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李庥牧師受召、來台

    李庥牧師,1840914日出生於蘇格蘭的Mietport。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畢業後,因嚮往至中國宣教,於是前往倫敦長老教會神學院就讀。

 

    18661116日當他唸神學院三年級時,原先受派要來台協助馬雅各醫生的馬遜牧師(Rev. David Masson),從船上被大海浪捲走,殉難於南中國海。英國海外宣道會找不到適當的接任者,就揀選李庥牧師,等不及他畢業,於1867617日他三年級結業時,即差派他到南中國海取代因「死的洗禮」(baptized for the dead)而殉教的馬遜牧師,並前來台灣協助馬雅各醫生。

 

    18671213日二十七歲的李庥牧師和懷有身孕的牧師娘,經過一百四十二天的航程,抵達打狗(高雄),受到馬雅各醫生及眾信徒的歡迎。

 

    翌年,因英商走私樟腦,引發台灣人排斥洋教、洋人的風潮。馬雅各醫生赴香港結婚不久,就發生高長傳道被捕下獄、莊清風傳道在舊城活活被打死及埤頭禮拜堂受搶奪燒毀的事件,幸經英領事及馬雅各醫生的爭取,反而得到了信仰、宣教的自由與保障。

 

 

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

成聖本身的工作

 

        成聖是將我們被罪污染的本性清洗乾淨,乃是聖靈的主要工作(箴三十12;結三六25-27;賽四4;民三一23;瑪三2,3)。

        聖靈的成聖工作或對我們的靈作潔淨的工作﹐是靠著基督為我們的死和寶血而施行(弗五25,26;多二14;約壹一7;啟一5;來一3;九14)。然而上帝也吩咐信徒從罪中潔淨自己(賽一16;耶四14;林後七1;約壹三3;詩一一九9;提後二21)。

        洗禮是一個偉大的外在標記﹐表明內在「重生的洗」(多三5;彼前三21),乃是我們進入主基督裡的外在方式﹐和忠於福音的證章。洗禮象徵我們內在靈魂與良心藉著聖靈的恩典得以潔淨(西二11)。

        罪是屬靈的污穢。聖經將罪比為血、損傷、麻瘋、污穢、可厭的疾病以及其它相似的邪惡事物。我們必須從罪中洗滌,淨化,精煉和潔淨出來。信徒認為罪惡是可恥的,因罪而痛恨厭惡自己。信徒因基督的寶血從罪中潔淨,並能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座前而喜樂歡欣(來十19-22)。

 

罪的污穢

 

        有人認為罪的污穢在於犯罪帶來的內疚、羞愧和懼怕。因此基督要在這幾方面洗淨我們(來一3)。有些罪對靈有特別的玷污影響(林前六18)。聖潔不能容忍這些玷污(帖前四3)。罪的玷污與上帝的聖潔完全是背道而馳的,上帝並告訴我們祂的聖潔反對罪的污穢(哈一13;詩五4-6;耶四四4)。上帝的聖潔是祂那無限和絕對完美的本性。在所創造的人中,祂是真理、正直和公義行為的永恆藍圖和樣式。上帝命令我們要聖潔,因為祂是聖潔的。因此祂厭惡律法顯示出來的罪惡和罪的污穢。

道德之律在上帝的誡命與威嚇中顯出祂的權柄。違反道德律產生懼怕和罪惡感。律法顯示上帝的聖潔和祂的真理。上帝是聖潔的,所以不聖潔就是罪。罪人在上帝的聖潔光照下看見自己的污穢,因而感到羞愧。亞當看見自己赤身露體而羞愧。我們的成聖就是將罪的污穢洗淨除去,使我們再次成為聖潔。

上帝藉懼怕教導人知道自己的罪孽,藉羞恥教導人認識罪的污穢。藉著贖罪祭,上帝教導祂的子民知道自己的罪孽。藉著聖禮的潔淨,上帝教導祂的子民知道罪的污穢。利未律法的獻祭與潔淨,象徵內在與屬靈的事。這些預表基督和祂的工作,祂實現了真實的屬靈潔淨工作(來九13,14)。因此,<<撒迦利亞書>>描述成聖的全部工作是「一個泉源洗滌罪惡與污穢」(亞十三1)。

 

罪的羞恥與污穢

 

