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喬治•柏克萊的一生

 

    喬治•柏克萊於 1685 3 12 日出生在他位於愛爾蘭南部基爾肯尼郡的戴薩特城堡的家中。 他是威廉·柏克萊 (William Berkeley) 的長子,威廉·柏克萊 (William Berkeley) 是英國貴族伯克利家族的小支系成員。 他在當地的基爾肯尼學院接受教育,然後於 1700 年在都柏林三一學院接受教育,並於 1704 年在那裡完成了本科學位,並於 1707 年成為初級研究員。他於 1710 年在英國聖公會教堂被按立,但他 直到 1724 年,他一直與三一學院保持聯繫(在完成博士學位後,他於 1717 年成為高級研究員,然後成為希臘語導師和講師),儘管他沒有連續居住。

 

    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1710 年的《關於人類知識原理的論文》和 1713 年的《海拉斯與菲洛諾斯之間的三篇對話》)是在相對較早的時候出版的,即在三一學院就讀期間,他花了很多時間 他的餘生都在捍衛他們。 1713 年,他前往倫敦安排出版第二本書,在那裡他結識了當時的一些知識分子,包括喬納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1667 - 1745 )、約瑟夫·艾迪生 (Joseph Addison1672 - 1719 )、理查德·斯蒂爾 (Richard Steele1672 ) - 1729)和亞歷山大·教皇(1688 - 1744)。 1714 年到 1720 年,他的學術努力穿插在整個歐洲的廣泛旅行中。

 

    1721 年,他在愛爾蘭教會獲得聖職,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並再次選擇留在都柏林三一學院,講授神學和希伯來語。 1724 年,他被任命為德里院長並離開三一學院,但在 1725 年,他放棄了這一職位,轉而實施在百慕大建立一所培訓傳教士的神學院的計劃。 1728 年,他與愛爾蘭首席大法官的女兒安妮·福斯特 (Anne Forster) 結婚,他們一起搬到了美國的羅得島,並買下了白廳種植園,在那裡他寫下了《Alciphron》(他為基督教反對自由思想而辯護)的大部分內容 但是,當他提議的傳教士學院的資金沒有兌現時,他於 1732 年搬回倫敦,在那裡他是棄兒醫院的原任院長之一,該醫院是該市被遺棄兒童的收容所。

 

    1734 年,他被任命為愛爾蘭 Cloyne 的主教,這是一個經濟貧困的聖公會教區,位於一個以羅馬天主教為主的國家,他在那裡待了 18 年(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一部關於數學和微積分的著作,以及兩本暢銷書 關於松焦油的醫療益處)。 1752 年,他退休到牛津與他的兒子喬治(他的七個孩子之一,儘管只有三個活到成年)一起生活。 然而,他很快就去世了(1753 1 14 日),葬於牛津基督教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