眾教會建立,福音迅速的由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一地,擴展至羅馬全境。因著耶路撒冷大遭逼迫,門徒向四處擴散,先是達到敘利亞的安提阿,藉著擴展至敘利亞、基利家、加拉太、亞西亞、馬其頓、亞該亞等省分,至終到了義大利的羅馬。行傳十八章記載,亞居拉與百基拉原居羅馬,因該撒革老丟的逼迫,離開羅馬轉往哥林多,在那裡遇見保羅。保羅曾因下監而押至羅馬受審(徒二八14),在羅馬寫了歌羅西、以弗所、腓立比、腓利門等書,並在此地足足盡職了兩年。保羅在為自己申辯後,重得釋放,再度訪問弗所和馬其頓等地,並於第二次到羅馬探望時,於尼羅任內殉道。
傳言使徒彼得也曾經走訪過羅馬,並幾乎與保羅同時,於尼羅任內,殉道於羅馬。許多早期教父,如革利免、俄利根、以格那提等人,均在其書信中提及此事。優西比烏的教會史更是清楚寫道:「革老丟統治時,經神仁慈、恩典的安排,偉大、大能的使徒彼得受引導到羅馬城,勇敢地在眾人中,領頭對抗這群人類的敗類(指騙子西門)。彼得如同上帝尊高的將軍,因神聖的軍裝得加強,滿載如同奇珍的啟示亮光,從東方帶給西方的人。傳揚光並有益的教訓,宣揚上帝的國度。」此外,初期教會對於殉道者的尊敬心理,也為此傳聞增添了些許實物證據。

[初期教會的信仰與實行]
初期的教會堅定持續在使徒的教訓與交通中,挨家挨戶擘餅與禱告。因著外在環境的逼迫,信徒多半以小群的方式在家中聚集。從保羅寫給召會的書信中,我們已可見「護理」、「分賜」等辭,以及人成為上帝的成聖等觀念。然而,後期的教父著作中,這類真理漸漸稀少,甚至為人所遺忘。初期教會普遍遵行的「十二使徒遺訓」中,僅記載了生命與死亡之路,以及受浸、禁食、擘餅等實行上的規條,處處可見當時對敬虔教訓與道德的注重。而受浸、禁食、擘餅等實行,也在因其對細節之過分強調,而流於儀文與形式。

[初期教會著名教父與著作]
此時期的教父與作家,可分為使徒後期與尼西亞前期兩階段。使徒後期教父較著名的有羅馬的革利免、安提阿的以格那提、士每拿的玻雷卡、羅馬的黑馬(Hermas)、以及殉道者猶斯丁。尼西亞前期的著名教父則有愛任紐、特土良、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以及俄利根等人。
羅馬的革利免是第三任羅馬主教,曾寫信給哥林多人,責備他們中間驅逐長老、分黨結派的混亂,為稱其為《革利免書信》。
安提阿的以格那提,在前往羅馬殉道的途中,寫了七封書信,高舉基督之神、人二性,期盼信徒尊敬自己的主教與長老。
坡旅甲曾為使徒約翰的門徒,為使徒時代與尼西亞前期作家之間的重要橋樑。坡旅甲是一個堅定的護教者,常引用經文與當時智慧派的異端馬吉安論戰,後以八十六歲的高齡,忠心為主殉道。
羅馬的黑馬以啟示錄的形式,寫下了《黑馬牧人書》,內容包含了異象、訓示與比喻,強調悔罪之重要性。
此外,尚有《巴拿巴書信》、《眾使徒書》等佚名書信,亦廣為流傳。
愛任紐為坡旅甲的門徒,為羅馬大公教會最偉大的神學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反異端》(Against Heresies),該書駁斥靈智派教訓,為三一神論之先驅。
特土良是北非的教父,著有許多護教作品,著名的有駁斥當時「父神受苦論」異端的《駁帕克西亞》,詳盡闡述其三一神觀,其《人論》(De Anima),亦為首部聖經心理學之著作。
俄利根為教會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一個神學家,其聖經觀與三一神觀點,均有其價值。然俄利根的靈魂論,因受神秘主義與禁慾主義影響而流於偏頗,於君士坦丁大會上被定為異端。

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安提阿學派

     聶斯脫里(Nestorius) ,

聶斯脫里(Nestorius)

