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耶穌會來華教士-利瑪竇

 

    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主後1552年出生於義大利。他的父親曾是高官,希望兒子步他後塵。利瑪竇年青時是念法律的,想在將來當律師。但利瑪竇在羅馬接觸了耶穌會,有心志當修道士,終生不娶,拋棄一切名利與地位,一生只服事基督。當利瑪竇在耶穌會受訓時,範禮安是他的導師。此外,利瑪竇在羅馬念書時,曾研究過數學、地理、天文學等科學知識,這對他日後在中國傳教,是有很大的幫助。在利瑪竇30歲時,即主後1582年,他應邀到澳門學習中文。三個月就學會了看中文,他看了許多中國的古書,對中國文化產生興趣,一年後便正式進入中國宣教。

 

利瑪竇與羅明堅合作傳教時期

 

    主後1583年,羅明堅和利瑪竇來到廣東省的省城,肇慶,謁見總督,要求在肇慶買地,建築教堂和寓所。在當時看來是極不可能的事,但這兩位有禮貌,會講流利中文,甚至會寫中文的外國人,卻得到肇慶總督的批准,於是他們留在肇慶學習中文,研究四書五經並傳播基督教的信仰。羅明堅和利瑪竇在肇慶時,由飲食起居,以致禮儀服裝,都完全中國化,這使中國人對他們另眼相看,也尊敬他們。此外,利瑪竇的學識,也使中國學者敬佩。利瑪竇畫了一些地圖,把中國放在中間,其他國家點綴式的圍繞著中國,這地圖迎合中國人的“自我中心”心態,也滿足了中國學者的好奇心。利瑪竇亦將從西方帶來的渾天儀,時晷和報時鐘等儀器,一並贈送給中國學者,因而交了很多好朋友,當中也有不少人受洗歸信基督。

 

幾年後羅明堅和利瑪竇計劃北上傳福音,可是嘗試幾次都沒有成功。他們決定派羅明堅回歐洲,申請支援,可惜羅明堅卻在途中病死了。

 

利瑪竇承擔重任時期

 

    肇慶新上任的總督,霸佔了耶穌會傳教士的住宅。傳教士在懇切請求下,結果遷到韶州(今天廣東省韶關),把福音工作向北推進一步。耶穌會的傳教士,在利瑪竇的領導下,仍用西方的科技和知識,來吸引中國學者,並向他們傳福音。利瑪竇念念不忘北上的事,終於在1601年,抵達北京城。這次北上,對傳教工作來來說,是有一定的幫助。利瑪竇和另一位耶穌會的同工,憑著他們的科技知識和對中國語言、文字的認識,在北京贏得了許多中國學者的愛戴。利瑪竇熟讀四書五經,與中國學者對答如流,引經據典,使中國學者深深佩服。朝廷中的大臣和學者們,都有受洗信主的。

 

利瑪竇在北京十年間,托大臣將各種名貴禮物,獻給王帝--明神宗。其中計有大小自鳴鐘各一,油畫三幅、鏡子、手琴等。明神宗非常喜愛,因此雖然沒有明文聲明准許利瑪竇留在北京,但也沒有幹預。當利瑪竇在北京有了一定的地位後,其他耶穌會傳教士在北京以外的地區工作,就有更大的自由了。利瑪竇在北京工作共十年,中國信徒人數達到2500人。主後1610年,利瑪竇息勞歸主。總括而言,他在中國的宣教工作,是十分成功的。這使利瑪竇成為第一位真正在中國傳福音的西方宣教士。

 

利瑪竇的成功因素

 

    在此讓我們為利瑪竇的傳教工作稍作一些評論。

 

一.     傳福音的熱誠。為了使中國人得聞福音,他不但遠涉重洋來到中國,謙虛地學習講和書寫中文,並且研究四書五經。這對一個外國人來說,實在是不容易的事,但利瑪竇卻不畏艱難,堅忍的研究。此外,他更在衣著、社會禮節和生活習慣上,都學習中國人的樣式。為了贏得中國人歸主,利瑪竇實際上已經將自己變成了一個中國人。

 

二.     對中國人的愛心。利瑪竇在中國逗留了27年,接觸過許多中國人,在當中也受過一部分人的歧視和欺負,但他始終深愛中國人,對每個來拜訪他的中國人,都熱誠接待;對每一封來自中國人的信,都認真去回復。事實上,他贏得不少朋友,其中包括不少有名望的人,如徐光啟、李之藻和楊廷筠。他們後來更成為中國教會的三大柱石。

