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 星期四

特土良 (Tertullian 公元150~225年)

(拉丁神學鼻袓)

特士良在古教會歷史中可說是位個性最強的人物。除了他的著作,我們對他的生平所知的不多。特氏生於北非的迦太基,先世乃富有之外邦人;父親是位羅馬的官。他是研究法學、哲學、史學、文學、又精通希臘文及拉丁文。學成後,可能在羅馬執業律師。

特氏本是個異教徒,私生活不大好。四十歲左右歸主後,生活嚴謹,有清教徒的傾向。他娶了一個基督徒,在她去世後,特氏拒絕續弦。歸正後不久,他回到迦太基,在當地作教會長老,直到離世。

自悔改以後,他以從前同樣毅力精神來研究基督教著作。一九七年起,他從事著述,以護衛闡釋基督教要道為己任。在教會名作家中,用拉丁文寫作的,他要算第一人。他的作品,文體流暢,思想活潑而包含諷剌,往往感人其深。對神學上的問題,他無不以司法的頭腦,作精確的判斷,是以許多神學概念,在他以前,人們只能作模糊的理解,經他精確解明之後,就不復有所猶疑了。今天我們在神學上應用的專門名詞,如「三位一體」、「實質」、「聖禮」、「補贖」、「功德」等,實為特氏首創。因此他真當得起拉丁神學鼻祖之尊稱。

特氏是位多產學者,著作之豐遠超前人,只可惜留傳下來的,僅三十一本拉丁文著作,其大部份希臘文作品都已失傳。從內容觀之,反映出他所關注的有三方面:基督教的真理與社會及政府之關係、抵抗異端維護正統信仰、及基督徒的道德行為。在其衛道文章中,他把拜偶像的謬理攻擊得體無完膚,又反駁馬吉安主義、諾斯底主義及神格唯一論(注一)等異端,故而堅持使徒管理的教會才是真理的儲藏所,主張傳統與聖經同一重要(注二),所以也只有正統教會有動用聖經之權。至於影響後世神學思想最大的著述,要算他為洛各思基督論(Logos Christology)(注三)所作的定義。特氏對於罪的感覺,是自保羅以後,較之任何基督教作家為深;他的言論思想大大的促進了拉丁教會中對罪與恩的概念。

於二?二年,羅馬皇帝在北非一帶發動逼迫教會的運動,這種運動激起了特士良的清教徒本性,使他對孟他努主義的禁慾思想和出世態度深表同情,而大受影響。所以在他的實際生活小冊子中,除行為道德指南外,也找到脫離世俗、禁慾修行等論說。最後,他於晚年離開了當時的大公教會,創設自己的教派。他努力教會工作,跟從者頗伙。

這位教父的學識確非平庸。常在句語轉接之間,令人讚嘆不已。他的名句至今還傳誦人口:「雅典(哲學)與耶路撒冷有何相干?基督與柏拉圖有何相通?教會與學府有何相同?」他輕視世間學問文化,宣稱哲學文化為異端之母;他說「福音是最愚拙的哲學」,但「所以我才相信」。然而我們已經看到他怎樣將世俗的學問變為服事主的工具。事實上,特氏的著作所包含的科目多不勝數,基督教第一本有關心理學的書也是出自他的手筆。

特士良的性格就像北非土壤般堅硬,一如他的信仰口號:「忠於誡命、忠於律法。」不肯作任何妥協;其實,他所提倡教會要嚴厲執行懲治、禁食、禁止再婚等的標準,越過了聖經的要求。無怪乎當時教會裡大多數人的行為不端,道德沉淪,他便毅然與他們脫離關係,轉向孟他努的禁慾主義了。

另一方面,特氏卻又是為人真摯熱誠。他曾對一群被捕而行將殉道的信徒發表演說,慰勉他們要以為主受苦為榮,因為會得到不能朽壞的冠冕;他說「殉道者的血,乃教會的種子」,這番說話,感人尤深。

 

(注一) 在這個異端勃興的時期,許多偽經充斥教會,它們的作者慣常假托使徒的名義,往往使當時的教會真偽不分。適時有名為馬吉安的人,拒絕舊約,又擅刪新約(自編聖經正典),皆按自己喜惡來描畫神的性情。歸結說來,他們都是謬解聖經,斷章取義。所以特士良才強調經文是教會的財產,不容許異教派系有引用聖經的權利。

(注二) 特氏這個主張,原意為鞏固教會,反卻令教會「公會化」、「形式化」;且被天主教會用作為支持他們的教義的根據。

(注三) 洛各思基督論,主要是區別基督之神人二性,又說明神人二性聯合耶穌一人身上。

 

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喬治•柏克萊的工作

 

