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以後的時代,既十六及十七世紀,科學一天比一天進步。當時大科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和伽利略(Galileo)發明地球環繞太陽轉動的理論。又有熱心信道的牛頓(Newton)發明地心吸力說;還有許多科學發明隨著科學研究出現。在中世紀的哲學家認為科學和神學是相合的。可是,這時候,漸漸發現許多當時的神學理論與科學並不相合,因此兩下起了衝突。
這時的教皇強逼伽利略自我承認他的學說是荒謬無稽。教皇也嚴禁人看伽利略的書。不過這時的科學家漸漸膽大起來反對一些不合科學理論的神學。他們中間有不信基督的,也有信基督的。總而言之,都提倡理性的學說。當日許多信徒教友和牧師受他們的感化,也注重理性;教會中有順應這潮流的,就叫唯理派。這派在教會中頗有力量。這些人多以理性的思想去看聖經,多注重討論「上帝」,「道德」等教義,把耶穌當著一位偉大的教師,對重生和救贖的教導不太注重。雖然如此,他們倒以為只有他們是真實的基督徒。
唯理派特別注重「教育」一科,因此牧師自稱為人民的教師,傳道的時候,注重倫理的題目,雖勸人為善,但怎樣行善,多不提及。除倫理的勸勉外,也從科學和社會學素方面發揮。當這唯理派盛行的時候,信徒就不注意傳福音的工作了。後來,才有一些佈道家起來鼓勵信徒傳福音。
2018年3月2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Rowan Williams 的著作
Rowan Douglas Williams (羅雲・威廉斯) 不僅是當代安立甘宗最具影響力的大主教之一,更是當代最重要的 靈修神學家、詩人與神秘神學詮釋者 。 他的著作橫跨神學、靈修、文學、社會倫理與詩歌,文字深刻、語言詩意,融合了東方教父的靜觀傳統與西方理性神學...
-
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1950–)的生平 , Rowan Williams 的 靈修思想五大主題與經文對應表 , Rowan Williams 與其他安立甘靈修導師思想比較表 , Rowan Williams 靈修神學五大主題經文...
-
伊拉斯謨( Desiderius Erasmus )與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是宗教改革早期最重要的兩位人物之一,他們的互動關係 既是合作的起點,也走向深刻的分歧 。兩人都渴望教會改革、反對迷信與濫權,但在神學核心 —— 特別是「人的自由意志與上...
-
哲學與神學不是相悖的而是有共通點的。田立克甚至以為哲學與神學同樣都處理存有 (Being) 的問題。對於哲學的功能,他說:「哲學是一種認知的努力,追問存有的問題」。 存有的問題並非指某些存在的東西,而是討論本體論的問題。本體論並非一套玄想,也不是世界背後另一個世...
-
貴格力在 330 年生於拿先素斯地區,所以他被稱為拿先素斯的貴格力。在 「 加帕多家三傑 」 中,就教會領袖能力來說,他不如巴西流;就神學思想深度來說,他不如尼撒的貴格力;但是就講道口才而言,他比這兩人更勝一籌。他將尼西亞信仰與希臘神學用詞結合,清楚論證,是維護尼西亞信仰...
-
理查德·巴克斯特 (Richard Baxter) 於 1615 年出生在什羅普郡什魯斯伯里 (Shrewsbury) 附近的羅頓 (Rowton) 。 他是比阿特麗斯·阿德尼 (Beatrice Adeney) 和老理查德·巴克斯特 (Richard Ba...
-
開西原位於英國的湖區,教會自 1875 年起,每年的七、八月時在此舉辦培靈會,起初是一個星期,後來變成兩個星期。大會每年仍然持續進行著,至今已經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每年約五、六千人從世界各地來參加這屬靈的筵席。 1. 推動者 美國貴...
-
作者:廖元威(中華信義神學院專任老師兼學務長) 從兩千年基督教發展史來看,教會與政權之間的互動一直是令人注目,且與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除了初代教會常須面對「凱撒是主」與「基督是主」 生死攸關的抉擇外;中世紀的教會,因著教廷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或教皇權勢遍及政教兩個領...
-
他 為 使徒後時期 ( Post-Apostolic Age )的 基督教會 領袖之一,相傳曾接受使徒約翰直接的教導,是 安提阿教會 ( Patriarch of Antioch )第三位 主教 (前兩位分別是使徒彼得與 Evodius )。最終被 羅馬帝國 皇帝投入野獸的...
-
一、分辨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 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意思並非完全相同。前者泛指一般的遠離世俗負累,專注於某個宗教目標的生活形式,基督教的修道主義始於四世紀,多在群體中以固定形式進行。後者則指著某種對付罪惡與獲得善行的特殊操練方法,例如長時間禁食或遵守食物禁戒、完全沉默、...
-
德國及瑞士的人物 , 英國人物 , 美洲人物 , 荷蘭人物 , 丹麥人物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