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弟兄合一會
公元1415年胡司死後,波希米亞(今日捷克西部)大逼迫,將胡司派逼到隱藏所,但未將他們完全摧毀。他們脫離國家教會後,躲進森林深處,於公元 1457年成立了弟兄合一會(Unitas Fratrum),以「弟兄」彼此互稱,因此一般人稱他們為波希米亞弟兄會。這個弟兄會和公元1530年重洗派在瑞士成立的瑞士弟兄會不同,請勿將它們混淆。
路德時代,弟兄合一會已有二十萬信徒,並建立了四百間教會,他們熱心於傳福音及教育工作。公元1501年,他們最先開始使用聖詩集。他們的領袖與路德及加爾文聯絡的結果,使教義也越來越健全。
反改教運動及三十年戰爭(公元1618一1648年)的洗劫,幾乎將這個教會掃蕩殆盡,只剩下一小部份「餘民」。弟兄合一會最後一位主教柯墨紐烏 (Comenius)(公元1592一1670年)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稱這批「餘民」為「隱藏的種籽」(Hidden Seed),後來歷史的演變果然證實了他的話。
親岑多夫是早期奧國貴族的後裔。公元1700年生在德力斯登,父親是撒克森法庭官員,也是施本爾的密友,因此施本爾也做了親岑多夫的教父。從小親岑多 夫就有很強的宗教意識;一幅那穌釘十架的畫,上面寫著「我為你被釘死,你為我做何事?」給他帶來長遠而強烈的印象。他一生被基督的愛所激勵,懷著一股赤誠 的心願,要拯救靈魂,領人歸主。
十歲時,他被送到富朗開在哈勒的學校。在那兒,他立刻顯出領導的恩賜。他在男同學中組織了一個社團名叫「芥菜種會」(The Order of the Grain of Mustard Seed)。這個社團的宗旨是:「促進個人敬虔生活及世界宣道工作」。甚至他在九歲時,已經讀過一篇東印度宣教士的報導,後來他說:「從那時起,宣教員擔 就在我心中滋長。」十二歲時,他和一批同學立下嚴肅的誓願說:「無論在什麼環境,都要承認基督,並要帶領各種人歸向基督。」
但是他的家庭反對他成為宣教士,要他在政府工作。他為順從父母,自公元1716到1719年間,進威登堡大學修習法律。在威登堡時,他雖已決定加入敬 虔派,卻很欣賞路德派的教義。後來他進入撒克遜政府工作,第二年,他用一部份繼承而得的遺產,在距德力斯登七十哩的柏帖多弗(Berthelsdorf) 買下了祖母的大批地產。
一位名叫克利斯丁大衛(christianDavid)的木匠,多年來努力將弟兄合一會餘民聚在一處,同時,自己也成為敬虔派信徒。他請求親岑多夫准許這批「隱藏的種籽」在柏帖多弗避難。親岑多夫並不認識弟兄合一會,只知道他們正為信仰遭受逼迫;因此,出於同情心而答應了。公元1722年,大衛得到准許,帶兩個弟兄會家庭過去。到公元1727年時,已有幾百位弟兄會住進柏帖多弗。這期間,親岑多夫讀了一本柯墨紐烏所寫的書,詳述弟兄會的信仰及實踐;讀完該書後,親岑多夫得到一個信念,就是上帝已經呼召他把古代弟兄會重新組織起來,成為宣教事業的推動力。
他把地產的一部份給弟兄會;他們便在那兒建立了「赫仁護特」,意思是「主的居所」(Lord's Lodge)。親岑多夫辭去政府的職位,定居在赫仁護特。他利用當日「准許新村鎮自行管理」的法律,自行訂立條規,建立基督徒社區,並按施本爾原則,在教會中成立小教會。
因為這些人來自波希米亞的鄰城莫拉維亞(Moravia),又是古代弟兄會的「餘民」,所以被稱為「莫拉維弟兄會」(The Moravians)
公元1727年八月十二日,在赫仁護特的一次聖餐聚會中,全體都感到聖靈強烈的工作,於是訂該日為弟兄會再生之日,而正式成立了莫拉維教會。
親岑多夫和一些莫拉維弟兄們發展出一些特殊的看法;他非常強調基督是信仰的中心,以致講道和聖詩都很重感情。基督的受死佔據了親岑多夫整個思想,尤其是基督肋旁的槍傷,常使他充滿幻想及感情。不過,親岑多夫和莫拉維弟兄們,後來漸漸放棄了這些特殊的看法。
