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宗教改革的新娘薇布蘭狄絲

 

    布塞珥的第二任妻子是薇布蘭狄絲.羅森布拉特(1504-1564)。在嫁給布塞珥之前,她已經結過三次婚。她這一生總共結過四次婚,守了四次寡,她被稱之為「宗教改革的新娘子」(The Bride of the Reformation)。

 

    薇布蘭狄絲首任丈夫是巴塞爾人文主義者路維克.凱勒爾,婚後兩年,丈夫於1526年過世。1528年,24歲的她帶著所生的女兒再嫁巴塞爾聖馬丁教堂牧師,同時也是大學教授的厄科蘭巴迪(1482-1531),當時厄科蘭巴迪已經45歲,兩人年紀雖然懸殊,但是婚姻很美滿。

 

    厄科蘭巴迪開心地寫信給自己的好友,也同是宗教改革者的卡比托(1478-1541),信中提到:「這是我一向夢寐以求的妻子,除她以外沒有更適合的人。她不愛爭論,長舌與閒蕩,只專心持家。她單純到不懂得驕傲,謹慎到不懂得行惡。」

 

    好景不常,三年後厄科蘭巴迪死於瘟疫,而好友卡比托牧師的妻子也在瘟疫蔓延時過世。於是卡比托在1532年娶了薇布蘭狄絲,這場婚姻維持了十年,直到1541年卡比托因病過世。

 

    這時39歲的薇布蘭狄絲已經生養了九個孩子,其中三個死於瘟疫。沒想到不久,布塞珥的師母伊莉莎白病重,在過世前請求薇布蘭狄絲嫁給布塞珥。因為,像薇布蘭狄絲這種師母型的典範,可遇不可求。也難怪,每當薇布蘭狄絲一守寡,總是有牧者等著娶她。

 

    1542年,布塞珥尊重其妻遺願,很快娶了這位早已在牧師圈中富有賢德之名的師母。雖然有才德的婦人也不少,但似乎在一些考慮再婚的牧者心中,薇布蘭狄絲總是超過一切。

 

    布塞珥在寫給他友人的信中提到薇布蘭狄絲:「我的第二任太太實在沒話說,但她太拘謹、過度小心。她不像我第一任太太那麼有自己的想法,我現在才知道,這種思考的自由是有益而且必要的…我希望自己對新妻子的態度能夠好一點,就像她對我那般。啊,但失去第一個太太真的很痛苦。」

 

    已經39歲的薇布蘭狄絲又生了兩個孩子。他們婚姻甜蜜,從史特拉斯堡到英國劍橋,薇布蘭狄絲信守對伊莉莎白的承諾,一路陪伴著布塞珥走過十年的風霜雪雨,直到他後來因病過世為止,49歲的薇布蘭狄絲四度守寡。

 

    那時年至半百,服事過三位牧者丈夫的薇布蘭狄絲終於不再有其他求婚者。她搬回瑞士巴塞爾,安度餘後十幾年歲月,像個女族長一般受人愛戴景仰,直至1564年因病過世。

 

    曾造訪他們家的友人維爾米格利(Vermigli)如此描述他看到布塞珥的家庭見證:「他們家就像是一所旅館,容納許多因基督之故受到逼迫的難民。我待在他們家的那段時間,看到的都不是負面示範,而是富有啟發性的。」

 

    薇布蘭狄絲是宗教改革時期師母界的傳奇,她不止是牧師心中的師母首選,也是師母們心中的典範。有人稱她為「宗教改革的新娘」不無道理,她曾隨不同的夫婿在瑞士巴塞爾、法國史特拉斯堡,以及英國劍橋參與過改革運動。

 

    隨著不同階段的婚姻,她適應了不同的國家與環境,事奉不同特質的夫婿,生養了許多的兒女,在執掌一大家子又要扮演屬靈母親的角色當中,她恰如其分的作好師母的職份。

 

    曾有人嘲笑她是「風流寡婦」,這是極其不合理又輕蔑的誤解。因為不斷有牧者在她守寡後跟她求婚,甚至布塞珥的第一任妻子是在過世前求她嫁給自己的丈夫。她守寡四次也非她所願,在古老的華人傳統觀念中,這種每嫁一個丈夫就過世的女人是有剋夫命,可是改教家們似乎不是這麼想。除了婚後不久就去世的第一任丈夫,薇布蘭狄絲的後三任丈夫,在他們所留下的信件中都讚賞她的質樸、溫柔與體諒。他們都確信,這位師母絕對可以成為他們事奉中的助力與人生旅程的良伴。

 

    對他們而言,只要能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效忠上帝國,為他們生養兒女;在經濟並不闊綽的生活條件下,依然可以接待訪客,並且平衡家庭收支;與其他師母友善和好,通信關懷,接待遠人毫無怨言;有敬虔愛主的靈性,並讓他們無後顧之憂,那就是才德兼備、舉世無雙的師母了!

