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教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父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初代教會書信


1.    巴拿巴書(Epistle of Barnabas)

雖名為巴拿巴,但著者不詳。著作時期有說在70年 、有說在117-138年間寫的。此書反猶太教,解釋猶太儀式律法 、預表基督和基督的救贖。亞歷山太的格利免將之併於其所用的聖經中。

作者受亞歷山太斐羅的寓意法影響, 採用象徵的釋經法,是第一本靈義解經的書。這本書影響教會解釋聖經的方法,許多基督徒用寓意解經法來解釋舊約聖經。即在聖經的字面意義之外,另外尋找第二、三層的「屬靈意義」,並認為屬靈意義比字面、歷史或倫理的意義更重要。書中的例子,當摩西禁止以色列人吃豬肉時候,其靈義解經為:你們不可和豬一樣的人扯上關係。

2.    坡旅甲給腓立比教會信(Epistle to the Philippians)

士每拿主教坡旅甲為反異端,於約112年 所寫。教會史家優西比烏認為他是使徒時代一位可敬的長老,可能是使徒約翰的門徒(西庇太之子或約翰長老則不明), 曾寫腓立比人書,共十四章,內容皆引聖經來勸誡他們,勉勵信徒恒心服務,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信仰,避免被異端誘惑。在神學方面類似其師約翰,並重基督教的救恩論。

3.    伊格那丟的七封信(The Letters of Ignatius to the Ephesians, Magnesians, Trallians, Romans, Philadelphiaqns, Smyrneans, Polycarp)

98-117年由伊格那丟 所寫。伊格那丟接續彼得在安提阿教會的主教職分後,成了該城的第二位監督。有15本書信曾經被認為是他的著作,但今天一般學者只承認其中七本真的出自他。這七封信是論述基督先存在的有趣思想。

金口約翰(John Chrysostom, c347-407)記載,伊格那丟96年,由使徒彼得提拔成為安提阿主教;而《使徒憲典(Apolistic Canons》卻說是由使徒保羅指名任安提阿主教的。

伊格那丟信主較晚,待人謙遜,他的風格及人生經歷與使徒保羅極為類似,常自稱是使徒及主教中最小的。他抱著殉道的精神,不論火燒、被釘、野獸吞吃、骨頭撕裂,四肢打斷,甚至體無完膚,只要能得著基督耶穌,就讓魔鬼折磨、攻擊致死也甘心。

伊格那丟後 來遭到羅馬皇帝迫害,由安提阿被押往羅馬城,行經亞西亞時,他的教誨與勸勉,振奮了他所停留之處教會的信心。他同時要他們加倍防範當時遍及各處的異端。他是繼耶穌的門徒之後,因著為基督做見證,成了野獸的食物。

伊格那丟曾寫信給以弗所、示每拿、羅馬等教會及波旅甲主教,這七封書信是伊格那丟的主要著作,他重視靈命成長,勉勵信徒生命要與基督的靈結合,擁抱上帝。他的思想對大公教會有三項主要影響:除了痛恨異端(幻影說)和分裂外,他高舉殉道的勇氣及榮耀,教父坡旅甲效法他,也隨之殉道。後來有人對這種殉道精神批評為「受虐狂」,但一百年後的神學家特土良說:「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

書信中也強調教牧原則及教會制度,大公教會即出自伊格那丟的致示每拿人書。他主張主教是擁有權力與權威的屬靈階級,導致後來教會衍生出「君主主教制」。他也影響了聖餐成為具有「聖化」及「神性化」的發展。後來天主教與東正教都根據他的主張說:「聖餐是永生不死的藥。」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奧古斯丁介紹

一、奧古斯丁簡介
 
1. 家庭背景
 
我們先來介紹他的生平,奧古斯丁他生於北非,他的父親是一位異教徒,媽媽是基督徒,從小奧古斯丁接受的是敬虔的基督教教育。後來他到迦太基接受大學教育,他主修修辭學及雄辯術,他預備成為一個律師,後來他改變主意,專攻文學。那麼漸漸的對基督教的信仰就放棄了。然後他又對哲學發生的興趣,他常常思想人生,是非善惡的問題。
2.宗教信仰
二十歲的時候,他成為摩尼教徒,所謂摩尼教,是一種大混合的宗教。摩尼教借用了波斯祆教的,善惡相爭二元論,也借用了佛教的輪迴思想,以及諾斯迪主義,靠知識得救的教義。那麼他也借用了,基督教耶穌的名字,他認為創教的摩尼,乃是耶穌的大弟子,那麼奧古斯丁信奉這個宗教,達九年之久。大約在三十歲的時候,奧古斯丁求問摩尼教的一些,著名的學者,有關於困擾他的人生問題,但是那一些學者,都沒有辦法回答他的問題,所以奧古斯丁,就開始懷疑摩尼教。
3.信仰經驗
奧古斯丁後來,到了米蘭大學去教書,在當地,他認識了神學家安波羅修。安波羅修的講道,深深的吸引了奧古斯丁的注意,也漸漸的扭轉了,他對聖經不滿的態度。奧古斯丁開始覺悟,人間學問的錯繆與有限,再加上他周圍一些朋友的信主在生命的改變。所以其實這個時候,奧古斯丁他已經很靠近得救的門檻,唯一攔阻他信主的,不再是理性思考,或者是哲學的問題,而是他的私生活。
奧古斯丁認為,他沒有辦法過一個清心寡慾的生活,他正在跟一位女子同居,他覺得沒有辦法抵抗情慾,這是他一生最痛苦的時期。有一天在花園裡,奧古斯丁在散步的時候,突然聽到隔壁,有一群孩子在唱歌,歌詞說:拿起來讀吧!那麼正好奧古斯丁,手上有一本書,一翻開,視線剛好落在一句聖經的話,那就是我以前所說的。羅馬書十三章,十三到十四節:「不要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情慾。」那麼突然奧古斯丁就豁然開朗,立刻 神的平安進入他的心中,他感覺上帝賜給他能力,勝過罪惡,那麼這是奧古斯丁重生的經驗。年紀已經三十多歲了,但是從此,從這個時候開始,奧古斯丁以他的學養,為真道打了幾場漂亮的勝仗,成為初代教會一名神學大將。
 
