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尼西亞大會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勇敢地犯罪
個人的敬虔
雖然教會生活絕對重要,加爾文也强調需要個人的敬虔。
上帝是我們的基督徒人生的目標,爲此,捨己和背自己的十字架。他認爲禱告、悔改、順服、捨己、背十字架、和默想未來最爲重要。
1)禱告:
這是主要和永久的信心操練,是敬虔的主要成分。他認爲禱告、悔改、順服、捨己、背十字架、和默想未來──每個需要都要帶到寶座、所有的請求都帶到主面前、謙卑領受上帝賜的一切好處、默想上帝的良善恩慈、以喜樂的接受上帝在禱告中的回答、在上帝的護理眷顧中確認他的作爲。禱告的態度和方式:從內心發出的敬重、感到有需求和悔改、自我降服和謙卑的請求赦免、有盼望的確據。
“在主禱文中,基督為我們嘴唇加了禱告的話”,“主,我將我的心獻給你,真誠而為你跳動”。Kent Bao《以上帝的話,向上帝禱告》
2)悔改:
悔改是信心和禱告的果子,將貫穿一生。涉及到認罪和邁向聖潔,是對福音回應,在外在人生、内在思想、心思和意志上的表達。悔改是内心對神單純真切對上帝的敬畏,涉及到向自己和罪死,以及在基督向義而活。“停止做惡事,學習作善事。”
3)順服:
完全順服上帝的旨意是敬虔的本質。愛防止敬虔落入律法主義,而律法又提供了愛的內容。個人方面,敬虔法則可以表現爲舍己和背十字架;群體方面,敬虔法則表達在教會紀律和懲戒方面。
4)捨己:
是犧牲層面的敬虔,基於和基督的聯合。
i)意識到我們不屬於我們自己,而是屬於上帝。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魔鬼和世界,而是我們自己。
ii)渴望在我們人生所有方面來尋求上帝的事,人生一切取向都是導向上帝的;
iii) 不斷委身,我們所擁的一切都該是獻給上帝的活祭。從而可以先人後己——不是因爲他人本身,而是由於他人是上帝的形象。
5)背十字架:
捨己的焦點是内在更像基督,背十字架的中心是外在更像耶穌。
不僅由於罪,更在於我們與基督聯合:他十架的受苦,我們會有。但是,我們不會參與他代表性的受苦,而是經歷聖靈改變再造的工作,使我們更像主。背十字架測試我們敬虔:透過背十字架使我們看見盼望,練就我們的忍耐,教導我們的順服,並且洗刷我們的驕傲。我們命定為義受苦,然而,他應許與我們同在。
6)默想未來:
今生無法與來生相比。在兩難之間,加爾文找到一個中庸的平衡點。
一方面,透過背十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
另一方面,愛主的基督徒可以享受今生,因爲上帝教導我們要使用世上的一切來達成上帝要我們實現的目標。
如何取得這樣“中庸”的平衡?
