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低派、高派和廣派教會運動

 

     當英國被亞米紐斯主義、蘇西尼主義、自然神論同時衝擊時,興起了循道派運動。這個運動為英國帶來強大的屬靈和宗教復興。這復興震撼了英國國家教會,也震憾了不同意派教會,造成英國宗教和道德生活全面的改變;這股複興的熾熱,熔化了自然神論的堅冰,使凍結的宗教生活再度流暢。

    循道派運動有兩位偉大的領袖,他們是約翰衛斯理和懷特腓德。我們已經知道衛斯理的生活和工作,現在要提到懷特腓德的工作。

    懷特腓德和衛斯理在許多地方上很相似,但兩人在一些重要的觀點上不同:兩人都是「牛津人」,都是安立甘教會的牧師,都為拯救靈魂心靈火熱,都不把自己局限在一個教區中,都關心不進教堂的人,都在露天講道,都是偉大的講員,但懷特腓德更具吸引力。

    衛斯理是亞米紐斯派,懷特腓德是加爾文派;衛斯理是組織天才,懷特腓德毫無組織能力;結果是:了斯理留下一個強大的循道派教會,懷特腓德影響了數千人,卻從未組織過一個教會。他們繼續留在安立甘教會中,在那裏,他們成立了「低派教會」(Low Church)或稱「福音派教會」(Evangelical Party)。

    低派教會的人屬於溫和的加爾文派,他們反對崇拜中複雜的儀式,他們充滿宗教的熱誠,過敬虔的生活;如果懷特腓德也有組織才幹,今天加爾文主義在英國的影響會比現在大多了。

    安立甘教會的趨勢越來越令人擔懮:衛斯理掀起的大復興,使成千人脫離安立甘教會,懷特腓德帶領的低派教會,也漸漸遠離傳統的安立甘教會。不同意者、天主教及低派教會協力要廢除安立甘教會比其他教會更享特權的法律。眼看著,安立甘教會即將不再是英國國家教會;因此,一些安立甘教會領袖們驚慌了起來,他們聚集討 論如何遏止這個趨勢,於是這些人就組成了「高派教會」(High  Church Party)。

    十九世紀前葉,高派教會代表著恢復羅馬天主教形態的運動。著名的領袖有歧布勒(Keb1er)、紐曼(Newman),和溥西(Pusey)。由於這些人都出身牛津大學,因此他們所帶領的運動也叫「牛津運動」(Oxford Movement)。

    高派教會主張繼續羅馬天主教的傳統與作法,他們贊成祭司有赦罪的權柄;他們不喜歡教會在政府的治理之下。

    這個運動正式開始於歧布勒在牛津的演講,講題是:「民族的叛道」(The  National  Apostasy)。同一個月中,一系列的單張開始印發,一共有九十種單張,大部份出於紐曼手筆;這些單張使這次運動又稱為「單張運動」(Tractarian  Movement)。

    對紐曼而言,英國國家教會是個介於天主教和復原教之間的中庸之道。然而,當一系列單張逐漸印發出來後,它們的內容越來越具羅馬天主教色彩,以致牛津主教出面命令停止印行。

    西元1845年十月九日,紐曼加入天主教會,有上千人跟從他;其他大部份高派教會的人仍留在英國教會中,繼續發揮他們的影響力。教會崇拜儀式仿效羅馬教會,越來越複雜。高派教會在安立甘教會中的力量,至今仍在成長。

    另一個「廣派教會」(Broad Church Party)也在安立甘教會中興起。這是受到德國思想影響而發展出來的一派。把德國觀念帶到英國的人物是科爾雷基(Co1eridge)。

    廣派教會強烈主張應有一個「國家教會」(state Church)。他們把教會看成國家的一個部門,正如陸軍、海軍都是國家的部門一樣;他們要每個公民都成為這教會的一份子,為了達到目標,他們主張國家教會中可以容忍任何形態的信仰存在,不受信經的限制,每個人可以按自己所喜歡的去相信,因此他們被稱為廣派教會。

    廣派教會份子在教義觀點上越來越趨自由,他們不知道真理和謬論、光明和黑暗、信與不信不可能同時存在於一個組織中。

 

莫拉維弟兄會

 敬虔主義和莫拉維弟兄會  ,

   莫拉維亞兄弟會的起源  ,

  莫拉維弟兄會組織教會  , 

  赫仁護特  ,

  莫拉維亞兄弟會的受苦  ,

 摩爾維亞運動    ,

莫拉維亞兄弟會的起源

 

    莫拉維亞和波希米亞(Bohemia),乃是奧地利(Austrian)帝國西北的兩個省份,與德國的薩克森(Saxony)接界。在第七、第八世紀的時候,那裡的人先後從希臘教會和羅馬教會得著福音。

    因為希臘教會允許他們用當地的語言來講道,閱讀以他們的文字所翻譯的聖經,他們中間就有許多派別興起來,互相不斷的爭論。漸漸的,羅馬教會占了上風,到第十五世紀初葉,波希米亞改毅領袖約翰胡司(John Huss),因講福音而被焚燒的時候(一四一五年),這裡就開始變成逼迫聖徒可怕的地方。

