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尼西亞前時代(Ante-Nicene Age),主後170-325


◎概說

    基督教的向西傳播,使得教會組織的生活受了羅馬人的影響,而有了固定的形式。這樣的改變終至羅馬大公教的出現。大公教會與使徒時代的教會有兩點不同:教會政治之改變,與信仰之改變。

◎大公教會之興起

    在使徒時代一切信徒都有屬靈的祭司職普遍的爲教會所承認,教會並沒有特殊的祭司職,所以沒有「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差異,在屬靈方面並不分等級。罪人直接向上帝認罪而得赦免,神甫或主教在得救的事上並沒有功勞。教會並不是在乎特殊的職位,只要有信徒團聚在一起就是「聖會」,因信耶穌基督而得以親自與上帝相交,這種交通乃是基督徒生活之要素與能力。依照弗 411所記,上帝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與教師。」各教會有長老與執事監督並指導教會的工作、管理慈善事業、照顧病人、並照料按時舉行的聚會。這並不是意味因爲他是長老所以可以教訓人、講道、並施行聖禮,而是因爲他有「恩賜」。這樣的教會職位並不是因爲法規而來,也沒有法規限定這些事奉歸任何專職掌管。
    在一世紀末,因爲一般人缺少對聖靈特殊恩賜的信任心,要有更明確的規條,並迫切需要防衛異端,所以産生了一個重大改變:講道、教訓、以及行聖禮都由「有恩賜的人」手中,轉移到各地方教會長老手中。這些長老之被選舉,也因爲他們的恩賜,尤其是教訓人的恩賜。此後教會職分上的任務專由長老完成,講道與行聖禮的工作變成了正式的職分。這是將基督徒分成「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開端。
    在二世紀與三世紀中,各地方教會原由一些長老治會,以後卻由那唯一稱作主教的人來作教會的首領。主教制被認爲是法定的規矩,若要成立教會,就必須要有主教。主教被認爲是獨一領受上帝恩賜與託付來作教會領袖的人。沒有主教的教會就沒有救恩。主教制度的成立不單僅是組織上的改變,也含有信仰的改變,就是信徒只能藉著與主教相交而與上帝相交。一種特別的祭司職代替了一切信徒皆有屬靈的祭司職;一個看教會爲一群屬於主教的信徒之大公教會的教會觀代替了教會爲「聖會」的福音的教會觀。

◎歷史之主教制的演變

    雖然教會在當時並沒有教職政治的出現,卻很快的向這個方向走。理論上各地方的主教都是平等的,但是一些鄉下地方的主教卻不能享有較大城市的主教所享受的直接的權威與大衆的尊敬。羅馬、康士坦丁堡、安提阿、耶路撒冷、亞歷山大這五大城的主教顯然的有比其他地區教會主教更顯要的地位。二世紀中期已經有一些以耶路撒冷使徒會議爲楷模的會議在某地方的教會舉行。這些會議的目的主要是爲了對異端的懲戒。一開始會議的代表除了主教外,還有平信徒,但最後變成僅有主教參加這些會議。在主後 250年以後,這些限於省區的會議大都是每年舉行一次,開會的地點在省城,即以該城的主教充當主席。主後 325年皇帝康士坦丁發了通諭勸他的臣民信仰基督教,他並且使得基督教變成當時的國教,並依據帝國政治上的組織來組織教會。這樣的結果産生了各城有主教,各省有省主教(大主教),由省城的主教充任。在第四世紀內有幾省由一位皇帝的代表(總督)管理,與此相當的教會職務爲主教長(紅衣主教)。與元老院相當的是主教長會議,一方面又是教會的大公會議( Ecumenical Councils)。不久在教會中也出現了與皇帝相當的職位,就是教皇。

◎教會與逼迫

    教會所受第一次普遍有系統的逼迫發生於德修與瓦勒良(約249-260 A.D.)兩位皇帝在位之時。原因是當時的羅馬人認爲國勢衰微是因爲他們停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因爲基督徒不敬拜當時羅馬的諸神導致災禍的到來。德修皇帝爲了恢復羅馬帝國昔日的強盛與統一,決定剷除基督教並恢復國教。主後 250年他頒佈了一道諭旨,要普遍的除滅基督教。一切基督徒必須放棄基督教,不然無論男女老幼,其財産必被沒收,並接受酷刑與死刑。瓦勒良皇帝也繼續這樣的政策。 260-303年是一段安寧的時間。303年一位大政治家丟克理田( Diocletian)繼續對不肯敬拜羅馬諸神,與向皇帝的像燒香的基督徒們進行逼迫。在那一年內他連發三道諭旨:
1)要毀壞基督教的建築物,
2)要監禁一切主教與長老,
3)要使一切基督徒受酷刑。

