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0日 星期四
宣信創立宣道會
宣信一面宣揚他「全備的福音」信息,一面受到許多基督徒的批評。在一八八七年,他和全地有同樣看見的基督徒組成了基督徒聯合會(the Christian Alliance),一同追求更進深的基督徒生活。兩年之後,因著某些國家的宣道工作,有了迅速的發展,他成立了福音宣道聯合會(the Evangelical Missionary Alliance),來應付這個特別的需要。
一八九七年,這兩個聯合會合併成為基督宣道聯合會(the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簡稱宣道會)。
宣信成立宣道會的本意,不是要形成獨立宗派,而是要產生基督徒中間的交通、結合、或是聯合,盼望大家對於上帝更深的事物以及福音有相同的渴慕。宣信說:「我們是以世界性宣道工作為目的的基督徒聯合會,這聯合會是完全高舉基督的,祂 ── 昨日、今日、直到永遠都是一樣的。盼望這個聯合會能帶領上帝饑渴的兒女,來認識那能帶給他們靈魂體三部分之神聖祝福的產業。同時盼望這個聯合會也能鼓勵並激動上帝的百姓,在國內那些沒有教會的地方,以及國外正在滅亡中的外邦地土上,作這個世代所忽略的工作。」
宣信盼望這個聯合會只是提供一 些交通,他非常小心,以免這聯合會發展成一種組織派別。當人數增加之後,他們盼望初信者都有一個屬靈的家,於是有了受浸、和擘餅。無論如何,宣信一面不讓這個聯合會發展成一個宗派;另一面,也提供了「監督」或牧人給各地方,來滿足當地信徒的需要。
漸漸的,宣信的工作量增加了,並且也經常旅行。他這一生所力行的經節是:「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四6)
這位勞苦的宣信,決心傚法保羅,在福音工作上不收任何金錢,拒絕接受任何的薪水,防備不讓自己有任何的貪心或欺詐。他也拒絕接受榮譽博士的頭銜,他不要任何的榮譽,免得他被高舉,過於弟兄中最小的一個。
宣信雖然非常忙碌,他總是分別時間來禱告讀經。他說:「我們的生活不能像坐快車、吃快餐一樣,我們必須在至高者面前,持守安靜而隱密的生活。我們必須在主面前等候,使我們從新得力,如鷹展翅上騰;好叫我們再回到生活裡,就能奔跑卻不睏倦,行走卻不疲乏。」
在禱告方面,宣信鼓勵信徒們思考主如何回答門徒有關禱告的問題。主的回答很簡單:「去禱告。」宣信說:「學習禱告唯一的路,就是去禱告。我們在禱告中學習如何禱告。越禱告,我們會越知道禱告的奧祕。」
宣信有一種恩賜,能帶領人一起進入(福音的)服事。他許多的同工,都是他親自傳福音帶得救的。說到服事,他說:「一個懶惰、遊手好閒的人,是不能服事 的;一個不結果子的基督徒,也是沒有藉口的。凡是願意為著神的事奉和神的榮耀,把自己交給神的,神的能力和工作就會臨到他身上。」
宣信以及宣道會工作的焦點,是在為上帝得著許多的人。他們認定基督若要再來,福音必須傳遍全地。
為此,他們在紐約州的 Nyack 成立了聖經宣道訓練學校,好訓練一批人到國外宣道,或是在國內學習服事。宣信是這個行動的監督,他不斷的為弟兄姊妹禱告,也指導他們如何在當地服事。
宣信寶貝聖經,認為聖經是基督的畫像,他說:「有一次,我看到一份美國憲法,很有技巧的刻在一個銅盤上,近看不過是一份文件,遠看卻是喬治華盛頓的肖像。 文字逐漸的消失,華盛頓的面貌慢慢的浮現出來,過不久,我只看到這個人,卻看不到文字,也看不到理念。這使我想到,當我們來讀聖經,以及領會神的思想時, 我們從其中所看見的不是理念,也不是道理,而是一個愛的臉孔照耀出來,這就是耶穌自己作了我們的生命、源頭,以及同在的扶持。」
宣信對耶穌的那種熱愛,實在能摸著人的心。慕迪說:「沒有一個人能像宣信那樣摸著我的心。」他享受基督內住的同在,他所活的,與他所教導的是一致的。陶恕說,宣信能使神學歌唱起來:「在他的口中,道理變得那麼的溫暖、那樣的活潑。」
宣信創立一個出版社,發行了一份超過四十年之久的週刊,以及一份宣道報。他寫了超過七十本的書籍,此外,還有許多福音單張和小冊子。
宣信是一個多產的詩人,他寫了許多詩歌。他在這些詩歌中高舉主的名、教導內住的生命、宣揚福音並鼓勵人傳福音。他藉著這些詩歌,帶領人進入更深的生活。 譬如,「主,求你向我吹聖靈」〈210首〉和「在曠野加低斯」〈202首〉。他寫了一些對付老我和過十字架生活的詩歌。還有,他的詩歌強烈的呼喚乾渴的人來到生命的活泉這裡。他也寫了一些關於屬靈爭戰和主榮耀再來的詩歌。許多基督徒詩集都選錄他的詩歌,在我們的詩歌中就包含了三十餘首。
宣信喜歡在信息的末了,用 一兩節詩歌作結束,來總結他的負擔。他的詩歌,大部分是經文的傳講。他能用經文編寫標語,也能使用或改編聖經用語,例如「唯有耶穌」,好作成標語讓大家來唱。
