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 星期三

《伊格那丟書》– 服從主教和長老的權威

  據優西比烏的《教會史》記載,伊格那丟是繼彼得、友阿丟之後的第三位主教。他在被解往羅馬赴難的途中寫的七封信件─《伊格那丟書》,謝扶雅認爲,“是古代教會中最著名最具影響力的文獻。這些函札的共同點,是勸勉教友們應服從主教及眾長老,爲了主教是上帝的代表,眾長老是使徒的代表”。伊格那丟就是這樣明確地回答的:“那在主席位上代表上帝的主教,和代表使徒議會的眾長老……他們承擔著耶穌基督所托付的任務”。

  爲什麼要服從主教和長老的權威呢?目的非常清楚:要保持在上帝裏面的良好秩序。

  伊格那丟勸戒弟兄姐妹要順從主教,如同順服基督。“凡屬上帝與耶穌基督的,都是與主教一致的。而凡悔改做到與教會合一的,也都必屬乎上帝,而遵依耶穌基督以生活”。

  這就是伊格那丟的呼喊:“要聽信主教,眾長老和執事們”,並且他堅信,這就是上帝的聲音。

  伊格那丟告誡教會:若沒有主教的許可,無論是誰,絕對不可做有關教會的事。

  伊格那丟說:聖靈曾經啟示他說:“除非主教所贊許的,什麼事都不要作,要保守你們的身子如上帝的殿一樣,要愛慕團結一致,避免分裂分歧,要效法耶穌基督,如他效法其父一樣。” 

  從反面來說,“無論何人,若是背棄主教,眾長老與執事等,而自作主張,他的心就不純淨。”若是瞞著主教去做任何事,就是伺奉魔鬼。

  承認主教的權威,不能僅僅停在口頭上。“我們應作真基督徒,不可有名無實,比方說,如今有些人,只在言語上承認主教的權柄,卻在他們一切實際的行爲上並不顧到他”因此,弟兄姐妹要真實關心主教,與主教一齊同心祈禱,共同祈求,抱同一的信念,同一的盼望,“一同勞作,共同奮鬥,同奔走,同喫苦,同安息,同生同死又同復活”,作上帝的精兵。在世上,沒有什麼事比這更美好的了。

  主教絕對不可去作那爲上帝所未許可的事。這也是伊格那丟堅持的基本原則。但是,對於主教當如何順從耶穌,如果主教背棄了耶穌弟兄姐妹當如何行?在這些信件中,伊格那丟幾乎沒有論述。

  伊格那丟盡全力促進教會的合一,從教會短短的歷史中,他敏銳地看到:“在分裂和恨怒的地方上帝斷乎不住”,而促進合一的路就是眾教友與主教、長老及執事在主的真理和愛中的合一。

  他根據自己的切身經驗,以極大的熱情勉勵弟兄姐妹說:“你們尊從主教的旨意行事,是理所當然的,而你們現正照作,你們的眾長老得應得的名譽,配作上帝的僕人,他們和主教融洽合作,如同弦之於琴。所以你們可用同心合意的愛去歌頌耶穌基督。你們各人當加入這個歌唱團,並接受上帝的發音而合奏,借著耶穌基督而同聲贊美聖父,這樣,他可以又聽到你們,又因著你們的善行而承認你們爲他兒子的肢體。於是你們成爲無可指責的統一,好叫你們經常與上帝相通,這對你們是很有益的。

  若是我在這片刻的工夫中而得與你們的主教有這樣的團契融諧,這不是凡俗的,卻是屬靈的,何況你們,我能更估計到你們比我更有福氣,因爲你們時常與他合一,如同教會跟耶穌基督合一,和耶穌基督與聖父合一一般,因而萬有可以同聲唱和”。”謝扶雅稱:這真不失爲古今中外所有勸勉文字中極其罕見的一篇美文。

《革利免第一書》– 在分裂和恨怒的地方,上帝斷乎不住

 

