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教會發起十字軍運動

1.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教會本是源自東方,第一世紀後,它發展成強大的勢力,也在東方舉行的大會議中訂立了好些偉大的基督教信經。教會從東方發展到西方,有一千年之久,所有正統信仰的基督徒都藉著這個相同的信仰而屬於同一個教會。

 

    西元1054年,教會分裂成東方希臘教會與西方拉丁教會。當希爾得布蘭於1073年即位教皇之時,東西方教會之間的裂痕仍然新鮮,貴格利七世深盼能醫治這個創傷。

 

    教會不但內部有分裂,外在也被戰爭摧毀,成千上萬的信徒被敵軍征服。回教與基督教一樣源自東方,信回教的阿拉伯人奪取了東羅馬帝國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與北非,再以旋風之速從北非,奪取西班牙,直搗法國。直到西元732年,查理馬特爾才將他們截阻在都爾。

 

    數世紀後,阿拉伯人失去了威勢,土耳其人取而代之。土耳其人也是回教徒。西元1070年,他們從亞拉伯人手中奪取巴勒斯坦及敘利亞,並且進攻小亞細亞,曾有一度嚴重地威脅到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及東方教會。

 

    這段時期,一連串事件相繼發生,西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西元1070年土耳其人威脅君士坦丁堡,西元1073年貴格利就任教皇。

 

    貴格利急於彌補東西方之間的裂痕,他深切地關懷正受土耳其人威脅的東羅馬帝國與東方教會。

 

    在危急情況下,東羅馬帝國向教皇貴格利求救,幫他們抵禦土耳其人;因為東羅馬皇帝有權控制東方教會,所以皇帝應允教皇,如果教皇給與援助,他將終止東西方教會的分裂。

 

    東羅馬皇帝的請求使教皇大為動心,因為歷史上再也找下列這麼好的機會了。貴格利以為他可能同時完成三件大事:

 

1)保全東方教會不致落入回教徒手中。

 

2)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醫好分裂的創傷。

 

3)建立全球性、宇宙性的教皇統治。這實在是一項偉大而勇敢的計畫。

 

    教皇貴格利七世,這位中世紀的拿破崙,計畫親自帶領五萬軍人,前去「與上帝的敵人爭戰,直到耶穌基督的墳墓所在地」。然而這個計畫卻因他捲進與亨利四世授衣禮之爭而無法實現。

 

    無論如何,貴格利是第一個想到十字軍東征的人,雖然沒有一位教皇真正親自帶過十字軍東征,但後來所有發動十字軍的教皇都是受到貴格利的啟發。

 

2.土耳其人仇視朝聖者

 

    從君士坦丁歸主直到中世紀,基督教演變成非常形式化的宗教。信仰內容除了學習使徒信經、十誡、主禱文之外,又信聖禮具有神奇能力;此外,並實行禁欲、敬拜聖徒、崇拜聖徒遺物及朝聖。

 

    到「聖地」(Holy  Land)朝拜,更加流行。第五世紀時,耶柔米甚至定居于伯利恒。自從東西方教會分裂後,大部份西歐基督徒並不關心回教徒怎樣對待東方教會,但他們一想到基督教的聖地被不信者侵佔,便感到這恥辱不可容忍。

 

    過去阿拉伯人佔據聖地時,基督徒去朝聖並未遭到困難,因為阿拉伯人侍朝聖者,就像今天名勝區對觀光客的態度,朝聖者的錢和回教的錢一樣好,他們從朝聖客身上賺取了不少財富。

 

    然而,當塞爾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奪走聖地後,情況就改變了。土耳其人在宗教信仰上非常狂熱,他們憎恨基督徒,只因為他們是基督徒。他們不要和朝聖者打交道,不要這些人的錢,以致使「朝聖之學」處於困境。朝聖者回去後,向大家報告如何遭受土耳其人的惡待,這些報告煽起了西歐信徒心中原有的懷恨,造成一股忿怒的烈焰。群情激動的情況,為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H)打開了發動第一次東征之路。

 

3.教皇烏爾班二世發動第一次東征

 

    教皇烏爾班二世在位自西元10881099年。他與貴格利完全不同:貴格利身材矮小、相貌平凡、不善言辭,而烏爾班出身貴族、高大英俊、相貌出 眾、又善於演講;他不是一個率領軍隊的將軍,卻是一個會控制群眾心理的人。

 