二、.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
我們接著要介紹,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奧古斯丁的神學思想,可以反應在他跟三個異端的爭辯上這三個異端是:摩尼教、多納圖派,還有柏拉鳩。柏拉鳩的爭辯,我們以前在救恩論,三個核心信仰上,已經介紹過了,所以我們現在只介紹,他跟摩尼教,跟多納圖派交手的過程。摩尼教其實不是異端,是異教,摩尼教的問題最少,因為他的教義,跟基督教顯然差距很遠。
1.摩尼教:
摩尼教是一種二元論,他們認為這個世界,有兩個勢均力敵的 神在做無止盡的爭戰。兩個 神,一個是光明、一個是黑暗的 神,他們彼此對立,善惡是兩個永恆的原則,在做不止息的爭戰,世界的苦難邪惡都是這個爭戰的產物。奧古斯丁最初服膺這個學說:因為它可以說明,奧古斯丁內心的掙扎,而且又可以推委犯罪的責任。因為他可以說:情慾是從外面來的勢力,人是無辜的,後來奧古斯丁棄絕這個宗教。
反駁摩尼教
A、基督教是一元論:
那麼他從三點來反駁摩尼教,首先第一點,奧古斯丁說:基督教是一元論。只有上帝是萬物唯一的來源,上帝是獨一的主宰, 神從無創造萬有,上帝獨行其事,獨享尊榮,這是他提出第一個反駁的要點。
B、罪惡不是敵對 神國度:
奧古斯丁提出第二個反駁,摩尼教的教義,他說:上帝是一切的來源,罪惡並不是跟上帝的國度,敵對的一個永恆的勢力。可是奧古斯丁,也必須面對一個問題,如果上帝是一切的來源,那麼,祂所創造的一切,都甚好的話,罪惡從哪裡來呢?奧古斯丁說:上帝所造的一切甚好,因此不好的就不存在,簡單的說:沒有罪惡這個東西,罪惡是不存在的。那麼受到新柏拉圖主義的影響,這是希臘的一個哲學,奧古斯丁他把罪惡,定義為none being,就是非存有,是一個很濃厚哲學意味的術語。奧古斯丁他說:上帝是正面的,那麼缺乏正面的,就是罪。譬如說:上帝是良善的,那麼缺乏良善就是罪惡。上帝是純存有pure being,祂的反面就是none being。那麼none being 就是罪惡,這是一個相當哲學性的解釋。
那麼奧古斯丁在他年輕的時候,是用比較哲理性的方式,來解釋罪惡,他說:其實罪惡並不存在,只要缺乏上帝良善的一面,就是罪。就像疾病並不存在,疾病是缺少健康,欺騙本身是不存在的,欺騙是缺少誠實,沒有醜陋這種東西,醜陋就是缺乏美麗,沒有虛假,虛假是缺乏真實,沒有驕傲,驕傲是缺乏謙卑:那麼就問到說那麼人為什麼會犯罪呢?因為蛇引誘人!那麼蛇從哪裡來呢?蛇是因為墮落的天使而來!那麼天使為什麼會墮落呢?因為天使驕傲,要與 神同等!那麼驕傲從哪裡來?就這樣子推下去,奧古斯丁還是要面對說:罪惡從哪裡來?奧古斯丁那個時候他就很聰明,他及時煞車了,他很誠實的回答說:不知道!我想這個可以給我們,作一個榜樣,聖經講清楚的真理,我們必須要認真的去教導,但是聖經如果沒有講清楚的,我們不需要給自己製造,下不了台的尷尬場面,那其實這個也是,基督教的一個奧秘之一,上帝所創造的一切都甚好,那麼罪惡從哪裡來?這個其實聖經,沒有解釋的很清楚
C、肯定人的道德責任
奧古斯丁第三點反駁摩尼教的,是他打破了摩尼教的宿命論,他肯定人在道德上的責任。奧古斯丁說:人有自由意志選擇惡行,人雖然受到原罪、情慾等等的挾制,但是人要為自己的罪行負責任。因為這個我們在救恩論,已經討論過了,所以我們對摩尼教的反駁,就介紹到這裡。
 
2.多納圖簡介
那麼接著,奧古斯丁他的思想,可以反應在他對付第三個異端,就是多納圖。那多納圖的爭論,在當時引起北非教會的分裂,這一派的起因是當羅馬帝國逼迫教會的時候,有一些主教、教會的領袖,他們靈性軟弱,他們否認信仰,而且交出聖經,而這些主教,先前曾經按立過其他神職人員,所以就有人懷疑說:這些軟弱背教的主教,他們所施行的聖禮,他們所按立的那些神職人員,到底生不生效?那麼這個有一點,蠻像今天大陸的家庭教會,他們排斥三自教會,認為三自教會,是背叛上帝的教會。那麼迦太基的主教多納圖他說:這些變節者所施行的聖禮,不算數,只有沒有瑕疵的牧者,所施的聖禮才算數。多納圖認為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為主受苦的真教會。
奧氏的反駁
A、強調愛心的重要
奧古斯丁就提出了他的教會觀,以及聖禮觀。過去的傳統說:教會有四個記號,四個記號第一個是大公性,就是普世性第二個是使徒性,就是追隨使徒的信仰。第三個是合一信,第四個是聖潔。那這四個記號,哪一個最重要呢?奧古斯丁的答案,有一點讓我們驚訝,奧古斯丁說:愛心比這四個記號都重要。
教會的合一,是建立在上帝愛的根基上,在 神的愛中,肢體互相扶持,彼此接納,教會是聖潔的,並不是因為她的會員、她的成員是聖潔的,而是因為她的目標是聖潔的,或者說她在上帝眼中,的地位是聖潔的。如果不接納軟弱跌倒的肢體,那是分裂教會的人,他們缺乏愛心,唯有那遮掩過犯的愛心,才是教會合一的根基。教會合一的見證,奧古斯丁認為愛心比聖潔重要,他說:如果教會要有偏差的話,他寧願錯在愛心太大,而不是錯在過分聖潔。
那其實奧古斯丁的這點,對我而言,都是很震撼的教育跟提醒。聖禮是 神的工作,聖禮不是人的工作,聖禮是上帝施恩典的媒介,藉著聖禮,上帝直接施恩給人,因此儘管施行聖禮的人不完全,聖禮仍然有效,上帝的恩典仍然有效。
我就想到1510年左右,馬丁路德曾經到羅馬去朝聖,他親眼看見神職人員的敗壞,他帶著失望的心情回故鄉,但是對馬丁路德而言,他對教會的信心仍然存在。他說:教皇可能貪財,主教可能好色,神父可能輕浮,但是教會仍具備上帝頒賜恩典的有效途徑,軟弱的基督徒,會把信心建立在牧者,或者是其他信徒的身上,而當牧者或信徒軟弱跌倒的時候,信心也就瓦解了。奧古斯丁說:上帝的恩典,不受神職人員,德行跟靈性的影響,因為恩典的果效全在乎 神,只要上帝的教會施行,聖禮就有效;相反的,如果有人以自己的忠誠、純淨自誇,來分裂教會,那麼那是沒有愛心的表現。
那麼多納圖,其實就是在道德的逞誡執行上,過分的嚴格,而產生的偏差,這是在態度上,比較固執比較偏激。那麼在奧古斯叮噹時,是定他們為異端,我今天認為,他們在態度上比較固執,這樣的團體,我只會定他們是極端,或者是狂熱,或者是偏差,只要他在那三個基要核心信仰上,沒有偏差,我仍然願意接納他們,為主內的肢體。
b用武力對抗
    奧古斯丁跟多納圖的爭辯,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奧古斯丁差一點,被多納圖所派來的人暗殺,所以奧古斯丁一氣之下,他竟然用世俗的政權,出兵鎮壓多納圖派,使得神學的爭論,演成了政治的迫害。奧古斯丁在這一場爭執中,他強化了對大公教會的信念,也為此後一千年的中世紀,龐大的教權鋪路。奧古斯丁他說:上帝為了讓保羅信主,不惜弄瞎他的眼睛,那麼教會為什麼不能用武力,使失喪的人歸回呢?所以他對於異端的態度,比較強硬。奧古斯丁他認為,用政治的行動,來對抗分裂教會的異端,不算是逼迫,而是管教,不過奧古斯丁卻反對,用同樣的方式,來對付異教徒。那麼多納圖這一派也很固執,他們也不肯妥協,後來他們組成了流亡團體,一直到第七世紀的時候,回教徒席捲北非教會的時候,才停止。我認為在這個事件上,多納圖派雖然太偏激,但是奧古斯丁處理的方式,也有爭議之處。
 