I. 上帝是所有美善之事的給與者,我們學會處富足
II. 我們學會處貧窮
III. 我們是上帝設立的管家,來管理祂的世界
IV. 上帝呼召我們歸屬祂、服事祂
“如果不以一個喜樂的心來等待我們的死亡和復活,我們在基督的學校裏沒法進步”
7)榜樣的力量:
Theodore Baze 說 “我觀察他16年,我可以說,所有人都可以在他身上看見基督徒品格的美好榜樣,榜樣很容易被誹謗,卻很難模仿。”
加爾文的人生表現出一個火熱心腸的改教家的敬虔:在每日生活中認識上帝和遵行上帝的旨意。他與基督聯合契合,實踐禱告、悔改、順服、捨己、背十字架、默想未來和改變社會文化。教義和禱告、信心和敬拜彼此整合連接為一體,宗教改革包括屬靈敬虔的歸正和神學的歸正。Coram
Deo《活在上帝面前》
拜上帝總是首要的,因爲與上帝的關係總是先於其他的一切,然而敬拜表現在基督徒的職業生活中和他們如何對待他們的鄰舍,因爲人與上帝的關係總是具體的彰顯在與他人關係的改變中,最終帶來教會社區和世界的改變。
倚靠恩典,加爾文告訴我們怎樣勝過世界。因為對三位一體真神敬畏燃燒之愛——敬虔,絕對能勝過對世界的肉體之愛。
2020年5月22日 星期五
清教徒介紹
清教徒一名是指1560年代伊利沙白女王時﹐嘲諷那些對英國國教不滿﹑矢志改革的基督徒。到了Stuart王朝時﹐又加上了政治色彩﹐指那些傾向共和思想者。到了查理二世復辟後﹐反清教徒的力量就像脫了韁一樣。而在新大陸﹐愛德華滋 (1703~1758)過世後﹐這種反對力量一直上昇﹐到百年前為最高峰。可是在過去的半個世紀﹐清教徒主義的蒙塵藉著一些學者 -Perry Miller (1905~1963), William Haller (1895~), Marshall Knappen, Percy Scholes (1877~1858), Edmund Morgan等-的努力逐漸抹去﹐使我們得以看清它的真面貌。
但清教徒能給今日的我們提供些什麼指津呢﹖屬靈的成熟與智慧﹐苦難與爭戰將他們千錘百煉成為有特殊恩膏的人。我們要怎樣得到這種成熟呢﹖
(1)學習他們的全人成聖﹐沒有聖俗生活之分﹐凡事榮耀上帝。默觀而有行動﹐崇拜而有工作﹐勞苦中有安息﹐愛上帝而又愛人﹐出世而又入世…。
(2)學習他們的深湛靈歷。所以清教徒產生了許多的論及「救恩的次序」方面的作品﹑講道集。
(3)學習他們熱切有效的行動。不但善於講道﹑聽道﹐還善於禱告。追求主﹑事奉主十分殷勤。
(4)學習他們重視婚姻家庭。
(5)學習他們尊重人性。
(6)學習他們的教會更新之理想﹐這是清教徒牧師事奉的目標﹐不論是長老派的﹐還是獨立派的。這樣的事奉進一步會帶進社區的屬靈奮興。
清教徒主義的核心是一個屬靈的運動﹐熱心追求上帝與敬虔。從丁道爾開始﹐歷經許多清教徒領袖﹐在Richard Baxter 身上達到一個高峰。它本質上是一種教會改革﹑教牧更新﹑傳揚福音﹑屬靈復興﹐以及文化改革。這理想在護國君時代 (1643~1660)實現了。
他們是實用的神學家﹐認識神並 經歷祂。他們也認識人﹐解釋聖經以醫治聽眾﹐成為靈魂的大夫。今日教會界的三種人-經歷主義者﹑智識份子﹑離異份子 -大可從清教徒作得到屬靈的幫助。
清教徒運動在本質上就是傳道人的講道運動﹐在其間我們 可以看到他們留下許多的講章﹐時至今日仍舊是可讀的。對於傳道人而言﹐是我們今日講道的楷模。
當時尚未有經文及高等批判之洗禮﹐他們的釋經之價值何在呢﹖
第一﹐找出經文中的教義﹐這樣﹐使我們能夠深人這段的經文。
第二﹐將經文微言大義展開釋經的工夫。
這兩點常是今日講台的弱點。因此﹐讀清教徒作品可以幫助我們如何「分解」上帝的道。有些人詬病清教徒們是神學性的講道﹐而認為他們的作品過氣而不讀了﹐這是頗可惜的事。
提後2.15說﹐分解的對象乃是「真理的道」﹔即道中有真理﹐要將其中的真理分解出來。那麼﹐找出經文中 的教義﹔從而用教義來釋經﹐不正是提後2.15的教訓嗎﹖今日講台的貧乏﹐是因為我們棄絕了這種的利器﹐而失去了經文中的豐富。
