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全心以音樂奉獻於上帝——音樂之父:巴赫

 

17世紀末在德國中部,一個環山圍繞、蒼翠濃密的森林,寧靜、充滿音樂及宗教氣息濃厚、如詩般的古城埃森納赫(Eisenach),這一天( 1685年3月21 ),在美麗的晨光中,誕生了一代偉大的音樂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這古老的埃森納赫是塞納河畔的鄉間小城,人們熱愛音樂,據說在他們的城門上劃寫著這樣一句話:「音樂常在我們的市鎮上迴響」。就這樣自然,音樂就在他們的生活中。

 

在埃森納赫往下俯視高聳的古城華特堡,自古即是侯爵的居城,中世紀的吟遊歌者手持豎琴,在此古城吟唱自作的詩歌,並舉行歌唱擂台,華格納也曾根據此事蹟寫出了歌劇唐懷瑟"。

 

巴赫的父親在他年幼時曾對他說:「德國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曾在此完成了聖經的德文翻譯,並創立了新的基督教」,因而在他年幼的心靈中對這崇高的城堡已昇起了敬仰之心。巴赫就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中被孕育長大,他一生奉獻音樂於上帝,並非偶然。

 

出身音樂世家

 

巴赫的家族中就有數十位的音樂家,幾代人雖都不富裕但穩定、溫暖、快樂。小時候巴赫跟父親學小提琴,常常在家中有優美的合唱詩歌,尤其是巴赫清脆柔美的高音,有時全家人也又唱又跳的。不幸的巴赫在9歲時母親過世、隔年父親也離開了人間。雙親不在了,巴赫也就離開了這充滿快樂回憶的埃森納赫,到奧德魯夫(Ohrdruf)去跟隨23歲的哥哥(Johann Christoph Bach)了。

 

哥哥是教堂風琴師,教他風琴與大鍵琴,由於學習心切,巴赫偷偷抄寫哥哥的風琴樂譜,後被哥哥發現,哥哥嚴厲責備並將他所抄襲的樂譜全部丟進爐火中。巴赫雙眼含淚看著他花6個月時間犧牲睡眠在月光下辛苦抄寫的譜化為灰燼,哥哥也滿眼是淚的對他說:「偷抄譜本來就不對,而且深夜不睡,把身體都弄壞了。你有天賦的,只要把我教你的部份好好練習就好了」。於是巴赫從哥哥那裡學到了很好的演奏基礎。

 

教會中的音樂活動

 

18世紀的德國,名義上雖屬羅馬帝國奧皇統治,實質上這個由眾多領主組成的聯邦,他們都各自管理主持著自己的領域,因此他們各自擁有自己獨立的宮廷、教堂,甚至有獨自的樂團、歌劇院,於是音樂就在宮廷和教堂中發展開來,當時歐洲其他幾個國家,如英國、法國、義大利也都如此。因而漸漸的富有的民間企業的勢力也伸張進入,而人們亦可購票進入聆賞,因此巴赫的音樂活動也都在教會當中。

 

巴赫15歲時即加入龍尼堡(Lueneburg)的聖米海爾(St.Michael)教堂的合唱團,這個教堂收藏了極豐富的樂譜,以此巴赫認真研究教堂所收藏的譜,也得到同在龍尼堡的聖約翰教堂風琴師貝姆(George Bhom 1661-1733)的賞識,因而也有機會到漢堡親聆 貝姆的 老師-歐洲最著名的風琴師蘭肯(Reinken 1623¬-1722)的風琴演奏,巴赫感動深受,從此激勵自己。多年後當蘭肯聽過巴赫的演奏後,由衷激賞的說:「後繼有人了,甚至會發揚光大。」

 

音樂技巧臻於成熟

 

巴赫15歲到18歲全憑自學,在這三年中他把風琴的演奏技巧、聲樂與器樂的作曲技巧,磨練到幾乎完美的階段,爾後加入威瑪安斯特(J.Ernst)公爵的私人樂團擔任小提琴手,隨後不久又到安斯達特(Arnstadt)新教堂當風琴師與合唱長,從此時巴赫也開始作曲了。

 

巴赫時常長距離的徒步旅行,二十歲那年他利用假期,從安斯達特步行360公里 到呂白克(Luebeck),來回大約要花三個禮拜的時間,為的是要聽當時最顯赫的風琴演奏家巴克斯泰烏德(Buxtehude 1637-1707)的演奏。聆聽過之後,巴赫深受感動,也因而發現北方城市的音樂竟然迥異於中部莊重嚴謹的音樂,他覺得真是大開眼界,看到了另一個嶄新的光輝的音樂世界。同時他也接受大師的指導,此後他的作曲風格深受巴克斯泰烏德的影響,完全將他的優點融入於自己的作品中。

 

名氣蒸蒸日上

 

1707年22歲的巴赫辭去安斯達特的工作,前往穆爾豪森(Muehlhausrn)擔任教堂風琴師,次年與瑪麗亞.芭芭拉結婚,同時又返回威瑪,又在安斯達特公爵的宮廷樂隊任風琴師兼小提琴師,於此達十年之久。在安斯達特之後,巴赫的風琴演奏與作曲漸受囑目,時常到附近的大城市去演奏。

 