三、奧古斯丁的.著作:
我們現在來看奧古斯丁的作品,他有兩個很有名的作品,第一個作品是『懺悔錄』confession,第二個作品是『上帝之城』,我們藉著他的兩部作品,來認識奧古斯丁他的神學。
1.懺悔錄
『懺悔錄』其實它主要是奧古斯丁的自傳。『懺悔錄』的拉丁文confession,它有認罪的意思。『懺悔錄』的第一捲到第九卷,是奧古斯丁他過去的自傳,他為年輕的時候的縱慾而懺悔;那麼confession這個字,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思,就是信仰告白:認信。
第十捲到十三卷,就是奧古斯丁的信仰告白,那麼奧古斯丁,在這個信仰告白中,流露出他敬虔,而近乎神秘的信仰生活。奧古斯丁對自己的行為,對他過去的思想,做了非常深刻的分析,他的文筆細膩、生動,非常好讀的一本書。
在『懺悔錄』的第二卷,奧古斯丁他回憶過往縱慾的情慾,縱慾的生活,他說:我必須回想過去的污穢,以及靈魂的情慾性敗壞,那不是說:我仍然眷戀著過去那種污穢,敗壞的生活,而是因為愛上帝的緣故。因為我太愛上帝了,我才會去回想那些極惡的往事,回憶過去是很痛苦的事情,可是為了要使上帝成為我的甘甜,我要這樣做。奧古斯丁,人家稱他做恩典大師他是doctor of grace,因為他是罪惡大師,他是doctor of sin。奧古斯丁他認為,罪惡要講得深入,恩典才能夠講得透徹。那麼這個也是他很精采的地方,奧古斯丁他年輕的時候,曾經遊學在各個學問的領域中,他曾經醉心於占星術,或者是雄辯學,所以他很瞧不起聖經。
信主以前的奧古斯丁,他曾經試著讀聖經,但是由於聖經的文體單純,又缺乏哲學性的內容,所以奧古斯丁曾經感到很失望,自從他聽到安波羅修的講道,以及對聖經的詮釋以後,奧古斯丁他開始用心的眼光,新的態度來研讀聖經,他才發現,聖經原來是用人人都容易懂得文句,在深奧的意義中,隱含著莊嚴的神秘,用簡易的語言,以及毫不做作的說法,把上帝的話送到萬人面前。
一方面聖經的文字淺顯通俗,人人都可以瞭解,可是另一方面,聖經又保留了深奧的內涵,使人不會用輕率的態度去理解,所以聖經的權威就更加尊貴,值得作為神聖的信仰,那麼這是他在『懺悔錄』,第六卷的省悟,奧古斯丁的這一番領悟,給他一生的侍奉,帶來極大的啟發。他雖然後來做到主教的高位,可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親近群眾,他總是用淺顯、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來向群眾傳講真理。
奧古斯丁曾經向Hippo就是他做主教的那個地方,北非的Hippo,他曾經向Hippo的碼頭工人、漁夫們,講過一篇很轟動的道,而經文正是聖經最難,最有哲學味道的那句話:「我是自有永有的。」我自己是一位教師,而奧古斯丁的這一番領悟,對我也有很大的提醒跟啟發。從前我總是認為,做學問要做得深,但是後來受到奧古斯丁的影響,我漸漸的體會到,如果我不能夠用比較淺顯容易的語言文字,來表達我的思想的話,那麼就證明說:我自己還沒有搞通這個思想。做學問的功夫深淺,其實就在此,看你能不能用簡單的方式,把上帝深奧的道理,傳講給群眾。奧古斯丁他雖然很有學問,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親近群眾,我相信對我們都是很大的提醒。
2.上帝之城
接著我們要來看,奧古斯丁的第二本名著,就是我剛才所提到的『上帝之城』。我們商務書局,曾經翻譯過這本書,那個書名叫做天主之城The city of God。那麼這一本書,奧古斯丁一共花了十四年,才寫完。十四年,一共有二十二卷。
奧古斯叮噹時正處於世界歷史的重大轉變時期,也就是歐洲的上古史轉入中世紀的交替期,當異教蠻族入侵羅馬的時候,就開始了中世紀的歷史,主後401年西哥德人,他們攻取了羅馬城。這件事情給基督教界,帶來很大的震驚,當時有一位教會的領袖耶羅米Jeron,就是把聖經,翻成拉丁文聖經的那位Jeron,他說:如果連羅馬都會陷落的話,那麼這個地上,還有哪一個地方是安全的呢?這個基督教中心地羅馬城,竟然淪落在蠻族的手中,所以有一些異教徒,他們就幸災樂禍的說:那是因為很多羅馬人,信奉了基督教,離棄了鬼神的敬拜,已至於古代的諸神顯靈要報復,要傾覆羅馬。
所以奧古斯丁的這本書,其實就是答覆異教徒的囂張,同時也是安慰基督徒,讓他們不要太消沉,所以The City of God,上帝之城的第一捲到第十捲,就是答覆這些控告。奧古斯丁說:如果從前的諸神,不能夠救特洛伊城TroiTroi是羅馬史詩伊里亞德,木馬屠城記的地方。他說:如果古代羅馬諸鬼神,不能夠救特洛伊城,那麼又怎麼能夠救羅馬呢?敬拜諸神,並沒有使羅馬強盛,不能夠使她增進道德,或者是賜下永生的福樂,而很奇妙的是,攻陷羅馬的那個西哥德人的領袖,是信奉基督教的,他為了基督的名,而沒有屠殺羅馬城,只限於戰爭的迫害。歷史中,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戰勝者,因著被征服的 神的緣故,而饒赦戰敗者。
奧古斯丁他也解釋,他說:基督降災教會,使羅馬淪於敵人手中,是為了要煉淨基督徒的罪過,我們如果能夠忍耐,承受這些災殃,就可以得到福氣。這本書的十一到二十二卷,是奧古斯丁的歷史哲學,他說:歷史在上帝的掌握之下,人類的歷史可以分成兩個城,一個是上帝之城、一個是撒旦之城,創世紀三章十五節以後,就開始兩城之爭,這兩城是由兩種愛造成的,一個是愛自己的愛、一個是愛上帝的愛。挪亞的時候,好像整個世界,都是屬於撒旦之城,所以上帝就變亂人類的口音等等。那麼以後還有所謂以色列人跟埃及的爭戰,奧古斯丁就是用兩城之爭,來闡述舊約的歷史,乃至於新約的歷史,他根據希伯來書說:「我們是客旅、是寄居的。」在世上我們沒有永遠的城,我們乃是仰望天上的家鄉。啟示錄十七十八章巴比倫城,就是指一切敵基督的國度。羅馬城不是上帝之城,在動亂的時代,教會所需要的信息,是永久的城,是存在天上,這才是基督徒最大的安全感。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由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論其歷史觀