約翰•佛克塞之生平
約翰·佛克塞於1516年出生於林肯郡 (Lincilnshire)的波士頓 (Boston)。佛克塞的父親在他幼年時期就去世,他的母親很快的就帶著他再次改嫁。佛克塞從小就展現出聰穎過人、愛好學習的特質,16歲時,他便在一些朋友們的資助下,進入牛津(Oxford)學府就讀。
佛克塞在牛津的期間裡,因著在學習上優異並傑出的表現,很快的就受到學校的青采與讚賞。1537年大學畢業後,佛克塞就被選進麥克德倫(Magdalen)學院見習,並於1539年-1540年間擔任該校的邏輯學講師,1543年榮獲碩士學位。
此外,他也在這一個時期裡,第一次展現出在創作詩集和撰寫拉丁文喜劇的天份,並且結交了幾位親密的同袍,如:休·拉提默爾 (Hugh Latimer)及威廉·丁道爾 (William Tyndale)。
離開牛津之後,佛克塞曾在沃威克 (Warwivk)郡以及幾個貴族的家庭擔任私人家庭教師的工作,直到1547年他與友人的女兒蘭道爾·愛格尼斯(Agnes Randall)結婚,婚後搬到倫敦以謀生計。
1550年,佛克塞在聖保羅大教堂被倫敦的主教按立為執事,隨後便在理門傳道,成為第一位在當地傳講新教的傳道師。在這段期間,他也出版了一些神學小冊子,並且閱讀了許多的教會歷史。
1553年7月,當瑪麗女王登基之後,佛克塞和其他的新教徒一樣,立刻遭受到宗教上的迫害。隨著這第一次逼迫的爆發,佛克塞決定隨從他大多數的友人,一起離開英國並前往歐洲大陸避難,前後共花了5年的時間,於1559年才又順利地返回英國。
1560年佛克塞被倫敦主教葛林道爾按立為牧師,並繼續在英國傳講新教的信仰真理,然而因著某些宗教儀式上的顧慮,他堅持成為一名獨立的傳道者,為的是要讓傳道的事工能更自由並不必受到傳統的轄制,因此佛克塞一直以來都以微薄的版稅和稿費做為生活上的主要經濟來源。
]1575年有兩位荷蘭重浸會信徒因主張與傳統教會不同,而被判以火刑。佛克塞極力奔走,他上書女皇、宮中大臣和最高法院,指出過犯與刑罰的不相稱,盼望能為他們免去酷刑,並且竭力反對處死傳『異端』者,雖然這個努力使這兩名信徒得到1個月的緩刑,但卻終究難逃一死。
佛克塞與其家人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雖然常常面臨貧窮的困境,但是對於窮人卻是非常的康慨,身上時常洋溢著一種令人愉快的氣質。然而,他的健康於1586年日漸惡化,於隔年四月安息主懷,葬於倫敦的聖吉爾斯教堂墓園,享年71歲。直到今日,他的墓碑依然矗立,其上的碑文是由他的兒子撒母耳所提的。其妻愛格尼斯女士比他多活了18年,卒於1605年。他們共育有五名子女。
約翰•佛克塞之簡介
約翰·佛克塞(John Foxe,1516年-1587年4月18日)為十六世紀英國愛德華六世、瑪麗女王和伊莉莎白一世時期的歷史學家、新教徒牧師──致力於淨化和改革英國國教的信仰者,亦是一位有著宗教改革精神的作家。
佛克塞極力提倡謹慎、簡樸、不妥協,並且完全遵守、順服聖經權威─上帝的話語為最高的生活原則,質疑當時羅馬天主教一切不符合聖經的舊有規範與僵化儀式,並且極力反對英國皇室欲恢復天主教在英國的勢力。
他的著作與講道篇在英國宗教改革史上有著極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力。佛克塞對國家歷史與命運的特殊觀點,影響著許多世紀無數英國人的思想;著有《行傳與實錄》,書中精彩、敘述了許多殉道者慷慨赴義的英勇事蹟遍及整個歐洲大陸,並且也收錄了英國的殉道者事蹟,重點特別放在瑪麗女王時期,記錄了英國新教徒如何捍衛、堅持信仰與真理,揭發傳統羅馬天主教的信仰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