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宣教工作的開展

  各公會宗派受了衛斯理運動的影響,開始認識到差派宣教士出去到異地宣教,乃是教會相當重要的使命,因乃有各種宣教團體成立,展開大規模的國外佈道工作。本時期最主要的宣教人物和團體,可列舉如下:

  (一)威廉‧克里和浸信會差會

  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1761~1834)被 人稱為「現代宣教工作之父」。他是英國人,原是個鞋匠,但熱切求學,利用工餘閒暇,自學而通曉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和法文。後來做了浸信會的傳道人,因收入有限,故靠教書補貼。有日在教地理課時,他發現世界大部分地區尚未聽過福音,因此心很憂悶,就在浸信會的教牧聚會中提問:「主耶穌命門徒往普天下去傳道,是單向當日的門徒說的呢,或是也向萬代的門徒說的呢?」

  當時會長答道:「倘若上帝要外邦人悔改,不是靠著你我的力量。」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帝用不著人為祂出去國外佈道。克氏聽了,久久不能釋懷。一七九二年的浸信會教牧聚會,由克氏主講,他引用以賽亞五十四章二至三節,以宣教責任為題,講了一篇有力、感人的信息;說了一句著名的口號:「期望上帝為我們成就大事;嘗試我們為上帝成就大事。」

  赴會的人都受了感動。過了五個月,浸信會的差會宣告成立,第一個宣教 士就是威廉克里本人。

    一七九三年,克氏舉家到印度去宣教。起初,英國商人和英國政府多方留難;並且手中缺錢,家眷生病,工作又不見成效,真是苦不堪言。但他一點都不氣餒,再接再勵。四十年之久,一面傳道,一面教書,又把聖經繙譯成數十種不同的印度文字和方言。他實際上把他一生和所有都奉獻給在印度的宣教工作,妻兒都在印度患病死去。有關威廉克里在印度的宣教工作報告,激勵了英、美的各宗派公會,成立各種國外差會,投入教會對海外的宣教工作。

    (二)聖經公會

  聖經公會(Bible Society)與差會同時興起,成為基督教宣教工作的左右手。於主後一八零二年,一位出名的北威爾斯加爾文派牧師多馬士‧查理斯(Thomas Charles),因為沒有任何團體肯為他出版一本威爾斯語聖經,於是著手成立了一個獨立的聖經公會。到了一八零四年,經過一位浸信會信徒名叫約瑟夫‧休斯(Joseph Hughes)的呼籲,終於成立了「英國聖經公會」,為英國本地及國外供應聖經。英國聖經公會的規模很大,到一九零六年時,單在英國國內,就有五千八百個分會;在英國國外,也有二千二百個分會。將新舊約全部聖經繙譯成一千多種文字,每年印刷百萬本以上,並且大多是免費贈閱的。

    隨著英國聖經公會的出現,各國也陸續成立了類似的組織。起初,多係屬於英國聖經公會的分會。但在美國,經過一位名叫撒母耳‧米爾斯(Samuel Mills)的策劃與推動,終於在一八一六年聯合了美國各地的聖經組織,正式成立「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這個聖經公會,也和英國聖經公會一樣,繙譯、印刷並分發成各種語文的聖經,對全世界的宣教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三)馬禮遜到中國傳道

  更正教最初到中國的傳道士,就是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他是英國人,十二歲即得救,立志獻身服事上帝,因此努力讀經,時常禱告,又學會了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還有別種的科學。馬氏最大的希望,就是順服上帝的旨意遠赴國外傳福音。一八零四年,他向「倫敦傳道會」(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申請為外國傳教師,該會命他就非洲或中國擇其一時,他選擇了中國,便開始學習中國語文,請了一位僑居倫敦的華人楊善達做他的教習。

