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羅馬教會從事改革

 

1. 改革是全民的期望

 

    教會巴比倫被擄(西元1309-1376年)的恥辱、大分裂(西元1378-1417年)的醜行,以及無數敗德行為,使真基督徒對羅馬教會感到無比傷痛,呼籲徹底改革的聲音,不斷地發自西歐各國。

 

    這些呼籲改革的聲音,終於使教會召開三次大會,分別在比薩、君士坦漸及巴塞爾(西元1409-1449年)舉行。但對正直的基督徒而言,這三次大會令他們非常失望,因為它們對改革教會毫無成就,相反的,情況卻越來越糟。

 

    所有敗壞教會的罪惡及弊端,都集中在「教廷官吏」(curia)身上。在教會被擄巴比倫及大分裂之後不久,教皇制便進入異教文藝復興的影響之下。教皇們變成世俗化的義大利貴族、一批藝術與文學的愛好者。教皇利奧十世是一個高雅的紳士型人物,對異教文化的文藝復興有濃厚的興趣,他雖然生活檢點,卻很世俗,對屬靈的事毫無興趣;在他被封為教皇後,他說:「現在讓我們來享受教皇制吧!」;他最大的計畫是在羅馬建造一座雄偉輝煌的聖彼得教堂,這計畫需要龐大經費,為了得到這筆錢,他大量推銷贖罪券。

 

    就是在這時,路德發出了怒吼;由於全民都已感受到改革的必要,所以路德的行動立刻得到強烈的回應。二百多年來,期望改革的思想不斷提高,彙集成一股洪流。曾有相當長時期,羅馬成功地用水壩擋住這股洪流;但教皇越將水壩築高,水位卻越往上漲。最後,路德爆破堤防,使改教洪流傾瀉在西歐各國。

 

2. 西是乃斯(Ximenes

 

路德在德國改教前,西曼乃斯已經完成在西班牙的改革。

 

    西班牙基督徒為驅逐回教徒而戰,達七百年之久。直到西元1492年,才將摩爾人(即回教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最後一個據點格拉那達(Granada)收復。長期與回教徒的爭戰,使西班牙基督徒孕育了一股狂熱的宗教與愛國情操;這份情操在斐迪南與伊沙伯拉(Ferdinand and Isabel1a)在位期間,尤其強烈。

 

    王后伊沙伯拉發起改革西班牙教會。她將改革工作交給三位教會領袖,其中一位是西曼乃斯,他是方濟會修士,後來成為多列杜(Toledo)大主教,是真正策劃改革、推動改革、並改革成功的人物。

 

    這次改革主要是改善聖品人員與修道士。西曼乃斯為所有修道院訂立嚴格規條,神父人員強迫過道德生活。無知、無能的聖職人員都被革職;其他人則被送進他所設立的學校中學習神學。所有反對西曼乃斯的人都在王后之權柄下遭剷除。王后伊沙伯拉保護西曼乃斯,使他免受教皇的干涉。改革的結果,西班牙教會得到愛上帝而能幹的聖職人員。

 

    教會的其他方面則保持原狀:教皇仍被尊為教會元首;聖品階級仍然繼續;天主教對祭司與聖禮的觀念仍舊持守;一切聖禮、信條、禮儀、聖事都不過問;教義也毫無改變;修道院未被解散,也沒受到壓制。

 

    西曼乃斯在西班牙所做的是「改革事工」而非「改教運動」。

 

3. 查理五世揀選亞良德(A1eander

 

    西元1521年,沃木斯國會中的三位傑出人物是查理五世、路德、亞良德。查理是斐迪南與伊沙伯拉的孫子,自幼在祖母嚴謹的天主教環境中長大,後來做了西班牙王,又成為德國皇帝,而亞良德則為教皇的代表。

 

    有一段很短的時間,查理五世曾想利用路德改善整個教會,正如他祖母用西曼乃斯改革西班牙教會一樣。查理知道路德激烈地攻擊教皇制、祭司制與聖禮;他希望路德放棄這種極端的看法。但是在沃木斯國會中,路德堅持教會大公會議會錯,而且他可以證明它們已經犯錯。聽到這點時,查理便揮手,示意會議結束;因為路德選擇與羅馬斷絕關係,已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從那時起,查理堅決反對路德及改教運動;他決定與教皇代表亞良德聯盟。第一步是藉教皇之助,推翻路德和改教運動;接下來是:背叛盟友,自己稱主;最後是將西班牙教會的改革運動,強迫推行於全教會中。