黃春生

壹、前言

奧古斯丁時值羅馬帝國崩毀,蠻族橫行,新舊交替的時代。此時期的羅馬已經到了人心惶惶,急需拯救的時代,幾乎初嘗了希伯來民族的「等待救贖」的心境。此外,在羅馬與蠻族之間,善惡報應不明顯,又希臘哲學理性之發展和羅馬征戰殖民之野心配合不上。故奧古斯丁用以希伯來舊約為線索,寫出其歷史哲學著作上帝之城,使得文化、政治、歷史之演變,以及「人心」之歸宿有所解釋。

奧古斯丁除了對當時代有鉅大的影響,甚至其思想對後來的影響也非常深遠,正如哈那克(1857~1930)所說:「自從保羅以來,除路德以外,無人能比奧古斯丁,甚至今日,我們仍受他的思想和精神所影響,我們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後的後裔,但二者都有賴於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的思想確實影響人類社會深遠,尤其是在他對歷史的解釋上,賦予後代的教會權威有所理論根據,也提供教會對家庭、社會、國家,乃至國際關係問題上的倫理見解。所以,在本報告中,將探討奧古斯丁的歷史哲學大作-上帝之城。期望藉由分析上帝之城對歷史的解釋,來探討其中所反映出的神學,的拯救觀、教會觀與政治觀。

貳、簡略生平

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在主後354年11月13日,生於努米底亞(Numidia)的塔迦斯特(Tagaste)。他的父親帕特利修(Patricius),是個很有地位的異教徒,性情凶暴,為人懶散偷安,貪戀世俗,直到臨終時才信奉基督教。他的母親摩尼加(Monnica)卻是個虔誠的基督徒,性情溫良。或許他性情得自他的父母,此兩種性情:一種是放縱情慾;一種是虔誠追求真理的性情。

曾在Tagaste、Madaura、Carthage接受古典教育,也專攻修辭學;此時並認識一女子且同居十四年之久,且在372年她生了一個兒子阿斗達徒(Adeodatus)。十九歲時受西塞羅(Cicero)的Hortensius一書之啟發,而產生對哲學的熱情。奧古斯丁曾一度信奉摩尼教(Manichaeism)九年,主張唯物論與宇宙善惡二元論。三十歲後,遷居羅馬,並於米蘭教授修辭學,同時接觸新柏拉圖主義,加深對摩尼教論點的懷疑,開始接納靈性世界是唯一真實世界的觀念;並在382年斷然悟覺摩尼教教義之不實。

在米蘭主教安波羅修(Ambrose)的影響下,在385年成為慕道友(Catechumen,學教理問答者);386年放棄教職,與母親、兒子搬到米蘭附近的Cassiciacum居住,專心研究哲學,同年經歷悔改經驗。並於387年復活節時,接受安波羅修的洗禮;後來在搬回北非之前不久,他的母親死於Ostia。388年搬回北非,隨後在391年,在違反他的本意之下,於希坡(Hippo,今日北非Bona城)被Valerius主教封立聖職,受職為神甫;在395年更成為希坡主教,從此在此小鎮展現出他對基督教世界的影響力。死於430年8月28日,正當汪達爾人(Vandals)圍攻希坡之時,也就是羅馬帝國崩潰前夕。

參、著作上帝之城的動機與其內容摘要

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引用了希臘羅馬的歷史及神話,舊約及新約的事蹟,舉凡文學、哲學、宗教、社會學都包攬無遺,故此書的文學形式可說是包羅萬象,也最能代表奧古斯丁的思想之作。從此書中,我們可發現他不僅是一位神學家、道德家、政治思想家、文學家、戲劇批評家、護教家,更是哲學家與歷史解釋家。

其畢生著作浩如煙海,留存至今計有213本書,218封信,及五百多篇講章,所涵蓋範圍及廣,包括自傳、哲學、神學、釋經、修辭與倫理等問題。他主要的作品大都是在「神職」階段寫成,其中最享盛名之一的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是他於413年著手寫此書,那時正是哥德人阿拉利王(Alaric)攻陷羅馬城(410年)後三年的第一個黑暗期,而完成於426年。前後長達十三、四年才完成,也是他晚年之作。

這是一部代表奧古斯丁的歷史哲學,又是他為當時基督教所作的辯護書,答覆當時異教徒對於基督教所施的攻擊。因當時羅馬帝國被北方民族所敗,帝國到處遭遇焚掠,此時異教徒更將罪歸於基督徒,並更惡毒地咒罵上帝;他目睹世局混亂,人心惶惶,並聽聞基督教所受到的嫁禍言論日益猖獗,所以就寫這本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

