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安置摩拉維亞弟兄們



  在親岑多夫出生前三百多年﹐由於英王理查二世(Richard)1381年娶了東歐國家波希米亞(Bohemia)的安妮公主(Princess Anne)為皇后﹐兩國的文化交流更趨密切﹐特別是在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和布拉格(University of Prague)大學之間。

  當時牛津大學著名的學者約翰威克里夫(John Wycliff)所翻譯的英文聖經﹐使眾多的基督徒能直接讀到上帝的話語。約翰威克里夫強調﹕福音是上帝給人的白白的恩典﹔他更抨擊天主教的腐敗和黑暗。隨後﹐約翰威克里夫揭發天主教黑暗內幕的文章被翻成波希米亞文﹔安妮公主本人更把英國的福音小冊子帶回祖國。安妮公主在英國逝世後﹐那些侍候她的波希米亞臣僕們陸續回到波希米亞﹐他們隨身帶回許多約翰威克里夫寶貴的遺作。

  布拉格大學的神學博士約翰胡斯(John Huss)﹐亦是波希米亞的蘇菲亞皇后 (Queen Sophia)的懺悔神父﹐迅即將約翰威克里夫的作品譯成波希米亞文。

  約翰胡斯與約翰威克里夫的看法一樣﹕堅持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要人全心倚靠上帝。一四一五年﹐約翰胡斯受到天主教的迫害﹐誣告他追隨約翰威克里夫的邪說﹐結果胡斯被當眾火焚﹐殉道而死。

  約翰胡斯的死掀起了動亂﹐在波希米亞﹐和鄰邦摩拉維亞(Moravia)﹐都有人揭竿而起﹐與羅馬教皇對抗。

  後來許多受到約翰胡斯影響的人﹐正式宣佈脫離羅馬教﹐在波希米亞東部的康瓦特(Kunwald)村莊﹐成立了合一弟兄會(The United Brethren)﹐拉丁文是Unitas Fraturn ﹐捷克文是Jednota Bratrska。這就是摩拉維亞弟兄會的起源。

  到了1517年馬丁路德會開始宗教改革時﹐在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的合一弟兄會﹐已有信徒二十萬人﹐而在波蘭則有一萬人。1522年合一弟兄會派出代表到德國﹐與馬丁路德有交通。

  一百年後﹐1621年﹐由於天主教在波希米亞得勢﹐大批合一弟兄會的信徒逃離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到波蘭棲身﹔有一部分弟兄逃亡到奧地利。其中一位屬靈領袖約翰甘美紐斯(Jonh Amos Comenius)把最後一批難民﹐帶到波蘭的利沙(Lissa)﹔甘美紐斯臨死前﹐勸勉弟兄們若受到邀請﹐可以移居外地﹐並說上帝必定保留"隱藏的種子"

  當德國的敬虔派興起了之後﹐這些被奧地利的天主教所迫害的合一弟兄會的信徒受到鼓勵﹐紛紛由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移民到德國境內。在德國更正教的勢力範圍內﹐合一弟兄會的信徒可以不受拘束地敬拜上帝﹐並對不信者傳揚福音。

   在摩拉維亞﹐有一位木匠克里斯謙大衛(Christian David)﹐原來信奉天主教﹐後來加入了合一弟兄會﹔他曾於17225月﹐在德勒斯登﹐經羅澤牧師(John Andrew Rothe)介紹﹐認識了親岑多夫。克里斯謙大衛向親岑多夫說出﹐仍有許多摩拉維亞弟兄﹐想在德國找到棲身之所﹐來逃避天主教的迫害。親岑多夫聽了﹐非常同情弟兄們的遭遇﹐說他願意借出莊園給他們使用。但是克里斯謙行動迅速﹐立即回到摩拉維亞﹐通知弟兄們好消息﹐即他們可以移居到親岑多夫的採地。1722617日﹐克里斯謙在哈伯(Hutberg)小山上砍下第一棵樹﹐建立了守望村(Herrnhut)172212月親岑多夫伉儷在守望村﹐歡迎來自摩拉維亞的弟兄們﹐與弟兄們跪下來禱告﹐一起感謝讚美上帝﹐並誠心為那地方祝福。親岑多夫述及這件事﹐說他之所以接待他們﹐是因為他十五歲時﹐和幾個小孩子﹐創立了芥菜種團契﹔他當時把自己一生奉獻給上帝﹐並與上帝立約﹐要將福音傳揚到世界各地。