  自教會建立後,敵基督的力量就在教會中開始制造紛爭,保羅當年就曾因爲哥林多教會的紛爭,寫下了著名的《哥林多前、後書》。收入《早期文獻》的《革利免第一書》(以下簡稱《革一書》),大概寫於第一世紀最後的十年之間,也是寫給哥林多教會的,起因還是教會內部的紛爭:年輕教友反對老年教友,並擅自趕走教會的長老。

  《革一書》從該隱因爲嫉妒而犯罪說起,講到當代最偉大的兩個使徒:彼得爲了人們的不義嫉妒屢次遭遇苦難,終於殉道而亡;保羅也爲了人們的嫉妒和紛爭,而將自己作了忍受苦難的標准,以至舍生。因此,主的兒女要謙卑而順服,竭力向和平的目標邁進,保守主賜給我們的那美好卓越的和平,在教會中過和睦的生活。

  《革一書》視教會的紛爭爲割裂基督身體的大罪,“你們當中爲什麼有紛爭、憤怒、結黨、分裂和爭鬥呢?我們不是同奉一位上帝,一位基督嗎?不都是同受一位賜恩的聖靈之澆灌嗎?而基督的呼召,豈不是同一的嗎?我們爲什麼將基督的身體割裂,又將他的手足傷殘,並破壞我們自己的身體,甚至瘋狂地忘卻我們彼此各是相輔的肢體呢?……你們的分裂,使許多人絆倒,將許多人投入絕望的深淵,使許多人疑慮,又令得我們全體憂傷……使主的名受毀謗,而更對你們自己產生危機”。

  在分裂和恨怒的地方,上帝斷乎不住,這是聖徒認定的真理。

  《革一書》宣告:“愛使我們與上帝結合。愛遮蓋許多的罪。愛包容萬事,在萬事上恒常忍耐。在愛中沒有卑賤,沒有驕傲;愛不容許分裂,愛不啟爭端。愛作出萬事歸於和諧。在愛之中上帝的所有選民得以成全。若沒有愛,就無可取悅於上帝”。所以,我們應當祈求上帝的憐憫,使我們可以得到主所賜給我們的這樣的愛。

  《革一書》挑戰陷入紛爭中的兄弟姐妹,“你們當中誰是尊貴,誰具有熱情,誰真正充滿了愛心呢?這樣的人應喊出:' 若有反抗,紛爭,和分裂,都是由我而起,我將自己引退。聽憑你們的意見要我往哪裏去,我就往哪裏,我要聽從大眾的吩咐,惟願基督的羊群與那受派立的長老們都得和睦。 '這樣做的人將在基督裏自己贏得榮耀,無論往何處,就沒有人不歡迎他”。因爲這樣的弟兄姐妹用生命表明,他們“寧願讓自己受苦,而不牽累鄰人;寧願自受非難,也不使由前人留下來的尊嚴而公義的傳統,即教會中必須過和睦的生活,蒙遭毀損”。

  《革一書》呼籲犯了罪的弟兄切實地悔改,“你們首倡反抗的人(指帶頭趕走長老的弟兄─範注),應當去屈就眾長老,接受悔改的責罰,俯伏你們的心。要學習順從,拋棄你們口舌的誇妄、驕傲,和自恃,你們寧可在基督的羊群中占得微小卻可尊崇的地位,且不可求享大名,以致失掉基督的盼望。”

  同時,弟兄姐妹也要“爲那些陷在罪中的人們祈禱,求主賜給他們做到溫順而謙卑,不是說隨從我們的意思,卻是順從上帝的旨意”。並且,所有的弟兄姐妹都要提高警惕,因爲我們“都處在同一的環境,而面對同一的戰爭”,都有跌倒的可能,所以,基督徒務必精誠合作,爲主爭戰。