該書共二十二卷,分成二大部。第一部由第一卷到第十卷,最初五卷是奧古斯丁初步辯駁異教徒對基督教的指控,他指出羅馬遭受侵略與懲罰並不是起因於基督教,而是因古代羅馬神祇的粗鄙及縱慾,甚至敬拜邪神的王,雖然將兵眾多也一敗塗地;其中他更指出入侵的蠻族赦免了基督教堂以及到教堂避難的人,但對於殘留的異教殿宇則毫不留情。後五卷是,反駁主張人世間常有的災難,是需要敬拜神祇以求消孽除障的說法。所以前十章是辯駁反對基督教的二種主要論點。

第二部由第十一卷到第二十二卷,在後十二卷中,前四卷論「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的起源,以後四卷是論二城的發展;最後四卷是論二城的結果。此第二部是奧古斯丁對「反基督教」的第二步辯駁,也是他對歷史作神學反省與解釋的所在。他試圖根據柏拉圖(Plato)的存在於「天上某處」的理想國之觀念,保羅的生與死信徒組成的一個社會觀念,以及多納派(Donatism)之神與魔二元的社會觀念,給予世界歷史一個普遍性演變原則的解釋。奧古斯丁在此指出世界是由兩個象徵性的城市組成:善城與惡城;上帝在善城,魔鬼在惡城。人類歷史就是這兩股力量作殊死戰的記錄,雙方互有勝負,但最後上帝將在此戰爭中獲勝,且忠心信仰祂的人將得到報賞,享受永久的安息日。

無疑地,奧古斯丁認為歷史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地上之城(civitas terrena)的歷史,跟隨該隱與罪惡的人類歷史;另一條是上帝之城(civitas Dei)的歷史,也就是跟隨亞伯並過上帝樂見的生活,是一條拯救的歷史。這二城自人類開始就有,但直到耶穌基督才被表明出來。在此,奧古斯丁透過此書來說明人類歷史的各分期,也為了要給予當時處於黑暗迷網的人一份精神鼓舞和信心。同時本書的思想也啟發後來的教會歷史觀。

本書的文學特色主要有:修辭學、詮釋學、寓意解釋等等。

奧古斯丁教過多年的修辭學,所以喜歡在文字上做剖析。例如他在解釋「第二次的死」時,說到何以要用名詞的「死」而不用動詞來描述,是有原因的,因為這裡的死不是指時間上的死,而是指靈肉分離的死。他說:
由動詞生出(Oritur),成為過去式已出生(Ortusest),其他過去式亦然;死字(Moritur)的過去式為已死(Mortuusest)加一(u)字….。….不用過去式….而是名詞,所以與時間沒有關係。

在詮釋學上,奧古斯丁的宇宙觀是超自然主義的三層結構的觀念,即上帝和天使在地球之上;人類在地上;魔鬼在地下或深淵中。可是在此宇宙觀中,奧古斯丁在對聖經的詮釋已經開始了「非神話化」(Demythologization)的解釋工作,也就是尋求聖經的神話裡的信息(Kerygma);雖然「非神話化」一詞是由Bultmann提出,但是早在主後第四世紀時奧古斯丁就有獨到的看法,例如他在詮釋上帝為何要在六日的創造之後就休息時,他說:
不當如兒童一般,以為上帝在第七日休息,且祝聖了它,是上帝太疲倦了。祂曾用永遠可懂的話,而非空言,一開口,一切便造成了。

又如他在說到女人從男人的肋骨而出時的解釋:

上帝由男人的肋骨中,造了女人,是用此事教訓我們,丈夫與妻子當如何和睦。
雖然奧古斯丁的「非神話化」尚無系統的方法,但是在當時確實是獨特的看法。
奧古斯丁的解經方法很多都是使用「寓意解經」,這也是當時後最常使用的解經法。例如他在解釋諾亞方舟為何有三層時,說:

上帝不但願意在方舟下層有艙,在中間亦有二層,最上面為第三層,由上而下有三層可住的艙房。這可看作使徒保羅所說的信、望、愛三德;更可看作聖經上所記載的一粒種子,結實三十、六十、一百粒;或說在下層是夫婦的節德,在中層是寡婦的潔德,在上層為貞潔….。
在這些寫作的特色之內,我們也常發現二元論的思想以不同形式遍佈整本書,例如,神聖與世俗,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信仰與懷疑,善與惡,光明與黑暗,恩典與罪惡等等。使得衝突性與問題性升高,而增加讀者的好奇感。

除了以上三種文學特色之外,他還引用很多的詩、詞、散文、小說、歷史事件和戲劇等,來表達他的目的。他也透過歷史的角度來詮釋人類歷史的各階段,以指向上帝在歷史的主宰地位。

肆、上帝之城對歷史的解釋

對於歷史的起頭,奧古斯丁認為在創世以前時間並不存在,創造以後才有時間的概念。又因為上帝創造時間,所以祂不為時間所限制,人的過去、現在、未來,在上帝面前都是「現在」。

歷史是隨著創造開始的。正如舊約創世記所述上帝在六日內創造宇宙與萬物,第七日就歇了一切的工,安息了;同樣地,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把人類歷史分成七個階段來解釋。且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的發展是同時發展的,並與人類歷史並駕齊驅。

一、人類的嬰孩時期:亞當到洪水(挪亞)

在這個階段內,上帝之城由亞伯所代表,地上之城由該隱所代表。而該隱就是屬魔鬼的,是地上之城的建立人,他殺了自己的弟兄亞伯。此時期的人類歷史注重物質生活,信仰生活仍像在襁褓中的嬰孩。

二、人類的幼年時期:洪水到亞伯拉罕

在此階段裡,人的理智漸開,能分別善惡,然而理性及意志尚無法制服情慾的龐大力量,導致上帝之城的子民與地上之城的人同流合污,所以發生洪水滅世與巴別塔混亂語言的事件。

三、人類的青年時期:亞伯拉罕到大衛

此時期的代表是蒙上帝揀選的百姓,即從亞伯拉罕開始了一個新的民族,從此上帝之城又邁向新的發展。

四、人類的成年時期:大衛到被擄巴比倫

此時期的人類在理智上以達成熟。大衛的國祚從盛世而衰,最後因為魔鬼的強盛,終被擄至巴比倫。而書中所提的二城,一座是地上的魔鬼之城;另一座是屬上帝的基督之城。被擄也象徵地上的魔鬼之城的興盛。

五、人類的壯年時期:被擄巴比倫到基督降生

此時期的選民淪喪在衰落中,但是有一部份的人並不氣餒,他們力求精神生活的復興,一心仰望彌賽亞的來臨;而耶穌基督果真來臨,上帝的應許完全應驗了,不摻入地上之城,為使直到新約時代,在暗中的上帝之城能在光天之下。