        靈魂的美麗與可愛﹐在於它像上帝。恩惠賜予美麗(詩四五2)。教會以恩惠為裝飾,顯出榮美與可愛(歌一5;六4;七6;弗五27)。罪使靈魂產生污點、骯髒與皺紋。

        只有聖潔和像上帝才使我們的靈魂成為真正的高貴。任何與聖潔相反和作對的﹐都使靈魂成為卑賤、低劣和無價值的(賽五七9;耶二26;伯四二5,6;詩篇三八5)。

        罪的羞恥與污穢造成墮落或靈裡的混亂。這可從兩方面看出來。一是我們污穢的本性,被生動地描述爲好像一個悲慘被玷污的嬰孩(結十六3-5)。我們靈裡的一切能力都在出生時可悲可恥地被腐蝕墮落了。再也沒有任何方法可以使我們成為聖潔,因為上帝是聖潔的。墮落也可從我們邪惡的行為看出來,這樣的行為乃是因靈魂的墮落和玷污所致。       

 

罪帶來的玷污

 

        任何的罪都帶來玷污。難怪保羅勸勉我們「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林後七1)。靈魂的污穢包括驕傲、自愛、貪婪、不信和自義等,這一切都有玷污的效果,正如肉體與情慾的罪一樣。

        我們本性的墮落使我們最好的行為都被玷污了(賽六四6)。每一個生在世上的人都被罪所污染,至於實際的罪行則有不同程度的污穢。從罪的本質或環境來看,罪越大,其污穢也越大(結十六36,37)。最厲害的玷污乃是整個人都變為污穢,例如行淫亂。更嚴重的玷污是當一個人將自己投入罪中,不斷活在罪裡。這就是彼得後書二22「回到泥裡去滾」所描述的。

        對冥頑不靈的罪人,最後的審判要將他們永遠留置在污穢的狀態中(啟廿二11)。清楚明白罪和罪的污穢﹐能幫助我們更清楚明白聖潔的本質。

 

洗淨是非常重要的

 

        哪裡仍有污穢未經潔淨,那裡就沒有真正的聖潔(弗四22-24)。哪裡沒有任何潔淨的工作,那裡的聖潔工作也就沒有開始。而除罪的潔淨工作開始,就會在這信徒的一生中繼續進行。任何人天性中的污穢不潔淨,都是上帝所憎惡的(多一15)。除非罪的污穢得以潔淨除去,否則不能享受上帝(啟廿一27)。沒有人能靠自己的能力從罪的污穢中釋放出來,唯有靠上帝聖靈的幫助方可。沒有人能夠靠自力除去犯罪的習慣,也沒有能力把自己罪的污穢洗淨。

        不錯﹐上帝命令我們「要洗滌我們自己」,「從罪中潔淨自己」,「當潔淨自己,除去一切罪孽」;但是如果我們以為靠自己努力就可以做到這潔淨的工作,我們是糟蹋了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和祂的恩典。上帝以祂的恩惠在我們身上作工,祂命令我們負起我們的責任。上帝在我們身上作全部的工作﹐同時也要我們工作。人無法使自己潔淨﹔這可從約伯和耶利米身上看出來(伯九29-31;耶二22)。

 

禮儀律例無潔淨的能力

 

        上帝頒發給摩西的聖禮儀式律例﹐本身不能洗淨人罪的污穢。這些律例只是按律法而言將不潔淨的潔淨了。律法宣佈某人因遵行潔淨的聖禮而潔淨了﹐可以參加敬拜。律法只是宣稱他們潔淨,承認他們好像真已被潔淨了一樣而已(來九13)。但沒有人因這些聖禮能真正潔淨他自己的罪污(來十1-4)。在舊約時期,這些潔淨的禮儀只是象徵如何使罪的污穢得到潔淨。因此,上帝應許開一條新路﹐讓罪人真的將罪污洗淨(亞十三1)。

 

錯誤的教導

 

        天主教發明瞭許多方法﹐使人以為能將罪的污穢洗淨,但這都是愚蠢的空談。他們說洗禮可以將我們本性的原罪﹐和到接受洗禮為止所犯的罪行的罪污完全洗淨。可是這卻沒有使那受洗的西門得到潔淨(徒八13,18-24)。

