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
這一時期的教會歷史所論到的主要之事乃是三方面的進展:
(1)教會與帝國的關係,
(2)基督教教義的進展,
(3)教會組織與崇拜儀式的進展。
教會備受羅馬帝國保護,甚至成爲國教;基督教內的教義爭論愈發尖銳,終於使得教會召開大公會議,包括尼西亞會議與迦克墩等會議,來維護正統信仰不受異端與異教思想的侵蝕;而教牧界成了一種經濟獨立的制度,也成爲一種法庭,並享有帝國賦予的許多特權。
[教會與帝國的關係]
康士坦丁未死以前,基督教已經被認定爲帝國團結力的來源。他善待教會,將原羅馬帝國宗教機關的特權都轉移給基督教會,此外還增加了幾種新的特權。他使基督教的教牧得免兵役與公民的義務,豁免他們的産業稅(主後313年)。他廢除了各種有害於基督教的慣例與法令(主後315年)。他准許羅馬教會有承受遺産之權,卻不將相同的權柄給予異教(主後321年)。 同年他命令臣民遵守主日。他拔擢基督徒充任要職,並讓自己的兒子受基督教教育。
康士坦丁成爲基督教神治政體的第一個代表。這政體意味著:
(1)一切臣民都是基督徒,
(2)公民權利與宗教權利之密切關係,
(3)認爲教會與政府都是神聖的機關,是在地上的同一神治政體的兩條膀臂。
康士坦丁繼續做國家宗教事物的最高教長。在羅馬帝國內有紛爭、外有蠻族時,康士坦丁就倚靠基督教會爲革新與建設社會和政治制度的力量。他嘗試增強教會的力量,並使它團結一致。在主後
314 年他召開了亞爾勒(Arles)會議來解決多納徒派的爭辯;在主後325
年他又召開教會的第一次大公會議」,尼西亞會議。康士坦丁親自到了尼西亞,並參加了幾次會議.
在主後 330 年,康士坦丁將政治中心移到比散田(Byzantium),並且在那建立了一個新的基督教的羅馬,即康士坦丁堡。這次的遷移最終造成了一個分裂的帝國與一個分裂的教會,東、西羅馬帝國,以及東、西方教會。帝國的重心東遷,使得東邊的邊防虛弱,頻頻被蠻族騷擾。
不久後的主後420年左右,各地的蠻族紛紛侵蝕羅馬帝國的疆域,主後493年西羅馬帝國終被消滅,東羅馬帝國的領土也大幅縮小。各地皆有蠻族建立王國,包括了西班牙與高盧的西哥特王國,義大利的東哥特王國,高盧東西部的伯艮地王國,北非洲的宛大勒王國,與在墨羅溫王朝統治下的法蘭克王國等等。在主後443
年至 485
年之間,央格魯人、薩克遜人、和朱特(Jutes)民族離開了丹麥與德意志北部北部而移居於南不列顛,斯拉夫族也移入了東羅馬帝國。這些民族的遷徙,使得了基督教傳入了蠻族中間。這是羅馬帝國在政治、軍事上的失敗,卻使福音成功的進入當時未受福音開化的蠻族。這使得日後的歐洲成爲了基督教的世界。
[尼西亞會議的成果]
這個階段教會內部對於教義的爭論達到白熱化的程度。在教會努力對抗諾斯底主義之後, 這時期教會最常討論的問題,就是「三位一體(Trinity)」。同時聖靈的神格也被牽涉在其中。三位一體被承認是教義的一部份,是在尼西亞會議之後的事。這樣的爭論顯見於主後320年亞流與亞他拿修之間。亞流當時是亞歷山大的長老,他反對三位一體,他認爲只有一位上帝,而且按他的說法,基督甚至是被造的。他認爲耶穌是後存於聖父的,並非在永恒中與天父同存。耶穌的存在是靠恩典,但是本性與天父不同。
在當時尼哥美地亞的優西比烏(Eusebius of Nicomedia )成爲他有力的靠山。
亞他拿修是亞流教區中的大主教,他強調上帝的合一性,並堅持在三位一體的教義解說上,不得影響此合一性。他認爲亞流的說法將會導致多神主義。他用「本質上的一體」一詞來表明上帝的合一性與在他本性中的區分。這清楚的說明了聖父與聖子是同質的,但也暗示兩者也許在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亞他拿修信經(Athanasian Creed)中說到:「我們敬拜三位一體的獨一真上帝,他既是三位一體,又是獨一的;在位格上不混淆,在本體上也不分割。」亞他拿修論到聖靈,他認爲在救恩歷史中父、子、靈同時在場,且三位格間有親密團契。
