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早期宣教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   ,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1)   ,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2)  ,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3)  ,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

實踐神學筆記: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 新約教會的發展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証。"門徒忠心的在耶 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便大有能力,放膽的宣講基督為罪人受死、復活的福音。...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3)

實踐神學筆記: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3): 1.保羅與彼得在羅馬之腳蹤 五旬節以後,眾教會建立,福音迅速的由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一地,擴展至羅馬全境。因著耶路撒冷大遭逼迫,門徒 向四處擴散,先是達到敘利亞的安提阿,藉著擴展至敘利亞、基利家、加拉太、亞西亞、馬其頓、亞該亞等省分,至終到了義大利的羅馬。行傳十八章記載,亞居拉...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2)

實踐神學筆記: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2): 在護教學上所下的工夫 除了生命的表現外,初期教父為信仰爭辯的睿智也是福音擴展很重要的因素。異教人士不單以權勢、武力鎮壓基督徒,更厲 害的武器便是思想的圍攻。猶太和希臘的思想家聯成一陣線,對基督徒的信仰問難質疑。但各方面的攻擊反而刺激起基督徒不懈地思索,以最清晰並富創意的思...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1)

實踐神學筆記: 初期教會的宣教與擴展(1):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吩咐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門徒忠心的在耶 路撒冷等候。五旬節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他們便大有能力,放膽的宣講基督為罪人受死、復活的福音。使徒行傳告訴我們,因著他們大膽的宣講,...

海外宣教運動

1. 海外宣教運動的興起

英 國福音派大復興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帶進了十九世紀蓬勃的海外宣教運動。其實早在十八世紀初,德國敬虔運動的中心─哈勒大學、摩爾維亞教會、以及貴格會等團 體,已陸續差遣教士前往歐、美、亞、非等地,並設立了幾個相關的宣教組織。然而,真正普遍的海外宣教運動,要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才真正開始。隨著航 海運動的盛行,以及英國海權上的勝利,循道運動為英國所帶來的屬靈復興,至終成了福音化萬民的偉大託付要將國度的福音,傳遍整個居人之地。

1768 年開始,英政府委任庫克船長(James Cook)航行太平洋,發現了許多新的地區。他回來後,將航行的經歷寫成了一本《庫克船長的最後旅程》。這本書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其中一位就是後來的 「近代宣教之父」克里威廉(William Carey)。克里威廉於1761年生於英國,原是一名鞋匠,靠著自習而學會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和法文,受到美國大佈道家愛德華滋 (Jonathan Edwards)及其所編寫的《大衛布萊納生平》(The life of David Brainerd)一書的影響,對海外宣教一事有極大的負擔。1792年,他出版了一本名為《宣教義務暨實務諮議》(Enquiry into the Obligation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Heathens)專文,實際的針對海外佈道的責任、歷史、現況與前景提出詳盡的討論。同年十月,十四位信徒在克里和《摩爾維亞差會期刊》的鼓勵之下,成 立了一個差傳團體,並於隔年舉家遷往印度。克里威廉初到印度時環境極為艱難,他的妻子無法忍受導致精神失常,然而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克里卻排除萬難,將 聖經譯成了二十幾種不同的印度方言和小冊。克里於1834年逝於印度,他在印度四十年裏,始終沒有回英國一次,然而他所傳回英國的報告,卻刺激許多差會的 成立,使海外宣教的運動普遍展開。

2. 差傳團體與聖經公會的成立

在克里威廉的激勵下,倫敦差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於1795年成立。隔年,他們差遣了廿九位宣教士前往大溪地傳道。1807年,第一位來華的更正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以及1840年到南非傳道的李文斯頓醫生,均是在倫敦差會的派遣下外出傳道的。倫敦差會初成立時,是一個跨宗派的聯合差會,後來卻漸漸演變成為公理會的附屬組織。英國聖公會也於1799年成立了自己的差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也就是後來的安立甘會,當年和受恩教士(M. E. Barber)就是在此差會的派遣下來到中國。此外,循道會於1818年也組織了循道差會(Mrthodist Missionart Society),擴大活動範圍,也就是後來的美以美會。類似的差傳組織相繼在美、德、法、荷等地出現,幾乎各宗派都有其獨立的差會,以專注發展某一地區的福音工作。