    一八零七年,馬氏動身來華。因英商不許他乘他們的船,他就先乘船到美國。在彼有美國人問他說:「中國人崇拜偶像,你想感化他們信上帝麼?」

  馬氏說:「這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只有上帝纔能。」

  後來他到了廣州,得不到居留權,且當時滿清政府嚴禁外國人傳教給華人。

    直到一八零九年,馬氏與莫瑪麗(Mary Morton)在澳門結婚,並受聘為英商東印度公司的繙譯員。他藉此取得居留中國的身份,得以往來於澳門、廣州之 間,並且利用所得的薪金作為傳道費用。馬氏一生努力傳教,但甚少有效果,僅得著幾位中國人歸主。第一位信奉主的中國人名叫蔡高,他於一八一四年受浸。第二 位信徒名叫梁發,他後來做了首位中國傳道人,但因清朝政府要捉拿他,就跑到南洋麻六甲(Malacca)。

    馬氏一生的傳道事業雖被時代環境所限制,而不見有甚麼果效,但他精通中文,除編著了一本《華英字典》外,又將新舊約全部聖經繙譯成中文,給中國基督教歷史留下了一頁不可磨滅的功蹟。

    (四)李文斯頓與非洲傳教

  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1813~ 1873), 他是蘇格蘭人,家境清貧,十歲時即在一間綿紗廠作工,每日長達十四小時,但他好學不倦,買書自習。後來環境許可,得入夜校攻讀。他悔改重生後,即感到有強 烈的傳道呼召,因此改攻讀神學和醫學,並獲得神學及醫學學位。一八四零年,他得到倫敦傳道會的差派,在南非開始宣教,在那裏遇見著名的莫法德醫生(Dr. Robert Moffat),兩人同工配搭,李氏並娶了莫氏的女兒為妻。

    李氏熱 愛非洲土人,盡力保護他們,因此受到買賣奴隸的白種人的忌恨,甚至燒燬他所建立的教堂,但他不改初衷,深入非洲內陸探險、傳教,而成了有名的探險佈道家。 他因不顧艱險、苦楚,到處向非洲土人傳福音,因此很受土人的愛戴。由於非洲內陸生活環境很差,實在令他筋疲力盡,人們勸他稍事休息,他反而勸別人當竭力為 主作工,他說:「我所作的算不得甚麼犧牲,該算是從中獲取一生的好處。」

  一日早晨,他的僕人到他房間來向他請安,發現他跪在床旁於禱告中去世。死時,年纔 六十歲。他的同工們將他的「心臟」葬於非洲,因他們說他的心屬於非洲;另把他的遺體運回英國,葬於倫敦西敏寺教堂之內。

    (五)戴德生與中國內地會

  戴德生(Hudson Taylor,1832~1905)是英國人,他在1853年加入「中國傳道會」到中國當宣教士。後來因他不滿意該組織,且自己又傾向於弟兄會的思想,故變成一個獨立的宣教士。直到1860年,因健康問題不得不返回英國療病。回英期間,他完成了醫科的訓練,並於1865年成立「中國內地會」(China Inland Mission)。這是第一個真正超宗派的佈道團,也是十九世紀世界「信心宣教」的模範。

    當時,各宗派的差會都只在中國的沿海各省作工;中國內地會乃設定如下的宗旨:

  (一)只在別的團體不去的內陸地區傳福音;

  (二)歡迎各宗派、人種的傳教士加入行列,共同促成「引導非基督徒脫離黑暗進入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上帝」;

  (三)接納沒有受過神學訓練的宣教士;

  (四)所有的宣教士必須認同中國人,採用中國衣著、飲食和生活習慣;

  (五)經費完全以信心依靠上帝──不求人饋贈,不向人借款,不表彰捐款人的姓名;

  (六)宣教士沒有固定的薪水,量入為出;

  (七)總會設於中國,僅偶而派人回英國或寄送書信,使關心的信徒得悉他們的工作情況。

    (六)救世軍

  十九世紀的末葉(1878年),有一個名叫卜威廉(William Booth,1829~1912)的英國人發起了一個特殊性質的宗教團體,並稱它為「救世軍」(Salvation Army)。起初的目的,在乎宣傳福音,後來推廣範圍,包括社會事業。他稱這個會為「軍」,因他認為他們所作的工 作,是與罪惡交戰;他自己是本軍的「大將」,他以下有「軍官」和「兵曹」,他們都要穿軍衣。他們聚會和辦公的場所,名叫「砲台」。他們的軍旗上,有「血和火」的字樣,「血」是指耶穌基督為人捨身,「火」是指聖靈用祂的靈火,燒掉人心的罪惡,並激發人有火熱的心去救人的靈魂。