  17238月﹐親岑多夫根據芥菜種團契的精神和信念﹐在守望村和另外三位弟兄﹐締結了四弟兄協約(Convenantof the Four Brethren)。除了親岑多夫之外﹐其他三位是弗德立克瓦特威爾(Frederick Watteville)﹑羅澤牧師(John Andrew To the)﹑斯契夫(Melchior Sehaeffer)。弗德立克瓦特威爾是位瑞士貴族﹐是親岑多夫在哈勒的同學﹐弗德立克瓦特威爾常常解囊支持上帝的事工﹔羅澤是伯色杜夫採邑的教堂的牧師﹔斯契夫是一位敬虔派的牧師﹐克里斯謙大衛就是斯契夫帶領得救的。

  四位弟兄決意在主面前過聖潔的生活﹐帶領教會進入更深的靈命﹐以便帶進教會的大復興﹔四人決意以簡單的﹑真摯的﹑滿有信心的態度向不信者傳福音﹐並渴望在傳福音時顯明聖靈的能力﹔四人決心抓住每個機會為主作見證﹔要到歐洲各國播撒生命的種子﹐並與所結交的各階層人士建立通信關係﹐與同心者鋪設通信網絡﹔四人還決意在經濟上支持來自摩拉維亞的弟兄們。

  到了1727年初﹐守望村經過了五年的迅速膨脹和擴展﹐人數達到三百多人﹐並開始出現了許多難題。初期的移民﹐大多數是逃避奧地利天主教的迫害的合一弟兄會信徒﹔後來加入了德國本地的敬虔派信徒﹐後來又有慕名而來的路德宗 (Lutherans)﹑加爾文派(Calvinists)﹑浸信會信徒等。他們彼此之間﹐因真理的看法不同﹐互相攻擊﹐不停爭論。有些靈性較深的信徒對守望村出現的分門別類感到痛心﹐向主大聲哭泣﹐求主解開這些來自惡者的捆綁。

  在這絕望的時刻﹐上帝大大地使用了親岑多夫。 1727512——這一天是摩拉維亞教會的里程碑——親岑多夫召集了三百個守望村的弟兄姐妹﹐向他們講了足足三小時。親岑多夫陳述了教會分裂的害處和邪惡﹔並與眾人締結了兩份神聖的協約。一份協約要他們承擔應有的責任﹐在莊園裡不得違法亂紀﹐這協約是為《莊園約束令》(Manorial Injunctions and Prohibitions)﹔另一份協約是《以使徒的準則﹐來規範來自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等地弟兄們言行的協議》。

  在守望村的弟兄們﹐同心合意地接受了這兩項協約。弟兄們都為已往那種屬血氣的爭論而感到羞愧﹐渴望作一個靈裡貧窮的人﹐凡事接受聖靈的引導。每一個人親手作工﹐不使別人受累﹐反倒供給那缺乏的人。親岑多夫這樣說﹕"主不斷在弟兄們心中作工﹐他所作的太多﹐無法以言語來表達﹐整個地方顯出上帝的榮耀。"

  1727722日至84日﹐親岑多夫到鄰邦西里西亞(Silesia)——即今日波蘭的西里西平原——的季濤(Zittau)﹐在季濤市立圖書館﹐發現了一本拉丁文寫的古老的合一弟兄會的章程(Ratio Discipinae)。序言是由他們的屬靈領袖約翰甘美紐斯於1660年執筆寫的。回到德國後﹐親岑多夫把整份拉丁文章翻譯成德文﹐讓守望村的弟兄們傳閱。弟兄們讀了都驚訝不已﹐因為章程的內容和兩個多月前他們在守望村所締結的協約幾乎一樣﹐沒有多大分別﹐充分說明聖靈的帶領是極其奇妙的。

   親岑多夫和守望村的弟兄們又讀到約翰甘美紐斯在1650年在波蘭利沙寫的《臨危母親的見證》(The Bequest of the Dying Mother,the Unity of the Brethren)。在甘美紐斯的遺作中﹐他特別強調﹕合一的教會就是上帝的兒女們的母親。所謂的母親臨危﹐就是教會處於分裂的光景中。在書中﹐他又勸勉摩拉維亞弟兄們﹐如果不能在原地聚會﹐完全可以接受其他福音派會的邀請﹐移居他地﹐但不要搞分裂﹐而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上帝必能保守一些隱藏的種子﹐以後這些種子還會發芽成長﹐結出果子。

   親岑多夫終於知道﹐住在守望村的﹐正是這些隱藏的種子﹐他們將會發芽成長。這些隱藏的生命種子﹔從摩拉維亞應邀移居守望村﹐正應驗約翰甘美紐斯的預言。親岑多夫查核這些投靠守望村的摩拉維亞信徒的歷史背景﹐證實他們是古老的波希米亞合一弟兄會信徒的後人。他讀到約翰甘美紐斯因教會見證被破壞而流露的悲痛深受感動。他決心要盡自己一切的力量﹐來保護這些隱藏的生命種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