這 些差傳組織中最大的一個國際差會,是戴德生(J. Hudson Taylor)所創的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戴德生於1832年生於英國約克郡,1853年在中國福音會(China Evangelication Society)的差派下來到中國,後獨立成為自由傳道人。當時大多的傳教士都在沿海一帶作工,戴德生看見了內地的廣大需要,遂於1865年成立了中國內 地會。戴德生的幾個傳教原則,如:不對外尋求經濟支援,以信心仰望神的祝福;在衣著習慣上入境隨俗;以及直接將總部設在中國等,都成了宣教工作的新典範。 1885年,七位劍橋的畢業生加入內地會來到中國,他們的奉獻,大大激勵了其他的英國人,以至於短短五年之內,內地會的傳教士人數就從原有的163人,增 加到800人,佔了整個福音派傳教士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除 了各式各樣的差傳組織外,聖經公會也大量興起,與傳教工作相輔相成。1802年,1804年,英國及外地聖經公會在倫敦成立,其主要的宗旨是「鼓勵經文本 聖經廣泛通行」。此組織很快的協助各地,如俄國、荷蘭、德國、挪威、瑞典、丹麥等國成立聖經公會。1816年,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也在紐約成立,派發聖經給前線的拓荒者、印地安部落、和大量湧進的歐洲移民。舉凡宣教士所到之處,立即成立聖經公會,將聖經翻譯成當地語 言。1946年,全球主要的聖經公會在英國聚集,成立了聯合聖經公會(United Bible Societies),加強翻譯、出版、以及發行聖經的工作。宣教事業的蓬勃發展,不僅使得福音所到之處教育普及、醫療提昇,亦為歐洲的基督教帶進了一股 新的活力,更多青年人受激勵奉獻自己,帶進了一地一地的復興。

和受恩教士(Margret E. Barber)

和受恩教士於1866年生於英國南部蘇福克郡的皮森浩(Peasenhall)。父親是一名車輪修理匠,家境貧寒。

1890年,和受恩廿四歲那年,在一場更正教中國宣教大會中,身在遙遠中國的戴德生發出以下的呼召:「在基督教土地上,更正教的眾教會,我們現在呼籲你們,在今後五年以內,差遣一千人來到中國,響應這些呼召。我們乃是為著三億尚未聽見福音的異教徒懇求你們,眼前廣大的事工和責任遠遠過於我們所能擔當,因此我們誠摯的發出懇求。」

在這呼召發出剛好五年後,1895年在英行差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的差遣及資助下,和受恩來到了中國。她寫信給差會的負責人巴林古德:「何等可悅我們能信靠神的話,祂必遮蔽你。當我們頭一次踏上這塊土地,我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體會:神給我們的是何等的尊榮!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就是當我真正抵達中國的時候。」不久,和受恩和另外兩名女傳教士一同被安排前往福州附近的鄉下,她就全人投入應付周遭的需要。後來因當地環境太差,她被指派遷回福州市,在陶恕女子中學教書,為時七年。因著她極富生命,獲得學生們的喜愛,引起了女校校長的妒忌,以十項不法的罪名,向差會控告她的不是。差會令和受恩回英國解釋,在冗長的審論中,她總是選擇靜默,從未表白。在她回英國的期間,遇到了《黎明》雜誌的編者潘湯,從他得著許多幫助。潘湯對於宗派的看見十分清楚,也對聖經中有關國度的預言很有研究。在潘湯的影響下,她開始過一種等候主來的生活。她在倫敦待了兩年,一面操練信心的功課,一面向主禱告,求主讓她再回到中國去。

1909年,和受恩在與索立郡教會的潘湯交通後,再次回到了中國。這次她決定不倚靠差會,單單倚靠主作她的供應。她住在福州附近的一個小村子裏,繼續學習十字架。曾有人問她:「如何為主作工?」她回答:「就是先停下自己的工。」她像是一顆生命的種子,種在中國這塊土地上,表面看來沒有任何偉大的果效,但卻影響了許多人,其中一位就是倪柝聲弟兄。

和教士於 1930年離世,留下許多深刻的詩歌,如《詩歌》282首:「如果我的道路引我去受苦,如果你是命定要我歷艱辛,就願你我從茲交通益親摯,時也刻也無間,彌久彌香甜。如果地樂消減,求你多給天;雖然心可傷痛,願靈仍讚頌;地的香甜聯結,若因你分裂,就願你我之間,聯結更香甜。這路雖然孤單,求你作我伴,用你笑容鼓舞我來盡前途;主,我靠你恩力,盼望能無己,作一潔淨器皿,流出你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