 

 

 

「第一師母」伊莉莎白

 

    許多人誤以為,馬丁路德的師母凱蒂波拉是宗教改革時期第一位師母。實際上,真正「拔得頭籌」的應該是史特拉斯堡的宗教改革領袖馬丁.布塞爾的師母—伊莉莎白.絲伯瑞森(1495-1541)。

 

    根據學者統計,在1520年代,還俗修女嫁給神職人員成為師母的比例約有百分之十。特別在1523年之前,很少有還俗修女進入婚姻,除了布塞爾的妻子之外。

 

    馬丁布塞爾是在參與路德海德堡論述時,受到路德的改革信念影響。他是早期宗教改革運動時期的領導者之一,也是影響約翰.加爾文的屬靈父親。當年,布塞爾從聖經找不到神職人員必須守獨身的根據,也不認為自己有獨身恩賜,因此他先打了頭陣,娶了曾是修女、受過良好教育的伊莉莎白為妻,成為當時宗教改革陣營親身示範進入婚姻的先驅。在他之後,開始有一些投入改革的還俗神父或修士結婚生子,包括馬丁路德在內。

 

    因此,布塞爾的妻子伊莉莎白可說是宗教改革時期的第一位師母。她不僅是布塞爾的第一任妻子,也是歷史文獻記載,第一位嫁給還俗神父的還俗修女。可惜有關她的記載稀少,最有名的事蹟反而是她過世之前,預先為自己親愛的丈夫物色續弦的對象。

 

    伊莉莎白嫁給布塞爾需要有極大的勇氣。因為當時還俗修女揹負著違背守獨身進修院的誓願,一旦決定進入婚姻,都得承擔被人指點,說長道短,甚至是被人咒罵為「淫婦」。故此,許多願意娶還俗修女為妻的,多半是中低階層社會一些教育程度不高的男人,少有知識份子願意娶還俗修女為妻。

 

    如果還俗修女婚嫁的對象還是還俗神父,那麼引來的社會輿論更是令人難以招架,特別像布塞爾與伊莉莎白的結合,開了宗教改革陣營婚娶的先河,承受的精神壓力更大。不過,伊莉莎白還是毅然決然地嫁給了布塞爾。

 

    伊莉莎白出生於莫斯巴赫(Mosbach),她出身良好,是市長之女,喜歡閱讀與寫詩。或許幼年失怙,年紀還小時即進入羅恩菲德(Lowenfeld)修道院,直到宗教改革浪潮席捲各地,她決定成為還俗修女,1522年嫁給了還俗神父。

 

    1524年,布塞爾帶著伊莉莎白遷居到史特拉斯堡牧養教會。兩人婚後育有十三個孩子。只是令人遺憾,這是瘟疫橫行,疾病叢生的時代,他們有十二個孩子陸續過世,僅存一個孩子長大成人。

 

    那時,有許多人因選擇宗教改革而遭逼迫,布塞爾與伊莉莎白建立的家庭成了他們的庇護所。不單如此,還成為示範那些進入婚姻的神職人員如何經營家庭的模範先驅。

 

    身為第一位師母,伊莉莎白在當時樹立了一個典範,那就是她不單照顧成群的兒女,也看顧著許多因宗教迫害逃難的屬靈孤兒,成為他們的母親。她還親自寫信給後來陸續嫁給宗教改革者的師母們,鼓勵她們堅守崗位,扶持丈夫。由於她和布塞爾的婚姻幸福美滿,使得當年造訪史特拉斯堡的加爾文心生羡慕,動了想婚念頭。

 

    伊莉莎白與布塞爾結婚二十年後,因感染瘟疫而死亡。死前因為知道自己時候到了,便邀請薇布蘭狄絲.羅森布拉特到她床邊,她的丈夫同樣因瘟疫剛失喪性命。伊莉莎白請求這位當時已經三度進入婚姻,卻三度守寡的師母答應嫁給布塞爾,替她照顧丈夫。當然,這樁婚事也取得了布塞爾的首肯,伊莉莎白便安然地離世了。

 

    這場「托夫事件」後來在教會界為人津津樂道,它除了讓人心疼伊莉莎白愛夫心切,更凸顯出宗教改革初期師母們的呼召之一,就是妥善穩當的服事好丈夫,讓牧師們的事奉無後顧之憂。這種全然犧牲奉獻的精神,成為宗教改革時期婦女非常鮮明的事奉特徵之一。

 

 

布塞爾(Martin Bucer, 1491 - 1551)

 

    布塞爾是施塔斯堡的宗教改革家。他本來是道明會托缽僧,後來脫離該會,在1522年和一個前修女結婚。他1523年去施塔斯堡,接任改教運動領袖。他是改革派人士中一位重要政治家,曾出席改革派的多次會議。

           布塞爾試圖調解慈運理與路德之間的爭執,來促進德國與瑞士改革派教會的聯合。他和墨蘭頓的商談,在威丁堡協定中達致了有關聖禮爭論的和解。他幾次在哈根諾、沃木斯和拉提斯本參加與羅馬天主教和解的會議,但未成功。

           布塞爾反抗皇帝解決宗教爭端的辦法(“奧斯堡暫行法”)。在1549年,他被迫離開施塔斯堡前往劍橋。在英國期間,他曾在《公禱書》上對克藍麥提供意見。他對英格蘭教會具有極大影響力,指明走向清教主義的方向。他於1551年逝世,可是他的遺體卻在瑪麗皇后當政期間天主教復辟時被發掘出來,施以火刑。

           布塞爾寫過不少聖經注釋,有生之年孜孜不倦地致力於不同教派之間的和解。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