 

三.     利瑪竇的著作。利瑪竇所著的書有廿多種、大半由中文寫成的,其中有“天主實義”、“交友論”、“幾何原本六卷”等等,這些著作均受中國人歡迎,也使中國人開始認識西方的宗教和科學。

 

耶穌會教士來華的嘗試

 

    在歐洲這時正是宗教改革時期。由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各處已影響了許多的國家。天主教在這種聲勢之下,內部興起了一種反動運動,稱為反改教運動。要求當時的天主教會作以下的事為改革目的:第一,在生活紀律上實行某種改革;第二,整理天主教的教訓,使它成為堅實又具權威的系統,以抵抗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第三,重組教會政治的與建設的機關,以應付此種新局面。

 

    當時,伊格那丟(Ignatuis Loyola)創辦耶穌會(Jesuit),提倡天主教內部改革的運動。這種由伊格那丟提倡的天主教內部改革運動在1540年被教宗認可。耶穌會的修士都有嚴厲的靈性操練功課,生活條規嚴格,更關心社會及喜歡傳講福音。後來,許多耶穌會的修士遠航到世界遍避的角落當宣教士。有遠至美洲的南部、中部及北部,菲律賓、日本、中國、巴拉圭、印度。著名的人物有,方濟各(Francis Xavier 1506-1552)被稱為印度人的使徒,羅馬天主教最出色的傳教士,中國的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

 

方濟各

 

方濟各在主後1542年來到亞洲,他首先抵達印度,後去日本。他在日本傳教時,聽到日本人的責問︰“如果你所傳的宗教是真的,為什麼中國--這個歷史文化悠久的國家,竟然不知你所傳的宗教呢?”因此方濟各下定決心,冒死也要到中國去宣傳福音。主後1551年方濟各來到廣東沿岸的小島,名叫上川,等候機會進入中國。可惜當時遇到中國的排外政策,而方濟各也病倒了,並於十二月三日死於上川島,直到死時也尚未完成他進入中國的計劃。

 

    但方濟各那份到中國傳教的心志,卻激發了很多傳教士要到中國來傳教。在他去世後的三十多年,步他後塵的,除了耶穌會的傳教士外,還有奧古斯丁修道會、法蘭西斯修道會和多米尼古修道會的修士。因此方濟各的影響,確實不少。方濟各計劃來中國前,曾在印度和日本傳教,被人稱為“印度人的使徒”。結了不少果子,這是他事奉生命中,最主要的成果。

 

其他傳教士

 

當時不少差會的傳教士,千方百計想到中國來傳教,但用盡了各種方法,沒有結果。最後有傳教士主張用武力迫使中國允許傳教士進入傳教。這是很危險又錯誤的提議,慶幸這建議被一班有遠見的傳教士反對。他們主張堅持用“長期的忍耐”來等待中國打開福音之門。結果那些熱切的傳教士,集中在澳門等候。一位叫“沙內羅”的修道士,兩次去了廣州,為教士們請命,但中國政府卻不許可。這些都是葡萄牙人在中國福音事工上的一些嘗試和努力。

 

西班牙人麥哲倫

 

    麥哲倫在主後1521年發現了菲律賓,使西班牙人對東方發生了興趣。他一方面在菲律賓傳福音、辦學校;一方面積極準備進入中國傳教。有一次,兩名西班牙傳教士有機會隨一位中國官員進入中國,但途中卻被出賣,被拋棄在沙灘上。這次經歷,對傳教士打擊很大,但西班牙的傳教士並未因此沮喪,還是繼續努力,想盡辦法進入中國。這些西班牙傳教士,遭到葡萄牙人嫉妒,彼此猜忌,互相競爭,以致水火不相容。兩國的宣教士,經過二十多年的嘗試也未能成功的進入中國傳教。也許傳教士彼此不同心,是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義大利人範禮安

 

    主後十六世紀,範禮安(Alessandro Valignano)第一次成功的打開了中國福音之門。範禮安是在1566年加入耶穌會的,七年後,他被委派任遠東的視察員。他帶了四十多名的修道士,來到遠東一帶,做視察和傳教工作。範禮安帶隊來中國,是一次劃時代的旅程。他的貢獻如下︰

 