親岑多夫屬於敬虔的路德派,他本希望莫拉維弟兄會能依施本爾的「敬虔小會」及「教會中的小教會」原則,加入路德派;但至終莫拉維弟兄會還是組織了自己的教會,有主教、長老、執事。不過它的行政制度看起來不像主教制,倒像長老制。
親岑多夫喜歡建立純莫拉維村鎮,鎮裡只有莫拉維弟兄會會員可以擁有地產,一切商業、工業大權操在教會手中。美國賓州的伯利恆城、拿撒勒城及利替茲城均 按這種構想建立。今天莫拉維教會分佈在德國、英國及美國。在撒克遜的「赫仁護特」仍為全球事工中心,每十年在此舉行一次大會。
親岑多夫以莫拉維教會為基督的精兵,差往世界各地為主爭戰,使全球歸順基督。莫拉維弟兄會是復原教中最先認真地遵行基督「大使命」的教會。結果他們在 非洲、亞洲、格陵蘭、拉布蘭及美洲印第安人中,展開了宣教工作。其中最偉大的宣教士當屬蔡斯伯革(Zeisberger)。公元1808年,他年屆八十七歲高齡,已經在北美印第安人中工作了六十二年,這是宣教紀錄中工作年代最長的一位宣教士。
敬虔主義的嚴重缺點
公元1727年富朗開去世之時,是敬虔主義的頂峰時期,此後再也沒有出過像施本爾及富朗開這樣的領袖人物。敬虔主義派並未脫離路德派教會,因此,一直無法知道他們到底人數有多少。但,敬虔派的確給靈性冷淡的路德派教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雖然敬虔主義為德國教會帶來祝福,但敬虔主義本身也有嚴重的缺點。在敬虔派出現之前,路德主義已經走到一個「專重知識」的極端;敬虔主義就是針對這個 冷淡麻木教會而出現的反應,但是它卻又走到另一個「注重禁慾、嚴格捨己」的極端。富朗開不給學校孩童有大多機會玩耍;敬虔主義到一個地步,甚至變成苛刻與 吹毛求疵;對於非敬虔派的人都稱他們為不屬靈;對於不會講自己得救經歷的人,則不承認他們是基督徒。
敬虔主義也不關心教義;十七世紀,路德派強調教義;敬虔派強調生活。由於他們低估了教義的重要,結果反倒為後來的自由神學主義(Liberalism)及現代主義(Modernism)鋪了路。
富朗開(August Francke)
這時在來比錫大學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富朗開。他於公元1687年經歷了靈命的重生,當時他二十四歲。他前往德力斯登和施本爾住了兩個月,並且加入敬虔主 義運動。公元1689年,他回到來比錫,開始向學生及市民講道,立刻就有許多人跟從他。然而,困難也接踵而至;學生們從此荒廢學業、批評其它教授和牧師,引起很大的反惑,使富朗開不得立足於來比錫。他遷到耳弗特城,在那兒照樣引起困擾。於是施本爾把他請到新近創立的哈勒(Hal1e)大學任教;富朗開立刻 使哈勒大學成為敬虔主義的中心。他在該大學工作到公元1727年去世之時。
富朗開精力充沛,又有組織能力,他本著敬虔主義精神,於公元1695年開辦貧童教育,並設立孤兒院。
富朗開雖然沒有錢,但他深信上帝垂聽禱告,後來果然從德國各地寄來捐款。雖然他靠禱告,但並不忽略本份,他善於利用各種宣傳方法,引起世人對他的工作的興趣。他的學校後來成為知名學府;雖然開始時很小,後來成為很大的教育機構。
復原派教會一開始就不忽略宣教工作。但是改教運動後的第一個兩百年間,許多力量都耗費在宣教戰爭及與天主教之間的奮鬥上,直到十八世紀初期,復原教宣教史才開始了新紀元。
丹麥國王腓勒德力四世想在他的印度殖民地上建立宣教據點。敬虔主義派由於關心靈魂得救,自然贊成宣教工作。富朗開任教哈勒大學時,已經挑起學生們宣教的熱誠。因此,當丹麥國王尋找赴印度的宣教士時,他在哈勒大學找到了富朗開的學生們。
十八世紀中,哈勒大學至少有六十位學生前往海外宣教。其中最出名的一位是史瓦茨(Schwartz),他從公元1750年開始在印度傳教,一直工作到公元1798年生命結束時止。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