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摩爾維亞教會(The Moravian Church)的沿革


十五世紀初,波希米亞改教領袖約主護村斯遭天主教處決。一部份的跟隨者隨即在波希米亞與鄰邦摩爾維亞一帶爆發革命,而另一部份忠於福音與胡斯教訓的信徒,便 在波希米亞的肯瓦(Kunwald)谷中群居。他們在那裡過了五十年的平安生活,被稱為「合一的弟兄們」(The united Brethren)。十七世紀時,他們大遭逼迫,輾轉逃往波蘭、德國等地避難。1722年,在大衛基利司新(Christian David)的引介下,這班摩爾維亞的弟兄們,來到了新生鐸夫的莊園避難。他們將這個新的避難所取名為「主護村」(Herrnhut),並在此安居生活。 起初這裏多為摩爾維亞的弟兄們,但是漸漸地,路德派、敬虔派、加爾文派、甚至士文克斐爾等派受逼迫的信徒,都到這裡來尋覓居所。因著人數日益增多,許多關 於主餐、浸禮、宗派等道理上的分歧也愈演愈烈。

1727 512日,新生鐸夫召聚了主護村的弟兄姊妹,依據聖經真理,與他們立定了兩個公約;一面帶領信徒回到基督的十字架,一面勸勉他們將自己奉獻給主。在新 生鐸夫的信心與愛心下,眾人願意靈裏倒空,同心合意遵守協約。兩個月後,新生鐸夫意外的在西里西亞的圖書館中,發現了一分弟兄會的古老的拉丁文章程,內容 竟與之前所締的協約相似。回到主護村後,新生鐸夫將其譯成德文傳閱,眾人都希奇聖靈的印證。

公約實行後,信徒們的禱告與交通增多。1727813日,眾人在前往伯特鐸夫教堂聚會的路上,凡是有間隔的弟兄姊妹,都相互認罪。在那一天的聚會裏,聖 靈大大的澆灌在會眾身上,將他們浸入一個靈裏。爾後,摩爾維亞的教會經歷空前的大復興;人人獻上自己,願意將福音傳揚到世界各地。

1731年,新生鐸夫應邀參加丹麥皇帝的加冠典禮。在那裡,他結識了一位來自西印度群島的黑奴安東尼(Anthony Ulrich),聽見那裡福音的呼聲。新生鐸夫邀請安東尼到主護村交通福音的負擔,立即有兩位弟兄答應呼召,前往聖多馬島。爾後,陸陸續續又有弟兄們前往 格陵蘭、聖克盧斯等地。短短三十年內,他們福音的足跡遍及歐洲、美洲、亞洲、甚至非洲。新生鐸夫的海外傳教準則為:

一,傳教士不是高高在上,乃是卑微的生 活在他們中間;

二,直接傳揚耶穌為罪人釘在十字架上,使信入他的人得著重生的福音;

三,至終的目的,乃是要全民族、全國家得救。

他們在廿年所差出的海外傳教士,甚至超過基督教兩百年所差出之傳教士的總和。英國的傳道人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曾在一次航行途中遇見大風浪,當全船都驚慌失措之時,卻見摩爾維亞海外傳教的弟兄及其家眷,安然的唱詩讚美,深受感動。另一位被稱為「近代宣教之父」的克里威廉,也是在摩爾維亞弟兄們刊物的激勵下,前往印度傳道。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使徒約翰之生平

        使徒約翰是西庇太的兒子(太十2)。他的哥哥是雅各,他的母親是撒羅米(太廿七16;比較可十五40;十六1)。撒羅米是從加利利就跟隨耶穌並服事祂的姊妹們之一(太廿七55),可能她就是主的母親的妹妹(太廿七56;比較約十九25)。因此,約翰和他哥哥雅各也可能就是主的表兄弟,難怪他們哥倆曾請他們的母親出面向主說情,求在祂的國裏,一個坐在右邊,一個坐在左邊(太廿20~21)。

        可能他的家境相當富裕;父親是一個大漁戶,有漁船和許多雇工(可一20)。他也認識大祭司(約十八15)。除了在加利利的家以外,似乎他還有一個家在耶路撒冷(約十九27)。