        天主教另外一些使人以為罪污得到潔淨的方法就是灑聖水,向神父懺悔,告解,以及禁食。

        即便遵守了這一切,或做得更多,天主教徒還是得不到靈裡的平安與滿足。他們還是感到自己的罪孽和罪的污穢。因此,他們說他們死後要往煉獄去,在煉獄裡受火的煉淨。我們清楚知道﹐在<<聖經>>裡沒有這些教導。這都是假基督教的邪惡發明。

 

2022年9月14日 星期三

王明道

   王明道信主及蒙召的經過  ,

  王明道(1900-91年)  ,

  王明道所遇到的神學問題  ,

王明道信主及蒙召的經過

 

  【受別人愛心和品德的感召信主】

  在十四歲時,受到一位有愛心和品德良好同學的感動信了主,起初他還有當「偉大政治家」的宏願,自十四歲那年重生後,王明道有著非常規律的靈修生活,除了早晚禱告,每天至少讀經一次,並且參加教會聚會風雨無阻。

  【對死的恐懼和委身】

  當十八歲時生了一場大病,群醫束手之際,他向上帝作了一個應許:如果痊癒,他會接納上帝為他作的安排。王明道病癒後想進入大學未能如願,勉強當一間長老會所屬小學的老師,與學生接觸中漸漸明白傳道工作的重要,因此1920年,當他二十歲時立志接納上帝的呼召,作傳道工作。他為了表明心志,把「文盛」的名字改成「明道」,含義為「願上帝用我在這個黑暗邪惡的世界上,証明祂的真道。」

  王明道從蒙召到委身,是一個漫長的內心掙扎過程,並不是朝夕間或在感情衝動下所作的決定。起初,他不願意作傳道人,反而認為政客比傳道工作受到更多的尊榮;王明道堅決抗拒上帝的呼召有三年之久,他並沒有不理上帝的呼召,只是不願意放棄作政治家的野心,不願讓步;最後卻在相繼的幾次重病中得到了醒悟,在一次必死的大病中,醫生已經放棄治療,上帝垂聽了王氏悔改請求醫治的禱告之後,他說:「如果我的病不能痊癒,我承認我應該死;但如果上帝存留我的性命,我再不敢抗拒上帝了。」

  他平日最怕死,這次死亡的威脅竟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屬靈的轉機】

  王明道求學的心志一再受到打擊。先遇到「五四」運動事件學校罷課的風潮,及母親和姐姐臥病,不得不觸犯校規服侍家人,以盡孝親之情;隨後為了進燕京大學,多次求見本科的科長卻得不到,好像所有求學之門都被關閉;當時王明道的心情非常抑鬱和沮喪,一籌莫展。這種難堪的遭遇卻帶來了屬靈的轉機。

  王明道在入學無望,憂傷到極點時,得到聖經的安慰:「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從聖經中獲得啟發,使他灰暗的人生重現曙光。他效法耶穌四十晝夜的曠野經歷,過著讀經、禱告、禁食、默想的屬靈操練生活。這是王明道神學思想形成的主要時期。

   

2022年9月12日 星期一

保羅派

 

      在第七至第十世紀,有一股新興的屬靈運動,在米所波大尼(Mesopotamia)一帶頗為活躍。那些基督徒除了「基督人」(Christians)和「弟兄們」(Brethren)以外,不喜歡有任何其他的稱謂。他們堅決地反對崇拜偶像、聖物,以及羅馬天主教的一些錯誤禮儀,人們稱他們為「保羅派」(Paulicians)。羅馬天主教為了打擊這些叛徒,就醜化抹黑他們,說他們是「二元論」的異端論者(即相信有一善良之神和一邪惡之神),並指控他們就是摩尼派。

      保羅派的信徒不承認有一個中央的權威可以管轄分散在各地的聚會。地方教會只應以上帝為他們的元首。他們認為可以有一些上帝的工人如同使徒保羅,到處走動幫助建立各地教會。當時他們並沒有一套公認的教條,因為各個聚會藉著不同的人的服事都有它獨特強調的部份。他們並不以教條來強求合一。他們屬靈的合一乃是建立在他們在基督裏所有的生命為基礎,這個生命能在每天日常生活中見證出來。他們極度地強調聖經的權威,尊重上帝的話語,作為他們屬靈成長的根基和指南。

