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慕迪的初期事奉經歷

 

    一八六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慕迪二十五歲時和他的未婚妻結婚。她為了基督的緣故,跟他過了婚後早期幾年的貧苦生活,毫無怨言。她在結婚初期,還繼續為她丈夫的主日學工作。在她的一生裏,無論他到那裏去,她都與他作伴,甚至一同到過內戰的前線。他們夫妻二位,同負一軛。

 

    慕迪原是一個「說話有些口吃,心靈昏昧」的鄉下孩子,沒有學問,也沒有口才,按理不能傳道。但他得救之後,就有一個心羨慕傳福音,羨慕帶人得救。結果,他就蒙上帝裝備,成為一個滿有口才,大有能力傳福音的人,是前一世紀,上帝所賜給教會一個很大的恩賜。他的故事,足夠證明恩賜是人可以羨慕得到的。

 

    當慕迪第一次站起來為主作見證的時候,雙腳發抖,唇齒顫動,一句話都說不成,他所預備的講章已飛至雲霄之外,站在那裏,呆若木雞。過後撒但試探他說:「你何苦把自己弄成傻子呢?從今以後不幹了罷!」

 

     但他並不灰心,總要在人面前見證基督,後竟成了舉世聞名的傳福音者,一生幫助了百餘萬人接受基督。一次,他作見證說:「我為基督,把自己當作傻子已有二十年了。」

 

    有一次,慕迪講道完畢,一位博士對他說:「對不起,今天晚上講道中至少有十一次說錯了文法。」

 

    慕迪回答說:「可能是如此。我幼年的教育很差;但我把我所知道的文法,都用在上帝的工作上。閣下如何?」

 

    有人說,慕迪的一隻手握住了歐洲,一隻手握住了美洲,他把兩大洲拉向上帝。有一次,他很想應用科學證道,就求主說:「我讀書不多,不懂科學,怕會講錯,求主幫助。」主卻回答說:「你不要講科學,你講我就好了。」

 

    慕迪講道時,喜歡引用故事比喻,藉以幫助聽眾易於瞭解他所講的道。主耶穌在世講道時,也曾用了許多比喻。     

 

    他傳福音,是用最容易明白的話。他說:「我將餅放在矮櫃裏,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拿到。」

 

    有一天,一位慕迪聖經學院的學生來問慕迪說:「慕迪先生,我從新約聖經知道,所有得救的人都是在創世之前就被上帝揀選預定的;我現在有一個問題。」「甚麼問題?」「如果我傳福音,勉強人來相信,也許我作錯了,勉強了一些上帝未曾揀選的,怎麼辦?」

 

    慕迪說:「孩子,只管儘力去作。當人未進門的時候,他們會在門上看見一句話:『無論何人願意,都可以來。』等他們進了門,門的這邊又有一句話:『你是蒙揀選、被預定的。』讚美主!」

 

    某人告訴慕迪說:「我在一個山上,足足過了五年。」慕迪沒等他說完,就問他說:「你在這五年中,領了多少人信基督呢?」那人有些遲疑,答不出來,末了只得承認說:「我記不起領了甚麼人信主。」於是慕迪正色地說:「我們不要那種山上的經驗。」

 

    慕迪說,有一次他見到一張圖畫,上面畫著一個女人,雙手攀住水面上的十字架;他見了心裏很難受。後來又見到一張圖畫,畫中的女人一手攀住十字架,另一手從水中拖出一個即淹死的人;這時慕迪纔感到舒然。

 

    你是否自己得救了,就算了;你有否關心到其他失喪的靈魂?

 

    某次,慕迪旅行某城,同車有位女士。在慕迪抵達旅館時,得到一間很舒適的客房。那位同車的女士來了,說:「先生,在這家旅館裏,我找不到一間客房,它們全都滿了;你是怎樣找到的?」

 

    慕迪答道:「簡單得很,在要來之前先打個電報,請他們為我留個房間。」

 

    慕迪以此比喻說:「進入天家亦是如此。你的名字必須先送上去,登記在冊上,不然你就進不去。如果你的名字已經列入天上的冊子,那麼你就不至失望,當你升上天家時,上帝會為你預備一間華屋。在你進入天家的門檻時,引路的天使會把生命冊指給你看,你的名字是否在那裏,如果是的,就可進入;如果不是,就會很無情地被拒絕。」 ...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十 20);「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裏」(啟廿 15)

 

    慕迪講道,喜歡用故事比喻。一位不信上帝的新聞記者,常常批評譏笑說:「慕迪先生的故事雖講得好,也能激動人,但他所講的故事全是假的,捏造的。」

 