一.      消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傳教士之間的紛爭,不再彼此爭競嫉妒。原因是範禮安帶領的四十多名傳教士中,除有葡萄牙及西班牙人外,還有義大利人,經過這次合作,大家醒悟到同心的寶貴,從而願意齊心合力的為福音的緣故、盡心竭力。傳教士的同心,為中國福音事工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二.      範禮安找到了傳福音入中國的秘訣。就是必須先學會中國人的語言--中文。耶穌會的負責人派了羅明堅(Ruggieri)到澳門學習中文,雖然經過非常艱苦的階段,但兩、三年後羅明堅不負所望,他學會了基本的中文書寫,並且能講流利的華語。當時葡萄牙人,每年都有兩次機會進入廣州與中國進行貿易。羅明堅趁機隨葡萄牙商人進入中國傳道,帶人歸主,後來並取得了定居的許可證。因為中國官吏見這位外國人沒有惡意,又會講中文,他們感到很喜歡,便容許他在廣東省肇慶定居,並建立天主教的修院。

 

三.      範禮安在去世前安排了利瑪竇來澳門學習中國語文,以便和羅明堅一起在中國的福音事工上,並肩作戰。

   

    這是基督教第三次進入中國的第一階段情況。

 

 

 

明朝的成立和政治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趕走了蒙古人後所建立的,基督教在明朝算是第三次進入中國。當蒙古人統治中國時,一直以鎮壓的手段對付漢人。而元朝王室在末期時十分腐敗,彼此爭權奪利,政變頻頻發生。因此各地英雄紛紛謀反,最後由朱元璋將元朝的元順帝趕出中國。在主後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為明太祖。中國再次自治,並得到統一。直到主後1644年,滿清侵入中國,明朝滅亡,中國便再次落入異族人手中。

 

    明代的內政可說是腐敗和黑暗的。明太祖的治國方針,是實行君主獨裁的政策。明太祖之前,中國的舊制度是以宰相為全國的政治中心,管理大局,而明太祖繼位以後,廢了宰相這個職位,由王帝自己兼任宰相,直接統管大局。這大大加重了王帝的責任。明太祖的性格堅毅、辛勤、日理萬機,兼任宰相,並不困難。可是明太祖以後的王帝,嬌生慣養,不能勝任宰相的職任,結果禍害無窮,終於走上滅亡之路。

 

    明太祖死後,明成祖繼位。明成祖是很能幹的王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鄭和七次出使西洋,就在此時發生,但是明成祖過份寵信臣官,使臣官掌握刑罰和生殺之權,犯了錯誤。在明成祖死後,國家大權便逐漸落在臣官之手中。王帝的才智和品格亦每況愈下,明朝的政治因而一直敗下去,最後終被滿清所滅。

 

    明朝初期實行開放政策,十六世紀中葉以後就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認為這樣較為安全。所以耶穌會宣教士方濟各即使想進中國傳教,也不得其門而入。到了十六世紀後葉,由於神宗王帝不問朝政,又間接的促使利瑪竇得以自由在中國傳教。由此可見,一國的政治情況和宣教工作,是有很大的關係。

 

明朝的宗教

 

    明朝提倡的是佛教,這與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有關。朱元璋幼年時曾在寺院當僧侶,後與起義的英雄反抗蒙古人的統治,最終推翻元朝,自立明朝。當他即位後就提倡佛教,而喇嘛教是佛教其中一宗派,故明太祖也供奉,還封喇嘛為國師,明太祖以後的王室,皆信奉喇嘛教。另外明成祖在一次戰爭中,曾經得到一位禪宗僧人的輔助,禪宗是佛教的一派,以致明成祖對禪宗也有好感。

 

    除佛教外,明朝還流行道教,但不如佛教般受重視。明朝亦有一、兩個王帝是篤信道教的,如明世宗,他甚至沈迷在設壇祭神的迷信中,以致多年不理朝政。

 

    當時回教的信徒已分佈在中國各地。如在甘肅、陝西、四川、山西、福建、廣東和雲南。不過回教在明朝並不興旺,只是元朝留下的一些影響而已。

 

    基督教的信仰,就在這樣的宗教氣氛底下傳入中國。這對基督教的發展,肯定是有影響的。

 

明朝的學說

 

主要的是王守仁提倡的理學(理性主義)。這學說傳播得很快,當時王守仁的弟子更遍及全中國。可以說明朝的思想界,是王守仁理學的世界。理學所提倡的,主要是要人發揮人的良知,也就是發揮人類先天辨別是非善惡的心。王守仁認為應該發揮良知,以求達到知行合一的地步,成為聖人(今天所謂「內聖外王」的哲學觀念)。所謂聖人,是指心性方面的修養。理學的理論,聽起來很清高,實行起來很不容易。