六、人類的老年時期:基督降生到世界末日

此時期是指現在的時代,有多少時日無人能知,因為聖經說:「父以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和日期,不是你們應當知道的」。這階段的人類歷史雖然外在的物質文明持續發展,但是精神文化卻進入老年的衰敗時期,需要上帝時刻看顧以獲得更新。

七、人類的完成時期:世界末日到基督再來

當基督再來時,將審判世人一切的善惡,最後上帝之城將完全得勝,其城的聖民將永享福樂;而屬魔鬼的地上之城的惡人將永遠受罰。此時期也為安息日,就是上帝要我們在祂裡面得到休息,這也是我們將來的時代。

伍、上帝之城的歷史觀所反映出的神學

一、拯救觀

在此我們將從上帝之城中的罪觀與恩典觀,來論其拯救觀。
奧古斯丁認為人類是有原罪(Original Sin)的,這是源自亞當和夏娃誤用意志,行為驕傲且放縱,所以罪便開始了。亞當的原罪隨著情慾而傳給後裔,而人的情慾大過自己的意志,如此的使得人的後裔永遠承接原罪。若亞當在伊甸園裡,在沒有情慾下,仍能生孩子,且為無罪的;但是,亞當犯了罪,情慾就掌控人的意志,以致於愛自己而輕視上帝。
在上帝之城裡,奧古斯丁指出當人被造時原是良善正直,享有自由意志,且有不犯罪與不死的可能,並與上帝來往無阻。犯罪的結果便是失落良善,上帝的恩典喪失了,靈魂死了,因為罪使人與上帝遠離。

此外,新柏拉圖主義影響了奧古斯丁的思想,他對人性的分析基本上是根據聖經的,不過他認為人的意志軟弱無法行善。所以人絕對無法勝過罪惡,情慾仍然存在,故需要上帝的赦免。上帝的恩典就在上帝之城的建立,好使屬於此城的子民們能得救。
上帝之城的發展就像整個人類歷史的發展一樣,代表上帝對人類所發出的恩典,一個因恩典而來的拯救史。這個拯救史是漸近的,雖然其中有時地上之城興旺,魔鬼的道興旺,但是到了耶穌基督降生以後,舊約中的應許與拯救的恩典就完全應驗了。所以他很清楚的指出,我們被釋放,是因為我們先與上帝和好了,魔鬼被打敗,原因在於上帝得到滿足並藉著中保耶穌基督賜下赦免。直到新約教會建立以後,上帝之城不摻入地上之城的罪惡,而在黑暗的世界中逐漸擴展,到了基督再臨時,屬上帝的子民將獲拯救,永享上帝之城的福樂。

二、教會觀

奧古斯丁在此最大的創見,即是建立教會的權威。上帝之城是上帝在創造之始就設立的,透過耶穌基督的降生而使應許完全實現,更透過教會持續上帝之城的使命。既然如此,奧古斯丁身在教會中,就對教會所扮演的權威角色極力維護。他的態度表現在對上帝的信心,認為教會的權威將人引向基督,再透過基督回歸上帝。他就如此說過:「假如教會的權威沒有強迫我,我將不相信福音書。」

教會是上帝榮耀的居所,是由基督重建的,而非人手所建造的。但是教會內仍有該逐出教會者,如簸之篩莠,教會的榮光現在不明顯,也是如此。

上帝之城理應是聖徒所寄居之處,但事實上,教會所擁有的並不全是聖徒,甚至有懷疑上帝信仰者,或仍屬魔鬼的子民。因此,奧古斯丁構想一個與現實教會不同的教會,一個看不見的「真教會」,而真教會也正是永恆的上帝之城。

他又認為現存的教會在某種意義下就是地上的「上帝之城」。而教會仍在歷史中存在,是站在上帝與人之間,作為解決人類罪的地方。他再進一步維護教會制度說,只有經由教會的引導才能領受上帝的恩典。換言之,在他的教會觀裡面,教會是實現上帝國的唯一途徑,也正說明了「教會之外無救贖」(Extra ecclesiam nulla salus),在此也讓我們看到奧古斯丁對羅馬教會的期待。

奧古斯丁論到教會是有矛盾的。現存的教會不全都是聖徒所組成,所以他期待一個無形的真教會,但是他又極力維護有形的羅馬教會。但是,在這樣的矛盾中,他仍然表現出對教會堅固的信仰。可是,羅馬教會以奧古斯丁的理論為根據,認為有形的教會即是上帝之城。事實上,這不是奧古斯丁的看法,而是貴鉤利一世(Gregory I,590~604)的理論。

 

三、政治觀

奧古斯丁相信,上帝的統治是超越時空,是無限的,祂將世間國度隨己欲賞賜給善人及惡人。通過教會上帝之城建立,即教會是實現永恆的上帝國的唯一途徑,此教會觀也反映在羅馬帝國精神和世俗的組織中。基督徒認為教會是永恆的,同樣的思想也反映在異教徒身上,他們相信羅馬帝國也是永恆的,可以與世長存。甚至,奧古斯丁認為戰爭的勝利及時期,是由上帝所定的,而敬拜邪神的君王必然失敗,且自封為神的也無好下場。

在奧古斯丁的思想中,地上之城常與邪惡劃上等號,但是,他並不認為(世俗)國家所期望的都不是好事,反而,人類能因它而得到改善,且它也期望世間和平。其實國家的作為常取決於當權者,奧古斯丁就認為當權者若是輕視人世間的榮耀和權位則是偉大的德性,因為只有上帝可以看見,而人看不見他的作為,也因此他所獲得的讚美與榮耀的報償是大的。但是無論有多麼多的讚美,若不敬畏真神,只求人世的榮耀,更不用與聖徒們相比,因為聖徒們都將一切歸於上帝的恩典與慈愛上。

再者,中世紀政治大事的發生多少都受到奧古斯丁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奧古斯丁逝世後蠻族入侵席捲歐陸和北非,在所謂的黑暗時代唯有基督教尚能鼓舞人心,當時基督教在混亂的時局中,成為蠻族教化的導師和社會秩序的重建者,除了聖經之外,就是奧古斯丁的宗教精神與思想遺訓。尤其他的畢生鉅著上帝之城,可說左右整個中世紀的政治發展。當皇帝和教皇之間產生權位相爭時,雙方就常引證奧古斯丁的著述;皇帝引它來證實(世俗)國家亦係上帝所建立,教皇則引它來保障教皇至上之說。此外,中世紀的兩大事,十字軍東征和宗教裁判所,如果推溯遠因,亦不難發現受到上帝之城的影響。