    304年的第四道諭旨凱是要基督徒在背道與受死間做選擇。

    在這段教會受逼迫的時期,有一些信徒爲了求生存公開宣稱放棄基督教信仰。這些人之中也有人在逼迫結束後要求重新回到教會,而造成教會對這些人接納與否的爭論,甚至引起了分裂。
    這樣的逼迫直到主後 311年稍稍好轉,當時主張逼迫基督徒的皇帝加利流( Calerius)終於發現消滅基督教與恢復羅馬諸神昔日的至高權威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與跟他同作皇帝的康士坦丁及理吉紐( Li inius)一同頒佈了一道諭旨,允許基督徒有限制的信仰自由。康士坦丁在 312年穆勒威橋( Mulvian Birdge)一役曾以十字架爲他軍隊的新標誌。在 313年他掌握東羅馬帝國之統治實權之後,這個大逼迫就完全停止了。直到 324年康士坦丁獲得全羅馬帝國唯一的統治者時,他公開保護教會並善待基督徒。至此基督教在羅馬帝國所受的逼迫終於結束。

◎教會內部的衝突

    教會內部發生衝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福音之曲解以及幾個正統派的與混和主義的猶太人團體所釀成的派別,
2)想調和基督教與異端哲學與宗教之人所發生的衝突與異端,
3)關於教會內部的懲戒和道德上的爭辯,
4)因教會教職不同而發生的派別,
5)關於基督教教義的爭論。

這些爭論包括了諾斯底派的思想對教會的煩擾,摩尼教( Manichaeism)嘗試將基督教與祆教( Zoroastrianism)調合爲一體,對在逼迫中曾經叛教者的懲處與接納問題,守復活節的確定日期,信異端者所施的洗是否有效,以及對三位一體教義與對千禧年的爭辯等等。

各種內部的衝突産生了一些有益的結果:
1)信仰的標準正式規定,
2)新約正典的正式規定,
3)教會組織之完成,包括歷史的主教制的設立,
4)基督教神學之進展。

◎其他重要發展

    修道主義的開端是這時期的重要事情之一。修道主義有兩個基礎:
1)相信這世界的罪惡是不能救的,
2)相信最高尚的聖人,都是那些爲良心的緣故而極端刻苦的人。

    這時其的修道主義就是從這兩個根源發出的,並且是以自願貧苦、自願獨身、和自願遁世爲中心。第一位世界聞名的隱士是安多紐(Antonius)的埃及厭世者,在主後 270年左右起近九十年的時間中隱居於曠野。

    他成爲一個極孚衆望的人,隱士生活也隨之變成一種群衆運動。隨著人數增加,隱士會社(修道院)之組織就變得必須。第一個著名的修道院組織是主後 335年尼羅河中他本拉島上的帕科謬斯( Pachomius)修道院。

基督教的教育在這時期也逐漸成熟。當時住在說希臘話的地區的教牧覺得他們需要一與批評他們的有學識的希臘人相等的教育,所以就有了聖道學校,這些學校也發展成基督教神學學校。當時最著名的教會教育機關爲亞歷山大的聖道學校。它最初的目的只是訓練初信者,但不久就擴大範圍,兼施普通教育與宗教教育。
    這一類的學校也曾設立於安提阿、伊得撒( Edessa)、尼西比( Nisibis),和該撒利亞。在西方,異教思想逐漸被認爲無異於基督教而遭排斥,教會並在 401年於加大果舉行會議,禁止教牧界閱讀任何異教著作。於是希臘學術在西方被遺忘了將近千年。

    這時期開始有正式的禮拜堂建立,因爲私人的房屋對在增長中的教會不適用。主後 200年基督徒在伊得撒、亞爾伯拉( Arbela)等地與附近建□了幾個著名的禮拜堂。唱詩歌變成崇拜中重要的部份,雖然沒有樂器伴奏。西方教會有將教會當作一個神聖的、中間的機關之傾向,使得信徒屬於其下,好藉它獲得救恩。

    教牧與平信徒間的鴻溝越來越寬。崇拜殉道者與聖徒在尼西亞大會前的時代是件很普通的事。雖然當時的人認爲殉道者在主前的代求看得寶貴,卻尚未向聖人祈求,也不以古聖遺物有神奇功效而敬拜它們。這些都是在下一時期才變得更普通的習慣。



沒有留言: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