 

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來看,靠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實行良知。明朝時代有些人一生都追求發揮良知,培養心性,什麼事都不理,他們的思想,因而流於空淡貧乏。發展到明朝後期,理學學派就變得更虛無飄渺,不切實際。

 

正在這時,天主教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不少朝臣和學者,均向他學習西方的科學。利瑪竇利用中國人這種好學科技的心理,一邊教科技;一邊傳福音,講解基督教的信仰,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唐朝景教傳教史

 

  基督教真正傳入中國,當以唐朝景教為準。自從明朝天啟五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西安被發掘、及續後在敦煌石室發現若干部景教所遺經典以後,景教入傳中國的史實,才重新被世人所注目。(「大秦」就是羅馬的意思)其歷史的真實性才可確立,景教入傳中國的始末,才得考據。如今「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存放於西安市碑林博物館內,高十多呎,寬五呎,厚一呎多,可隨時參觀。

 

景教源流

景教在唐朝時曾被稱為彌屍訶(Nestorius)教,而他們的教士則曾被稱為波斯僧、或大秦僧;其所建立的教堂,先後被稱為「波斯寺」、及「大秦寺」等。因為他們的教士來自波斯,其教門發源於大秦(羅馬)屬地猶太,而有此稱。

景教本屬基督教的涅斯多流一派;其創辦者涅斯多流(Nestorius),為敘利亞西部安提阿(Antioch)人,曾受教於摩普綏提亞(Mopsuestia)的提阿多(Theodore),於西元428年,被升為康士坦丁堡的主教。提阿多本是主教,與金口約翰齊名,為安提阿學派的主要學者。在基督教神學史上,安提阿學派常與亞力山大學派相抗衡,傾向於理性主義,尤其是對聖經的解釋。涅斯多流及他的跟從者是在耶穌基督的兩性神學這問題被判為異端。涅斯多流是不接納耶穌基督被馬利亞真正懷孕(當時他被判異端是因為不能接受馬利亞是懷了上帝”(theotokos),只說上帝的兒子基督是藉著馬利亞的肚腹流出來”)而生出來而被當時的正統教會判為異端。

涅斯多流被判為異端以後便帶領其門徒十七人,逃出羅馬來到波斯,受波斯國王之禮遇和保護,得以在其國境內繼續建立教會,信徒自稱為「亞述」的基督徒。這派基督教後來又傳到印度及亞拉伯各地。西元489年,東羅馬王帝則諾(Zeno)封鎖斯多流派的修道院,並沒收其教會財產。後來涅斯多流在敘利亞一帶興旺,自稱迦勒底(Chaldea)教會、或亞述(Assyria)教會。

波斯國滅亡後,因涅派主教受哈利發王(Khalifa)之信任,把其總部移到八吉打(Baghdad),又受王帝保護,而興旺一時。

至第六世紀末葉,斯多流派的基督教,由中亞細亞進入中國,稱為「景教」。至於被稱為景教的由來,根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所記:「宜常之道,妙而難名,功用昭彰,強稱景教」這一句話的意思,讓我們知道「景教」二字是:「正大光明之宗教」的意思。

 

景教在唐朝的傳佈

景教進入中國,始於西元635年(唐朝貞觀九年),當時斯多流教會的波斯傳教士阿羅本(Olopen),到達唐朝的國都長安(今日西安),太宗命房玄齡賓迎於西郊。

    當時中國的政治、社會、宗教情況,與景教的傳入是有關係的。當時是中國的唐朝,由唐高祖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唐太宗雖年輕但英明能幹,智勇過人,在執政的廿三年中,平定外敵,安定秩序,人民生活美滿,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黃金時期。

    唐太宗在個性上有很多優點。其一是知人善任,另外是謙虛好學,容納批評和勸告。這開明的個性,有助於景教來中國以後的發展。當時中國與小亞細亞印度等國家,有貿易往來,於是景教就把握機會傳入中國了。

    但是唐太宗亦有其過失,其中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搶奪皇位的手段,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唐太宗的皇位,是憑著兄弟間自相殘殺的政變取得的,這次政變的事實也給後世留下了不良的影響。唐朝皇室為了爭權奪利,骨肉相殘,每代都有。例如惡名昭彰的“武則天”女皇奪權的過程。所以景教傳入以後,在表面上看來是一帆風順,實際上是危機重重。只要有一次政變,景教的地位亦隨之而變。例如武則天出身於佛教家庭,崇拜佛教,高舉佛教,不免會排斥景教。總括來說,景教在唐朝十幾個皇帝的變換下,或安定或動蕩的局勢交錯中,在中國存留了約二百多年。