  有鑒於聖經的教訓,也是爲了避免教會的紛爭,《革一書》特別強調基督徒行事當遵循一定的次序,“遵照主所命令我們的依規定的時候

,循序執行萬事。他命令我們獻祭物,作禮拜,應守一定的日期和時間,不可輕忽或錯亂。他按其至尊的旨意,規定用什麼人,在什麼地方來行這些禮節,以便一切事情得以虔誠地依他旨意作成而蒙他所悅納的” 。

  “我們每一個人各應以其品級來邀上帝的喜悅,常存無愧的良心,不可違犯關於他職事上所定的規章。”

  《革一書》的結束語(第五十九至六十一章)是一個長篇禱告,它後來成爲古時羅馬聖餐文中“爲全教會祈禱文”。現將全文抄錄如下:

  求主賜我們仰望你的聖名,即一切創造之源,使我們心眼張開,認識你,得以知道唯有你在至高的至上,在聖潔當中,永爲至聖。你使驕傲自大的人屈身,將列國的妄圖予以破滅,你使卑微的昇高,使尊貴的降低,你使人富足,也使人貧寒,你使人生,也使人死,唯有你是靈魂的恩主(或發現者),是凡有血氣者的上帝。你觀看深淵,你洞察人的作爲,你是那些在危險中扶持者,那些在絕望中的救起者,是每一個靈的創造者和照顧者;你使萬國萬族繁殖地上並揀選凡借著你愛子耶穌基督而愛你的一切人;你又透過耶穌基督教導我們,使我們成聖,使我們尊榮。

  主啊,我們求你扶助我們,拯濟我們。我們當中有受困苦的,求你挽救;有卑微的,求你憐憫;有跌倒的,求你扶起。又求你向貧乏的人顯現,對有病的人醫治,使你子民中迷路的歸向真道,賜食物給饑餓的,贖回我們當中被囚禁的人,使軟弱者能站直,膽怯的剛強起來;使天下萬國都知道唯有你是上帝,耶穌基督是你的子,也知道“我們是你的民,你草場的羊。”(詩七九13)

  你借著你的運行,顯出你爲宇宙的永恒建造師;主,你創造了大地。你在世世代代都是信實的,你作公義的審判,有神奇的威力,在創造上顯出智慧,在建立作爲中具有審慮,在可見的有形事物中具有良善,向那依靠你的人施與恩惠;求慈悲憐憫的主赦免我們的非法、不義、過錯和無能。求主勿計算你奴婢的罪,而用你真理的清水滌淨我們,使我們腳步安穩,一舉一動都照著聖潔的心,去做那在主的眼中,也在我們統治者的眼中看爲善而可的事。

  主啊,使你面上的光輝照耀著我們,叫我們安然享福,使我們靠你的大能的手得到庇護,靠你伸出來的膀臂從罪惡中得拯救,又救我們脫離那些惡意仇恨我們的人。求將和好與平安賜給我們以及普世的人群,正如你也曾在我們的祖先中賜給憑著信心、真實並且以聖德呼求你的人一樣;又求你使我們信從你大能而榮耀的名,也信從在世上管理我們的統治者和官吏。

  主啊,你用顯赫而無可比擬的能力,將統治的權柄賜給了他們,使我們知道你是給了他們何等的尊榮與高貴,叫我們服從他們,在萬事上不干犯你的旨意。求主賜給他們健康,安寧,和好,堅毅,這樣,他們就可以執行你所賜給他們的權能,不致瀆職。在天的主,永生的王,你已將榮譽,令名和統治世上各事之權柄賜給了他們這些人群中的菁華,那麼,主啊,切切求你指引他們的計劃符合於你認爲良善而喜悅的,好叫他們以虔敬、和平、溫良去行使你所賜給他們的權力,可以在你眼中看到憐恤。啊,只有你能作這些事,和更有益的事,我們靠那作爲我們靈魂的庇護者,耶穌基督,祭司長,贊頌你,但願榮耀、威嚴,借著耶穌基督歸於你,從今日以至萬世,永無窮盡。阿們! 