    一天,他去聽慕迪講道,為要找錯。那天,慕迪講「屬靈的光」,用了一個故事說:「聖誕節前,一天晚上,有三個女子在街上走,沿路觀看商店櫥窗的陳列物品。其中兩個最感興趣,看了講給第三個女子聽。那女子好像不感興趣。有一個人從旁邊經過,看見三個女子同行同看,為甚麼其中一個不感興趣呢?他很詫異,近前查看,纔知中間的女子,雙目是瞎的,看不見,當然不感興趣。」

 

     慕迪又說:「這就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分別。我們對於屬靈的事,感覺有味,喜歡屬靈的事。屬血氣的人卻不然,因為他們的心眼瞎了,不領會屬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情,惟有屬靈的人纔能看透。」

 

    那位新聞記者聽了,未等散會,就上前質問說:「你剛才所講的故事,何處聽來?」

 

    慕迪答說:「在報上讀過這段故事,卻不記得是甚麼報。」

 

    那位新聞記者說:「那個故事是我寫的,我自己見到那三個女子,記了下來,卻想不到其中有這好的教訓。如今我纔知道,我的心眼實在瞎了,不領會屬靈的事。」

 

    就在那次會中,那位原來不信上帝的新聞記者,為自己所寫的故事受了感動,悔改歸主。

 

     一次,有人帶了一位朋友,參加慕迪所領的聚會。他到會時,會眾正在高唱:「來阿,快來就我!凡勞苦擔重擔的都來。來阿!快來就我!」

 

    這人聽了,大發牢騷地說,在他一生之中從未見過這麼多的蠢人,站著高唱「來!來!來!」真是笑話極了。但是這個「來」字深深印在他的腦中,回去之時還在腦中盤桓,無法摔掉。他就跑進酒舖,想要藉酒忘掉,但是「來」字始終留在腦中不走。於是索性狂飲,然而「來!來!來!」仍在耳邊。他就自己對自己說:「我這樣自尋煩惱,真是笨極!」

 

    遂即回家睡覺。不料上了床,翻來覆去,始終不能入睡。彷彿他的枕頭也在唱說:「來!來!來!」

 

    他氣極了,自言自語地說:「我赴這樣的聚會,真是笨到極處。」

 

    他從床上爬了起來,拿出一本讚美詩,找到了那一首,讀了一遍,又對自己說:「沒有意思極了!我這樣的一個人豈容這首詩歌來煩擾麼?」說罷便將那詩本付諸一炬。然而那個「來」字還在他耳膜之中,擺脫不了。他說,以後再也不赴這樣的聚會了。

 

    但是第二晚,不知怎的他又去了。說也奇怪,他們又在那裏高唱:「來!來!來!」

 

    他又怒氣上騰,說道:「又是這首討厭的詩,我再來作甚麼?真是蠢人一個!」

 

    可是不久之後,聖靈作工,他就轉念,因這詩歌悔改了,來到主的面前。後來他在聚會中作了這樣的見證,且從袋中取出一本新買的讚美詩,找出那首詩歌,說道:「這首詩歌在我,要比其他的詩歌更為動聽,因為上帝藉這首詩歌救了我的靈魂。」

 

    慕迪在蘇格蘭傳福音時,有一位老闆去聽,得救了。得救之後,他很熱忱地帶領他的所有員工去參加聚會,藉以個個都能蒙恩。但是其中有一職員偏偏不去;並且定意,若是要他信主,必須去正規的蘇格蘭長老會聽正式的牧師講道,由他引領歸主。老闆想盡一切辦法要他參加聚會,他總是不去。

 

    後來,慕迪離開了那城,去印弗拿傳福音。恰巧老闆在那裏也有一些生意要作,就打發那位職員去,盼望這樣或許他會去聽福音,能以得救。

 

    一晚,慕迪正在河邊講道,引用乃縵的故事,講論上帝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參王下五 9~14;賽五十五 8)。那位職員剛好經過那裏,看見一大群人站在那裏聽人演講;他就過去看看究竟,聽聽講些甚麼。這一聽,主抓住了他,他悔改信主了。他原定意要由蘇格蘭長老會的正式牧師引領他歸主,上帝卻藉著慕迪,不是一位由他所認為正規教會的正式牧師引領他歸主;這真是說出上帝的意念非同人的意念。

 

 

慕迪決定全時間事奉

 

    慕迪立志要作一個成功的商人,定意要賺十萬美金。雖然如此,他卻並未犧牲他的服事主的熱忱。他已是個皮鞋推銷員,年紀雖僅二十三歲,每年已可賺到五千美金。這在當時,確實難得。他連連升級,似乎保證他的美夢必能應驗。可是另有一個熱忱抓住了他。他已嘗到領人歸主的喜樂,知道這個比那賺錢更為甜美。他多方尋找事奉主的機會,同時也不忽略他的皮鞋推銷,因此,只得延長他的工作時間。後來他漸漸看出,若不放棄生意,事奉難免受到限制。可是放棄生意並非容易。他自己承認說:「我一生中最困難的事就是放棄職業。」