    當時唐朝的佛教和道教十分盛行,有時發生劇烈的爭論。景教在這樣的宗教局勢下,也不容易擴張。

景教傳入中國有清楚的的記錄。以下這段文字可証明以上的談論:「太宗文皇帝光華啟運,明聖臨人,大秦國有上德日阿羅本,占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於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總使西效入內,翻經書殿,問道禁闈。」(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貞觀十二年(西元638年),帝下詔文准在京師義寧坊建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改大秦寺),度僧(傳教士)二十一人。

在唐朝時傳入中國之三個外來宗教有:祅教(波斯人所信)、摩尼教(波斯人所信)、景教等均來自波斯,也各先後在京師建立寺院(即唐時佛教徒所稱之「三夷寺」。)為別於祅、摩二教,景教寺乃由波斯寺而改為大秦寺,以分別所傳宗教,表明來自秦國(羅馬)屬地之猶太也。

阿羅本(Olopen)這個人,中外學者至今無法真正考據知道其真實姓名,相信這名字是中文譯音。關於阿羅本的本名,有不同的說法。

按景教碑的記錄,有「翻經書殿」,及「經留廿七部」等語,但阿羅本所翻譯經目,無法真正考據。按已發現之景教書目:「尊經」(現存巴黎國家博物館,為另一景教僧景淨所進呈之漢譯景教經典)所列者,有三十餘種。

近年來,在敦煌石室所發現之景教經典有:一神論、序聽迷詩所經、大聖通真歸法讚等,均未見於「尊經」書目,可能是屬於阿羅本時代所翻譯的。

唐朝時代全國的景教分為十道。景教碑有:「法流十道,寺滿百城」之語,可見當時的景教曾遍傳於全國各地,故有此稱。開元二年(西元714年)至開元十六年(西元728年)間,景教在中國立大主教,景僧等十七人。當時景教曾經借助宮內的興慶宮人宣傳景教。碑文列舉自太宗以至德宗六代帝王,都優待景教的傳播;如太宗命宰相房玄齡率儀仗賓迎阿羅本於西郊,然後召其入宮講道譯經,因此有「命有司,將帝寫真,轉模寺壁」。太宗世子高仍崇封景僧(傳教士)阿羅本為鎮國大法主;玄宗時曾令「寧國五王,親臨福宇,建立壇場,天寶初,令大將軍高力士送五聖寫真,寺內安置」可見當時唐朝王帝是讓景教在中國建立教堂,也受保護。則天武後(武則天)的聖曆年間(西元698699年)景教曾受佛教的壓迫;自睿宗的先天元年(西元712年)至玄宗的開元元年(西元713年),景教又遭道教的排斥,因此景教碑所記:「聖曆年釋子用壯騰口於東周、先天末,下士大笑訕謗於西鎬」可見景教是公開受到別人的嘈笑。但由波斯來的僧人有羅含、及大德及烈,按當時到訪別的國家的規矩進呈名貴物品於唐朝,而得「共振玄綱,俱維絕紐」,挽回了衰微的教勢。肅宗繼位後,「於靈武等五部,重建景寺」,可見景教又開始在中國建立教堂。代宗皇帝每逢耶穌聖誕節時,頒賜天香、及禦饌來慶祝這隆重的節日,景教碑記錄:「代宗文武皇帝恢張聖運,從事無為;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功,頒禦饌以光景眾」。德宗即位後也優待景教,景教碑就是建立於建中二年(781)。碑文記錄有:「我建中聖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闡九疇以惟新景命」之語。

至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皇帝師事中有道士趙歸真、劉玄靖等,遂聽其獻策排斥佛教,而祅教、景教等外來宗教亦同遭禁絕。中國正稗史,對會昌禁止其他宗教活動的事情,均有記述。新舊兩唐書記錄當時大秦、穆護、祅教之還俗者一日有二千、一日有三千。另外,根據一位亞拉伯商人的遊記,提到西元879年(即僖宗的乾符六年),黃巢破廣州,伊斯蘭教(回教)徒、基督教徒(景教徒)、猶太人、波斯人等之被殺戮者,凡達十二萬人,便可以推知當時信奉外教的中國人有多少了。