 

4. 教皇亞得良六世(Pope  Adrian VI

 

    沃木斯國會之後,教皇利奧十世去世,正好為查理的計畫預備了良機。負責選舉新教皇的紅衣主教們進入長期停頓,打破僵局的唯一途徑,就是採納皇帝查理所提出的人選;最後,經過他們的接納,查理的人終於成為教皇,名號是亞得良六世。

 

    教皇亞得良來自荷蘭的烏特列赫城(Utrecht),曾擔任查理的家庭教師,是一位敬虔、嚴謹的天主教徒。由於他完全贊同西曼乃斯,而被譽為「荷蘭的西曼乃斯」。

 

    按照皇帝查理的期望,再加上個人的意願,教皇亞得良的確將西班牙的改教運動帶到羅馬。然而,卻一敗塗地。他的失敗有幾個原因:他在義大利人中,感到不自在。他不但不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也不懂他們的語言。另一方面,這些義大利人也不瞭解他。亞得良是一位單純、良善的人,他以為把西班牙的改革推行在羅馬,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直到抵達羅馬以前,他還不知道教皇制度的腐化,已經到了多麽深遠的地步。如果要對付贖罪券的罪行,將會切斷教皇每年稅捐的數百萬收入。教廷本身就是個龐大的機器,有數千雇員及食客;若要推行西班牙教會的改革工作,就意味著把數千人的職業和收入剝奪。

 

    他採取的每一步行動都遇到意外的攔阻和狡詐的反對,羅馬教廷朝臣們在這位敬虔、單純的荷蘭人背後暗笑。而在羅馬,又沒有伊沙伯拉的幫助,可以像當日西曼乃斯一樣剷除敵人的勢力。經過二十個月無效的奮鬥後,亞得良終於西元1523年,心力交瘁而死。

 

    在他的墓碑上,紅衣主教們請人為他刻了一行字,寫著說:「這兒躺著亞得良,他一生最大的不幸是被封為教皇。」亞得良是最後一位非義大利人的教皇。

 

    教皇亞得良在位時,做了一件很不尋常的事:他派遣一位使者到德國去,承認教會腐敗的主要根源就是羅馬教廷。果然不出所料,這個行動又被羅馬教廷朝臣們訕笑。然而對這位誠實、單純的亞得良而言,這是一件大事。這件事深具意義,因為它是以教皇正式身份去行的事。

 

    這項行動導致了羅馬教會改革的開始。在教廷中,有幾位較屬靈的人身居高位,他們看到了教皇的榜樣;他對改善羅馬教會的努力,喚醒了這批人,在他們心中挑起了改革教會的熱誠。

 

5. 天特會議(The Counci1 of Trent

 

    在這同時,改教運動在各地展開、羅馬教會繼續腐化、皇帝查理急於使復原教與天主教合一。他安排了幾次會議,邀請復原派和天主教神學家前往參加;他們在會議中,研討雙方的不同看法,但始終無法獲致協議。羅馬教會中的熱心信徒繼續要求改革教會。

 

    最後,教皇保羅三世(Pope  Paul皿)召集了一次大會,地點在義大利北部山區的小城天特(Trent)。從西元1545年到西元1563年間,間歇性地舉行會議,其中有兩次長遠數年的休會。天特會議是羅馬天主教史的里程碑,因為它象徵教皇制的成功。

 

    在德國、瑞士、法國、荷蘭、英國、蘇格蘭,復原派教會都擬定了信條,宣告他們的信仰。天特會議也為羅馬教會擬訂一份信經,並採用了一本信仰問答書。許多教會的弊端糾正了;也為羅馬聖職人員預備了更好的教育;教皇的最高權柄更堅定地肯定了。

 

    雖然羅馬教會推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教會的本質仍然未改。為對抗復原教,天特會議中更高舉、更肯定天主教體系。這次羅馬天主教的自我改革運動,被稱為「反改教運動」(Counter Rdormation)。

 

    數年來,改教運動的熾熱為羅馬教會提供了宗教上所需的條件,現在它凝固了,也正式定型了。

 

    現在復原派教會所面對的,是一個經過改革和復興的羅馬教會,因此,復原教主義和天主教主義即將展開一場更激烈的鬥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