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使徒教父介紹




    使徒教父(Apostolic Fathers)是指使徒以後大約從主後95-150年間的教會作家。稱作Apostolic只是說他們的教導與使徒(Apostle)的教導吻合,換言之,他們是教會公認能承繼使徒教訓的人。

    除了這個共通點外,他們個人以至他們的作品,都沒有什麼相同的特點。第二世紀中葉以後的教父稱為護教士(Apologists),是指針對不同反對與批判的聲音而為基督教辯護的人。 護教士之後,有前尼西亞教父、尼西亞教父(包括四、五世紀的希臘教父,451年的迦克墩會議是教義豐收期)、後尼西亞教父(多為拉丁教父),後尼西亞是教父的顛峰期, 大約到八世紀結束教父年代。之後就是早期教會的最後一個會議,787年尼西亞第二次會議(Council),但是在17世紀以後才稱之為使徒教父。

    初代教會的神學著作稱為教父作品,但其作品又不被採納入新約正典(Canon)。教父是闡揚教義、信仰倫理的護教者、教會領袖、主教的尊稱。其重要性在於他們連接使徒時代與大公時代(基督教於9世紀分裂為羅馬教會和希臘教會以前的教會時期)。教父時期到底有多長?是以哪個時期為終結?都沒有定案,其發展階段約略是:門徒 使徒 使徒教父 護教士 尼西亞教父 神學家。

    新約聖經27卷內,除了一卷腓利門書外,其餘26 都提到要防備假先知、假師傅,要棄絕各種偏離真理之道的錯誤。在使徒時期的異端只是潛伏的階段,隨著使徒們相繼在逼迫中殉道離世,情形開始轉變,教會一方面要面對外在的逼迫,另一方面要面對內部的分裂。教會內部所面臨的挑戰多屬於順服權柄的問題,以及對耶穌基督恩典真義的誤解,而造成道德與行為上缺乏儆醒的態度。加上教會的領導人物也不及使徒的分量,於是偏離的情形加劇。從當時的一些著作,突顯出兩方面的教導:對教會領袖(主教)的順服;及律法主義式的信仰要求(包括教會禮儀的聖化現象)。

《革利免第一書》第三章



1)你們既得了上述一切尊榮和豐盛的福氣,正是應了經上的話:“我所愛的,有得吃,有得喝,肥胖,粗壯,光潤,而踢跳不馴”(申三十二15)。

2)遂由此而生出好勝的心,嫉妒,紛爭,分派,迫害,擾亂,鬥毆,擄掠。

3)這樣,“卑賤人”起而反對“尊貴的人”(賽三5),無名的人反抗聞名的人,愚蠢的人反抗有智慧的人,“少年人反抗老年人。”(同上)

4)由此之故,公義與和平就離開你們,人人都不敬畏上帝,對於信德,變成了朦朧,大家都不遵守上帝誡命的規定,也不奉行那值得基督教籍的身份,卻是各人依照自己喪心病狂的情欲而行,又興起了那使“死亡竄入了世界”(所智二24)的邪惡和不潔的妒忌心。

《革利免第一書》第二章



1)你們從前純乎謙卑,未嘗自驕自矜,願受委屈,而不強人就己,能從“施比受更為有福”(徒廿35)的教訓,只以基督所供給的為足,專心聽受祂的言語,把它們牢記在你們心中,又把祂受難的情狀放在你們的眼前。

2)所以你們都得了一種深刻而豐富的平安,你們不曾以你們的善行而自滿,於是聖靈充滿澆灌了你們全體。

3)你們所計畫的,統是聖潔的,並且具有虔篤的自信心,以良善的熱誠,來伸張雙手禱告全能的上帝。求祂施恩赦免你們無意中所犯的罪。

4)你們日夜以全會的眾弟兄為念,希望神所揀選的人都蒙仁慈憐憫而得救。

5)你們很誠實而無瑕垢,在彼此之間各不念舊惡。

6)那時你們看一切結黨與所有分裂教會的事認為可憎,你們又為鄰人的過失而擔憂,看他們的虧德如同你們自己的一樣。

7)你們不厭在一切行為上仁愛待人,“豫備行各樣的善事。”(多三1

8)你們因得榮為天國的良民而受羨拜,而你們亦確在萬事上敬畏上帝。主的誡命和訓令都“刻在你們的心版上。”(箴七3)。

《革利免第一書》 第一章



1)親愛的同道們,由於我們屢次遭遇了意外的禍患,因此將你們所爭論的一些問題擱置,沒有討論;特別是,你們當中有少數性急而自恃的人,激起了像火燃燒般的狂怒,這是不虔潔而可憎的騷動,與上帝的選民不適合的,這使得你們這為人人所愛的教會先前的名譽,大大地虧損了。

2)先前留住在你們教會裏的人,誰不經驗你們信心的堅固和美德?誰不贊佩你們虔誠的節制與如基督一樣的溫和?誰不報導你們的度量寬大,厚待來賓?又誰不稱你們完全而穩固的知識為有福呢?

3)因為你們萬事不偏待人,都照著上帝的誡命而行,又順服那領導你們的,向你們的長者有合宜的尊敬。你們也勸勉少年人當有節制與合禮的意念;你們又教導婦女應當端莊,貞潔,沒有可指摘的,本著本良,盡其本分以愛丈夫。你們也教她們持守順從之道,善理家務,一切謹慎小心。

《革利免第一書》 祝 辭



住在羅馬的上帝教會寫信給寄居在哥林多的上帝教會,就是給你們那些承受上帝的旨意,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而蒙召得成聖潔的。願恩惠和平安從全能的上帝,藉著耶穌基督,多多賜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