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教會的誕生


    耶穌受洗後立即開始在加利利傳揚天國的福音,不久便有很多人跟隨祂,耶穌與門徒的聯合標誌著新團體的出現。主耶穌的死使得門徒四散,光景暗淡。但他的復活和升天,不僅令以彼得為首的使徒重新得力,而且使更多的人加入了他們見證的行列。

一、教會的誕辰
   
 五旬節聖靈降臨,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教會的誕生。福音帶著聖靈的大能迅速傳開,當天就有三千人歸主。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團體發展很快,不久就有加利利和猶太的居民,還有流散在外的猶太人,甚至一些希伯來祭司也參加進來。這個基督徒團體很早就採用了教會這一名稱。

    教會此詞的希臘文意為召出來的聚集。不過,原先的意義似乎不僅僅是聚集,還用以區別那些承認耶穌為基督的會眾與那些不承認這一點的猶太人。並且這個詞也和它在《舊約》中的用法有聯繫。在七十士譯本中,它被用來指以色列全體人民是上帝所呼召的會眾。

二、初期的組織形式
   
 當時耶路撒冷的基督徒仍到會堂禮拜,遵守猶太律法。但除此之外,他們有自己的特殊儀式,每日在私人家中一起禱告,互相勸勉和掰餅,期待著主不久以後再次回來。

    耶路撒冷教會組織形式簡單,起初以彼得為首,約翰居次,其餘使徒和他們結成一團。由於本地信徒和講希臘文的猶太信徒之間因為供應問題發生矛盾,故指定了一個七人委員會,被視為執事團的起源,但更可能是長老制的開始。不久在保羅組織的教會中就有長老出現(徒1423)。

三、承當的大使命(徒18  2819
   
 主耶穌不單提出要復活建立教會,成為新的敬拜、事奉的所在。主耶穌升天前更給門徒一個大使命,那就是將福音從耶路撒冷一直傳到地極﹔並且將真道教導信徒遵守。

    (一)福音使命
   
 其間,主耶穌特別的提到福音的路線和方向: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其用意首先指出福音要從猶太人到外邦人﹔其二也指出福音的傳揚是循序漸進的。

    (二)教導使命
   
 其次,主耶穌也指出教會在地上的大使命之二──門徒培訓。要將主耶穌的道教導人遵守。這兩者,也是神給教會的兩大硬指標,也是教會發展的兩個方向,同樣也是每一個信徒存活的服侍方向。福音的傳開是教會在量上的增長,而門徒培訓則是教會質的增長。

   
儘管耶穌在大使命中吩咐要把福音傳向全世界,耶路撒冷的大部分信徒起初只向猶太人傳,但範圍卻不像表面上看起來那樣小,因為每年有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前往耶路撒冷參加他們最重要的宗教節期,實際上有不少還在耶路撒冷城住下來,不過仍和他們的舊居保持聯繫。(如巴拿巴來自塞浦路斯島,定居耶城)大概主要藉著這些無名的猶太信徒的見證,基督信仰才能在頭幾十年傳到羅馬帝國各地,甚至超過帝國疆界。

教會歷史的幾種分類


    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把歷史分成不同的時期,不同的階段。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加容易掌握教會發展過程的概念。對於教會史一般有以下幾種分法。

(一)三分法──將教會的二千年歷史分為三個時期:

    1、古代教會      30-590A.D.
    2
、中世紀教會    590-1517 A.D.
    3
、近世紀教會    1517-現在

    在古代中,基督教會開始創立,並且它的影響力已經擴張到了文明世界的各部分。希羅文化曾盛極一時。後因蠻族入侵而滅沒於當時的狂流之中。這些蠻族於 476A.D.即世界史初期終結之時──傾覆了西羅馬帝國。在教會歷史中卻以590A.D.大貴格利就職教皇為中世紀的分水嶺。大貴格利所處的時代乃劃分新制度與舊制度的時代。他是末一個羅馬主教和第一個中世紀教皇。

    中世紀之所以得名,乃是因為它的年代上的地位介於古代與近代之間。它乃是希羅文化與條頓拉丁文化之間的一個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決定了西方的將來。在中世紀的初期內,因有蠻族侵入帶來了破壞,所以這時期常被稱為黑暗時期。然而因基督教、希臘、羅馬和條頓,這幾種因素之混合,卻漸漸產生了一種新文化,這種新文化乃是在舊文化毀滅之後慢慢興起的。這種新的條頓拉丁文化,曾經過數世紀之久,才達到成熟之期。拉丁精神在文藝復興之際已達到成熟的境界,而條頓精神則於改教運動中自覺其已達成熟之境而得到解放。