        最初他曾經是施洗約翰的門徒。當施洗約翰向他的門徒作見證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就有兩個門徒跟從了耶穌,與祂同住。這兩個門徒中一個是安得烈,另一個沒有提起名字的就是使徒約翰(約一35~40),因他在自己所寫的福音書中,從未提起過自己的名字。

        可能他蒙主的呼召不只一次。第一次,主說:「你們來看」(約一39)。他跟從主之後,他又回到打漁的本業去了。過了一段時候,主在加利利海邊第二次又呼召他,他就離開了父親、夥伴和漁船,從此作一個得人如得魚的門徒了(太四18~22)。後來,主又從門徒中呼召他作十二個使徒之一(路六13~14)。

        在十二使徒中,有三個特別和主親近的,就是彼得、雅各和約翰(路八51;九28;可十四33)。在這三個人中間,約翰是最近主的。他曾靠著主的胸膛(約十三25);他是主所愛的門徒(約十三23);他是僅有的門徒在十字架下看主受苦(約十九26);他接受主的委託,接主的母親到自己的家裏(約十九27)。

        他和他的哥哥雅各被稱為『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可三17)。從這個稱號,就可想像約翰的個性很暴躁。當他看到有人奉主的名趕鬼,可是又不和門徒一起跟從主,他就為主起了憤恨,禁止那人繼續作工(路九49)。當他看到那些撒瑪利亞人不接待主,他和雅各就請主許他們重演以利亞的故事,用天上降下的火燒滅他們(路九54)。可是後來他雷子的性情逐漸被主的愛溶化,而成為一個專講愛的使徒了。

        主升天以後,他留居在耶路撒冷。他知道主把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太十六18~19),所以他守住他的地位,在聖靈帶領之下協助彼得建立教會。他和彼得的合作是非常緊密的:在那樓上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在五旬節時一同站起來傳福音;在美門口一同幫助那個生來是瘸腿的,並對百姓作復活的見證;後來又一同被官長扣押;一同在他們面前述說拿撒勒人耶穌;在撒瑪利亞一同工作等等(徒一13~14;二14;三1~四22;八14)。

        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使徒約翰的工作已經西移,在小亞細亞一帶地方的教會中間事奉主(那時保羅已經殉道了)。他常住在以弗所;在羅馬暴君多米田(Domitian)的時候,他從以弗所被充軍到拔摩海島──愛琴海裏的一個荒島──在那裏看見了榮耀主的異象,就寫那卷《啟示錄》。

        約翰在地上的年日很長,活到百歲左右。當時,在門徒中傳說他不死,約翰自己糾正了這錯誤的傳說(約廿一23)。據他的門徒玻利革拉底斯(Polycrates)說,使徒約翰在年邁的時候,還是為主殉道的。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尼西亞前時代(Ante-Nicene Age),主後170-325


◎概說

    基督教的向西傳播,使得教會組織的生活受了羅馬人的影響,而有了固定的形式。這樣的改變終至羅馬大公教的出現。大公教會與使徒時代的教會有兩點不同:教會政治之改變,與信仰之改變。

