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談潘霍華和普世合一運動

    1931年起,潘霍華就開始參與普世運動中的「生活與工作」小組,並擔任「青年組」秘書,受到普世思潮的影響和啟發。在這階段,他結識了許多普世友人,其中有數位後來成為他危急時的幫助。在他短短的後半生中,他曾在西班牙、英國、義大利、北歐及美國度過不短的時光,可以說是一個歐洲人也是普世人,但他最後卻選擇回到故鄉,投入抗爭的行動。

   
甫卸任不久的英國聖公會坎特伯里大主教威廉斯(Rowan Williams)在一篇紀念文指出,潘霍華對當代基督教最大的啟示就是他所提醒的,教會必須「在自身的特定處境中去回應特定的需求」,正因如此,這又指向教會在普世脈絡中的「相互責任」,因我們的關注總是會侷限在自身的「利益群體」裡。一個真實的普世關係必然會要求夥伴教會對發生在其他國家中違背真理、侵犯人權的處境做出回應,而不是忽視真理、保持緘默。

   
當潘霍華1938年在危急處境中對一群「認信教會」的年輕牧者演講何為「忠實且順服於聖經」時,他指出,忠實於聖經「並不是從聖經找到支持我們行動或方案的證據,而是讓我們的所說、所做、所選擇,都指向基督的真理。」他確信:「基督總是會幫助我們,對那些會導致我們忽略可以尋求基督真理之地的虛假謊言說不!」

   
對潘霍華而言,對真理的堅持比虛假的合一更重要。事實上,在和納粹政權爭鬥的過程中,他不斷提醒他的歐洲友人們:德國的危機就是歐洲的危機,任何不願意在德國的教會與反教會(anti-church)的鬥爭中表達立場的教會,都不能再自稱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遺憾的是,面對第三帝國勢力的崛起,1930年代的歐洲政治卻是高舉「不介入」原則,這也導致當時的普世教會無法適時地對認信教會伸出援手。對潘霍華和其他認信教會神學家而言,這是一個深深的傷害。

   
當教會為追求可見的合一而忽視真理與誠信時,他堅持這樣的教會是一個「假教會」(pseudo-church)。曾參與過普世會議或活動的同工一定都知道,除了社會服務、人道救援外,普世合一運動更涉及如何對違背真理與公義原則的社會、政治、經濟、性別、生態處境作出檢驗和挑戰。過去,除了違反人道精神的納粹政權外,普世教會也對壓制婦女權利與尊嚴的父權體制、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造成經濟不公義和生態浩劫的新自由經濟體制提出強烈的批判和指責。如今,越來越多的基督教會則為受到壓迫的宗教少數、失根的移民和難民及同志族群發出不平之鳴,並要求以基本人權平等對待之。我想,這正是潘霍華對我們的提醒和啟發!

 

沒有留言: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