唯有信徒得以成聖

 

        所有真誠信靠主耶穌基督,並藉著耶穌基督得信靠上帝的人—— 唯有這些人可被成聖(約十七17,19,20;七38,39;帖前一1;五23)。

 

反問﹕假如成聖之靈只是給予信徒,那麼人又怎能成為信徒呢?假如我們要等到信主之後才得到聖靈,那麼我們的相信乃靠自己的努力。這不就是彼得在<<使徒行傳>>(二38)所說的嗎?彼得告訴他們說﹐他們先要悔改,然後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然後才會領受所賜的聖靈。主耶穌不是告訴我們說﹐世人不能接受聖靈嗎?(約十四17)。看來好像信心與順服乃是接受聖靈的必備條件。如是,那麼信心與順服都是出於我們自己的工作,不是上帝在我們身上的恩典作為,這就是伯拉糾派的說法。

 

答案第一,上帝應許賜下聖靈給我們,而我們接受聖靈﹐為要作特別的工作。雖然祂就是「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所指的那位,祂就是上帝所應許要賜給﹐和我們接受的那位,但祂有不同的工作。因此,我們領受聖靈有不同的原因。對不信的人而言,上帝所應許和他們所接受的,乃是要使他們相信的靈。對信徒而言,上帝應許和信徒所接受的,乃是使他們成為聖潔的靈。

        第二,聖靈為上帝所應許和為人所接受﹐要作兩件主要的工作。上帝對被揀選的人應許,使他們接受聖靈﹐得以重生。對這些因著聖靈的工作而獲重生的人,上帝應許他們可以接受聖靈得以成聖,使他們聖潔。

        成聖的工作必須從兩方面來看﹕第一,聖靈在信徒心中使聖潔的生命律繼續生效;第二,聖靈在信徒身上進行不斷成聖的工作,包括信心的增長。信心也要從兩方面來看﹕第一,信心是上帝所賜的禮物﹐灌輸到人的靈魂裡;第二,信心的作為與果子,是從一生的堅信和聖潔的順服中顯現出來。

        第三,應許的聖靈也是保惠師(安慰者)。聖靈這方面的工作,不是對一切重生的人所應許的,因為許多被重生的人卻沒有安慰,或者他們不需要安慰,例如得救的嬰孩。上帝也沒有對成人信徒應許聖靈全部和絕對的功能,因為許多成人信徒還沒有達到一個境界﹐對聖靈的安慰有所獲益。

        第四,應許和被接受的聖靈﹐是賜予屬靈恩賜的靈,藉此建立教會(徒二38,39)。

        賜下聖靈使人重生的原因﹐是上帝的揀選。賜下聖靈使人成聖的原因是重生。賜下聖靈使人得安慰的原因乃是成聖﹔隨著成聖的過程,信徒會遭遇、經過試探與困難。因為這些困難﹐信徒需要聖靈作保惠師。

        那麼﹐為什麼要賜下聖靈建立教會的靈命呢?原因是要教會宣揚福音真理﹐敬拜上帝,並叫信徒鼓勵和幫助他人(林前十二7)。

        我們在這裡必須特別留意下面的兩點。第一,聖靈不會賜予任何教會以外的人建立教會的恩賜,或者賜給那些不承認福音真理和敬拜的人。第二,聖靈賜下恩賜是按祂自己的主權和選擇,是隨祂的意旨分給各人的。祂不是出於勉強,不是不得不賜給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林前十二11)。

 

問題﹕上帝既然對信徒應許賜下成聖的靈,我們在禱告中是否可以申辯自己是信徒,我們已經重生,以此作為理由來求上帝藉祂的靈賜給我們更多的恩典?