◎大公教會之興起

    在使徒時代一切信徒都有屬靈的祭司職普遍的爲教會所承認,教會並沒有特殊的祭司職,所以沒有「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差異,在屬靈方面並不分等級。罪人直接向上帝認罪而得赦免,神甫或主教在得救的事上並沒有功勞。教會並不是在乎特殊的職位,只要有信徒團聚在一起就是「聖會」,因信耶穌基督而得以親自與上帝相交,這種交通乃是基督徒生活之要素與能力。依照弗 411所記,上帝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與教師。」各教會有長老與執事監督並指導教會的工作、管理慈善事業、照顧病人、並照料按時舉行的聚會。這並不是意味因爲他是長老所以可以教訓人、講道、並施行聖禮,而是因爲他有「恩賜」。這樣的教會職位並不是因爲法規而來,也沒有法規限定這些事奉歸任何專職掌管。
    在一世紀末,因爲一般人缺少對聖靈特殊恩賜的信任心,要有更明確的規條,並迫切需要防衛異端,所以産生了一個重大改變:講道、教訓、以及行聖禮都由「有恩賜的人」手中,轉移到各地方教會長老手中。這些長老之被選舉,也因爲他們的恩賜,尤其是教訓人的恩賜。此後教會職分上的任務專由長老完成,講道與行聖禮的工作變成了正式的職分。這是將基督徒分成「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開端。
    在二世紀與三世紀中,各地方教會原由一些長老治會,以後卻由那唯一稱作主教的人來作教會的首領。主教制被認爲是法定的規矩,若要成立教會,就必須要有主教。主教被認爲是獨一領受上帝恩賜與託付來作教會領袖的人。沒有主教的教會就沒有救恩。主教制度的成立不單僅是組織上的改變,也含有信仰的改變,就是信徒只能藉著與主教相交而與上帝相交。一種特別的祭司職代替了一切信徒皆有屬靈的祭司職;一個看教會爲一群屬於主教的信徒之大公教會的教會觀代替了教會爲「聖會」的福音的教會觀。

◎歷史之主教制的演變

    雖然教會在當時並沒有教職政治的出現,卻很快的向這個方向走。理論上各地方的主教都是平等的,但是一些鄉下地方的主教卻不能享有較大城市的主教所享受的直接的權威與大衆的尊敬。羅馬、康士坦丁堡、安提阿、耶路撒冷、亞歷山大這五大城的主教顯然的有比其他地區教會主教更顯要的地位。二世紀中期已經有一些以耶路撒冷使徒會議爲楷模的會議在某地方的教會舉行。這些會議的目的主要是爲了對異端的懲戒。一開始會議的代表除了主教外,還有平信徒,但最後變成僅有主教參加這些會議。在主後 250年以後,這些限於省區的會議大都是每年舉行一次,開會的地點在省城,即以該城的主教充當主席。主後 325年皇帝康士坦丁發了通諭勸他的臣民信仰基督教,他並且使得基督教變成當時的國教,並依據帝國政治上的組織來組織教會。這樣的結果産生了各城有主教,各省有省主教(大主教),由省城的主教充任。在第四世紀內有幾省由一位皇帝的代表(總督)管理,與此相當的教會職務爲主教長(紅衣主教)。與元老院相當的是主教長會議,一方面又是教會的大公會議( Ecumenical Councils)。不久在教會中也出現了與皇帝相當的職位,就是教皇。

◎教會與逼迫

    教會所受第一次普遍有系統的逼迫發生於德修與瓦勒良(約249-260 A.D.)兩位皇帝在位之時。原因是當時的羅馬人認爲國勢衰微是因爲他們停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因爲基督徒不敬拜當時羅馬的諸神導致災禍的到來。德修皇帝爲了恢復羅馬帝國昔日的強盛與統一,決定剷除基督教並恢復國教。主後 250年他頒佈了一道諭旨,要普遍的除滅基督教。一切基督徒必須放棄基督教,不然無論男女老幼,其財産必被沒收,並接受酷刑與死刑。瓦勒良皇帝也繼續這樣的政策。 260-303年是一段安寧的時間。303年一位大政治家丟克理田( Diocletian)繼續對不肯敬拜羅馬諸神,與向皇帝的像燒香的基督徒們進行逼迫。在那一年內他連發三道諭旨:
1)要毀壞基督教的建築物,
2)要監禁一切主教與長老,
3)要使一切基督徒受酷刑。

