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喬治穆勒年輕時之事奉

    喬治穆勒於1805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在普魯士的克魯本(Kroppenstadt)。1810年移家到海末斯濱(Heimersleben),父親在那裏負責收特准稅。喬治有個哥哥;他父親以屬世的原則教育孩子們。喬治的觀念是,如果犯罪不被捉住就不是罪;被捉住能夠逃脫,也不是罪。父親知道兒子的毛病;但仍然期望他能作路德宗教會的牧師。

 

    十六歲那年,他拿了父親的錢,同朋友任意浪費,住豪華旅館不付錢,他終於被捉住了。十二月十八日到次年一月十二日的三個多禮拜,在監獄裏度過,包括聖誕節在內。他向監獄看守人員要一本聖經,為的是打發時間。那是他第一次讀經。他父親代他付欠帳,使他得釋放,並有旅費回家。

 

    十七歲,喬治進入挪得屋(Nordhausen)學校。在校二年半的時間,他早晨四點起床,勤奮讀書,學拉丁古典文學,法國歷史,德國文學,希伯來文,希臘文並數學。他有三百多冊書,只是沒有聖經。不過,他在校成績優異。

 

    二十歲那年,喬治進入和邑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那是一所敬虔主義傳統的大學,深受司本耐(Philipp J. Spener)和法蘭奇(Ahgust H. Francke)的影響。喬治也獲得路德宗的傳道許可。只是,他知道,自己沒有歸正,哪有道可傳?

1825年十一月,他剛進入大學一個月,盼望能同基督徒結交,學習敬虔;剛好有個同學貝他(Beta),是個退後的信徒,他也正想同喬治來往,為的是好學玩樂。二人志不同而道合。周末無事,貝他約他去參加一個禮拜六晚間的聚會。那聚會是在華革耐(Johaan Wagner)的家中,自然沒有傳統的儀式。穆勒為他的突然來訪向主人道歉;華革耐那個平常的工人,笑著對他說:“歡迎你隨時來;這家和心都向你敞開!”

 

    唱詩過後,凱賽爾(Kayser,後來成為倫敦會的宣教士)領導聚會。他先領大家跪下禱告,讀一章聖經,朗讀一篇印好的講章,然後再一同唱詩。

 

    當華革耐作結束禱告的時候,穆勒想:“我雖然比這文盲工人學問好得多,但不能作這樣的禱告。”當時,他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樂,是從生來沒有經歷過的。

弟兄會運動,一般認為由1828年在都伯林(Dublin)的聚會開始;其實革碌夫(Anthony Groves)和帕耐勒(John Parnell)在那以前,近代弟兄會就開始了,華革耐家類型的聚會,已經在多處存在。

 

    穆勒從來沒有跪下禱告過,凱賽爾的禱告,給他極深的印象;回到家中,跪下禱告,一種深深的平安充滿心裏。他從此勤讀聖經,禱告,成為新人。雖然同學們嗤笑他,想引他同奔舊日那放蕩無度的道路,他仍然堅持新的生活。

 

    1826年,穆勒有心願作宣教士。那時,大學裏來了一位神學教授陶拉克博士(Dr. Tholuck),是敬虔的學者,穆勒從他領受很多屬靈教益。穆勒覺得既然開始走信心的道路,就不應該再繼續受父親支持,因為接受父親的錢,表明必須照他的期望去作;他願意順從主的引導。不久,陶拉克教授介紹穆勒教幾位新來的美國教授德文,所收學費可供應生活需用。

 

    1826年八月二十七日,穆勒第一次講道。他費力準備寫講章,默記下來;但所講信息並未帶來上帝賜福的效果。下午的講道,他隨聖靈引導,讀馬太福音第五章,接著,闡述其中的意義:“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會眾聚精會上帝的領受,也能夠明白其涵義。穆勒回到家中,心中有極大的平安喜樂。從這次的經驗,他學會了仰望上帝的信息。

 

    那年裏,穆勒有兩個月的時間,住在和邑一所孤兒院,那裏有為神學生預備的免費宿舍。那所孤兒院,是法蘭奇於一百多年前建立的。在那裏,穆勒讀到了法蘭奇的事蹟:憑著信心建立孤兒院,一直憑信心仰望上帝的供應,直到現在。這給穆勒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一天,也會照樣仰望上帝。

 

    在學院裏,穆勒對希伯來文發生濃厚興趣。在1827年十一月十七日,他向陶拉克教授談起,向猶太人傳福音的意向。陶拉克立即向倫敦會寫信推薦。1828年六月十三日,倫敦會接受他為宣教士,需要先到倫敦實習六個月。

 

    次年三月十九日,穆勒到達倫敦。他隨從主的引導,踏上那全然陌生的土地,心裏充滿平安。他尋找機會事奉,在學生聚會中,或向猶太少年傳揚上帝的福音,等候倫敦會指派工作。

 

    那時,他的胃病又發作了。在養病期間,他回顧神學生的生活,常是讀許多關於聖經的書籍,而沒有讀聖經。因此,他讀聖經,默想經文的意思,祈禱,相信並照著遵行。穆勒熱愛聖經,因為那是上帝的話;他一生讀了二百多遍,到老時平均一年讀經四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跪著讀的。

 

    1829年七月,穆勒把自己的心完全交出給上帝;不再愛慕世上的名利,權勢,享受和娛樂,以上帝為他的一切。

 

    那年冬天,他到迪昂(Devon)附近天茂茨(Tiegnmouth)的以便以謝會堂(Ebenezer Chapel)證道,他講:喜樂的基督徒。接著,他們請他早晨講系列的羅馬書信息。此後,他們請他為永久的牧者。在那裏,有三位婦女,請他思考受浸的真理。穆勒以為自己從小就受了洗,沒有再受浸的必要;但他仔細查考聖經,覺得應該遵行“信而受浸”的禮儀,就接受了全身的浸禮。他也查考聖經,關於主餐的問題;聖經雖然沒有明白規定,不過,他覺得應該效法使徒保羅的榜樣,每主日擘餅記念主(徒二○:7)。同時,他以為根據聖經,信徒應該可以在聚會中講話,以肢體彼此建立(弗四:;羅一二:)。

 

    1830年一月,倫敦會通知穆勒,終止了彼此的關係。現在,他在教會體制上,完全同意現代弟兄會。

 

 

 

 

沒有留言: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