當時的兩個教會中心分別有兩種立場:安提阿的教會支援亞流,亞歷山大的教會反對亞流。 在康士坦丁皇帝的主導下,終於在主後 325 年在尼西亞召開了歷史中的第一次大公會議,
共有 315
位主教與會,會中康士坦丁接受亞他拿修的見解,並作成20條結論,有三個重點:
(1)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
(2)耶穌是真實的上帝,不是靠恩典而存在,在本質上就是上帝,
(3)耶穌與天父是同質的(homoiousios),所以耶穌並不是次等的神。
尼西亞會議原本是康士坦丁皇帝希望止息爭端的契機,但是結果適得其反。會議的決定是出於皇帝的高壓手段,未能達成圓滿。很多人對會議的結果不滿,卻還是簽署了會議的結論;其中支援亞流的人之所以不敢繼續堅持,是因爲皇帝的權柄可以決定他們的生死去留。這是政教牽涉不分之濫觴。
尼西亞會議大致確定了耶穌與聖父同質的結論,但是這樣的結論還是有不少人反對。當初支援亞流的人做了一些修改,産生了半亞流主義(semi-Arianism)。他們依然反對耶穌在本質上與上帝相同,有些人說耶穌是非本質的(heteroousios),是一種新的本質;有人說他不像父神,有人說他有與父神相似的本質。半亞流主義在東方教會相當流行,他們受到俄利根(Origen)的從屬主義(subordinationism),
認爲聖子在聖父之下。西方教會則受特土良(Tertullian)的影響,忠於尼西亞會議結果。
[迦克墩會議的成果]
亞波裏拿留(Apollinarius)是老底嘉的主教,他反對亞流主義。但是他主張「道與魂」的二元論。他認爲道成肉身時,神性(Divinity)代替了靈魂,而神性的馨香會影響到肉體的人性。即「神化爲肉身,神披帶肉身」的想法。他用「融合」來說明基督的神人二性關係。神性與人性融合,使人性變化,成爲一個新的事實。他的主張被迦帕多加(Cappadocia)省的三位教父大巴西流(Badil
the Great)、尼撒的貴格利(Gregory of Nyssa)、拿先斯的貴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質疑,認爲亞波裏那留這樣的主張將會面臨肉體是屬神的還是屬人的問題,以及基督如何能在這樣的主張下被稱爲是「完全的人」。他們的質疑對亞波裏那留的主張造成合理的破壞。
涅斯多留(Nestorianism)是安提阿的長老,後來又做了康士坦丁堡的主教長(主後
428-435 年)。 他將基督分成神人兩性,結果差不多將基督分成了兩個位格。
他認爲瑪利亞是基督之母,爲要強調基督的人性。他用「連接」(conjunction)一詞來說明基督神人兩性的關係,而不是「合一」。這樣的分別會很容易使人否認基督的受苦、受死、與復活的絕對價值。在主後
431年的以弗所會議中即將這樣的思想判定爲異端。亞力山大的主教區利羅(Cyril)是著名的反涅斯多留主義者。
康士坦丁堡的一個主教歐迪奇(Eutyches)另外贊成「基督一性說」(Monophysitism),即認爲基督只有一個本性,就是神性。他甚至認爲基督完全是上帝,甚至沒有肉體,只不過僅有人的外貌而已。在主後451年的第四次大公會議,即迦克墩會議中拒絕了這樣的教義,並聲明基督的本身具有兩種本性,及神性與人性,此兩性相和而不相混,也沒有改變。支援基督一性說的人繼續修正他們的主張,有認爲神人二性已經在基督裏面相混而成爲第三性,成爲一種新的神人合一(God-man)的性質。主後553年在康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五次大公會議強力的制止了基督一性說。而後又有「基督一志說」Monotheletism)的出現,認爲基督雖然有一種人性,但沒有人的意志,只有上帝的意志。這樣的主張也在主後680年康士坦丁
堡的第六次大公會議中被判定爲異端。