    在這個時候,那些仍然忠心於福音的人(多是約翰胡司的工作和殉道後興起的)就聚集在波希米亞東北部,肯瓦(Kurlwald)山谷中的一個村莊裡。在那裡他們有一段時間可以比較平安地生活。到一四五七年,他們被稱為‘基督之律法的弟兄們。’當他們的教會組成之後,被稱作‘聯合弟兄會’或‘合一的弟兄們’  (United Brothren)。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清教徒運動介紹

 

       英國的改教運動的政治性超過宗教性﹔又強調組織超過強調教義。其他國家改教運動進入定局之時,英國仍然處於動蕩和改變的階段。

    當英國的血腥瑪利逼迫教會時,許多復原派教徒逃到日內瓦歸附了加爾文。1558AD,當伊利沙白一世繼位為英國女王,她採取一種兩面討好的政策。她強調英王是英國教會的首領,另外又免去宗教爭議和戰爭。好些逃到日內瓦的復原教徒,就帶著加爾文的觀念,歸回英國。他們期望英國教會將會被徹底潔淨,因此這些人就被稱為「清教徒」(Puritans)。

    清教徒渴望改革英國教會,和在教會中興起有熱心的、屬靈的和善於講道的牧師。他們要求廢除當日流行的禮儀如的牧師禮袍,跪著領聖餐,婚禮中的戒指儀式和在洗禮時劃十字。他們希望把這些「天主教的舊酵」(old  1eaven  of   Catholicism)掃除。由於加爾文長老教會體制的影響,他們要求教會由主教制變成長老制,或是由會眾來治理教會,於是造成開放的民主思潮。一些教派也因此產生。1590年產生了公理會,1600年浸信會,1650-80年則產生了貴格會。這些清教徒都有下列共同信仰:

第一: 深受加爾文的影響,強調原罪、完全墮落、因信稱義、和預定論;

第二: 反聖禮制度,甚至有部份連葬禮儀式都反對;

第三: 獨尊聖經,沒有教條;

第四: 注重意志和倫理行動。

    由於清教徒力主棄絕享樂,致力於經濟發展,清教徒慢慢在英國積聚財富,又成為有學識的階級。但他們卻分為兩個主流力量,其一主張留在英國教會,從內推動改革,以加爾文日內瓦教會的模式,塑造英國教會。另一為「分離派」(Separatists)或「不同意者」(Dissenters),主張脫離聖公會,另建教會。因分離派的勢力與日俱增,引起政府高壓逼迫。

    一五九三年,伊莉沙白女王下令,凡那些不出席國家教會的崇拜而到一些私自聚集的地方崇拜,一經查出,便要被趕出英國。伊利沙白女王死後,王位由蘇格蘭王雅各六世繼任(1603AD),改號為雅各一世。欽定本就是在他計劃下誕生。

    英國的清教徒以為雅各一世既受長老會熏陶,便大膽地在1604年聯名上書,稱為「千人奏書」,請求雅各王簡化教會。誰知雅各一世不但不允許,反而嚴斥他們,也下令將三百名教牧人員革職,任何不依循國教的人,也將受到嚴重的處分。1607年,原本主張留在英國教會的,也紛紛逃離英國,其中有人逃往荷蘭,也有人移民北美洲。

    1620年9月6日,第一批清教徒乘著“五月花號”,在約翰羅賓遜(John Robinson)領導下從普里茅斯(Plymouth)出發,橫渡大西洋,前往新大陸,尋找宗教自由。

    在伊莉沙白女王死後四十年內,清教徒都在受壓及逼迫之下。1640AD長老派清教徒的「長期國會」(Long   Parliament),要肅清議會。但國王查理決用武力對付國會。國會藉著一位清教徒名叫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組建了一個二萬一千人的騎兵團。大部份軍人是敬畏神、心中火熱、吟唱聖詩的清教徒。他們不起誓、不喝酒。一邊唱著詩,一邊邁向戰場。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就聚在一起讀經、禱告、唱詩。後來國王投降,國會终能改革教會。在1643年廢除主教制,并在西敏寺召開會議(The   Westminster   Assemb1y),制訂西敏寺信條及教會行政制度。會議代表除了公理派與聖公宗外,大部份是長老派清教徒。由於蘇格蘭人在戰爭時給過幫助,所以也將一些席位給蘇格蘭代表。加爾文長老派在英國教會所做的改教運動,至此可以說是大功告成。但英國真正的宗教自由,始於1689年的人權法和容忍條例。除天主教和神體一位論外,所有宗派可自由組織起來。

 

 

加爾文捲入改教運動

   1533年,加爾文首次被捲進宗教改革運動的旋渦中。該年11月,他的一位好友確克(Nicolas Cop)被委任為大學的院長。在就職禮的講道中,確克引述宗教改革先驅伊拉斯姆對登山寶訓的解釋的若干觀點,將新宗教與舊宗教作一對照,被認為是鼓吹路德主義的思想。

    確克低估了這篇講章所煽起的反對浪潮,他的講道觸怒了反對宗教改革的政府和教會人士; 為了逃避被逮捕的命運,他與加爾文被迫逃亡到國外。為甚麼此事會牽連到加爾文的頭上來呢?

