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掃羅與大衛的元帥:押尼珥和約押

 (A)掃羅的將軍押尼珥(撒上26:13-16; 撒下2:8-9,22-23; 3:12,27,32-34)

押尼珥(Abner)實在是一個大有能力與才幹之士. 大衛表揚他是個大能的勇士, 並在他死後說道: “今日以色列人中, 死了一個作元帥的大丈夫”(撒下3:38). 可惜的是, 他的能力與才幹被枉費了, 因為他生命有三大弱點:

(a)只顧自己(Self-interest)

這特徵早就顯露在他身上. 他本該保護耶和華的受膏者  —  掃羅, 但大衛發現他卻在掃羅身旁睡著了(撒上26:5,16). 押尼珥所採取的每一行動, 都是為了提升自己, 謀求己利. 新約的使徒約翰曾譴責丟特腓(Diotrephes)為“好為首的”(約三9), 這特徵也可貼切地用來形容押尼珥. 他先是支持伊施波設(Ish-bosheth, 掃羅的兒子)來反對大衛, 因他認為有利可圖, 可是當他看到大衛得勢後, 就改變立場, 轉向支持大衛.

(b) 違背上帝的話語(Disobedience to God’s Word)

押尼珥知道大衛是上帝所膏立的, 但他刻意抵擋真理, 要立伊施波設為王. 雖然“大衛家日見強盛, 掃羅家日見衰弱”(撒下3:1), 但他繼續背逆上帝. 當他過後支持大衛時, 他厚顏無恥地向以色列眾長老說道: “耶和華曾論到大衛說, 我必借我僕人大衛的手, 救我民以色列脫離非利士人和眾仇敵的手”(撒下3:18), 可見他早就曉得上帝的話語, 但他行事與這真理相違! 可悲的是, 其他人因他的行動受害, 例如亞撒黑(Asahel)為此喪命(撒下3:8-32).

(c) 不願接受責備(Inability to Accept Rebuke)

由於押尼珥與掃羅的妃嬪有染, 伊施波設開口責備他. 他一怒之下, 竟然轉而效忠大衛(撒下3:7-11). 因著高傲, 他不願悔改與和解. 事實上, 他常選擇歸罪於他人, 不願接受責備, 不肯糾正錯誤. 他對約押說: “你要等何時才叫百姓回去, 不追趕弟兄呢?”(撒下2:26)

押尼珥的野心最終使他死在約押的手中. 大衛為他死的情況悲痛萬分, 認為這樣有才幹的人, 應有更光榮的結局! 誠然, “押尼珥何竟像愚頑人死呢? 你手未曾捆綁, 腳未曾鎖住, 你死如人死在罪孽之輩手下一樣”(撒下3:33-34), 這樣的死, 實為可惜可悲啊!

 

(B) 大衛的元帥約押(撒下3:26; 18:5,14; 20:9-10; 王上2:28-34)

押尼珥死後, 大衛承認道: “我雖然受膏為王, 今日還是軟弱. 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包括約押)比我剛強”(撒下3:39; 譯者注: 這話暗示大衛雖反對約押所行所為, 卻對他無可奈何, 因為他的勢力比大衛強). 大衛對約押的讓步, 是他作王統治的時期之一大污點. 同樣, 我們若不除去那些與肉體有關的事, 它們至終會控制我們, 使我們靈性軟弱.

(a)   約押是個圖謀己利的人

他是尋求己利的人, 不以大衛的心意為重. 縱然他做了許多對的事, 但動機卻是錯的只為利己. 他提醒我們保羅所說的那種人 — “別人都求自己的事, 並不求耶穌基督的事”(2:21; 在預表上, 大衛可預表耶穌基督).

(b)   約押是個不順服的人

他可進到王面前, 聽明王的心意, 離開後卻行事與王的心願完全相違. 他深知王的心意是不可殺押尼珥和押沙龍, 他竟然兩者都殺. 66:7: “悖逆的人不可自高.” 彼得教訓我們要“你們既作順命的兒女, 就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 那放縱私欲的樣子”(彼前1:14).

(c)   約押是個懷恨報復的人

約押不像大衛那般的仁慈寬恕. 被人得罪時, 約押腦子裡所充滿的, 就是報復. 他的兄弟亞撒黑被押尼珥殺死後, 他就不斷找機會報復. 懷恨報復的心靈會摧毀我們基督徒的見證, 所以聖經勸勉我們“並要以恩慈相待, 存憐憫的心, 彼此饒恕, 正如上帝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4:32).

(d)   約押是個妒嫉心重的人

雅歌說: “嫉恨如陰間之殘忍”(8:6). 約押殘酷地惡待押尼珥(Abner)和亞瑪撒(Amasa),[1] 這些事顯明他不能容忍任何與他競爭的對手( 撒下3:27; 撒下20:8-10). 基督徒卻不該如此. 保羅挑戰腓立比的信徒說: “凡事不可結黨, 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 只要存心謙卑, 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 也要顧別人的事”(2:3-4).

(e)  約押是個毫無體恤的人

約押無情地傷害大衛所愛惜的人, 說明他根本不理會大衛的感受. 他沒有對那些得罪他的人顯出體恤憐憫的心. 但信徒不可這樣. 彼得寫道: “總而言之, 你們都要同心, 彼此體恤, 相愛如弟兄, 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前3:8).

當人走到人生終點, 竟發現自己沒有成就任何具有價值的事時, 這是何等的悲劇. 約押就是這樣. 外表看來, 他是大衛所依賴的成功人士, 但上帝以別的角度看待他. 希伯來書11章的男女雖有失敗之處, 但他們“都是存著信心死的… 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11:13,39). 上帝看到那推動他們的信心, 仁慈地不看他們的短處, 並把他們的名記在信心英雄榜上, 以此尊榮他們. 約押沒有留名在大衛的勇士榜上, 除了以他來識別他人, “洗魯雅的兒子約押的兄弟亞比篩是這三個勇士的首領… 三十個勇士裡有約押的兄弟亞撒黑… 比錄人拿哈萊, 是給洗魯雅的兒子約押拿兵器的”(撒下23:18,24,37). 約押或許是國中最重要的人, 但得尊榮的卻是別人.

約押的結局是一個自私自利、假冒為善、殘暴無情、忌恨報復的人所應得的. 當年邁的大衛要離世時, 約押不再效忠大衛, 反倒支持大衛的叛逆之子, 就是自立為王的亞多尼雅. 顯然, 約押認為跟從“和平者”所羅門(所羅門意即“和平”, 譯者按)沒有前途, 他只曉得爭戰和流血之路. 當約押發現自己的看法錯了, 他急忙跑到耶和華的帳幕, 抓住祭壇的角, 以為此舉能救他脫險. “角”象徵祭壇和祭物的力量和能力, 但對約押而言卻無益處. 約押的舉動顯示他不瞭解親近上帝的路, 他只會利用祭壇來保護自己, 卻不真誠悔改和獻祭贖罪. 因此, 祭壇非但不能救他, 反倒定了他的罪. 結果, 比拿雅奉命將他殺了, 並葬在約押自己的房屋, 他的房屋位於“荒蕪不毛”的曠野(王上2:34). 所羅門曾論到耶和華對約押的審判, 結果至終成真, “耶和華必使約押流人血的罪, 歸到他自己的頭上, 因為他用刀殺了兩個比他又義又好的人”(王上2:32).[2]

 

 

沒有留言: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