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
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
信經和亞他那修的負面影響
康士坦丁堡大會
尼西亞大會並未平息亞流派之爭,仍然有不少人附從亞流,攻擊尼西亞信經,謂其所採用之詞句不能完全表達基督教信仰。其中最著名的為尼哥美地亞的主教優西比烏(Eusebius),於主後328年,得到皇室人員的從中調解,後竟受康士坦丁帝重用,企圖作翻案工作。優西比烏說服康士坦丁,恢復亞流的職位,修改信經,使用一些免於引起爭執的措詞;他又唆使康士坦丁將亞他那修放逐於高盧。所幸亞流於主後336年忽告身死,而康士坦丁也於主後337年去世。其時,尼西亞大會所訂信經雖未被公然推翻,但也幾乎無形中被消滅了。
康士坦丁死後,帝國全境為他三個兒子所瓜分。康士坦丁諸子對於尼西亞信經的爭辯問題,不但未能使之結束,反而使其繼長增高。而信經的主要維護者亞他那修,歷經屢次放逐和復職,直到主後373年死時,再接再厲不斷地為信經中基督神性的教義奮鬥。他死後,這個為正統信仰(Orthodoxy)而奮鬥的領導責任落在三個人身上,他們被譽為「加帕多家三傑」(The three great
Cappadocians)。三位均來自小亞細亞的加帕多家省,是初期教會的傑出人物,他們分別是:該撒利亞的巴西流(Basil of Caesarea),拿先施的貴鉤利(Gregory of
Nazianzus)和女撒的貴鉤利(Gregory of Nyssa)。在這三位的奮鬥之下,於主後381年召開了第二次大公會議,史稱「康士坦丁堡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康士坦丁堡大會中,除了再度確定尼西亞信經外,更宣告了聖靈具有神性。至此,教會對聖父、聖子、聖靈為三而一之真神的信仰,纔正式確立。從此,亞流主義在教會中無立足之地,也就逐漸消聲匿跡。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
-
作者:廖元威(中華信義神學院專任老師兼學務長) 從兩千年基督教發展史來看,教會與政權之間的互動一直是令人注目,且與基督徒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除了初代教會常須面對「凱撒是主」與「基督是主」 生死攸關的抉擇外;中世紀的教會,因著教廷宣稱教權高於政權(或教皇權勢遍及政教兩個領...
-
使徒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 ( 太十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是撒羅米(太廿七16;比較可十五40;十六1)。撒羅米是從加利利就跟隨耶穌並服事祂的姊妹們之一(太廿七55),可能她就是主的母親的妹妹(太廿七56;比較約十九25)。因此,約翰和他哥哥雅各也可能就是主...
-
亞流主義係由亞歷山大十二轄區之一的保加里堂 (Baucalis) 的資深長老亞流 (Arius) 而得名。他於主後 318 年左右公開發表他的主張:只有聖父是真神;聖 子本質上與上帝不同。無論從本性或權利方面看,聖子不具有如不朽、至高權威、完善智慧、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