最後幾年,宣信把大部分的工作轉給一些年輕、剛強的弟兄們。在一九一九年春天,他有一次輕微的中風,但不久又好了。在 一九一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當他為所有傳教士禱告一段時間之後,進入了昏迷狀態。這一次,他再也好不了了。隔天早晨,他在主裡息了他一切的勞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Rowan Williams 的著作
Rowan Douglas Williams (羅雲・威廉斯) 不僅是當代安立甘宗最具影響力的大主教之一,更是當代最重要的 靈修神學家、詩人與神秘神學詮釋者 。 他的著作橫跨神學、靈修、文學、社會倫理與詩歌,文字深刻、語言詩意,融合了東方教父的靜觀傳統與西方理性神學...
-
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1950–)的生平 , Rowan Williams 的 靈修思想五大主題與經文對應表 , Rowan Williams 與其他安立甘靈修導師思想比較表 , Rowan Williams 靈修神學五大主題經文...
-
伊拉斯謨( Desiderius Erasmus )與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是宗教改革早期最重要的兩位人物之一,他們的互動關係 既是合作的起點,也走向深刻的分歧 。兩人都渴望教會改革、反對迷信與濫權,但在神學核心 —— 特別是「人的自由意志與上...
-
德國及瑞士的人物 , 英國人物 , 美洲人物 , 荷蘭人物 , 丹麥人物 , ...
-
📅 寫作時間與背景 成文於 1560 年 ,在蘇格蘭宗教改革的高潮時期。 在約翰 ‧ 諾克斯( John Knox )與其他五位改革者(合稱 “ 六位約翰 ” )的帶領下完成,於 蘇格蘭議會( Parliament of Scotland ...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序言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一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二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三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四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五段 , 馬丁路德論善功之第六段 , 馬丁路德論...
-
他 為 使徒後時期 ( Post-Apostolic Age )的 基督教會 領袖之一,相傳曾接受使徒約翰直接的教導,是 安提阿教會 ( Patriarch of Antioch )第三位 主教 (前兩位分別是使徒彼得與 Evodius )。最終被 羅馬帝國 皇帝投入野獸的...
-
開西原位於英國的湖區,教會自 1875 年起,每年的七、八月時在此舉辦培靈會,起初是一個星期,後來變成兩個星期。大會每年仍然持續進行著,至今已經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每年約五、六千人從世界各地來參加這屬靈的筵席。 1. 推動者 美國貴...
-
一、分辨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 修道主義與苦修主義意思並非完全相同。前者泛指一般的遠離世俗負累,專注於某個宗教目標的生活形式,基督教的修道主義始於四世紀,多在群體中以固定形式進行。後者則指著某種對付罪惡與獲得善行的特殊操練方法,例如長時間禁食或遵守食物禁戒、完全沉默、...
-
荷蘭的宗教改革並不是突然爆發的,而是經歷了一個逐步傳入與擴展的過程,受到歐洲多股改革力量的影響。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1. 路德與人文主義的先聲( 1520s–1540s ) 馬丁 · 路德的著作 很快透過印刷網絡、商業貿易傳到安特衛普、鹿特...
-
哲學與神學不是相悖的而是有共通點的。田立克甚至以為哲學與神學同樣都處理存有 (Being) 的問題。對於哲學的功能,他說:「哲學是一種認知的努力,追問存有的問題」。 存有的問題並非指某些存在的東西,而是討論本體論的問題。本體論並非一套玄想,也不是世界背後另一個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