景教自西元635年傳入中國至845年被禁為止,在唐朝一共流行了二百一十年。由晚唐朝至宋朝,其教士、教徒進入蒙古、新疆一帶,由該地所發現的景教徒墓石,可以證實。後來景教在元朝時再由蒙古進入中國,景教捲土重來,這時的景教則稱為「也裏可溫」。古代著名義大利商人馬可孛羅(Marco Polo)、及奧多利克(Odoric de Pardenone)的遊記均有記述各地的景教寺堂及景教徒的情形。

 

景教碑的內容、及其爭論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於明朝天啟五年(1625年),在陜西西安郊外被發掘出土之後,立即引起學者及基督教人士的注意。該碑為唐德宗建中二年(西元781年),長安大秦寺景教僧景淨等人所建立者。碑的正面,除篆額「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並頌」等字樣外,包括一千八百七十餘字的漢文碑頌及序文,並附有四十餘字的敘利亞語之本名,互相對照。這碑埋入地下甚久,一般推想是會昌禁教時,教士為保存其全貌,不被毀損,才被埋入地下。如這項推測得以確立,則其埋在地下之時間,當有七百八十年之久。因此景教碑的建立,當在建中二至會昌五年之間(即西元781年至845年間),不過只有六十五年而已。

耶穌會士曾德昭(Alvare de Semedo,初名謝務祿),在1625年景教碑出土後,為首位目睹和研究此碑之外國人。

    另外,在西元1900[1] 年在敦煌可室發現<<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序聽迷詩所經>>等景教文獻作品。這些文獻讓我們知道更多唐朝景教的活動。

 

景教失敗的原因

近代學者認為景教失敗或不能長遠流傳中國的原因有:

一.       景教忽略了救恩的重點。景教的教士在中國傳福音時,忽略了傳講完備的福音,沒有將得救之道,清楚地教訓人。因此這些信徒生命沒有改變,信仰也沒有根基。因此當患難、逼迫一來,就站不住腳了。所以景教在中國的消聲匿跡,與景教教士培育出來的信徒素質極為有關。

二.       景教受佛、道二教思想的影響極深。在初期“阿羅本”來華時,他所翻譯的聖經和所寫的書,都包括了詳細的福音內容,但是後來的景教教士卻起了很多變化。一方面相信是因為景教教士本身的信仰與生命根基不穩固,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受到佛、道二教思想的影響。這些使景教徒的信仰混淆不清,不能保持純正的信仰。當時的景教教士,自稱為“僧”,禮拜堂稱為“寺”,在翻譯聖經時亦大量採用佛、道教的術語。印度的和尚來到中國翻譯佛經,有景教的牧師(也就是作景教碑文那個人)從旁幫助他。結果矯枉過正,被佛、道教的思想、取代了福音的資訊。

三.       景教缺乏完整的傳教策略。景教的教士來到中國後,沒有一個統一的機構支援,更沒有統一組織,猶如一盤散沙。完全沒有一個完整向中國人傳福音和栽培中國信徒的計劃。所以在景教流傳中國二百一十年內,一直沒有系統的訓練出一些中國信徒來當教會的領袖。當景教教士被迫離境時,中國的景教信徒變得群羊無首,信徒也無人牧養了。

四.       景教過份倚賴政權的蔭庇。景教教士來華後,過份倚賴朝廷政權的蔭庇,時常取悅當時的政權,沒有建立起自養、自治的教會。唐代景教,由於依賴皇室的保護,於是皇室便決定了景教的發展。換言之,景教的命運是操縱在唐朝皇室的手中。此外,好幾位景教教士來到中國,都不惜用各種方法,包括了參與政治和翻譯佛經,來博取皇室的好感和經濟上的支援。可見景教是缺乏了獨立性,一旦庇護教會的政權改變了,教會就無法繼續發展下去了。當時武宗宣言要毀滅佛寺,就不分景教、佛教,勒令:「大秦穆護三千餘人反俗」。穆護就是景教徒。這事表明皇帝的蔭庇是不可靠的。

 

章伯斯簡介

      奧斯瓦德·章伯斯 1874 年出生於蘇格蘭,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和愛丁堡大學接受教育。在他 22 歲那年,他感到上帝在呼召他成為一位傳道人,雖然他很有文藝天賦。在都倫的一所很小的神學院學習和教書之後,他搬到了一個宣教機構,這個機構的宣教範圍覆蓋英國、美國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