      當時有一本用亞美尼亞文寫的書,名叫「真理之鑰」,把保羅派的基本信仰和行為記錄下來。書中特別強調兩件事:第一是讀經和禱告,第二是合乎上帝的話的聖潔生活。該書也反對給嬰兒施洗,但是主張教會應該為信徒的孩子禱告;長老們應該鼓勵父母養育並教導下一代,使他們能夠敬虔、認識主以及主的話。洗禮只應該對那些願意見證他們悔改和信心的人施行。他們不僅對要接受洗禮的人有著聖潔的要求,對施洗的人也是相當嚴謹。在設立長老的記載中,作者強調聖經中所提到的各樣 條件必須符合,一個願意做長老的人,必須有勇氣承擔長老職份所帶來的危機,並且準備為主受苦。

      保羅派吸引了那些熱愛基督的人。在他們的中間,我們能看到早期教會單純而又聖潔的生活。那些傳講上帝話語的人,都是謙卑而又有像使徒一般靈性的人,為了傳講上帝的話,他們把生命傾倒,寧死也不否認他們的主。後來,拜占庭帝國把這些勇敢虔誠的信徒驅趕到山上去,以致他們與世隔絕。到第十世紀左右,在保加利亞定居下來的保羅派信徒,漸漸地融入波各米勒派(Bogomiles)中,從此保羅派便消失無蹤了。

歌士瑞

    歌士瑞簡介 ( William Guthrie 1620-1669 )   ,

歌士瑞簡介 ( William Guthrie 1620-1669 )

 

歌士瑞(William Guthrie)于一六二0年出生在蘇格蘭佩逖芙瑟(Pitforthy)的一個很有名氣的基督徒家庭,但他直到上大學時才真正明白真理而得救。他歸正不 久即有作牧者的烈愿望,他不但在各樣領域的學問上顯示出非同尋常的天賦,而且也十分成熟,于是在一六四四年他被一個教會正式按立為牧師。歌士瑞的教牧才能 很快受到賞識,他不但在本城一舉成名,周圍的城市也得聞其名。

歷史告訴我們,在歌士瑞代的蘇格蘭,許多自稱為的基督徒都很軟弱–他們常常妄用主日,經常不參加聚會,忽視家庭敬拜,對真理無知,有時甚至做出不少極為 邪惡的事。歌士瑞的公眾講道和私下訓導如同醫治這些毒瘡的良藥,因他始緝如一地向眾人傳講敬虔之道,看顧病人和垂危的人。

當歌士瑞在蘇格蘭芬維克(Fenwick)事奉的期間(他在此勞苦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十五年),蘇格蘭許多教會都卷入了一場神學大論戰。其他的作者告訴我 們,歌士瑞當時勤勉地協調各方,竭力維護各個教會之間的和睦。但他仍經歷了劇烈的心痛,以致得了几場大病,最緝因為這些疾病于一六六九年英年早逝–身后 留下一位敬虔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基督徒女兒。他最令人懷念的貢獻就是讀者眼前的這本書–《基督徒真偽辨》,這是當他在被卷入論戰時設法去完成和出版的。

歌士瑞的公眾講道受到了普遍的佧譽。當時一位牧師評論說,歌士瑞"是全蘇格蘭最了不起的論及基督徒實際生活的布道家"。遺憾的是,他的布道几乎未被記錄下 來,大多都已失傳。如今,若要認識和欣賞這位令人崇敬的基督教恣袖,最主要的途徑是閱讀其著作《基督徒真偽辨》。從前,偉大的英國神學家約翰﹒歐文在拜訪 蘇格蘭時,從其衣袋里掏出一本《基督徒真偽辨》,并向周圍的人說道:"我認為自古以來,該書的作者是最偉大的基督徒之一……我常常甌身攜帶這本書。我也寫 過許多書,但是這本書所包含的真理比我所著的所有書所包含的更多。"多年之后,當一位牧師問及此書,著名的蘇格蘭布道家錢模士(Thomas Chalmers)寫下了這句話:"就最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而言,我仍然認為,在我讀過的作品中,這是最好的。"

除這些評語之外,我們無需再說什么。歌士瑞時代和我們當代最正直最成熟的信徒都懷感激地記念歌士瑞的一生和他的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