    除了因著他是確克的好朋友外,有說這篇講章事實上是由他代筆的,故他逃不掉這個責任。不過,我們未必需要相信代筆這個傳奇性的說法,只須確定加爾文在此時已接納更正教的觀點,他的思想與確克不會有很大不同。既然確克因其宗教改革思想而在安危上受威脅,加爾文乃自覺必須作出信仰立場上的抉擇,並且在行動上表達這樣的抉擇。他與確克一起逃亡,並且放棄領取多年的教會資助, 中斷與天主教會的關係。


  加爾文首先逃回家鄉,然後才輾轉在1535年前往瑞士巴塞爾(宗教改革運動風起雲湧之際,瑞士不少城市紛紛響應,巴塞爾是其中一個,此地日後成了加爾 文的避難所)。由於那時加爾文已悔改及涉足改革運動,他決定不再從事人文科學的研究,轉而認真探究宗教改革的思想,特別是改教的神學理據。他開始廣泛的聖經和神學研究,並著手撰寫他的名著《基督教要義》(The Institutes ofthe Christian Religion)。

 

諸靈堂的事奉

   經過一年受訓後,司徒德於1945年在蘭漢廣場的諸靈堂(All Souls Church,Langham Place, 這是他成長時所屬的教區)被按立為會吏,1950年擔任主任牧師。司氏是一位非常忠心的人,他在諸靈堂服侍至1975年退休為止,三十年內一直沒有轉換工場。其後還擔任該堂的榮譽牧師,以這裏為基地,繼續他未竟的全國性和普世性的工作。


  諸靈堂位於倫敦大學附近,地處倫敦的中心、文教薈萃的區域,教區有大量知識份子、專業人士和學生,他們也自然地成了教會的主要成員。司氏是一位出色的 講者和教師,擅長作有系統的、情理兼備的釋經講道,對這些知識份子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他在到任不久即大力發展佈道工作,每月舉行一次佈道聚會,鼓勵會友帶未信者參加,成績美滿,聚會人數迅速增長。自1950年開始,他每年皆舉辦訓練課程,裝備信徒從事傳福音工作。


  鑒於教區有許多外國留學生,其中不少是基督徒,也參與諸靈堂的聚會。這些菁英分子在學成返國後,將會扮演顯要的社會角色;司氏認為若能在他們求學期間給予他們更多屬靈的幫助和訓練,對於鞏固他們的福音信仰,乃至推動福音派在全球的擴展,都極其重要。故他一直積極投身於留學生的福音和訓練事工。I961 年,開設「諸靈國際團契」(All Souls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努力幫助留學英國的學生。這個國契確實產生巨大的貢獻,不少華人牧者及信徒都在其中得到培育與激勵;它也直接有助於司氏建立其國際影響力。

 

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

 

    加爾文聖靈神學的中心思想是:上帝的話和上帝的靈一同做工。這並不是加爾文自己發明的,而是聖經裡的觀念,聖經中在提到上帝的話的地方,常常同時也提到上帝的靈,當說到上帝的靈的時候,也常常提到上帝的話。

    比如在使徒行傳第十章中記載彼得在哥尼流家中講道,有人認為這是在外那人當中第一次的五旬節,因為有類似第二章的記載,其不同之處是,第二章說到當聖靈感動後,彼得才起來講道,這裡是彼得在講道當中上帝的靈降臨在聽上帝的話的人身上,其實彼得為何會到哥尼 流的家宣講上帝的話呢?正是上帝的靈的帶領。所以在這段記事中可以看見,上帝的話和上帝的靈密切地交互作用,一起做工。

    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相互做工的觀點,可以應用在對聖經的權威的主張。加爾文指出,「我們對聖經的信念必須超乎人的理智,判斷或臆度,即聖靈暗中的見 證…所以我們要承認,凡內心受了聖靈之教的人,對聖經必完全同意,並承認聖經既有它自己的證據,乃是自明的,不應該成為理智上爭辯與論證的問題,卻因為聖靈的見證,理當得著我們的信任。」

    從這兩處可以發現加爾文主張,聖經的權威是建立在聖靈的見證,有時稱為聖靈內在的見證,因為是在人心裡的見證,不是外在而可見的。

    加爾文認為聖經的權威是在於聖靈內在的見證,因為相對於教會而言,聖靈是內在的。天主教認為聖經是在教會中形成的,是教會使聖經具有權威,但是加爾文說,聖經有權威是因為讀聖經的人內心會感受到聖靈的感動。

 

    上帝的話與上帝的靈一起作工可以從兩方面來了解:

        a)所有對上帝的話的了解,一定要通過聖靈的感動,這句話的意思也是說,我們讀上帝的話就是為了要得到聖靈的引導和感動。

 

        b)所有對聖靈的體驗都必需通過上帝的話的檢驗,來自上帝的靈的感動,必定與上帝的話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