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祈克果:信心之躍


    祈克果(Søren Kierkegaard)以人的宗教作研究對象,並極為關注個人的生存體驗,他著力研究個人的理性以外的各種情感,如焦慮、荒謬、絕望等。祈克果死後,他的哲學思想本來只在丹麥一地流傳,至1877年因丹麥的文學批評家布蘭代斯(G.M.C. Brandes)的發掘與大力推廣,使祈克果的思想開始為世人認識。於是,這位十九世紀的思想家,所影響的不是他的時代,而更多是二十世紀。比如以沙特為首的存在主義思潮(Existentialism)與新教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等,都是深受祈克果思想啟發而發展出來的。

孤獨的人

   
在相當的程度上,齊克果的哲學思考始於對黑格爾的批判。他不滿意黑格爾哲學體系的絕對理性主義,及強調整體比個體重要之傾向。祈克果認為黑格爾營造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卻跟他的人生經驗不相關,有如一個人自己建造了一座王宮,自己卻不住在裹面。他也認為哲學體系愈是宏大,就愈容易走上抽象玄思之路,愈離開對個人實際生存問題的關注。祈克果早年曾站在黑格爾整體主義的立場以批判蘇格拉底,指責蘇格拉底不顧全體,只看見個體的存在。這時在祈克果的眼中蘇格拉底只忙於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一個人的意義是甚麼?

   
祈克果後來發覺蘇格拉底的思想實然極為深刻,蘇氏意會到個體的生存體驗比抽象的整體來得更實在。對於人類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強烈的生存體驗,因而個體的生存感受總比群體這個概念更實在。相反,群眾是甚麼呢?充其量只是一個數字,並不說明甚麼。那庸庸碌碌的千百萬人只是一種假象、幻覺、騷動、噪音。

真理的主體性

    祈克果對黑格爾哲學另一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黑格爾體系過於強調客觀性。以客觀性為準則來追求真理,正正就犧牲了實在的個體。齊克果強調應該以主體性取代客觀性的思維方式。在此,祈克果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命題︰真理即主體性、即實在。他的意思是價值與個體息息相關,人應該選擇一個能為之生、為之死的價值而生存。

   
祈克果並不否認世界存在著一些客觀的真理,如物理定律、數學公理。但他認為這些真理雖然具有事實性,並超越個人的情感和意見,不過它們只能告訴我們事實是如此,難以告訴我們如何生活。齊克果指出如果真理站在我面前,冷冰冰而赤裸,毫不在乎我是否認出它,那它對我有甚麼益處呢﹖

   
可以說祈克果認為的真正真理不是那種和個人生存體驗無涉的物理定律、數學公理等等,祈克果所指的真理毋寧是打上個人選擇、情感烙印的價值。但既然真理屬於主體性而缺少絕對客觀性,真理對於個體而言就充滿不確定,因為人永遠不知道自己選擇的東西是否正確,能否為他人所認同。

   
祈克果表示真理屬於主觀的層面,需要通過主體對理想價值的選擇和充滿激情的委身,從而在主觀上成為真實。真理恰恰就是一種冒險,這種冒險憑著無限的激情選擇了客觀上的不確定性。

信仰

   
祈克果強調真理本質上就是對於客觀上不確定性的自由選擇和充滿激情的委身。由此,齊克果就轉而探討宗教信仰。他指出個體和上帝的關係,其實就是個體和客觀上不確定的關係。他指出如果個體能客觀上把握上帝,就沒有必要信靠上帝;正因為個體不能把握,所以必須信靠。

   
祈克果認為不確定性愈大,信仰者信靠所承受的風險就愈大,但他的信仰亦因而愈偉大。客觀上的不確定性可以指邏輯上不可能、自相矛盾的東西。換言之,客觀上的不確定性有時甚至意味著荒謬。在祈克果看來,信仰是一種全然不顧上帝存在與否、基督宗教的荒謬性(神性的、全能的上帝竟然會道成肉身,死於十架上),而憑藉個體的意志決定信靠上帝。

   
祈克果曾以基督宗教中的亞伯拉罕奉上帝之命殺子獻祭的故事為例,說明真正的信仰是怎麼一回事。上帝見亞伯拉罕老來無子,甚為憐憫,所以賜他一子,名為以撒。有一天亞伯拉罕聽到上帝呼喚,要他把以撒作祭品。如果以撒被獻祭,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肯定承受不了。

   
亞伯拉罕選擇不告訴撒拉,把以撒帶到山上準備獻祭。對於旁人而言,亞伯拉罕對妻子不忠誠,而且還可能犯上殺人之罪,加上亞伯拉罕如何確定那呼喚他的聲音真是上帝,而不是其他邪靈﹖

   
最重要的是亞伯拉罕要面對倫理與宗教之間的張力,在倫理的層面他不可以殺人,但在宗教的層面而言他需要殺子獻祭。最後亞伯拉罕選擇了獻祭,祈克果認為亞伯拉罕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深愛上帝,把自己擁有最好的獻給上帝。那個最好的東西就是他的兒子,即使父親之於兒子擁有最崇高的倫理責任,但他仍然為了那不確定的上帝給他的試驗,而將親生兒子拱手奉獻。換言之,亞伯拉罕在倫理和宗教之間的張力中體現出自己的偉大。

   
齊克果認為人從倫理到宗教的過渡,需要個人作出「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即人要帶著激情由一個生存階段躍進另一個生存階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