陸、結論

奧古斯丁影響之所以浩大,在於他神祕的敬虔生活「你(上帝)創造我們,為使我們相通,我們的內心若不在你裡面,得著安息,便不能自有安息。」這種把信仰視為與上帝交通的概念,雖然不易令人完全領悟,卻在教會中佔有長久的影響力。

他在黑暗時代裡,毅然決然著書來教育蠻族,使得中世紀的思潮和人心得到一絲亮光。他對「愛」的了解,更是中世紀思想的基礎。在上帝之城裡,他把愛己和愛神分別的很清楚,且強調愛己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是屬地上之城,而愛神者是屬於上帝之城,兩者完全立於相反的地位。歷史上,對立著兩座城,上帝之城就是屬於被拯救的聖徒團體,只有在天國臨到時才完全實現,但是現世的教會僅是為了預備上帝之城而存在的。而地上之城則屬與上帝敵對者的團體。在現世裡兩城混雜難以分辨,但是在歷史的過程中被選召者和被永罰者將漸形分開。

上帝之城並不等於地上有形的教會,上帝之城的公民也不等於世上的信徒。奧古斯丁說:「自人類有史以來,凡信仰主的人,凡認識主的人,凡依從祂的教訓敬虔公正度日的人,不管他是生活於何時何地,都必得祂的拯救」。確實羅馬教會和地上眾教會都不可能自稱為「真」教會,她僅能努力達到上帝之城的要求。

此外,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的思想及他所主張的處世方法,影響中古時期歐陸的政治和一切事務,使人學習以「目的」來處事,以「永生」的眼光來生活。

上帝之城,教會史上第一部的歷史哲學鉅著,它讓我們看到主必然勝利的確信,也讓人知道上帝對整個人類的計畫。本書的歷史觀所反映出的神學,可說世中世紀哲學倫理思想的權威,它同時也奠定後代教會的思想基礎,這一切都要歸諸於奧古斯丁的原創性。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特土良為西方神學創始人

  1. 特士良的生平(主後一五至二二五年)
  特土良是一位長老,亦是北非學派的一位教師。早年,他受斯多亞主義的熏陶。然後,他深受愛任紐著作的影響。他很強調傳統為教會的權威。他指出使徒的諸 教 會承受了使徒的教訓。並指那繼承之監督持有可靠之傳統。很奇怪,他本人到晚年時,竟加入孟他努派。有些教會史的書記載說,特土良為一個法學家。但史可羅斯 曼卻說,特土良不是法學家。無論如何,特土良在其著作裡所用的措詞、論證法、各種法律上的見解,都與一個法學家所使用的一模一樣。
  2. 特土良的著作
  特土良大部份都以拉丁文撰寫。他有兩卷書被譯成英文。他的幾本著作含有特別的神學意義。又另有些寫作是實際的。
  3. 著者特士良的個性
  特土良的個性,有各種不同的特性。他具有吸引人與令人反感的特性。他易於興奮。他喜好使用言過其實的話,並使用如火般的忿怒話。但他亦是一個很講理的 人。他有實際的頭腦。他對哲學不感興趣。在他著作裡,他常用那似非而或是的言論(即自相矛盾的言論)。他勇敢地宣揚教會積極的真理。例如他說:「在絕對順 服之境地中,意志之贊同就是信心。」

他又說:「信條愈不合理,就更有機會使信心發展信心原有的力量。」

因此,特土良神學,就建立於權威與那似非而或是的信 心上。然而,他又說,證明基督教真理須合乎基督教的理性。
  4. 特土良神學中之實際宗教特性
  特土良反對俄利根與革利免的推理。他認為哲學為導致錯誤之路的路標。他強調信仰之標準是按照使徒的教訓,並強調須有聖潔的生活。在特土良的基督教中, 這是一件很實際的特性。他稱柏拉圖為一個異端者。他說,雅典與耶路撒冷沒有共同關係。基督徒與異教徒亦無共通關係。他又說:「我們的教理來自所羅門的廊 下,所羅門曾吩咐我們須用單純之心尋找耶和華。凡教導柏拉圖派的、斯多亞派的、辯證法的基督教的人,都應負其惡果的責任。」

特土良常用這些話,諸如「願上 帝賜與」,「若上帝肯」,「願上帝報答」,「願上帝在我們中間監察」。
  5. 特土良實體論之原則
  特土良雖對哲學不感興越,但卻脫離不了哲學的思想。在他著作中亦有些哲學思想。這些著作顯示他曾受他早年所研究的斯多亞主義之影響。按他看來,凡有存 在的都有形體,甚至連上帝的靈與人都有形體。他大部份的神學都根據在這種原則上,即沒有屬靈的事沒有共形體的。換言之,凡屬靈的事都有形體。實體論為他的 根本原則。自然之實在、可見的世界 、 五官之可靠性、有形之體的意義,暨靈的實體等這些都是他思想的基礎。他以敏銳的眼光,從創造中看出上帝。並從創造的秩序上,看到上帝理性之運行。他愛好研 究自然,要從自然界追溯創造主。並為著從靈魂裡發現上帝存在的證據,就分析靈魂。這種實體論為特土良神學之基礎。他應用實體論反對諾斯底派。從這個出發 點,他為上帝之實體伸辯、並為人類之合一、人類的歷史、人靈魂裡罪之起源、啟示之歷史性、基督神人位格的真理、救贖的事實、身體的復活等事項辯護。
  6. 特土良與愛任紐之關係
  特士良不像愛任紐那樣,以一種偉大的領導思想為基礎、寫出一部具有系統的神學。他贊同愛任紐的、有下列諸點:

(1)救贖的教理,即救贖是籍著神人基督而來。

(2)強調道成肉身的重要性。

(3)採納新舊約聖經為真理的根源。

以承認信仰之標準。不過,愛任紐全部的神學都以基督為中心之原則而構成。但特土良 神學僅是討論各樣題目之綜合而已。愛任紐和特土良兩者都教導說,三位一體是僅為著啟示的目的而有的。特土良說,聖子在三位一體當中須要存在為一個個別的位 格,是出乎創造世界的緣故。特土良亦有子置於次位於父的觀念。
  7. 特土良為西方神學的創始人
  特土良所使用的字眼很有效用。最後,他妥善構成三位一體論及基督論之教理。
  (1)特土良最先使用「三位一體」這個用詞。並與俄利根一同啟用本體與位格等名辭,以描述三位一體當中三個位格的關係。以後,亞他那修為三位一體觀唸作準備的工作。可是,特土良亦不能避免置於次位說。
  (2)特土良為要抵抗馬吉安派的幻影說暨諾斯底派,便先使用「基督之兩性」這個名辭,並描述兩性之間的關係。以後,這些名詞就列入迦克敦信經及亞他那 修信經之內。例如:「各性含有其個別的屬性」,「不混雜,神性與人性是結合的。」

