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衛斯理的信仰

 

    衛斯理的神學和正統復原教主義大致一樣:他相信基督的神性、神蹟和宗教的超然性。他與浸禮派不同的地方是,他相信也實行嬰兒洗禮。

    有一點他與傳統的復原教主義完全不同:衛斯理屬於亞米紐斯派,他公開反對加爾文主義。懷特腓德則為強烈的加爾文派,他於西元1770年去世後,衛斯理便在年會中,清楚地表明自己採亞米紐斯主義的立場。

    因著愛靈魂心切,他脫離了英國國教教會而採用新方法;也是出於這份愛靈魂的心,他嚴厲地反對加爾文主義。他深信罪的權勢,以及基督寶血的功能,在講道時,他大膽指責當時鄙下的罪行,尤其是酗酒和賭博。

    他渴切帶領他們歸向基督,可是他認為加爾文的預定論和揀選論會攔阻人悔改歸正;為此,他拒絕加爾文主義,抓住亞米紐斯的自由意志論,因他深信,人的歸正是出於個人的意志和揀選。

 

衛斯理的方法

 

    衛斯理採用的方法,不但新而且具革命性;它們在三方面和當時一般教會所行的截然不同:

    第一,衛斯理在露天講道,這是極不尋常的事。當然,那穌在世時不但在會堂講道,也在山上、海邊、路上講道;但當教會成立後,大部份講道部在教堂中進行。露天講道本來不合衛斯理的原則,只因教堂的門都向他關閉,使他轉向不進教堂的人講道,於是露天佈道變成唯一可行之途。

    第二,衛斯理在任何有需要的地方講道,這一點也不尋常。因為在英國及其他國家,牧師只能在他自己的教會或教區中講道及做牧養工作。衛斯理在英國、蘇格蘭、愛爾蘭各地都侵犯其他牧師的教區;當別人批評他時,他說:「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區(The world is  my parish)。」

    衛斯理這樣做是為得著那些不進教堂的人;這麼重大的工作卻被教會牧師所忽略,甚至還有牧師忽略牧養自己教區的信徒。衛斯理由於關懷失喪的靈魂,不得不侵入別人的教區,使他經常遭到強烈的批評。

    第三,衛斯理讓未受按立的人講道,這點和當時一般教會制度恰好相反。在一般教會中,只有正式受過聖職的人纔能講道,但為著飢渴心靈的需要,又在缺乏全職傳道人的情況下,衛斯理只得採用這個方法。

    當平信徒麥克腓德開始在倫敦講道時,衛斯理想立刻自布裏斯多趕回去制止這事;但他的母親對他說:「約翰,千萬不要以為我贊成這事,但你必須小心處理這事,尊重這位年輕人,因為他和你一樣蒙召出來講道;你要觀察他講道的果效,同時,你自己也當聽聽他講道。」

    衛斯理遵照母親的話去行後,歡呼說:「這事是出於主, 願主成就他所喜悅的事!」

    就這樣,約翰衛斯理開了平信徒講道之例,直到今天,仍有許多教會採用這種方式。其實,改革宗教會法規第八條早已為有恩賜的平信徒打開受封之路,但這條路一直未經採用,直到衛斯理才將它付諸實行。

約翰衛斯理時代之英國教會的光景

    約翰衛斯理漫長的一生幾乎涵蓋了整個十八世紀。這期間,英國和法國為了爭奪領導地位而陷入長期、痛苦的競爭之中;也在這世紀中,大英帝國的勢力伸張到印度、 北美、澳洲和南非。在工業革命之下,新機器發明、生產加強、大都市興起、英國的農業社會起了改變;工業時代導致英國人民生活全面的變化。

    這段時期,英國的教會光景是可悲的。無論是安立甘教會,或不同意者所設立的長老派、公理派、浸禮派教會都受到蘇西尼主義及亞米紐斯主義的影響。大部份講道缺乏熱誠,都是一些枯躁乏味的道德論調。除了少數例外,大部份牧師都不做超過本份的工作,所做的也是例行公事而已。教會的高薪職員有低薪助手可以為他們做事;許多傳道人不但忽略自己的本份,反而忙於親睦地主,陪鄉紳們打獵、喝酒、打牌。

    十八世紀前葉,英國的道德光景尤其低落,對上帝普遍的不信,加上粗俗和強暴,使公共娛樂變成非常低級,酗酒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

    然而,十八世紀也不盡全然黑暗:安立甘教會的柏克萊主教(Bishop Berkeley)是一位充滿宣教熱誠的人,他前往羅得島(Rhode Island)宣教。羅威廉(William  Law)寫了一本影響約翰衛斯理極深的書,書名是:「忠誠與聖潔生活的呼召」。直到這時,講英文的信徒仍然反對在崇拜中唱聖詩,除非是唱詩篇經文。

西元1707年,華滋(1saac Watts)的聖詩集出版後,大家的態度才改變。西元1719年,華滋又出版一本大衛之詩聖詩集。他的詩歌充滿對上帝深度敬虔的表達,無愧是「英國近代聖詩的鼻祖」。