    正當西方文化達到了成熟之境的時候,新大陸被發現了。在路德釘95條綱領於威登堡教堂大門之前25年,哥倫布(Columbus)到了美洲。從1840年以後,外國人民之移居美國比條頓民族進入舊羅馬帝國之運動還要快。故此把近世紀教會史分為兩大部分是很自然的:第一為舊大陸的教會,第二為新大陸的教會。


(二)四分法──將教會的2000年歷史分為四個時期:

    1、早期教會(初期教會)    30-590A.D.  
    2
、中古時期    590-1517A.D.
    3
、改教時期(復原時期)    1517-1648A.D.
    4
、近代時期(現代教會)    1648-

    1517 年,馬丁路德公佈了“95綱領,正式開始宗教改革(又稱信仰復原)。宗教改革是一場大運動,大約維持了一百年,到了1618年有了一個初步的定論﹔可是接著發生了三十年戰爭,而且這場戰爭是與宗教改革有關的。所以宗教改革時期就定在這個三十年戰爭結束的時候,即1648年。

    1648年以後,歷史一般認為人類進入了現代的時期。所以教會的第四個時期,稱之為近代時期的教會。


(三)七分法
   
 根據啟示錄的七教會連同主耶穌教導的天國的七大比喻將教會史分為七個時期。
    教會的時期(公元)    對應的七教會(啟2-3章)    對應的七比喻(13)
   
使徒時期(33/100    以弗所教會──以弗所:可愛、放鬆之意    撒種的比喻
   
逼迫時期(100/312    士每拿教會──士每拿:” 之意    稗子的比喻
   
國教時期(312/590    別迦摩教會──別迦摩:成婚,高樓之意    芥菜種的比喻
   
教皇時期(590/1517    推雅推喇教會──推雅推喇:女子” 之意    面酵的比喻
   
復原時期(1517/1648    撒狄教會──撒狄:重新、恢復或寶石” 之意    寶貝的比喻
   
復興時期(1648/-    非拉鐵非教會──非拉鐵非:弟兄相愛” 之意    珠子的比喻
   
多元化時期(1910/-    老底嘉教會──老底嘉:民主” 之意    撒網的比喻
   
 七分法中,前面的時間分法其歷史性與四分法中提到的一致。關於第七個時期的開始時間,在不同的書中有不同的分法,本講義之所以將1910年作為多元化時期的開始,是在於這一年舉行了著名的聯合會議,並由此開始了全球教會的聯合之路,之後的聯合大部分成了以新派神學為主流的行動。

研究歷史的價值所在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 

(一)明古知今 

    歷史能幫助我們瞭解過去,以致知道我們的現今是如何從昨天演變過來的,因著這樣的瞭解,使我們知道為什麼我們今天會站在這個位子上,而同時可以向前看,知道如何走下一步。

(二)避免盲點 

    “盲點就是一些我們自己都看不見的東西。我們看事情,往往是從自己的觀點和背景做出發點,因此就很自然牽涉到一些盲點。這點歷史就成了我們的好幫手,因為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清楚的看見一些我們過去也許看不見的事情,避免一些過去的人曾經犯過的錯誤。

曾有人說那些不理會或者是忽略歷史的人,注定要受一種咒詛:就是重複歷史所犯的錯誤。又有人說歷史給人最大的教訓,就是人不吸取歷史的教訓。” 

(三)開闊視野
 
    我們都知道,站得高就望得遠,視野也越廣闊。我們能夠綜合歷史的資料,就會更加的豐富。當我們去仔細的研究探索歷史,看過去發生的事,以及過去的人如何整理他們的信仰,能提供許多我們過去曾經忽略的資料,並幫助我們。

    對歷史神學的瞭解對一個成熟基督徒生命來說是不可以缺少的。如果你覺得你的屬靈生命,好像來到一個不能夠再突破,再進一步發展的地步,也許從歷史的角度來檢討一下你的信仰,會對你有一些幫助。因為歷史神學是探討教會歷史,也是探討我們信仰的歷史的一個功課。它不單只是幫助我們,更豐富的瞭解我們的過去,也使我們的現在變得有意義,使我們的將來擁有一個肯定的方向。它也可以幫助我們避免一些過去的錯誤,吸取過去的教訓,學習歷史裡面的一些榜樣﹔因而開闊我們的視野,幫助我們作個更有把握的基督徒。在我們帶領教會、服侍弟兄姐妹時,成為一個更有方向和確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