答案﹕我們不可能以任何資格替自己作正當的申辯,好像上帝非要加添恩典給我們不可,好像我們是當得的。耶穌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路十七10),但我們可以按上帝的信實和公義來求,因為祂是信實守約的上帝。我們應當祈求祂「不要離棄你手所造的」﹔祈求「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這是按祂的聖約和應許而求,求祂保守祂新造的人,保守祂在我們裡面形成和種植的神聖本質。當我們覺得有任何恩典軟弱的地方,我們可以謙卑地承認和祈求﹐使我們裡面的恩典得以加強。

 

問題﹕信徒是否可以在困苦中祈求保惠師以得安慰,因為知道上帝應許賜聖靈安慰在困苦中的人?

答案﹕他們可以並應該如此祈求聖靈﹐使他們在困苦中得到安慰。假如不求,表示他們從別處尋找安慰。困苦有兩類,屬靈的與短暫的。屬靈的困苦可能是主觀的,由於罪的緣故,從內在的黑暗和愁苦所產生﹔也可能是客觀的,由於為基督和福音的緣故受迫害而致。聖靈應許作保惠師﹐主要是為這樣的緣故。

        在另一方面,短暫的困苦是所有人都會遭遇的,比如失去親人、喪失財產或自由等事。基督徒應該祈求聖靈作保惠師的安慰工作,讓從上帝而來的安慰勝於他們的困苦,並藉著這上帝的安慰﹐使他們鼓勵自己致力於其他任務。

 

問題﹕所有誠信福音的信徒﹐是否可以祈求聖靈賜予恩賜以造就別人,特別是造就教會,因為知道聖靈本是為此而應許的?

答案﹕信徒可以如此行,但需要有下列的條件。他們的祈求必須謙卑順服在聖靈的主權下,因為聖靈是「隨祂意分給各人的」。他們必須奉上帝的照管和咐召,按照他們在教會中的職事而祈求。沒有被呼召作講道的職事者,不能求得講道的恩賜。沒有被呼召作講道、教導或牧養教會的﹐沒有理由求這些牧養的恩賜。他們必須 為使他們能完成所託付的責任而求恩賜。例如作父母的,應為作父母教養兒女的恩賜而祈求。

 

問題﹕未重生的人﹐是否可以祈求重生的靈在他們身上作工?但使人重生的靈只是為被揀選的人而應許,那麼一個未信的人怎能知道他是否被揀選呢?

答案﹕對我們來說,揀選不能用來作禱告的條件。揀選是上帝隱秘的目的。人被揀選﹐只有成為信徒後才顯明出來。紮心知罪的人﹐可以也應該祈求上帝差派祂的靈來重生他們。這是一條讓我們「逃避將來忿怒」(太三7)的途徑。他們禱告的特別目標是基督耶穌宣告要賜給我們的—— 在祂裡面的全權恩典、良善與憐憫。那些已能知罪﹐確實認罪的人﹐重生的種子有時已經進入他們心中。然後他們會繼續禱告﹐祈求重生的工作能在他們身上適當地行使出來。在適當的時候他們會獲得憑據﹐證明重生的工作已在他們身上成就。

 

信心﹕是聖潔必需的

 

        我們學習到除非真正藉著耶穌基督信靠上帝,獲得永恒的救恩,否則無人能成為聖潔,無人能成聖。這是因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來十一6)。這「信」就是人因此而「稱義」的「信」。而聖潔是蒙上帝喜悅的。因此,人沒有信,是不可能成為聖潔,也不能討上帝的喜悅(帖前四3,7)。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說﹐人因信祂而成聖(徒廿六18)。假如還有任何其他方法途徑,人可以藉此成為聖潔,主耶穌不會把成聖的途徑限於「信基督」。假如我們認為可以不信耶穌都能夠成聖,那是藐視祂。「信」是唯一使我們得以成聖的途徑。因此,沒有「信」我們就不能成為聖潔(徒十五9;羅一5;彼前一20-22;西二12-14;三7-11)。