    在英國有許多禱告、讀經及靈命追求的會社(societies)。布銳(Bray)牧師鑒於人們對聖經與基督教文字的需要,而於西元1699年成立了「基督教知識促進會」,該會又導致西元1701年「海外福音廣宣會」的成立,後者發展成一個強大的宣道團體。這兩個團體均屬於聖公宗安立甘教會,他們不斷擴展工作,一直繼續到今天。

    英國當時是經濟和軍事成長,宗教與道德衰退,就在這種光景中,約翰衛斯理和他弟弟查理及朋友懷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開始了偉大的事工。

 

 

約翰衛斯理是傑出講員

 

    雖然許多教會不給衛斯理兄弟講道的機會,但他們常在前面所提的「會社」中講道。

    西元1739年,懷特腓德開始在布裏斯多(Bristol) 附近向礦工們露天佈道。不久,他邀請衛斯理兄弟加入。「露天講道」在當時是一件嶄新的嘗試,約翰衛斯理起先對這種講道相當猶豫,因為他認為只有在教堂中講 道才合乎宗教的莊嚴性。然而過不久,他就發現礦工們非常貧窮、從不踏進教堂,他們對福音一無所知,而且靈性飢渴;他也想起那穌在世經常露天講道的事實;因此,約翰衛斯理便於西元1739年四月二日舉行第一次露天講道。

    這就是約翰衛斯理傑出的講道事業之始,這事業一直延續了五十年之久。他騎在馬背上,足跡踏遍英國、蘇格蘭和愛爾蘭。衛斯理雖然沒有懷特腓德戲劇性的講道能力,但他的講道是誠懇的、實際的、大膽的,很少有講員像他那樣有果效,然而,他也激起不少人的敵對,在他講道時,時常引起暴民的反動。

循道派

     循道派  , 循道派會社 ,

循道派會社

 

    約翰衛斯理不但是一位偉大的講員,也是一位偉大的組織家。西元1739年,他在布裏斯多成立了第一個循道派會社;西元1739年五月十二日,在該城建立第一座小禮拜堂。在倫敦,本來參加莫拉維派「桎梏巷會」的循道派信徒,與衛斯理一同退出該會,改在一間破舊的鑄造廠聚會,並於西元1740年七月成立純循道派的「聯合會社」(United Society),雖然衛斯理與莫拉維派保持友善,但莫拉維派與循道派,自此分道揚鑣。

    衛斯理一直無意脫離英國國家教會,因此他一直到晚年都沒有成立一個新宗派或教會。但同時,他又不忍心看到自己工作的果效流失。所以他定意保守並栽培信徒的靈命。在衛斯理開始偉大的講道生涯前,英國已經有許多「宗教會社」,於是衛斯理便以這個方式應用在他的事工上,他把那些因為聽他的講道而信主的人聚在一起, 組成「會社」。

    有興趣的人可以加入其他會社為會員,只有聽他講道而信主的人才可以加入他組織的會社。這些信徒必須繼續領人歸主。不但如此,衛斯理證明一種「會票」(society  tickets),頒給有資格的會員;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利用這種會票制度,衛斯理可以淘汰那些暫時相信或假冒相信的人。

    為了布裏斯多禮拜堂的債務,他又帶出一套重要的循道派編制法。他把所有會社中的會員分班編制;每班十二人,有一位班長;班長的責任是每週向每個會員收取一辨士;這樣做,不但可以收集相當數目的捐款,更重要的是,還能照顧會員的靈命。

    過不久,衛斯理就需要助理同工,他本盼望由受過聖職的人擔任講道工作,卻找不到這種人;因此,西元1742年,麥克斯腓(Maxfield)成為第一位平信徒講員。後來,衛斯理聘請了不少平信徒講員;工作越開展,平信徒工作人員越增加,他們分擔財務管理、主日學及病人采訪等工作。

    起初,循道派會社只分佈在倫敦、布裏斯多及鄰近地區,衛斯理總是親臨各地探望。但工作不斷擴展,這種探望的工作逐漸不可能做到;衛斯理便於西元1744年第一次把各地講員聚集在倫敦開會,而創始了後來循道派組織系統中的最高單位——「年會」(Annual  Conference)。

    兩年後,又把工場分成幾個「聯區」(circuits),每區指派幾位旅行講員。再過不久,又為各區安排助理人員,負責各區一般事務,這些助理人員後來被稱為監督。

    由於平信徒講員在知識上缺乏裝備,衛斯理認為他們最好在一個地方工作不超過六至八個禮拜;於是開始了後來很流行的「巡迴講員」(itinerant  preacher)制度。

    查理衛斯理也擔任了幾年巡迴工作,他娶了一位富有的女子為妻,經常陪他騎馬到各處旅行,她也在查理的聚會中領會眾唱詩。查理是循道派聖詩作家,一共寫了數千首聖詩,其中有許多非常流行,不但循道派教會中,至今所有說英語的教會仍然採用。查理沒有約翰那樣強壯的身體,西元1756年以後,查理便很少出外旅行,他先在布裏斯多工作,從西元1771到1788年,他一直在倫敦工作,直到去世之時。

 

英國教會改革

      英國教會仍然動蕩  ,

      英國教會繼續改革  ,

       低派、高派和廣派教會運動  ,

     自由傳道者出現福音主義運動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