迦克墩會議最後有提出對基督位格教義的重要聲明,其中重要的含意如下:
(1)神人兩性的本質可以歸屬於一個本質,
(2)神而人(God-man)的受苦可以被認爲是真實的無限, 然而是無感於神性的,
(3)基督位格的根基,是在於他的神性,而非他的人性,
(4)道(Logos)並未與一般人類中的個人聯合,乃與人性聯合。
[其他的教義爭辯]
多納徒主義(Donatism)在丟克理田逼迫基督徒之後不久創於北非的加大果(Carthage)。他們稱逼迫中判道的信徒是「以經換命者(traditors)」,即在逼迫中捨棄聖經抄本的人,犯了不可赦的大罪。多納徒主義者在教會懲戒與殉道之事上反對羅馬教。北非的教會在主後311年左右因爲這件事情分裂了許多年。直到主後395年奧古斯丁被選爲希坡(Hippo)主教之後,大公教的這一邊才出現優勢。奧古斯丁認爲一個教牧的品格並不影響他職務上的動作。教會有信莖、聖禮、與主教的使徒傳承,就可以叫人知道它是真教會。奧古斯丁使多納徒主義受了致命一擊,到主後411年這一派以爲法律所不容,並消失於蠻族入侵非洲的時候。
伯拉糾(Pelagius)是一位不列顛的修道士。他認爲人並沒有從亞當遺留下來的原罪,並對於行善與行惡都有完全的自由。新生的嬰兒因此是無罪的。此外他也認爲不靠律法與福音,或上帝的恩典,人仍能得救,這些方法只使得得救更加容易。奧古斯丁則因爲自身對罪與自由意志的深刻體驗,所以他反駁說人雖照上帝的形象所造,但是因爲亞當的墮落而失去行善的自由。人人都有罪,連新生嬰兒也不例外,所以嬰兒洗是必要的。人對救恩沒有選擇的自由,完全是上帝的恩典。而且得救是出於恩典與信心,連信心都是上帝的工作。奧古斯丁的意見大都爲大公教會所接受,而伯拉糾主義在主後431年的以弗所會議被斥爲荒謬,並逐漸消失。
[教會的進展與改變]
因爲康士坦丁的保護,教牧界成爲一個經濟獨立的制度。不但如此,還成了一個法庭。從此教牧界可以完全不受政府法庭的干涉,甚至反而干涉政府法庭的審斷程式。神甫制度愈趨完善神聖,神甫們也必須在各樣的事上顯出與其他人不同。教會的法律與遺傳也開始編訂起來,其中包含了沒有聖經根據的遺傳與主張。長老變成遵守主教意旨的人,主教則擁有比以前更大的權力,可以視察經濟情形、分配神甫的調動、並批准他們的旅行。因著屬世財物的增加,主教爲自己設置法庭、組織衛隊、雇用成群的傭人,並在政治的活動上活躍。他們跟以前牧養教會的主教的時代已經大不相同了。
教會的教階制度逐漸擴大繁複。在第五世紀中葉,教會已經有五個大主教,分別駐在亞歷山大、耶路撒冷、安提阿、康士坦丁堡、以及羅馬。最後兩個大主教成了爭取教會權力的大對頭。隨著西羅馬帝國的崩壞,東方的康士坦丁堡的皇帝就成爲羅馬世界的唯一君王,而該城的大主教也想僭取衆主教之主教的稱號與特權。一個屬世的統治者在名義上成了教會的頭。除了羅馬教會以外,沒有其他教會敢將這稱呼從皇帝身上奪回。
爲什麽羅馬會成爲日後的教會權力中心呢?羅馬當時是世界地理與政治的中心,人民對羅馬的一切事無不尊敬。因爲羅馬的教會抵擋諾斯底主義與孟他奴主義獲得成功,所以它的力量與特權也隨之而來。羅馬教會認爲自己有使徒的傳承並彼得的座位。一般人相信保羅與彼得都在羅馬住過,所以主後170年就有流行的遺傳說。有名的古教父如居普良與愛任紐等也熱烈擁護這首任羅馬主教之說。羅馬差派的宣教士自然而然在新創立的教會中種下對母會的崇敬與愛慕之情。在蠻族侵略時,皇帝不能保衛羅馬,是教皇出面救了這城。羅馬的主教繼續忠於尼西亞信經,追封亞他拿修爲主教,在亞流派被定異端之後,尼西亞信經成了全教會的信條,這是羅馬的一大勝利。
在主後 451年的迦克墩會議中,康士坦丁堡的大主教曾被選爲全教會的總主教。羅馬主教與其代表的一切抗議都歸無效;這兩方從此救護不相讓,最終發展出羅馬教與希臘教(或東正教)兩大派。等到第一任羅馬教皇大貴格利的興起,東西教會分道揚鑣,初代教會史就告一段落,而進入了中世紀的教會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