    西元1095年秋,他前往法國克勒門城(Clermont)之前,先讓大家曉得他此行要去公開講到「聖地與土耳其人」之事。因此,當他走上講臺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人山人海、迫切等待的聽眾。他有力的聲調、流利的言辭,迷住了全體聽眾;他提到耶穌的降生、成長、受洗、在聖地的遊行、教導與行善:他使他們看到耶穌的被捉、被釘、死亡與埋葬。他充滿感情地描述每一個救主所到過而成為神聖的地方,然後,他嚴厲的指責異教徒對聖地的褻瀆,以及對朝聖者的虐侍。於是,廣大的群眾開始激動。

 

    他繼續演講,煽起了群眾的暴怒。接著,他號召他們一同前往聖地去,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回耶路撒冷與耶穌之墓;他應許所有參加的人可以減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煉獄Purgatory是個想像的地方,天主教相信人死後,靈魂在進天堂前,先到煉獄去受苦、煉淨。)又應許為此聖戰而喪生的人可以得著永生。

 

    於是群情激昂,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克勒門城,狂熱地喊著說:「願上帝旨成全!願上帝旨成全!」

 

    教皇把紅布剪成小布條,將它們縫成十字形,每一個願意參加的人,在袖子上縫一個紅十字,於是形成了這支「十字軍」。 因此,十字軍是西歐基督徒為將聖地自回教徒手中奪回的遠征軍。 回教徒為傳教而打的仗叫「聖戰」,現在,西歐基督教組成了十字軍,也掀起了「聖戰」,因為這是為宗教目的,由教會發起的戰爭。

 

4.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於1096年出發,結果奪回了耶路撒冷,並設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由十字軍武士們統管。然而,過不久,他們之間起了紛爭,甚至與被征服的回教徒訂立和約。雖然這第一次東征所建立的王國,維持了八十年之久(直到西元1187年),但卻是一個衰弱無能的政府,這個王國與當地人友好,因為當地人善於農事及建築,這是西歐來的人所不會的。

 

    接下來的東征:如西元1147年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中純然是為援助搖搖欲墜的耶路撒冷王國;到西元1187年耶路撒冷落入埃及與敘利亞、蘇丹、撒拉丁(Saladin)手中,於是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Ithe  Lion- Hearted)、法王腓力(Philip)及德皇腓得力巴巴若沙(Frederick  Barbarossa)組織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德皇巴巴若沙在途中不幸淹死,法王半途而回,唯有英王獅心理查到達,但也只與撒拉丁訂立協約,准許基督徒朝拜聖墓(Holy  Sepulcher),即耶穌之墓。

 

    大多數史學家認為十字軍東征一共有八次,只有一次兒童十字軍,前後共持續二百年之久。沒有一次東征達到目的,長久下來,教皇越來越不易激起東征的熱情。因此,到西元1200年代中期,它默默自歷史上消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人才自土耳其人手中奪得巴勒斯坦。

 

5.十字軍東征的動機

 

    毫無疑問的,對教皇和百姓而言,十字軍乃是表達他們對宗教的熱誠,但這個行動也代表一種錯誤的宗教信仰,就是中世紀信徒把聖地、聖徒及聖徒遺物當做崇拜的物件。

 

    當教會發動「為聖地而戰」時,這些十字軍成員只是一味地追隨教會的帶領,從來不問:「我這樣做是不是在事奉上帝?」即使有人質疑,也是極少數而已,因為當時一般人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因此,我們只能佩服十字軍的熱誠,但不能接受他們在宗教上的看法。我們對宗教,正如對其他事情一樣,不但需要有「熱誠」,也需要有正確的認識。

 

 

 

教會被迫妥協

 

1.希爾得布蘭受克呂尼理想啟發  

 

    見過希爾得布蘭的人,都看不出他是個不尋常的人。因為他身材矮小,聲音微弱,外表平凡;然而他卻是中世紀最傑出的人物。他有敏銳的思想、堅定的意志、無畏的勇氣及火熱的心靈。

 

    正如許多中世紀的偉人,他也深受奥古斯丁巨著「上帝之城」的影響;他在羅馬修道院修習時,又浸染在克呂尼革新理想之中;終其一生,這些理想給他強烈的啟發,而且深植在他本性之內。

 

    他一生最高的理想源自「上帝之城」,就是要在地上建立一個「上帝的國度」。希爾得布蘭深信,上帝所預備並指派為這國度實現的代理者就是教會。他進一步深信,教會的頭,教皇本身,就是基督的代表(christs vicar),在他的觀念中,教皇高於一切,包括王子、國王、皇帝及所有人民,而教皇只向上帝負責。