        上帝將一切恩典首先交托給耶穌基督,因此,假如我們要從祂那裡得到什麼,我們必須與祂連結,因為在祂裡面有豐富的恩典(約十五4)。要得到真正、豐盛和永恆的聖潔,我們必須以信基督為開端。

 

真正的聖潔使人更新

 

        真正的聖潔是將我們全人,靈、魂、體,完全更新。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被造。假如罪沒有進入人間,按照上帝造人的聖約,人類的後裔仍完全是上帝的形像。但是因為罪進入人間,人類在上帝面前的公義和聖潔的上帝形像完全被虧損和失落。因此,人類的整個本性,每一部分,都變為墮落。「終日所思的盡都是惡」(創六5)。結果人類在這種景況中所有外在作為都是邪惡的,都是暗昧無益的事。聖經將身體包括在人類因罪而墮落的本性中(羅六19;三12-15)。

        因此,成聖是我們的本性—— 身體、靈與魂—— 特別是心思的全部更新(羅十二2;弗四23;西三10)。

 

 我們整個本性的更新

 

        如此說來,福音的聖潔是指我們整個本性而言。這個新的本性被稱為「新人」(弗四24)。新人有一個新心。在聖經裡說到「心」是指人的整個靈魂和能力而言。所以在心裡的任何工作,也是對整個靈魂的工作。故此,一個「新心」就是一個被新的聖潔和順服上帝的律所掌管的心。

        成聖對我們靈魂身體都會產生功效,使之發揮能力,作出聖潔的行為來。因此聖潔存在靈魂的每一角落,在靈裡充滿,沒有任何一部分不受聖潔的影響。

        身體也同樣要成為聖潔(帖前五23)。聖經說罪在我們必死的身上作王,我們的肢體作了不義的奴僕(羅六12,19)。所以身體也要成聖。但是怎樣成聖呢?

        首先﹐我們的靈魂接受聖靈灌輸聖潔的律。身體是我們本性的主要部分,因此也得在這聖潔上有分。

        我們的身體在這聖潔上有分﹐由於上帝恩典對我們身體的特別影響,因為我們的身體是基督的肢體(林前六15)。身體之能在聖潔上有分﹐是由於聖靈住在我們裡面,使我們的身子成為上帝的殿(林前三16,17)。結果﹐這身子的肢體現在成為仁義與聖潔的器皿(羅六19)。

        因此,聖潔改變一個人,不是天然的﹐也不是法律性的,而是道德性的真實改變。

 

 

結語

 

假如基督徒都遵守了聖經所教導關於救恩的真實經歷,那教會就能免掉不少麻煩﹗聖經告訴我們,在這方面主要是要憑基督徒實際順服的果子來判斷自己以及他人。我們只要遵守這一點,就比任何事都能更有力地揭穿假冒與自欺,也能挽救我們脫離那些人為學理所造成的無窮盡困擾。

 

這也能幫助基督徒追求聖潔的生活,鼓勵他們藉著優美的行為來表現其基督信仰,而不必時時刻刻去聲明他們的經歷。基督徒朋友們應該謙虛的方式來談論自己的經驗,是期望大家都得造就,而不少想彼此誇耀;許多屬靈驕傲的機會就會因此而切斷,撒旦也因此而受挫。

 

世界的人也就不再會因基督徒的愚昧而嘲笑或譏諷基督教;相反地,不信的人都要來相信基督是真實的,並且因為他們看見信徒的生活,他們就會留心基督教所談的並信以為真。

 

這樣基督徒的光就照在人前了,人就要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巴克禮牧師

           眼珠可以拔出來的宣教士  , 巴克禮牧師的「獻身契」  ,

巴克禮牧師的「獻身契」

 

(從16歲起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每一年的生日,他都在上帝面前立下獻身的契約。當巴克禮牧師結婚後,他也帶牧師娘每年一起簽名。)

 