1717年到德勒斯登時,正好遇到大他十六歲的法國巴黎皇家禮拜堂的名風琴師馬香(Marchand)也來此演奏,因為當時在德勒斯登有一派人讚賞巴赫,而有一派人支持馬香,兩派人為此而爭論,於是兩人必須較量一下演奏技術,要來一次比賽。未料馬香卻沒出場,而變成了巴赫的獨奏會,據說馬香是不敢出場逃回法國去了,這是很有名的笑話,但不管真實與否,巴赫名氣更旺。此時他也寫了許多各種形式的風琴曲,如賦格曲、前奏曲、觸技曲和幻想曲等。

 

柯登時期的組曲創作

 

1717年之後巴赫前往柯登(Coethen),出任柯登領主雷奧博親王的宮廷樂長,不但不斷的為樂團創作外,還經常到各地旅行。1719年要與韓德爾見面,卻因一日之差而錯過,這兩位同時期大師從此沒有見過面。在柯登時期,領主也希望巴赫能演奏更多好聽的音樂,於是巴赫寫了下了許許多多叫做「組曲」的輕鬆活潑的音樂。其中有一首是大家都非常熟悉喜愛的優美旋律,那就是「G弦上的曲調」,這首曲子是在四首給弦樂演奏用的組曲中的第三號的第二樂章中,後來被一位德國小提琴家威爾赫米改寫為只用一根G弦拉奏的小提琴曲,不可思議的竟然也能夠表現出豐富的音色與感情,曲中更流露出溫暖清純卻又崇高的旋律,任誰聽了都難以忘懷。

 

其他重要作品

 

1720年當巴赫到布蘭登堡旅行時,受喜愛音樂的路德維親王的熱情款待,並表示要巴赫為他的樂團譜寫一些曲子,巴赫欣然答應,接著又前往卡爾斯巴德,就在此期間,愛妻芭芭拉不幸去世。次年他又娶了女高音歌手安娜馬格雷塔娜‧薇兒肯(Anna)為繼室,安娜聰明秀麗賢淑開朗,喜歡花草、小鳥且富感性,是巴赫的好幫手,經常為巴赫騰寫曲譜,也能為他伴奏。這一年巴赫實現了他曾經給路德親王的承諾,完成了六首協奏曲,後來世人合稱它為「布蘭登堡協奏曲」。這六首協奏曲每一曲的樂器編制都不同,他把各種樂器分成獨奏與合奏群,相互競奏,是別具特色莊嚴中不失趣味的精彩協奏曲。

 

當然巴赫還有許多的重要作品,諸如「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郭德堡變奏曲」等等等等。17世紀後期產生了八度音均分為十二個半音的調律法。巴赫為了要證明用平均律樂器能彈奏所有的曲子,而且在曲子中轉調,於是作了兩卷極具藝術性的平均律鋼琴曲,這樣的經典之作,真是後無來者。

 

而「郭德堡變奏曲」的作曲動機,則有一個有趣的小小故事,約翰郭德堡是男爵凱哲林的御用樂師,被失眠現象所困擾的男爵,要求郭德堡彈些可以幫助入睡的曲子,於是郭德堡就去求助巴赫,巴赫隨即作了這首變奏曲,那是一首非常艱深的變奏曲,能否幫助男爵入眠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有位巴赫權威學者彼德威廉斯則認為,其實巴赫另一個目的是為兒子寫練習曲。

 

過度操勞導致體衰

 

1723年38歲的巴赫在萊比錫忙得團團轉,不但教學、演奏外,在繁忙中還撥出時間不停的創作,寫出了清唱劇、神劇、受難曲以及眾多的風琴曲,同時還要為教堂寫新的宗教曲目。他的聲譽蒸蒸日上,他所到之處,人們皆以他為榮,1747年普魯士腓德烈大帝請他到波次坦王宮,予以熱烈款待並賜給厚賞。但因過度操勞,視力衰退幾乎看不清譜了,此時遠從英國來了一位自稱是喬治二世的眼科醫生,巴赫於是給這位眼科醫生動兩次手術,但終告失敗,不但沒好轉反而失明了,積蓄也幾乎用盡,加上手術時服用烈藥而產生的副作用,使得身體也極速惡化衰弱,1750年7月28日 因腦溢血離開了人間。

 

以音樂奉獻於上帝

 

巴赫個性強烈,頑固絕不妥協,又勇猛於音樂創作,也許是這樣的背後原因吧,這樣的生命歷程激出了強力的火花,創作了龐大而珍貴的曠世佳作。巴赫一生堅定信仰,永遠滿足於別人所給的,全心以音樂奉獻於上帝,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的首尾看出,在他作曲前他會寫「上帝助我」,曲末則寫下「榮耀上帝」。

 

巴赫一生沒離開過德國,除了凝聚家族的優良音樂傳統外,他勤奮研究,又充分瞭解義大利和法國的音樂,創作了無數無數的作品,但是卻不曾想到要把作品保存下來,也許是安娜的耐心騰寫吧! 使得作品沒有全部散失,有些則是由後來的音樂家發掘而公諸於世。他的作品含蓋了一切音樂表現形式,為後代音樂開拓了一條嶄新寬闊的大道。我們不崇敬他為『音樂之父』嗎?

沒有留言: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