 

    後來,他所開辦的主日學的一個班的教員,生了肺病咯血,病勢相當沉重。醫生勸他易地休養。他到慕迪工作的店裏來見慕迪,說到肺又出血,還是回到紐約家裏去死好了。慕迪看他心裏十分憂悶,問他何以如此。他說:「我班裏的學生,我從未領過一人歸主。我對這班女孩有害無益。」

 

    慕迪告訴他,該把這個感覺告訴他那一班的女孩子們。於是他們兩人坐上馬車出發,挨家探望那班女孩子們。他們到一女學生家中,那位教員就和那個女學生談起她靈魂得救的事,講了不久,她就流淚了。再到別的家裏,那位教員告訴女孩子,他是為甚麼來的。不用多久,她哭了起來,求主施恩拯救。

 

     第二天,他們又一起出去。十天終了,那位教員來到慕迪店裏,臉上發光地說:「慕迪先生,我班裏的每個學生,都接受基督了。」

 

    第二天晚上,他就要離開,慕迪立即通知那班學生,當晚有一禱告聚會。這位病重將要離世的教員坐在他的學生們中間,和她們談話,念了約翰福音第十四章,再唱「福哉,以愛聯繫」之後,一同跪下禱告。這個班裏的學生,一個一個開口為這將要離世的教員禱告。

 

    在這個聚會裏,上帝在慕迪心裏燃起一把不熄的火。聚會完畢,慕迪走出來時,對上帝心裏說道:「上帝阿!寧死也不要讓我丟掉今晚所得的福分。」  

 

    第二天晚上,慕迪到車站去,給這位教員送行。火車快要開行之時,這班裏的一個學生來了,接著全班學生不約而同全都來了。她們想要唱詩,但禁不住,全都哭了。最後,那位將要永別的教員站在末節車廂台上,手指朝天,告訴她們在天相會。受了這事感動,慕迪無法繼續經營他的皮鞋生意。買賣對他已經失去吸引。他已嘗到另一世界滋味,無法再去賺錢。

 

    上帝幫助了他,叫他有了正確的定規,決心放棄職業,完全出來作主的工。對於這個決定,他從不後悔。他說:帶領人們脫離這個世界黑暗,進入福音的榮光和自由,這是何等的甜美阿!

 

    一八五六年,慕迪從波士頓來芝加哥後,認識了一位不滿二十歲的少女,名叫愛瑪‧沙爾羅特(Emma Charlotte)。不久,這位少女也就參加了他的主日學的工作,成為他的未婚妻。他和他的未婚妻完全同意,無論作甚麼都當把上帝擺在第一位。他把放棄經商,全時間事奉主,為她爭取學生的心意告訴她。她很樂意地表示贊同。他就立刻跑到一位朋友家裏,喊著說:「我已決定,以全部時間為上帝作工了。」

 

    他的朋友就問:「那麼你靠甚麼生活呢?」

 

    慕迪答道:「如果上帝要我為祂作工,祂必供給我的一切需要。我決心一直為祂作工,直到我不得不停止的時候。」

 

    慕迪自從脫離經商,全時間為上帝作工之後,沒有在任何方面領過經常的薪水。在頭一年,一共收入不滿三百元,但他從不動搖。他深信,只要主需要他來作祂的工,祂會供給他生活上的需要。結果他過的是清苦的生活,吃餅乾和奶酪,睡青年會堂的板凳和沙發。他雖受了各種困苦,但他始終堅定不移,為要成就他從天上來的職事。

 

    人們知道了他脫離經商,全時間事奉主,就叫他「慕迪瘋子」;但他對此毫不在意,他寧肯將自己的生命燒盡,而不願任其朽腐。後來他在主的工作上有所成就,人就稱他「慕迪弟兄」了。最後他的名聲遍及歐美兩大洲,他的稱呼便成為「慕迪先生」了。

 

    慕迪為主所作的工,越過越蒙主的祝福。主日晚間聚會所借用的小房間不敷應用,就在路角租了一間從前作為酒館的舖子,每晚都在那裏聚會禱告和講道。人潮繼續高漲,歸主人數逐漸增加。

 

    他在一八六一年六月五日寫信給母親說:「...我有生以來,以現在為最忙。我無論到甚麼地方都有滿屋的聽眾,...屋內擠滿了人,外面人行道上也站滿了人。...母親阿,如果你能到我這裏來,你決不會為我放棄經商而後悔...

