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第四及五世紀教義的爭論:西方教義的爭執

前言:

西方的教義爭執 :奧古士丁與摩尼教、多那徒主義及伯拉就主義的爭執。

A.     奧古士丁生平:

1.生於Numidia 靠加太基。 父為異教徒羅馬政府的小官,母Monica為一虔誠禱告熱心的信徒,他持續為他的兒子的悔改禱告。

2.悔改:在米蘭 戲劇性的悔改;羅馬書13:13/14

3.信仰之旅:他生活在道德的墬落及無出路的玄思臆測哲學中。在黑暗中經由新柏拉圖主義終於回到基督信仰的懷抱,其悔改經歷寫於懺悔錄。

4.信主後,獻身維護基督教信仰。著作有250冊,其中最著名為上帝之城,費14年完成,為一基督教歷史觀的護教著,其目的為回應羅馬城遭蠻族攻陷的事件而辯護。

B.     其教義的創作:

1.皆為牧會的需要,針對摩尼教、多那徒主義、伯拉糾主義而發。

2.與摩尼教的爭論:

-摩尼教的二元論:善惡力量存在宇宙中,也存於人身上,故信徒當去惡存善,過禁欲的生活。其觀點頗似諾斯底主義 ,奧古士丁被它的二元論能在理性上解釋惡的來源,曾經熱中此道有數年之久,透過新柏拉圖哲學之助,得以離開此道(此哲學倡導惡就是善的缺乏,解釋了奧古似丁的困惑),最後再由此哲學歸回基督的懷抱,得知惡皆來自墬落的魔鬼不是上帝所造的。

3.多那徒主義的衝突:

爭論教會的聖潔性、聖禮的有效性。此爭辯塑造他的教會觀及聖禮觀。

4.伯拉糾主義的衝突:

-伯拉糾主張人性本為善,行惡是因後天受環境的污染。哪麼基督還有何好處?基督的恩典可以助人一臂之力,更易,也更快達到為善成聖的目標。

-奧古士丁主張人性完全敗壞,故需要上帝不可抗拒的預定揀選的恩典。他與伯拉糾的衝突塑造他的人性論及恩典論。

-431以弗所會議定伯拉糾為異端;529 Orange Council定半伯拉糾主義為異端(主張人有自由意志可以拒絕上帝的救恩)。



沒有留言: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