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日 星期五

英國教會仍然動蕩

 

清教徒

 

當血腥瑪莉之日,許多更正教徒逃到日內瓦歸附了加爾文。當伊利沙白登位後,他們帶著加爾文的觀念回到了英國。他們不能滿足於1563年的《三十九信條》,希望看到英國教會在教義、教會結構及道德上澈底的純淨,因此他們被稱爲「清教徒」(Puritans)。雖然清教徒反對英國教會的主教制及許多儀式、條文,但他們絕不脫離教會,以期從內部按加爾文日內瓦教會的模式來改革英國教會。

 

分離派

 

另有一些加爾文派信徒則認爲留在內部改革英國教會只是浪費時間,他們決定脫離英國教會,因此被稱爲「分離派」(Separatists)。在教會制度方面他們強調每一群地方會衆(congregation)所組成的地方教會都是獨立自主的,沒有一個教會可以干涉另一個教會。因此,他們又稱爲公理派(Congregationalists)。

 

清教徒革命

 

清教徒長期受壓迫。1640年清教徒取得國會優勢,將兩位反清教徒的人物定罪處死。國王查理一世(1625-49)極爲不悅,發動與國會的戰爭。戰爭初期,國王占上風,但國會軍隊中有一位農夫,名叫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658),有高度的才幹與勇氣。他組成的軍團,都有宗教信仰,不喝酒;不打仗時,常在一起讀經、禱告、唱詩。1649年國王戰敗,被送上斷頭臺。1649-53年間,英國實行共和政體,克倫威爾被任命爲英國的攝政,因此實際上是軍人專制。在他治下,各宗教團體都得到相當的自由。

 

韋斯敏斯特會議(Westminster Assembly

 

在內戰進行中,國會決定改革教會,乃於1643年廢除主教制,並在韋斯敏斯特召開會議,制訂了韋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 Confession),這是改教時期最後的一份偉大信條,是表明加爾文派又稱改革宗(Reformed)的教義。這文件在1648年正式爲國會接受,而且蘇格蘭全國大會也通過採納。

 

國王復辟

 

克倫威爾去世後,英國人對清教徒主義所加與人的嚴肅生活方式漸感不耐,於是將王子請回,立爲查理二世(1660-85),史稱「1660復辟」(Restoration of 1660)。查理心向羅馬,對清教徒又加壓迫,其中本仁約翰入獄十二年,並在獄中寫成了偉大的著作:《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另有彌爾頓(John Milton)在瞎眼、孤單、貧苦中寫下了基督教史詩:《失樂園(Paradise Lost)》。

 

威廉與瑪莉(William and Mary

 

查理之子雅各二世(James II, 1685-88)立志恢復天主教,又想以專制王權代替君主立憲,英國人民向國王的女婿、荷蘭總督威廉(William of Orange)求救。1688年威廉率兵登陸,使雅各逃往法國,而革命成功。1689年威廉與妻瑪莉被立爲國王、女王,共同統治英國。威廉爲更正教保全了荷蘭、英國及美洲。

 

寬容法案

 

1689年英國頒佈「寬容法案」(The Toleration Act),凡是接受以下各點的,都可以自由崇拜:

 

1)發誓效忠威廉和瑪莉,

 

2)拒絕教宗權柄、化質說、彌撒、向馬利亞及聖徒禱告,

 

3)接受「三十九信條」。

 

這法案使得不同意英國國教者(dissenters)可以自由敬拜,包括長老會、公理會、浸會和貴格會等,約爲人口十分之一。但天主教及不信三位一體教義者不在寬容之列。

 

 

 


 

理性與經驗哲學

 

理性主義

 

笛卡兒(Rene Descartes, 1596-1650

著作:

方法論(Discours de la méthode, 1637),默想錄(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1641),原理篇(Principia philosophiae, 1644)。

主張:

人可以懷疑一切,但當他正懷疑之時,他不能懷疑「他正在懷疑」這個事實。「我思故我在」。這一確知可作為哲學推理的基礎。

 

斯賓諾莎(Baruch Spinoza, 1632-77

主張:一元論及泛神論。

來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tz, 1646-1716):

主張:

單子說:每一單子以不同清晰度反映整個宇宙。

最好可能世界。

人藉天賦觀念(innate ideas)之辨明而得知識。

 

經驗主義者

 

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

著作: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690)

主張:

否定天賦觀念之說。

所有知識都源自於經驗。人的心靈起初只是一張白紙。

 

柏克來(George Berkeley, 1685-1753):唯心論

 

Esse est percipi (存在就是被感知)。萬物是因人的感知而存在。若無人感知,萬物就不存在。上帝的感知使萬物恆常存在。

 

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 :懷疑論者

 

主張:他否認人可以知道萬物的真象,人所知覺的,不過是透過五官所得的「現象」(phenomena)。因果律不過是人的習慣性聯想。

 

 

 

理性主義興起的背景

 

對宗教爭端的反感:

 

十六世紀的宗教家及政治家都相信絕對的真理是可得的,而為了堅持自己所肯定的真理,不惜訴諸戰爭。結果宗教戰爭如德國的三十年戰爭(1618-48)、英國的清教徒革命(1640-60)、法國天主教與預格納派的鬥爭等,使歐洲死了上千萬的人。進入十七世紀後,人們漸漸對宗教爭端反感,主張寬容,也對啟示性的真理起懷疑之心。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轉向自然與理性。

 

科學的進步:

 

科學的發現使人認為與其在教義上作無謂的爭論不如運用理性來理解自然來的有成果。

 

近代幾位重要的科學家及其發現:

 

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

發現:太陽中心說

他發現亞理士多德和托勒密(第二世紀亞歷山太人)的地心說的理論不能解釋許多新的天文觀測結果,因此他提出太陽中心說。

著作:

《天體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Nuremberg:1543)1530年即完成,在死前才出版。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發現:

用望遠鏡研究天體運動以佐證哥白尼。並發現太陽黑子,證明天體並非完美無缺。

著作:

最主要並引起最大爭論的出版是《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宇宙論的對話》Dialogue Concerning the Two Chief Systems of the World: Ptolemaic and Copernican (Dialogue, 1632)

結局:

在他好友教宗烏耳班八世手下被審判,在生命威脅下口頭自白錯誤,被教廷定為異端,遭終身軟禁。

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一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發表演說,承認當出審判伽利略時的神學顧問犯了錯誤。但他並未承認教會定伽利略是異端是錯了。

 

牛頓(Issac Newton, 1642-1727

發現:

以機械式的因果關係解釋萬物的運動。

三大運動定律

慣性定律、F(力)=M(質量)A(加速度)、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萬有引力定律

引力與二物體的質量之乘積成正比,與二者之距離平方成反比。

著作:

《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 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