    柏克萊最早發表的著作是關於數學和光學的(後者涉及視覺距離、大小、位置以及視覺和触覺問題,在當時引起爭議,但成為光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他所有成名的哲學著作都是在他20多歲的時候寫成的。

 

    1710年,年僅25歲的他出版了《關於人類知識原理的論文》,首次闡述了當時革命性的理論,即物體僅作為知覺存在,而不是作為與知覺分離的物質存在,總結為他的格言“ Esse est percipi”(“存在即被感知”)。 這部作品文筆優美,論證豐富,論證有力,無論這個系統乍一看有多麼違反直覺。

 

    他稱該理論為非物質主義(被認為與當時盛行的物質主義相反),儘管後來被其他人稱為主觀唯心主義。 該理論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即現實完全由思想和思想組成,個人只能直接了解感覺和思想,而不是物體本身。 思想是唯一可以被知道存在的東西(並且思想之外的任何知識都是不合理的)的立場被稱為唯我論,並且形成了後來的現象主義學說的根源。 它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極端類型的經驗主義,其中任何關於經驗世界的知識都只能通過直接感知來獲得。

 

    柏克萊認識到他的理論中可能存在神學漏洞,他認為,例如,如果他或另一個人看到一張桌子,那麼這張桌子就存在; 然而,如果沒有人看到這張桌子,那麼它只能在一個感知一切的無限心靈(即上帝)中繼續存在。 他進一步認為,是上帝通過直接讓我們體驗物質(從而避免了創造該物質的額外的、不必要的步驟)來使我們體驗物理對象。

 

    因此,柏克萊的現實觀可以概括為:存在一個無限的精神(上帝)和眾多的有限精神(人類),我們通過我們的經驗與上帝溝通。 因此,我們對世界的全部體驗類似於上帝的語言,上帝與我們交談的方式,而我們在周圍看到的所有科學和自然法則都類似於上帝語言的語法。 那麼,在這個理論中,根本不需要假設物質的存在,因為所有現實實際上都是精神的。

 

    儘管通常被算作英國經驗主義者,但柏克萊的經驗主義比洛克或休謨的經驗主義更為激進和脆弱。柏克萊認為,一個想法的存在和某人意識到它本質上是同一件事(“存在就是被感知”),而且只有通過經驗,我們才能了解這些想法。 理性主義者會認為,正是我們的智力使我們能夠超越這些表面經驗,並掌握所有各種品質所依附的潛在實質。 然而,柏克萊明確宣稱“我不理解純粹的智力”,並堅持認為身體和事物的感性品質是我們所能知道的全部。 那麼,在這方面,他是一個經驗主義者,儘管他與洛克或休謨不同,認為我們“經歷”的只是上帝發出的想法(或感知或品質),而不是事物本身,他實際上選擇了 使自我知識和上帝知識成為經驗主義口頭禪的具體例外,經驗是所有知識的來源。

 

    儘管柏克萊堅稱他的理論本質上不是懷疑論,而且他實際上並沒有否認任何事物的存在,但當時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嘲笑,甚至那些認識到這些論點天才的人也不相信這些論點。 Samuel Johnson 博士被譽為曾踢過一塊沉重的石頭並驚呼:“我這樣駁斥它!”)。 他於 1713 年發表的“許拉斯與菲羅諾斯之間的三段對話”是為了對他的第一部作品受到的批評進行辯護。 其中,人物 Philonous Hylas 代表柏克萊本人和他的同時代人。

 

    1734 年,柏克萊出版了《分析師》,直接攻擊微積分的邏輯基礎和原理,特別是艾薩克·牛頓爵士 (1643 - 1727) 和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用來發展微積分的流變或無窮小變化的概念。柏克萊將此視為他反對牛頓力學的宗教含義和反對自然神論的更廣泛運動的一部分。 可以說,由於這場爭論,微積分的基礎被使用極限的概念以更加正式和嚴格的形式重寫。

 

    有趣的是,也許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 世紀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1902 - 1994 年)在 1953 年發表了一篇名為“關於柏克萊作為馬赫和愛因斯坦的先驅的註釋”的論文,其中他描述了柏克萊工作的 21 條論點,並展示了它們如何反映 現代物理學中的概念。

 

    在政治經濟學方面,柏克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這或許是因為他那個時代愛爾蘭悲慘的經濟狀況。 他主張政府和教會干預以創造愛爾蘭經濟發展的社會氛圍,而約翰·勞(John Law1671 - 1729 年)“寬鬆的貨幣是貿易的引擎”的學說是他政策論點的核心。 他的經濟學思想或許可以在他 1737 年出版的《Querist》中得到最好的體現。

 

喬治•柏克萊的一生

 

