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世紀末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份,其東半部稱東羅馬帝國,因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臘殖民城市拜占廷舊址,故亦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廷帝國或拜占廷。中國古時稱之為拂菻或大秦。
4世紀初,羅馬帝國危機,舊都羅馬漸失其政治中心作用。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於330年將首都遷往經濟發達的東方,以博斯普魯斯沿岸的拜占廷為新都,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此後,東、西帝國走向分裂。
395年,皇帝狄奧西一世(Theodosius I)逝世,東、西兩帝國正式分裂,此為東羅馬帝國獨立存在之始。西羅馬帝國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繼續存在。
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中心在巴爾幹半島,其疆域還包括: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外高加索的一部份。該帝國奴隸制危的影響甚微,城市日趨繁榮,首都君士坦丁堡地理位置優越,扼黑海出海口,又兼歐、亞陸地之橋樑,為中世紀東西交通要道,全世界船隻雲集於此,馬克思稱之為「溝通東西方的金橋」。
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安提拉(Antera)等大城市,亦堪稱工商業發達的經濟中心。皇帝查士丁尼統治時期(527至566),實行一系列反動政策,對內編纂法典,加強統治;對外進行武力征服,佔領了北非、意大利等地,以重建羅馬帝國,恢復奴隸制度。但此時奴隸制在西方已不合時宜,其倒行逆施終於破產,西方領地逐漸喪失。
7世紀初,阿拉伯人興起,東羅馬帝國先後喪失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北非及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島,帝國版圖大為縮小,面臨崩潰。
7至12世紀是拜占廷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期。其封建為帝國早期的封建因素和斯拉夫人農村公社制度相結合的產物。
11世紀末封建關係最終確立,大貴族獨立性增強,尋至封建分裂傾向的加劇。12世紀末帝國日趨衰弱,外族入侵,領土日蹙。1204年4月,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對該城進行空前野蠻的洗劫,著名建築物和古代珍品橫遭破壞,西歐侵略者在此建立拉丁帝國,東羅馬帝國雖在1261年復國,但領土更小。國勢日衰。
14世紀商品貨幣經濟發展,貨幣地租盛行,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出現,由於帝國的反東統治和外族入侵,阻礙了歷史的發展進程。14世紀末,工商業開始衰落,封建剝削沉重,城市人民不斷起義反抗。
在帝國岌岌可危之時,土耳其人不斷向帝國進攻,1453年4月,土耳其人以二十萬大軍和三百艘戰船圍攻君士坦丁堡,人民英勇抗戰,激戰五十六天,總因眾寡懸殊,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不久土耳其蘇丹在此建都,並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
1461年又征服東羅馬的全部領土,帝國最後滅亡。其蘇丹在此建都,並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布爾。
1461年又征服東羅馬的全部領土,帝國最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