 

    為了實現這理想,希爾得布蘭已經在六位教皇任內努力了廿多年。現在他自己身為教皇,更以充沛的精力及才幹,繼續為這理想而努力。

 

    他一點不會為個人的利益奮鬥,他不像當時其他許多主教的作風。他不收受賄賂,也不雄心萬丈或講求虛榮。當然,他的動機不可能全然純正,但又有誰是如此呢?有時為了達到目的,只要他認為是好的目地,他可以不擇手段。他本性喜好統治,但基本上他是誠心、熱切要事奉上帝的教會,以推廣上帝在地上的國度。

 

    教皇有大筆錢財可以任意支配使用,希爾得布蘭本可以像以前或以後的許多教皇一樣,過奢靡、享受、閑懶的生活;但他總是埋頭在繁重勞累的工作中,每天過著簡樸、禁欲的生活。

 

2.為「授衣權」奮鬥

 

為了使教會配成為上帝國度在地上的代理人,希爾得布蘭認為教會與聖職人員均需按克呂尼的標準改革。為了剷除革新的障礙,教會必須脫離政府的控制,而且政府必須在教會的管理之下。因此,「授衣權」必須自皇帝手中轉移到教皇手中。

 

    只要屬世權勢有能力指派並授權給主教,這些被指派的主教必然替他們的領袖努力,而不為教會努力。

 

    從皇帝的角度而言,他們不能放棄「授衣權」,因為這樣會削弱他們勢力。在當時,封建制度仍然繼續;單單德國就分成好幾部份,分別為公爵、侯爵及貴族們所轄管。他們之間經常衝突,但他們若聯合起來,勢力往往大於皇帝。而主教們及修道院院長也是封侯之一,藉著這批人的幫助,皇帝就有力量對付貴族的勢力。如果皇帝失去「授衣權」,就失去對主教及修道院院長的控制權;如果得不到他們的幫助,他便很可能被貴族們奪去皇位。

 

    如此,對教皇及皇帝而言,「授衣權」變成了「生死攸關」的事件。教皇若得不到這權柄,就不能改革教會;皇帝若沒有這權柄,就有失去帝位的危險。這兩方面的掙扎已經累積多年,為了爭「授衣權」,教皇貴格利七世與德皇亨利四世終於爆發了火勢兇猛的大摩擦。

 

3.亨利四世向貴格利七世挑戰

 

    由於有一些貴族反叛,造成困擾,德皇亨利四世于教皇貴格利七世在位的頭兩年,表面上與他保持友善關係。教皇貴格利七世趁德皇勢微之際,於1075年再度禁止「平信徒授衣禮」。然而,就在同一年後半年,亨利四世在軍事上大獲全勝;而將整個局勢改觀。亨利深信自己有夠強的力量反抗教皇,便公然違反教皇禁止平信徒授衣禮的宣告,而給三位主教行了授衣禮。

 

    教皇對這件事的反應如何?

 

    西元107512月,貴格利選了一封信給亨利,以嚴厲的口氣,表達他心中的忿怒,於是教皇與皇帝之間形成對敵的情勢。

 

    信上一開頭寫著說:「上帝的眾僕之僕貴格利主教寫信給亨利國王,願問候及使徒祝福臨到他,也就是說,如果他順服使徒座位、配為基督徒國王的話。為了使徒首領聖彼得所托的事奉,我們深思熟慮、仔細衡量當用什麼嚴厲之言,在此猶豫地給您使徒的祝福……」

 

    教皇在信中繼續指出國王許多罪狀,並提醒國王,他是在聖彼得及聖彼得繼承人教皇之下;貴格利又勸他不要為最近的勝利而驕傲。

 

    貴格利對亨利說,由於他的違規,必須被革除教籍;並從國王的地位免職;除非他悔改,否則就要受罰。

 

    當國王收到該信時,亨利正為不久前的得勝而興奮,他年輕、傲慢、頑固,讀完這信便勃然大怒。

 

    西元1076年一月二十四日,他在沃木斯召開主教會議,在國王的命令下,會中宣佈不再尊貴格利為教皇,並寫信將此決議致達教皇。

 

    信上一開頭寫著說:「非藉篡位乃藉上帝手按立的國王亨利,寫信給目前不是教皇而是一個偽修士的希爾得布蘭。」

 

    信中指責希爾得布蘭以非法手段篡取教皇職位。國王亨利根據希爾得布蘭當日不尋常的被擁立為教皇的事實,作出如此的結論。

 