永遠值得讚美的上帝啊!我謙虛順服,將我獻於你。我罪惡深重,本不配站在天上主宰、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面前;尤其在此立約之時,更覺得羞愧,然我信有你的恩典與計劃。你在聖子的身上顯明俯就,你的恩典使我心服接受你。我知我是有罪的,得像稅吏搥胸痛哭,求憐憫與赦免。我到你面前是藉聖子的名,是依靠他的義,求你代念子,憐憫我這不義的人。請不要再記著我罪,求接納我這背叛者。我確信一切權柄屬於你。

 

今天我以最嚴肅的態度,誓約順服。我將放棄一切管轄我的。我要把我及我的所有,不論心思意念、四肢百體、財物、時間或一切力量,都奉獻給你。為了使我成為有用器皿,俾能引導眾人歸向你,更能榮耀你名,我決意終身服從你,我以熱切的心情,謙卑的決意,希望永遠屬於你,而且時常能察知你首要的指示,以熱情歡愉之心來實現奉獻意志。

 

我將本身交託於你,隨你的旨意,從你無限的智慧安排,俾能使我成為榮耀你的用途。我不論何時都聽命於你,以無條件的順服你。不是照我的意思,只要成全你意志。我樂意忠誠的順服接受你管轄。

 

主啊!求你用我做為你器皿。加我在你揀選的百姓中,使我得以在聖子寶血裡洗淨罪,使我穿祂的義,在聖靈裡得以成聖。求你改變我,使我能像祂一樣,得到清潔、喜樂、安慰及所需之力量,更使我生命在父神的榮光及能力之下生活。

 

嚴肅的死期一到,地面上一切希望與快樂都會消失,但願我記得把所立的約排在你面前,而我的得救與盼望是確實的。主啊!求你記住,天父啊!求你可憐你將死去的兒女,把我們抱在你永遠的手中,以能力和信心放在將離的靈魂,也接納我的靈魂,到那睡在主裡的人的地方,以平安快樂等候你對百姓應允的成就,在你面前同享榮光與喜悅。

 

在我離世後,凡是活著的朋友,發現這與你所立的約時,也能把這約當作自己的約;願你的恩典允許他有份於藉我們的大中保與你立約的福份。願讚美,榮耀永歸於聖父、聖子與聖靈。阿門。

 

一八六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巴克禮,十六歲立書。

 

馬丁·布塞爾的早年

    馬丁·布塞爾是在14911111日生於塞勒斯塔(Sélestat)這是一個座落在法國阿爾薩斯區(Alsace region)的帝國自由城市是直轄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他的祖父和父親是售貨員和製造酒桶的人,是當時的半公民,他的家庭是屬於低層社經地位,也因為如此區筏他的母親和兄弟的相關資訊。

 

     15歲的時候進入塞勒斯塔的道明會修道院,在這之前也就是6-15歲進入有名的拉丁學校就讀。1507年進入修道院是因為聽從祖父的勸告,正如許多事情是事出有因的。

 

    1508年成為道明會正式的修士,同時他開始學哲學並成為史特拉斯堡的執事(deacon)1515年在海德堡作聖經研究;1516在美因茲(Mainz)學習教義,並且在此時被按立為神父。15171月學習於海德堡,循著道明會的體系,他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他學習阿奎那神學教義,也受到伊拉斯謨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

 

    15184月,適逢神學教授馬丁·路德奉召到海德堡參加答辯,布塞爾原為答辯會主辦台塞爾的同道人,但深受路德真理雄辯論證啟發,轉而極力為路德辯護。他敢於大膽發揮自己的獨立思維,在此後的神學思想中,常帶有明顯的自由主義傾向,並積極投身於宗教改革的洪流之中,成為宗教改革派的一員。

 

    1521年,布塞爾決意脫離道明會,一年後,他實施其信念與一女子結婚,成為首批改革修士娶妻者之一,隨即被教會開除。之後,他前往維森堡從事推動宗教改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