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藝復興」一詞的意義
意為文化的「重生」,1854年第一次為人使用,指希臘羅馬古典文藝的重生。
狹義指十四世紀義大利的古典文藝復興。廣義上為1350-1650歐洲中世紀到近代轉移文化轉型的時期,人們從中世紀以宗教及教會為中心的生活轉型到近代世俗以個人為中心的生活。
這種轉變的原因有:
一 義大利的城市因歐洲與中東在十字軍後的貿易而富有,人們有閒暇研究,商人有錢支援文藝。
二 中產階級富有開始追求舒適生活。
三 中央集權的政府提供安全與秩序。
四 1456年古騰保(Johann Gutenberg)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加速資訊流通。
五 唯名論促進了個人主義及以經驗為主的求知方法。
古典精神的出現首見於佩脫拉克(Petrarch, 1304-74)及薄伽邱(Boccaccio, 1315-75)的作品中。狹義的文藝復興是在阿爾卑斯以南,北方則有宗教的人文主義,代表人物則有銳赫林(Reuchlin),伊拉斯母(Erasmus)等十六世紀早期的人物。南方以希臘羅馬古典文學及語言為重,北方則以原文聖經研究為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