    國王的信繼續寫道:「因此,我們全體主教定你有罪,必須從你所篡的使徒座位上下來,讓其他不假藉宗教外衣,不運用暴力,只教導聖彼得純正教義的人,登上聖彼得寶座」。

 

4.教皇革除德皇教籍

 

    可想而知,教皇必定立刻採取行動。二月十四日,在羅馬一個會議中,教皇嚴肅地宣佈革除國王教籍。

 

    教皇在他的宣判上寫著說:「聖彼得啊,懇求垂聽我的禱告,因為我是你的代表,得著你從上帝而來的權柄,凡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憑著信,也為了保全教會,並聖父、聖子、聖靈三一全能者的榮耀,藉著你的大能和權勢,我褫奪皇帝亨利三世之子亨利四世在整個德國及義大利的主權,因為他以前所未聞的侮辱抵擋你的教會。凡和亨利四世所訂的誓約,無論過去或未來,均歸無效,我在此禁止任何人尊他為王!」

 

5.德皇假意降服

 

    於是德皇頒了一道諭令,給羅馬百姓,以激烈的口氣要求他們將「修道士希爾得布蘭」逐出羅馬城;在這同時,教皇也選了一封信給德國百姓,叫他們另選新王,除非亨利悔改。

 

    但是,德皇的諭令沒有羅馬人理會,而教皇的要求卻在德國掀起了熱烈的反應。封建貴族們很高興他們有藉口可以不再效忠德皇;由於德皇高壓式的統治,德國百姓都很恨亨利。

 

    西元1076年十月,德國貴族們舉行一次會議,大部份人主張立刻廢黜亨利,全體都希望將他降卑。

 

    最後貴族們決定第二年二月在奧斯堡再舉行一次會議,由教皇親自主持。在那次會議中,他們將給德皇亨利一個機會澄清罪名。如果一年之內,教皇貴格利還沒有取消亨利革除教籍的宣判,亨利就將失去王位。這段期間內,他將被軟禁在斯拜爾城(Spires)中。

 

    這時亨利處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他可以感覺到皇冠正在往下滑。為了挽救王位,他願意做任何事。

 

    因此,他給教皇寫信說:「謹遵臣民之意見,本人願意從此尊重並順服使徒職任及您教皇貴格利。既然本人已被判觸犯重罪,願意呈上無辜之證明,或接受懲罰,或遵行您所規定,足以抵罪的補贖之禮。」

 

6.德皇前往義大利

 

   就這樣,德皇屈尊降卑在德國臣民及教皇面前,但他本人則忙看計畫如何得回他原來的地位。

 

    「革除教籍」就是從教會的會員中被除名。當一位國王被革除教籍時,他的臣民可以不必再聽從,他就失去了整個國家。若要挪去「革除教籍」的宣判,恢復教會會員的身份,必須得到教會的宣赦令。在宣赦之前,這個人必須先行補贖禮並呈上悔改的證明。

 

    在中世紀,行補贖禮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補贖禮有一定的方式及習俗,補贖時,悔罪的人必須穿上某種衣著並且禁食。

 

    亨利必須在一年內獲得教皇的宣赦,取消「革除教籍」的判決,因此他設計逃出斯拜爾城,帶著妻子白莎(Bertha)、小兒子及幾個忠心的隨從,前往義大利。在酷寒的冬天,冒著刺骨的冷風,越過冰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

 

    在這同時,教皇正啟程北上,前往奧斯堡會議。當他行過塔斯卡尼時,聽到謠言說,亨利帶軍前來。於是,貴格利轉道避近卡諾撒堡(Castle  of  Canossa)的堅固城牆中。

 

7. 德皇耐心等待

 

    西元1077年一月廿五日,亨利爬上卡諾撒堡的山坡,敲打城堡的外門。外門開啟,有人領他穿過第一道圍牆及第二道圍牆的牆門,但第三道牆門卻仍關閉。亨利在第三道牆門外的庭院中,整整站了一天,全天禁食,在他衣服外面,罩著悔罪者粗糙的毛織長袍,光頭赤足站在寒冷的雪地上。日暮西沉,大門仍然緊閉,這一天他不得其門而入。

 

    第二天早上,亨利再度出現,又是一整天赤足站在雪地上。夜晚來臨,第三道門仍不開啟,亨利只得回到他殘陋的臨時住處。

 