    他被認為是景教之創始人,約生於主後386年,出生地在安提阿附近。其成長過程,在安提阿教派中學習,所以受其影響很大。

    428年狄奧多西二世皇帝任之為君士坦丁堡主教。同年聖誕節,提出否定馬利亞為「生上帝之人」,引發爭議。

431年狄奧多西二世皇帝召開以弗所會議。聶斯脫里過分強調耶穌的人性,由此淡化了祂的神性,基於其「基督二性二位說」的主張遭到譴責。聶氏被革除主教職務,其教派亦定作異端,最終451年客死埃及。

[思想背景]

1.         受安提阿派神學的影響,強調基督的「人性」,救恩論傾向「倫理道德」。
2.         道成肉身方面,受「道人基督論」影響,強調神人二性在基督裡面的區分。
3.         解經上注重歷史背景和字面意思,影響對基督論的詮釋。

[二性結合的困擾]
第四世紀亞歷山大教會長老亞流(256-336)認為,如果耶穌是洛格斯(logos)的化身,是神聖的,且與父神相同,那麼神性會因為耶穌在時間中的人性而改變,而且上面會在裡面受苦,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耶穌基督裡面道成肉身的洛格斯,並不是完全神聖的,而是一個偉大且地位很高的受造物。這種半神論衝擊著教會,雖然經過尼西亞會議解決此一困擾,但已引發神人二性的探討:神性和人性是如何結合?結合後變成怎樣?
[二性是道德性的結合]
亞歷山大學派主張,神人二性合為一性,神性在其中滲透一切,並且完全控制人性 安提阿學派則相信基督擁有由肉身、理性和自由意志構成的完整人性。主張耶穌基督具有二性和二位格。也就是說兩個人可以變成一個人,而同時又是一個人。就好像多人組成的協會,在法律的眼中,也算是一個人或一個法人。所以聶斯脫里認為,上帝的道和基督來到世界,完成道成肉身,兩者是不可分割的,但可以同在一個位格裡,同尊同榮,同受萬物敬拜。
基督固然為救贖眾人而死,但祂裡面上帝的道卻不可能死,所以基督神人二性必須有所區分,因此強調神性與人性的結合是道德性的結合,是意志上的結合,而非本質上的合一。雖然別人因為他提出馬利亞為「生基督的人」,不是「生上帝的人」,而指控他否認基督的神性,但他否認這個說法,強調他只是堅持把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分別出來。
[結合以後成為完全的人]

聶斯脫里認為一個存有不可能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上帝,因此堅稱道成肉身乃是上帝本著自己的恩慈,倒空自己,成為人的樣式,神藉著「虛己」彰顯出來,而人性則被高舉起來,所以基督應該是完全的人。也唯有祂是人,才能體貼人的軟弱、絕望和試探。而且祂要同時是無罪的人,才能做人的代表,替他們贖罪。

[對聶斯多流基督論的質疑]
由於聶斯脫里認定神-人二性的特徵,必須永遠劃分清楚,因此二性之間的道德性結合,有如穿外套一般,二性便只能有表面連接的關係,這將使二性之間的「屬性相通」無法發展。
正統之基督論為"亞他那修信經"所述:
『為求得永恆救贖,彼亦必篤信我等之主耶穌基督成為人身。
依真正信仰,我等信認上帝之子我等之主耶穌基督,為上帝,又為人。 其為上帝,與聖父同體,受生於諸世界之先;其為人,與其母同體,誕生於此世界。
完全的上面,亦完全的人,具有理性之靈,血肉之身。
依其為上帝,與父同等,依其為人,少遜於父。
彼雖為上帝,亦為人,然非為二,乃為一基督。
彼為一,非由於變上帝為血肉,乃由於使其人性進入於上帝。
合為一;非由二性相混,乃由位格為一。
如靈與身成為一人,上帝與人成為一基督。』

[筆者對聶斯多流的批評]
其當初反對聖母崇拜是對的,但是神人二性解釋太過造成異端實在是讓人引以為誡。我們也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因為許多異端皆出於敬虔之人,而非出於不愛上帝之人,只因過於強調某一觀點而失去對真理之準確性,真是可惜。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使徒約翰

    使徒約翰之生平  ,   使徒約翰簡介 ,  

    約翰生平  ,  約翰之餘生

使徒約翰簡介

使徒約翰是伯賽大人(約1:44;可1:19)

父親:西庇太,是個漁夫


母親:撒羅米,是愛主的姊妹(路8:3;太27:56;15:40;可16:1)