    304年的第四道諭旨凱是要基督徒在背道與受死間做選擇。

    在這段教會受逼迫的時期,有一些信徒爲了求生存公開宣稱放棄基督教信仰。這些人之中也有人在逼迫結束後要求重新回到教會,而造成教會對這些人接納與否的爭論,甚至引起了分裂。
    這樣的逼迫直到主後 311年稍稍好轉,當時主張逼迫基督徒的皇帝加利流( Calerius)終於發現消滅基督教與恢復羅馬諸神昔日的至高權威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與跟他同作皇帝的康士坦丁及理吉紐( Li inius)一同頒佈了一道諭旨,允許基督徒有限制的信仰自由。康士坦丁在 312年穆勒威橋( Mulvian Birdge)一役曾以十字架爲他軍隊的新標誌。在 313年他掌握東羅馬帝國之統治實權之後,這個大逼迫就完全停止了。直到 324年康士坦丁獲得全羅馬帝國唯一的統治者時,他公開保護教會並善待基督徒。至此基督教在羅馬帝國所受的逼迫終於結束。

◎教會內部的衝突

    教會內部發生衝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福音之曲解以及幾個正統派的與混和主義的猶太人團體所釀成的派別,
2)想調和基督教與異端哲學與宗教之人所發生的衝突與異端,
3)關於教會內部的懲戒和道德上的爭辯,
4)因教會教職不同而發生的派別,
5)關於基督教教義的爭論。

這些爭論包括了諾斯底派的思想對教會的煩擾,摩尼教( Manichaeism)嘗試將基督教與祆教( Zoroastrianism)調合爲一體,對在逼迫中曾經叛教者的懲處與接納問題,守復活節的確定日期,信異端者所施的洗是否有效,以及對三位一體教義與對千禧年的爭辯等等。

各種內部的衝突産生了一些有益的結果:
1)信仰的標準正式規定,
2)新約正典的正式規定,
3)教會組織之完成,包括歷史的主教制的設立,
4)基督教神學之進展。

◎其他重要發展

    修道主義的開端是這時期的重要事情之一。修道主義有兩個基礎:
1)相信這世界的罪惡是不能救的,
2)相信最高尚的聖人,都是那些爲良心的緣故而極端刻苦的人。

    這時其的修道主義就是從這兩個根源發出的,並且是以自願貧苦、自願獨身、和自願遁世爲中心。第一位世界聞名的隱士是安多紐(Antonius)的埃及厭世者,在主後 270年左右起近九十年的時間中隱居於曠野。

    他成爲一個極孚衆望的人,隱士生活也隨之變成一種群衆運動。隨著人數增加,隱士會社(修道院)之組織就變得必須。第一個著名的修道院組織是主後 335年尼羅河中他本拉島上的帕科謬斯( Pachomius)修道院。

基督教的教育在這時期也逐漸成熟。當時住在說希臘話的地區的教牧覺得他們需要一與批評他們的有學識的希臘人相等的教育,所以就有了聖道學校,這些學校也發展成基督教神學學校。當時最著名的教會教育機關爲亞歷山大的聖道學校。它最初的目的只是訓練初信者,但不久就擴大範圍,兼施普通教育與宗教教育。
    這一類的學校也曾設立於安提阿、伊得撒( Edessa)、尼西比( Nisibis),和該撒利亞。在西方,異教思想逐漸被認爲無異於基督教而遭排斥,教會並在 401年於加大果舉行會議,禁止教牧界閱讀任何異教著作。於是希臘學術在西方被遺忘了將近千年。

    這時期開始有正式的禮拜堂建立,因爲私人的房屋對在增長中的教會不適用。主後 200年基督徒在伊得撒、亞爾伯拉( Arbela)等地與附近建□了幾個著名的禮拜堂。唱詩歌變成崇拜中重要的部份,雖然沒有樂器伴奏。西方教會有將教會當作一個神聖的、中間的機關之傾向,使得信徒屬於其下,好藉它獲得救恩。

    教牧與平信徒間的鴻溝越來越寬。崇拜殉道者與聖徒在尼西亞大會前的時代是件很普通的事。雖然當時的人認爲殉道者在主前的代求看得寶貴,卻尚未向聖人祈求,也不以古聖遺物有神奇功效而敬拜它們。這些都是在下一時期才變得更普通的習慣。



後使徒時代(Post-Apostolic Age),主後100~170。


◎概說

    這時期被稱爲後使徒時期,是因爲這時期中受託作教會領袖的人,大多是曾與使徒來往,並曾受使徒教訓的人。這時期因爲使徒們都已去世,所以基督教信仰便以一些教會普遍公認的文獻及信條作爲信徒信仰、生活最可靠的指標。這時期教會面臨很大的逼迫,但是教會也得擴展非常迅速。