    第三天,亨利再一次以悔罪者身份站立在卡諾撒堡庭院中。漫長的時光,一直拖到中午,仍然沒有動靜;當下午即將消逝之際,於西元1077年一月廿七日的黃昏,第三道門終於徐徐開啟,讓亨利進入。

 

 

8.教皇與德皇相見

 

    在房間的一端,坐著希雨得布蘭。這一位過去是出身寒微的窮小子,現在是外表平凡、矮小情謝的老頭子,但確是教皇貴格利七世。

 

    走進來的亨利,則為年輕、高大、體格健壯的男子漢,雖然身穿悔罪者裝束,仍是令人矚目的德皇亨利四世。

 

    現在戲劇上演了:

 

    德皇流著淚,伏倒在地,他親著教皇的腳,懇求他的赦免。於是,教皇貴格利宣告赦罪,並解除了他「革除教籍」的判決令。

 

9.卡諾撒戲劇真相

 

    為什麼教皇要讓皇帝三天赤足站在雪地上?是不是要將他屈辱到最卑微的地步?這是卡諾撒情景給世人留下的印象,今天人們已經用「去卡諾撒」這句話代表最深度的降卑。然而,這句話卻表明一般人對在卡諾撒所發生的事,完全誤解了。

 

    當時亨利的王國正處於危急情況,如果他只是呆坐等待,直到奧斯堡會議舉行之日,而仍掛著「革除教籍」的宣判令的話,他一定會失去王位。因此他不顧一切地,越過冰凍的阿爾卑斯山,去碰那位正往奧斯堡會議前來的教皇。

 

    此外,當教皇看到德皇時,發現他並非傳言所說帶著軍隊,而是扮成悔罪者的樣式,使教皇不知所措。當一個人以悔罪者方式前來時,「宣赦」是必須頒佈的,因為這是基督的命令,也是教會的規定。因此,這時教皇是處於政治顧慮及教會責任兩難之間,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讓德皇在外面三天之久,因為教皇整整猶豫了三天。在這三天中,他自己心中有強烈的掙扎,德皇這樣做實在是把教皇放進困境。所以,卡諾撒真正戲劇,不是上演在庭院中,乃是上演在教皇心靈內。

 

    最後,亨利可以說事實上「勒索」到貴格利的宣赦,因此也就恢復了王位。藉著在教皇面前的降卑,德皇在臣民與貴族面前獲得外交上的全勝,亨利可以說是「以屈尊取勝」的人。

 

10.          摩擦仍然繼續

 

卡諾撒事件並未結束亨利和貴格利之間的摩擦,它是最戲劇化的部份而已。

 

    接下來是一片混亂的局面。德國和義大利分裂成兩個陣營:亨利在德國的對手們,於1077年推選了斯華比亞的魯道夫(Rudolph  of  Swabia)為王,於是,在德國有了兩位對立的皇帝。西元1080年,教皇貴格利再度將亨利革除教籍,但此次沒有造成什麼影響,因為當時有一股反教皇潮流,大部份主教宣佈將貴格利免職並另選一位教皇,稱為「反教皇」(Antipope)。於是,在義大利有了兩位對立的教皇。同一年,亨利和魯道夫爭戰,後者重傷而死,內戰在德國境內繼續,到處是殘殺暴行,將德國夷為廢墟。

 

    魯道夫死後,亨利整軍前往義大利,圍攻羅馬,將城奪取。亨利隨己意使「反教皇」就職,教皇也立刻為亨利加冕為帝。貴格利聽見亨利率軍前來的消息,立刻逃到台伯河西岸的聖安格羅堡(The Castle of St. Angele)避難,並向義大利南方的諾曼人求救。諾曼大軍抵達,亨利帶軍撤退。諾曼人為報復羅馬人投降貴格利的敵人,進城後大肆屠殺搶掠。雖然這不是教皇的責任,但羅馬人對教皇已經充滿忿恨,使教皇此後不得立足於羅馬,只有隨諾曼人回往義大利南部。

 

    西元1085年,貴格利死于南行途中的沙勒諾城(salerno),去世時是個心碎的老人。臨死前,他說:「我酷愛正義,恨惡罪惡,因此我死於放逐。」

 

    11,沃木斯協約(The Concordat of worms

 

    貴格利死後,為「授衣禮」的奮鬥,又繼續了三十五年。

 

    西元1122年,經過長期疲憊的爭鬥,終於訂下了雙方同意的沃木斯協約。根據協約,由教皇在敘任主教的「授衣禮」中頒賜屬靈職位的象徵(戒指與杖),而皇帝則以「權杖之觸」頒賜封地。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