為了反對幻影說,特土良強調基督是真正的人,具有一個理性人的魂與靈。基 督在其位格中屬乎人之實體裡受苦。不過,由於人性與神性聯合的緣故,特土良就說「上帝受苦」,「上帝真正被釘十字架」。特土良對西方基督論之重要性,正同 俄利根對東方基督論的重要性一樣。
  (3)罪與恩典:特土良在某些方面,為一位開拓的神學家。他的思想多少成為西方教會的標準。他強調意志之自由。他說,甚至人在墮落之後,也能在善惡相 對 下任作選擇。基督之死為人類救恩的根基。他完全承認基督之死的重要性。他說,恩典是改變人心的一種創造原則。不過,他對恩典之描寫卻不符合奧古斯丁的體 系。再者,特土良從義務之角度,衡量基督徒整個宗教的,道德的生活。他喜歡將人比喻為上帝的負債者。因此人需要滿足上帝。這是按照羅馬法律之原則。特土良 寫道「人得罪了上帝,但卻有一種和好的方法。那就是人能使上帝滿足,而上帝亦喜歡接受那種滿足。」
  (4)藉 著洗禮,除去罪感與刑罰:人藉著悔改而受洗,可賺得救恩。按特土良看來,洗禮能賜予人成聖恩典之力量。成聖的能力是歸於水本身。藉著水,獲得聖靈。為要符 合於其實體論的觀念,他認為聖靈是有形體的。若有人在洗禮後犯罪,還可以加以補償。補償的方法就是悔改。悔改須包括深切的憂傷、以認罪表示謙卑、嘆氣、號 哭和禁食等。因此,人能贖自己的罪過、能滿足上帝、能為自己賺得赦罪。人藉著自我刑罰,便能脫離那永遠的刑罰。人付給上帝最有價值的滿足就是 殉道。洗禮與悔改被認為持有拯救的因素。
  (5)上帝的誡命;我們理應提心吊膽地格守上帝的戒命。他教導說:「人是藉著信稱義。」

但他又說:「藉著信的意思,就是認識基督為救主,並要履行上帝的誡命。」

這就預為羅馬天主教所謂功德神學而鋪路。特土良稱讚並實行禁戒嫁娶。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使徒教父期間之代表性著作



    使徒教父的作品,有點像保羅書信的題目,如寫給哥林多教會的《革利免一書》(1 Clement);士每拿監督坡旅甲致腓立比書 (Polycrap of Smyrna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安提阿監督伊格那丟的七封書信 (The Letter of Ignatius of Anioch to the Ephesians, To the Magnesians, To the Philadelphians, To the Rome,To the Smyrnaeans, To the Trallians, The Letter of Ignatius to the Bishop of Smyrna Polycrap) 較具個人味道;信徒的行為手冊;《十二使徒遺訓》(Didache);講道性質的《革利免二書》(2 Clement);論述體的《巴拿巴書信》(Epistle of Barnabas);預言性的《黑馬牧人書》(Shepherd of Hermas);《坡旅甲殉道記》(Martyrdom of Polycarp);帕皮亞殘篇集(The Fragments of Papias);有時也包括《致丟格那妥書》〔Epistle to Diognetus;此信應歸入護教學(Apologetics),算作使徒教父作品不大妥當〕。

    在此範圍內,有三卷作品是託名發表的,即《革利免二書》、《巴拿巴書信》,和《十二使徒遺訓》。

    而作者群中,有四個屬早期的主教,即羅馬的革利免(約活躍於96年);安提阿的伊格那丟(c35-107);士每拿的坡旅甲(c69-155),及希拉波立的帕皮亞(c60-130)。

    他們不知自己會被選為使徒教父,作品亦不是很有系統。絕大部分作品都像新約書信一樣,是因應當時實際的需要而寫成,因此以實用為原則。當他們為教義而著作時,目的是要使教會免因教義分歧而分裂,或喚醒教會注意生活和見證,並且叫教會注意接納正統教義的權威,而不是為發揚教義。

    使徒教父認為要解決他們面對的問題,教會一定要忠心守著由使徒傳下來的教導;正是為了這個原因,他們的首務不是另創新境域,而是忠心地執行新約教牧書信的命令,使教會不受流行風俗的影響。

使徒教父介紹




    使徒教父(Apostolic Fathers)是指使徒以後大約從主後95-150年間的教會作家。稱作Apostolic只是說他們的教導與使徒(Apostle)的教導吻合,換言之,他們是教會公認能承繼使徒教訓的人。

    除了這個共通點外,他們個人以至他們的作品,都沒有什麼相同的特點。第二世紀中葉以後的教父稱為護教士(Apologists),是指針對不同反對與批判的聲音而為基督教辯護的人。 護教士之後,有前尼西亞教父、尼西亞教父(包括四、五世紀的希臘教父,451年的迦克墩會議是教義豐收期)、後尼西亞教父(多為拉丁教父),後尼西亞是教父的顛峰期, 大約到八世紀結束教父年代。之後就是早期教會的最後一個會議,787年尼西亞第二次會議(Council),但是在17世紀以後才稱之為使徒教父。

    初代教會的神學著作稱為教父作品,但其作品又不被採納入新約正典(Canon)。教父是闡揚教義、信仰倫理的護教者、教會領袖、主教的尊稱。其重要性在於他們連接使徒時代與大公時代(基督教於9世紀分裂為羅馬教會和希臘教會以前的教會時期)。教父時期到底有多長?是以哪個時期為終結?都沒有定案,其發展階段約略是:門徒 使徒 使徒教父 護教士 尼西亞教父 神學家。

    新約聖經27卷內,除了一卷腓利門書外,其餘26 都提到要防備假先知、假師傅,要棄絕各種偏離真理之道的錯誤。在使徒時期的異端只是潛伏的階段,隨著使徒們相繼在逼迫中殉道離世,情形開始轉變,教會一方面要面對外在的逼迫,另一方面要面對內部的分裂。教會內部所面臨的挑戰多屬於順服權柄的問題,以及對耶穌基督恩典真義的誤解,而造成道德與行為上缺乏儆醒的態度。加上教會的領導人物也不及使徒的分量,於是偏離的情形加劇。從當時的一些著作,突顯出兩方面的教導:對教會領袖(主教)的順服;及律法主義式的信仰要求(包括教會禮儀的聖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