    喬治•柏克萊於 1685 3 12 日出生在他位於愛爾蘭南部基爾肯尼郡的戴薩特城堡的家中。 他是威廉·柏克萊 (William Berkeley) 的長子,威廉·柏克萊 (William Berkeley) 是英國貴族伯克利家族的小支系成員。 他在當地的基爾肯尼學院接受教育,然後於 1700 年在都柏林三一學院接受教育,並於 1704 年在那裡完成了本科學位,並於 1707 年成為初級研究員。他於 1710 年在英國聖公會教堂被按立,但他 直到 1724 年,他一直與三一學院保持聯繫(在完成博士學位後,他於 1717 年成為高級研究員,然後成為希臘語導師和講師),儘管他沒有連續居住。

 

    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1710 年的《關於人類知識原理的論文》和 1713 年的《海拉斯與菲洛諾斯之間的三篇對話》)是在相對較早的時候出版的,即在三一學院就讀期間,他花了很多時間 他的餘生都在捍衛他們。 1713 年,他前往倫敦安排出版第二本書,在那裡他結識了當時的一些知識分子,包括喬納森·斯威夫特 (Jonathan Swift1667 - 1745 )、約瑟夫·艾迪生 (Joseph Addison1672 - 1719 )、理查德·斯蒂爾 (Richard Steele1672 ) - 1729)和亞歷山大·教皇(1688 - 1744)。 1714 年到 1720 年,他的學術努力穿插在整個歐洲的廣泛旅行中。

 

    1721 年,他在愛爾蘭教會獲得聖職,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並再次選擇留在都柏林三一學院,講授神學和希伯來語。 1724 年,他被任命為德里院長並離開三一學院,但在 1725 年,他放棄了這一職位,轉而實施在百慕大建立一所培訓傳教士的神學院的計劃。 1728 年,他與愛爾蘭首席大法官的女兒安妮·福斯特 (Anne Forster) 結婚,他們一起搬到了美國的羅得島,並買下了白廳種植園,在那裡他寫下了《Alciphron》(他為基督教反對自由思想而辯護)的大部分內容 但是,當他提議的傳教士學院的資金沒有兌現時,他於 1732 年搬回倫敦,在那裡他是棄兒醫院的原任院長之一,該醫院是該市被遺棄兒童的收容所。

 

    1734 年,他被任命為愛爾蘭 Cloyne 的主教,這是一個經濟貧困的聖公會教區,位於一個以羅馬天主教為主的國家,他在那裡待了 18 年(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一部關於數學和微積分的著作,以及兩本暢銷書 關於松焦油的醫療益處)。 1752 年,他退休到牛津與他的兒子喬治(他的七個孩子之一,儘管只有三個活到成年)一起生活。 然而,他很快就去世了(1753 1 14 日),葬於牛津基督教堂。

柏克萊

  喬治•柏克萊 (1685-1753) ,

  喬治•柏克萊的一生 ,

  喬治•柏克萊的工作  ,

喬治•柏克萊 (1685-1753)

沒有一件事存在

世界只是一個念頭:

仁慈的上帝!

 

    喬治·柏克萊主教是一位愛爾蘭哲學家,他提出了一種你可能會遇到的更為大膽、古怪或荒謬的理論。與當時和現在的一些主教不同,柏克萊是一位真誠的信仰者,也是一位情感細膩的人。他對當時由於牛頓和笛卡爾的影響而流行的觀點感到反感,即宇宙本質上是上帝啟動的一台大機器。這不僅使我們與上帝分離——一旦機器運轉,上帝就像一個快樂的機械師一樣穿著工作服站在一旁,只有在機器發生故障時才進行干預——這太醜陋了。這樣的願景的美在哪裡?

 

    柏克萊的回應是巧妙的(或者說瘋狂的):物質世界實際上並不存在!你可能認為你吃的蘋果有一個獨立的物質存在。你可能會看到它、嚐到它、聞到它、感覺到它,甚至聽到它美妙的嘎吱聲。

 

    但事實上,對於柏克萊來說,只有經歷,沒有任何物質背後的東西。那個蘋果,像其他一切一樣,只存在於頭腦中:在你的頭腦中,在經歷它的其他人的頭腦中,最終,在上帝的頭腦中。

 

    在柏克萊的活潑拉丁語中,esse est percipi:即“存在就是被感知”。

 

    確實,我們用感官感知的世界似乎是物質的,但對柏克萊來說,這只是一種幻覺,或者一種混亂:真正存在的只是想法和感知它們的心靈,物質並不存在。 那麼這些想法最終來自哪裡呢?上帝,當然!柏克萊繼續說道,只有遲鈍和不專心的人才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而且,主教說,如果你覺得這難以置信,那就看看你的聖經——它也沒有說所謂的物質世界獨立於上帝的思想而存在。

 

    如果你確實覺得這有點難以接受,那麼你並不孤單:據說法國哲學家馬勒伯朗士因與柏克萊的觀點爭論而中風後,在物質領域不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