◎基督教與羅馬帝國

    基督教在頭三個世紀內迅速的發展。它傳遍了羅馬帝國各部份,甚至傳到了羅馬疆域以外的地方:往東向米所波大米、波斯、瑪代、巴特利亞、帕提亞、印度、和亞米尼亞;往東南向亞拉伯;又由埃及北部的亞力山大傳向埃及中、南部;向西傳到羅馬帝國北非各省;在歐洲傳到高盧,經多瑙河而至德國境內的羅馬各省。
    福音的迅速發展原因衆多,包括基督徒期待主很快到來,並盡力傳福音到地極;基督徒的生活吸引人民趨向福音,教會在缺乏愛心的世代實行慈愛、接待、和友愛;衆生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道理對下等和中等社會的人特別有號召力;基督徒有殉道的心志;商人把福音帶到各地;信耶穌的官吏協助福音的傳遞;當然,最大的原因是上帝與他的子民同在。
    基督教的迅速發展引起了世人的注意。異端文化與學術開始研究基督教,羅馬政府不得不仔細觀察教會。他們發現基督教與猶太教是迥然不同的一種宗教,他們更發現基督教幾乎是向希臘羅馬人所持守的一切挑戰,並指責、排斥當時人生的許多方面。這樣的發現使得希臘羅馬人開始對基督教展開攻擊。除了出現攻擊基督教的著作以外,羅馬政府也開始逼迫基督徒。雖然教會也出現許多以文字爲基督教做辯護的「護教士( Aplogists)」及文章,但是對基督教的逼迫與仇視在羅馬帝國仍常常出現。其中「殉道者遊斯丁( Justin)」在主後 166年在羅馬被處死刑。

◎基督教與猶太人

    隨著猶太戰爭以及耶路撒冷的被毀,猶太人喪失了政治上的獨立,但是對於基督徒的仇視並未爲之減少。他們設立了一些拉比學校來培養仇視基督徒的態度。他們將猶太人的口傳加以整理,使成爲著作。從二世紀起過了五百年,這樣工作的成果就成爲「他勒目」( Talmud)法典。

    猶太基督徒在當時也分成以下幾種派別:
1. 正統的猶太人,可分爲:

a.拿撒勒教派( Nazarenes),這名詞原先猶太人是用來稱呼一切基督徒的(徒 245)。在耶路撒冷被毀之後,直到主後四世紀末,拿撒勒教派都一直是猶太基督徒中的一個小團體。他們謹守摩西的律法,卻也不拒絕跟其他基督徒團體相交。

b.伊便尼派( Ebionites),希伯來字伊便( Ebion)意思爲窮苦、謙卑、受壓迫的。他們把自己當成基督與其窮苦的門徒的真信徒。他們也認爲摩西的律法有普遍與永久的效力,所有基督徒都應當受其束縛。因此遵守禮儀的律法在得救上是必須的。伊便尼派又分「法利賽的伊便尼派」,以及「愛色尼派(Essene)」。

2.猶太的諾斯底派( Gnostics)。希臘字諾斯底( Gnosis)意義爲知識、開明、有時也做科學解。在基督教起頭的三、四世紀之內,所謂諾斯底派就是一個反對基督教所傳的因信稱救,而宣傳靠知識得救的團體。

◎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

    諾斯底主義源於許多不同的思想派別,外表形式也不只一種。它綜合了猶太教及古代波斯、巴比倫、埃及等異教之神秘色彩而成,後來又參入柏拉圖的「觀念」學說,更利用了基督教的「得救」觀念。簡單來說,諾斯底主義根據宇宙二元論,把宇宙分成靈性世界與物質世界,前者是善的,是人生歸宿最高的境界;後者是惡的,是束縛人生的桎梏。人要得救,必須脫離物質世界的束縛,而知識就是救人唯一的工具。這種知識(Gnosis)是一種神秘的智慧,也是上帝特別的啓示,只有少數蒙恩寵的人才能獲得。且爲著要從物質世界拯救出來,人必須禁欲克己,拒絕物質的誘惑。