    救世軍的工作,不獨注重靈性和道德方面的培養,還以基督教的原則推動社會和慈善的事業,他們對於救濟窮苦、酗酒、失業、無告、罪犯、墮落等各種遭遇之人的工作,已成為舉世皆知的了。現在救世軍的服務已普及世界各國和地區,所用的語言達一百多種。

敬虔主義探究

 

      正當唯理主義盛行於教會中時,「敬虔主義」(Pietism)的興起,為當時的信徒提供了另一種的選擇。事實上,敬虔主義並不是對唯理主義或自然神論的回應;早在路德改教之後,因為改革教派過於注重純正的教義信條和冷漠的形式儀文,敬虔主義乃是針對此而作出的反抗運動。

      敬虔主義強調重生、個人信心,以基督徒切身經歷作為宣教動機等等的重點。它的特色包括聖經的道德、罪惡感與被赦感、靈修禱告的聖潔、對人類的同情、感情的情緒化表現,以及聽道與唱詩時的熱誠。

      敬虔主義大體上在德國發展,然後又滲入挪威、瑞典及丹麥的路德會信義宗內,在平信徒中激發起宗教熱忱;從德國移民到美國去的信徒中,也有很多是深受此運動影響的。由敬虔主義孕育出來一種生機更為活潑的敬虔生活,大大地改善了牧師們的靈性品質、講道事工,以及青年基督徒的訓練,並增進了平信徒對於教會的責任心。

      敬虔主義的主要領袖是:

  (一)施本爾(Philip Jacob Spener,1635~1705年)

      施本爾是路德派信義宗的牧師,為日耳曼敬虔主義的創始人。他鑒於當時的教會太過注重爭論教義細節,但教會裏面卻有許多的邪惡,因此主張:信徒個人靈修時精 聖經;全體信徒皆為祭司;愛心與知識並重;在神學辯論上,不求個人和自私的爭執,只求真理得以辨明;以更高的道德標準重組神學教育;復興福音宣講;主日講章應以建立信眾的靈性生活為目的。他反對跳舞、玩撲克牌、看戲,且教人在飲食服裝上要有節制。他又籌組家中的「革新」(Regenerates)小組聚會,讀聖經、禱告、討論講章;人們戲稱此類小組聚會為「敬虔小組」(Collegia Pietatis),這是「敬虔主義」名稱的來源。

  (二)富朗開(August Herman Francke,1663~1727年)

      富朗開是把敬虔主義運動發揚光大的一個人。他把哈勒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作成敬虔運動的中心,他在那裏造就了很多的傳教士,因此我們可以說,近代傳教運動的曙光,是從這個中心出來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曾到哈勒訪問富朗開,並學習他的教育理論,並且把它應用在普魯士的教育體制中。

重洗派對教會的看法

 

      當路德與慈運理宣告他們的改教運動原則時,重洗派和他們的看法一致,甚至到今天,他們仍贊同基督教的主要教義,如:聖父、基督的神性、教會是信徒的集合、聖經是上帝的話及基督的再來。

      然而,當改教運動擴大以後,這批人開始表示不滿。他們認為改教運動沒有達到「恢復初期教會」的地步。他們堅持教會必須完完全全回到使徒教會時代的信仰和生活。

      重洗派的人對基督以及基督的話、基督的教會和基督的命令特別看重,尤其是基督所強調的愛、聖潔、捨己、降卑、和睦。由於他們重視基督的大使命,使他們對宣教工作格外關心,這也是他們自稱是「委身的一群」的原因。

      他們從新約聖經中所看到的教會,是一個獨立自主、與政府分開的教會,教會的成員只有信徒,並沒有提到嬰兒洗禮之事。根據他們的看法,「嬰兒洗」及「政教合一」是使教會腐化最嚴重的罪。他們認為,信徒的兒女在自己能對信仰負責前的幼齡時期,已經屬於上帝的國度,無需為他們另外施行洗禮。

普世基督教協會之成立

 