 

    為著人數不斷增加,他就開始建築一所主日學與禮拜堂兩用的會所,位於伊利諾街。大會堂裏可坐一千五百人,此外還有幾間課室。這堂於一八六四年奉獻給主,經常不斷地被使用。

 

 

慕迪之主日學服事

 

    正在慕迪所辦的主日學校越來越盛之時,林肯總統要往華盛頓就職,計劃順道在芝加哥停留一下。慕迪聞訊立即去請林肯總統前來訪問他的主日學校。林肯總統答應去看他的主日學校,但不準備作任何公開演講。慕迪說:「好,好,只要你來看一看我們。」

 

    全校師生聽了林肯總統要來的消息,個個興高采烈。那個禮拜天下午,當林肯總統步入禮堂之時,他們掌聲雷動,歡呼迎接約有幾分鐘之久。後來,林肯總統看見那些學生臉上期待的熱情,深受感動,就開口說話了。他用幾分鐘的時間,把他早年的經驗告訴他們,勉勵他們要留意接受老師們的指教,把所學習的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上。若能這樣,也許他們中間會產生一位總統。

 

    這一天是慕迪所辦主日學校很可紀念的一天,慕迪也為此感謝上帝。

 

    慕迪自己開辦主日學時,曾答應十三個街頭兒童:如果他們每星期都來上課,沒有間斷,直到聖誕節,他就要在那個時候送給每人一套新衣。結果除了一個,其餘的十二個統統作到了。慕迪在他們還未穿上新衣之前,拍了照片,又在他們穿了新衣之後,再拍一張。他在這兩張照片上各題上字,一題「這是值得的麼?」一題「這真是值得的!」這些穿上一式衣服的兒童群,後被稱為「慕迪的衛隊」。長大後都在教會中服事,成為慕迪工作的繼承者。

 

    有一個主日學學生的哥哥在南方,聽到慕迪對他的家庭有很大的影響,十分生氣,寫信回家說,等他回家,要把慕迪打個半死。這人回家之後,染了傷寒症。慕迪知道了,就去看護他。這人深受感動,怒氣全消。後來他也歸主,始終作了慕迪工作的摯友。

 

    一次,慕迪旅行招收主日學生,來到一家人家,這裏不但有孩子們,還有一缸威士忌酒。這是父親留著,預備在星期日那天大飲特飲。慕迪拿了這缸威士忌酒,往街上倒掉。下一個星期,慕迪又來招收學生。那個男人正在等他。慕迪承認威士忌酒是他倒掉之後,那個男人立即脫下衣服,預備打他。慕迪就說:「我把這缸酒倒掉,乃是為著你和你全家的益處。如果因此我要挨打,那麼在你打我之前,讓我為你們大家禱告。」

 

    於是他就雙膝跪下,很誠懇地為著這家父母和孩子們禱告。當他禱告完站起來的時候,這位父親的怒氣消落了,並且答應慕迪把他的孩子們帶去上慕迪的主日學校。

 

    慕迪對人的靈魂非常有負擔。有一次他教主日學時,約了一個小女生來參加;那個小女生答應了卻沒有來。幾天後,慕迪在街上遇見她;那小女生趕快跑到一家酒店裏,關起門來不應聲,躲在床底下。但慕迪不死心,仍然追進那家酒店,把她從床底下拉出來。後來那小女生只好去參加主日學。

 

    慕迪死後,他的同工陶雷(R. A. Torrey)有一日搭車時,在車上遇見一位女子問他:「你認識我麼?」他答:「不認識。」她說:「我就是那個被慕迪由床下拉出來參加主日學的小女生的女兒。」

 

    慕迪愛他的學生;他的學生也愛他;其中有許多人是像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因著有上帝的愛澆灌他們的心,他們和慕迪在愛裏結合為一。其中有一學生,搬家到市區另一端。雖然這位年輕人來回要跑一段很長很累的路,還是照常上學。有人問他,為何要跑這遠的路,他家附近豈不也有很多一樣的學校麼?這個孩子答道:「那些學校,對於別人也許是好的;但是對我卻不見得是好。」「為甚麼不?」「因為慕迪那裏他們是愛我的。」

 

    由於一八五七、五八年屬靈復興,芝加哥產生了基督教青年會。在這期間,他要經營皮鞋生意,也要為主日學的工作忙碌,也要為青年會的服事勞苦。他實在是照著羅馬書第十二章十一節所說的去行:「殷勤不可懶惰,要靈裏發燒,常常服事主。」

 

    慕迪為芝加哥基督教青年會籌建會所,當了二年青年會會長。那時他也作了芝加哥市濟貧會的幹事,免費供應食物給許多窮人。他每天除了訪問病人,還為三個聚會有安排。他每天天明即起,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點鐘纔能上床。下午一時至三時,是他辦事的時間,許許多多的人紛紛來等他。他忙得沒有時間讀書。所以,那時他只能想到甚麼就講甚麼。他的忙碌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