哥哥:雅各,也是十二使徒之一,他是十二使徒中首位殉道(徒12:1)而約翰則是最後離世的。


著作:約翰福音、約翰壹書、約翰貳書、約翰三書、啟示錄

事蹟:雅各與約翰性情剛烈,故又稱為「半尼其」,這是雷子(son of thunder)的意思(可3:17;路9:54)他多次被主稱為「主所愛的門徒」(約13:23;19:26;20:2;21:7)

按古傳,彼得保羅離世後,使徒約翰到以弗所,作小亞細亞七教會的監督(啟1:1)。晚年時,舉步維艱,會眾常抬他到會堂,他常作簡短的勸勉說:「小子們哪!你們要彼此相愛。」

耶柔米(Jerome)告訴我們,約翰最後的遺言,在他彌留之時,他的門徒問他還有甚麼囑咐,他說:「小子們哪!你們要彼此相愛。」他一再重複這話。他們就問他,是否就是他所要說的一切,約翰回答說:「這就夠了,因為這正是主的命令。」

2020年1月6日 星期一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四十八段 

從心靈上說,這條誡還有一更高尚的工作,將整個人性都包含了。因為上帝在第七日停止創造的工作,所以希伯來文稱此日 安息日,參創世記二章。因此上帝也吩咐人守第七日為聖,停止六日的工作。這安息日如今為我們改到了主日,而其他日子被稱為工作日;主日被稱為休息日,或節日,或聖日。但願全基督教除了主日以外沒有其他節日,並將聖母和聖徒的節日都移到主日,如此許多邪惡就可因工作日的勞動而得以除去,而土地也不會 如此荒瘠了。但如今我們為許多節日所害,將心靈、身體,和財產毀滅,真是一言難盡。

  這種安息或停止勞動,乃是屬於身體和心靈的。因這緣故,這條誡也應從兩方面去了解。

   身體的安息是我們上面所說的,即停止營業和工作,以便聚集到教堂,觀彌撒,聽上帝的道,作共同的禱告。這種安息真是屬身體的,不為上帝命令給基督教遵守,正如保羅在歌羅西書二章說︰不要讓人使你遵守任何節期,因為它們原是影兒,但如今真理實現了,所以日日都是聖日,正如以賽亞書六十六章說︰聖日 相承;在另一方面,各日皆是工作日。但為叫不完全的平信徒和勞工也能來聽上帝的道,所以聖日是必須的,也是為教會所規定的。我們看見神甫和教士天天舉行彌撒,時時祈禱,藉閱讀和聽講受上帝的道訓練。因這緣故,他們不作工,由什一捐維持生活,天天有聖日,每日作聖日之工,沒有工作日,這日同那日都是一樣。假如我們都是完全的,知道福音,我們如若願意,也就可天天工作,或是我們如若能夠,也就可天天安息。因為除了教授上帝的話並作禱告以外,一個特別的安息日 如今並不是必須的,也並不是命令了的。

  上帝在這條誡中所特指的心靈安息乃是這樣︰我們不僅停息勞動和營業,更要讓上帝單獨在我們裡面作工,我們不要用我們的能力作自己的工。這事怎樣成就呢?乃是這樣︰人既為罪惡敗壞,就極其傾向愛慕一切的罪,正如創世記八章說︰人的心和官感常常趨向惡,就是趨向驕傲、反抗、憤怒、仇恨、貪婪、不貞等等,在行與不行的一切事上,他總是追求自己的,而非上帝與鄰舍的利益,意志,和尊榮。所以他的整個行為,言語,思想,和生命都是邪惡不虔誠的。

  若要讓上帝在心裡運行、活著,就必須將這一切邪惡扼死、鏟除,好叫我們的工作、思想、和生命,可以止息,從此(如聖保羅在加拉太書二章所說的)不再是我活,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運行、說話。這事成就,並不是愉快的,乃是必須傷損我們的本性。 在這裡開始了心靈與肉體的鬥爭;在這裡心靈抵抗憤怒、情慾、驕傲,而肉體卻追求快樂、尊榮、安逸。聖保羅在加拉太書五章論到此說︰凡屬主基督的人,是已 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

隨著就要產生許多善功,——禁食、儆醒、不倦——關於它們,有些人雖然不知道它們的來源和目的,卻有許多說的和寫的。所以我們現在也要說到它們。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