        受愛丁堡會議定的影響,教會產生了“生活與工作委員會”和“信仰與教制委員會”。1937年,決議將上述兩委員會聯合成“普世基督教協會”,且於1938年成立“普世基督教協會”的臨時委員會。

        1948年,普世基督協會在阿姆斯特丹正式成立,當時共有44個國家,147年教會派出代表參加。致力推動全球教會的合一運動,強調“凡認耶穌基督為上帝及救主”的教會,便可加入成為會員。

        1961年,普世基督教協會第三次會議在印度新德里(New Delhi)舉行,在此次會議中,“國際宣教協會”也正式與它合并,從此各種普世教會運動匯為一條主流,聲勢大增。

    毫無疑問,普世合一運動是一個偉大的基督教運動,一些擁有時代敏銳觸覺的基督徒,努力使基督教走向一個全球化的新紀元。他們關懷信仰在現世的有效性,實踐基督教的合一要求。但與此同時,為了促使不同地域不同群體的基督徒走在一起,他們不得不將基督教信仰大幅度簡化,還原至與不信幾乎毫無差異的地步。這種回避傳統、回避教義的態度,無可避免地將基督教掏空了,信仰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代名詞,或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人類夢想。

    我們承認求同存異是尋求合一所必備的態度,過分強調雙方的分歧,只會使對話或合一成為不可能。不過,合與分之間如何劃線,如何在寬容中有所堅持,如何在與人結盟時不致迷失了自己,是不容易簡單地定奪的。普世基督教協會最為人所詬病的,正是它們的容納性過強。

        到了二十世紀初年,教會信仰方面興起了一股“現代神學”的思潮,這種自由主義和人本的神學思想對當時的教會影響甚大。普世基督教協會裡面也慢慢讓這種思想成為主導。她所發揮、傳達出來的信息與影響,就依附著這種自由主義的神學思想。結果正統教會裡就出現一個對抗運動,另外形成了一個基督教組織。

愛丁堡國際宣教會議

         十九世紀,在普世宣教的熱潮之下,很多的宣教機構開始思想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力量的整合。於是,1854年在紐約舉行了第一次世界性的宣教會議。此後間歇的舉行其它會議。

        1910 年,世界宣教會議在愛丁堡(Edinburgh)舉行。按合作性的宣教會議來計算,這次應是第八次了,不過這次會議與以前的有本質區別,參加者不僅是對普世宣教深感興趣的人,也是各宣教協會的正式代表。大會事先經過縝密的籌備,來自各宣教協會及後進教會的代表均出席,并提供各自的良好報告。許多在二十世紀普世教會運動中占極重要地位的人,都是由愛丁堡會議得到靈感及指示的。

        這一次會議的推動者及大會主席是當時任“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和“世界基督徒青年會”主席的穆德(John  R. Mott,1865-1955)。他在此之前,已在學生和青年事工中開始推行合一運動。這一次會議是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一大轉折點。

    會後設立了“續行委員會”,以保持在愛丁堡所獲的成就,促成了1921年成立的“國際宣教協會” (International  Missionary  Council),其第一任主席即為美國衛理公會的信徒穆德。此協會的會員主要是各國各地區的超宗派的宣教組織,如德國的“福音宣教委員會”,北美的“國外宣教會議”等。協會鼓勵各後進教會,特別如印度、中國、日本、近東等地,發展全國性的“基督教協進會”(National  Christian  Councils)。國際宣教協會使得普世差傳事工在二十世紀裡,得以有效的、繼續的開展。

        在宣教事工聯合發展的合作氣氛裡,另外兩個組織出現了。其一為“生活與工作委員會”﹔1925年,在瑞典信義會的牧師瑟得布倫 (Nathan  Soderblom, 1866-1931)倡議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第一次“普世基督徒生活與事工大會” (Universal  Christian  Conference on  Life  and  Work)。其續行委員會於1930年成立了“普世基督徒生活與事工協會” (Universal  Christian  Council  for  Life  and  Work),以共同討論基督徒的倫理行為以及所面對普世性的救濟工作。