    諾斯底主義承認有一位崇高善良的神,是那光明的靈性世界之王,可是這不是舊約聖經的上帝。舊約的上帝不過是一位「次等的神」,因爲他創造了這「有形的惡的物質世界」。基督卻把那靈界神的真相啓示出來,因此只有藉著認識基督才可以「得救」。可是物質世界既是惡的,基督便不可能真正成爲人身。基督在世爲人,不過是幻影,看起來像人,卻又不是真正的血肉之軀。且並非所有基督徒都有得救的「知識」,因爲這種知識是秘傳的,僅授與「特殊份子」的門徒。諾斯底主義不但利用耶穌基督的啓示,也利用保羅的教訓,特別是像「靈與肉爲敵」那一類的教訓。

    諾斯底主義在成爲一種主義或學說之前就以不同形式存在。當時流行的「禁欲派(Stoicism)」與「縱欲派(Epicureanism)」,都是從諾斯底思想爲出發點,因爲他們都是以物質、肉體爲惡的,因此禁欲派要嚴厲的對付肉體,縱欲派要儘量消耗它。

    正統基督教的宇宙論是一元的,上帝是個靈,他也創造了物質的世界。保羅的書信也說「身體是聖靈的殿」。同時耶和華上帝是獨一無二的神,是貫乎萬有的主宰。爲著抵抗諾斯底的異端,就出現了一些信經,如直到今日仍在教會被背誦的「使徒信經(The Apostles' Creed」就是當時爲維護純正信仰被提出來的。

    使徒信經提到上帝是創造天和地的,又提到耶穌基督是由「童貞女瑪莉亞所生的」,最後它更提到耶穌的「身體復活」。藉著使徒信經,初代教會聯合一致公開確認耶穌基督神人兩性同時合在一身。但是基督的「神性與人性」問題並沒有解決。這問題直到主後451年迦克墩大會(Council of Chalcedon)才獲得解決。這點容後再述。

◎孟他奴主義(Montanism

    行神迹與說預言的屬靈恩賜並未曾隨著使徒的過世而停止。殉道者遊斯丁、愛任紐(Irenaeus)、俄利根(Origen)等人都證明當時仍有人奉主名行神迹,並且說預言的恩賜在某些教會的崇拜中佔有一席地位。孟他奴主義的興起算是對上述傾向的一種反應,也是弗呂家人的宗教國家主義觀的一種産物。它創始於二世紀中期,在弗呂家邊界的一個小村莊亞爾達巴,由孟他奴提出來的。他自認自己以及兩個婦人百基拉(Priscilla)與麥西密拉(Maximilla)有先知的能力。他宣稱最高的啓示已經臨到,安慰師的時期已經臨到;安慰師藉著孟他奴的口宣揚世界末期快要來到。現在已經是靈恩時代,尤其是預言的時代。

孟他奴主義者在崇拜時重視預言,甚至有類似魂遊象外經歷的異象出現。他們認爲以屬靈的恩賜當作是試驗真基督徒的標準。他們承認全部聖經的各卷,並堅守信仰的標準;他們也熱切期待基督的再來。他們嚴密的要求信徒守童身、禁食、嚴守倫理道德。他們特別讚揚殉道的精神,絕不逃避、也絕不反抗逼迫。

正統教會對孟他奴主義者的反應很爲難:一方面他們的確反對諾斯底主義,並且重視末世將近的教訓,重視靈恩、預言,所以應當接納尊重;一方面教會也看出孟他奴派的謬誤,尤其是他們的狂熱主義,以及他們宣稱自己所得的啓示高過新約聖經。但最終各教會仍採取將孟他奴主義者逐出教會的措施,一開始小亞細亞主教斥責他們爲異端並逐出教會,後來高盧與羅馬的教會也這樣行。阿非利加有陣子是孟他奴派的大本營,因爲有天才的神學家特土良(Tertullian)自認爲該派的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