        其二為“信仰與教制委員會”﹔在愛丁堡會議時節,當時美國聖公會的主教布蘭特(Charles  H.  Brent, 1862-1929)提出的聯合,後來經過多年的籌備,第一次普世信仰與教制會議於1927年在洛桑(Lausanne)舉行。當時有來自百餘教會的四百多位代表參加,他們對各教會間最艱深的問題曾加以充份的討論,彼此彌漫著友好的態度﹔又設立續行委員會以推進此運動。這個委員會主要商討的就是怎樣消除大家在信仰上的一些分歧,使得教會的制度能夠在一個彼此接納的情況下走向合一。

         到此時,基督教會的合一問題已為眾多的同工所注目,愛丁堡會議在當時教會的合一運動事工上確實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此,“愛丁堡會議”被視為教聯運動的開始,這也是本講義以1910年作為“多元化時期”開始之年的原因所在。穆德也因此被譽為近代普世合一運動之父。

丁道爾(Tyndale)翻譯聖經

 從教會歷史一開始,上帝的話和上帝的靈就是最重要的兩個元素。耶穌和使徒們的教導,奠基於舊約;後來新舊約聖經就成為基督徒真理的源頭,也是生活行為的規範。

      教會歷史中,最具影響力的因素之一是將聖經譯成不同語言。直到今日,只要能作到,宣教士們就將聖經譯成宣教對象的語言。七十位學者在西元前三世紀左右,把舊約自希伯來文譯成希臘文,而成為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耶柔米將聖經自希伯來文和希臘文譯成拉丁文,而成有名的武加大譯本(Vu1gate)。聖經譯本是推動改教運動最具威力的力量:威克裏夫將聖經譯成當時的英文;路德將聖經譯成德文;加爾文提供法文譯本;荷文譯本大大助長了荷蘭的改教運動;而丁道爾也開始將聖經譯成英文。

      丁道爾(William Tyndale) 先後在牛津、劍橋受教育。他首先接觸伊拉斯姆的觀念,然後是路德的,最後是慈運理的。因此,他定意要把聖經放在每一個人手中。一般百姓當然無法讀拉丁文聖經,至於威克裏夫的英文譯本,一方面數量很少,一方面經過二百年後,英文本身有很多變遷,使威克裏夫譯本中的英文不易瞭解。

      丁道爾的譯本於西元1525年 在德國出版,是直接由希臘文譯成英文的精彩譯本,(威克裏夫譯本是自拉丁文的武加大譯成的)。第一版共出六千冊,在往後十年中,又出了七版。接下來,他又翻譯了舊約的一部份。在整個翻譯過程中,丁道爾都在強烈反對和恐怖逼迫的威脅之下。最後,他的敵人將他捉到,丁道爾終於在西元1536年六月於布魯塞爾附近殉道。他的譯本為英國及蘇格蘭改教運動帶來極大的幫助,再一次證明上帝的話比刀劍更有能力。

      西元1535年,另一本全部聖經的英譯本問世,它是由科威對勒(Mi1es Coverda1e)翻譯的。

擴展與分裂的時期序論

       基督教隨著歷史的演進,由發源地巴勒斯坦而擴展到小亞細亞、希臘和義大利,也伸延到北非洲埃及、衣索比亞等地,大體上先在地中海沿岸地區落腳,然後向北擴及歐陸各國,向西達於西班牙、英國。迨十八世紀,隨著移民潮而進入新大陸北美洲。

       但在本時期以前,非洲大部分地區、亞洲、澳洲和南美洲(註:羅馬天主教於十六世紀初葉即已在南美洲開工,故今日中南美洲絕大部分居民屬天主教徒),尚屬基督教處女地,未有大規模的宣教運動出現。所以,本時期可謂是基督教擴展到世界各地的時期。

          再者,基督教自從馬丁路德改教之後,雖也分裂成如下的數大宗派:路德會(信義宗)、加爾文宗、長老會、英國聖公會、公理會、浸信會、貴格會、衛斯理循道會、摩爾維亞弟兄會,以及清教徒等少數自由團體,但大體上仍寥寥可數。迨至本時期以後,各公會宗派一分再分,又加上各種新興團體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故本時期又可謂是基督教的分裂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