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喬治穆勒孤兒院之事奉

 

    穆勒信靠上帝,求給他一個妻子,可以同心合意事奉。

 

    1830年十月七日,喬治穆勒同瑪莉(Mary Groves)結婚,新娘是弟兄會創始人之一革碌夫的妹妹。婚後二人一同禱告。信靠仰望上帝。

 

    他們覺得教會例行的座椅捐,對貧窮的信徒是重擔,對牧者是網羅。因此,他們請求教會廢除座椅捐,同時宣布不再接受固定薪水,信心仰望上帝供應他們的需要。於是,教會預備了一個箱子,信徒把甘心樂意的奉獻,放在裏面。

 

    1831年是他們信心的考驗。一月裏,有幾天,家中全無分文。因為他在講壇上說過,“絕不仰望人或箱子,只禱告求上帝供應”;他們就單向上帝祈求,也不舉債。到年底的時候,穆勒結算:如果照教會固定的薪水將是 55 鎊;他們從上帝得到的共 12 0 鎊。不過,他們以為那是上帝的託付,絕不自己積存。

 

    1832年四月十三日,接波賴司託(Bristol)教會的可瑞克弟兄(Henry Craik)來信,要穆勒去幫助他。他經過禱告,覺得心中有平安,以為在那裏更適合於自己的恩賜。

 

    四月二十一日到波賴司託,在基甸會堂(Gideon Chapel)和庇慈宜會堂(Pithay Chapel)講道;穆勒同可瑞克談話,彼此同心,決定要求會眾同意廢除座椅捐和薪資,仰望上帝的供應,作為接受為他們牧職的條件。這看來是不利自己的。

五月十五日,收到波賴司託正式的邀請信。五月二十一日穆勒夫婦開始向會眾告別。十天之內,他們離開忠心事奉二年的教會,到了波賴司託。經過禱告,主為他們預備了適合的住處;並且預備了寶貴的鄰居:穆勒家同可瑞克家合住在一所五個房間的屋子裏。

 

    九月十七日,穆勒家添了一個女孩呂底亞(Lydia)。那年,二位牧者添了新的牧區:畢士大會堂(Bethesda Chapel)。他們同心辛勤工作,除了講道之外,還有問道者的聚會,主將得救的人加給他們。

 

    穆勒看到上帝賜福可瑞克的事奉,過於他自己。他並沒有嫉妒,只是徹底省察,知道上帝是教導他謙卑,更完全倚靠上帝。這樣,上帝的恩典就隨著增加給他。

 

    1833年,穆勒開始關心流浪街頭的孤兒。他敞開自己的家,每天早晨八點,招待孤兒們來,給他們早餐;然後,以一個半小時教導他們聖經。後來,孤兒們的人數到了一百五十人以上,穆勒和可瑞克有意租一所房屋,專作這樣的工作,但鄰居認為對他們有妨礙,不得不放棄。

 

    1834年二月二十一日,穆勒感覺上帝給他負擔,使他看見教會的需要:有人接受啟蒙運動的思想,以為世界逐漸變好,最後天國降臨,不必傳揚福音;有的則向不信的富人捐錢,而不顧使人悔改;也有的機構舉債。這些他認為都違背聖經的真理。因此,他主張擴展主的國度,是信徒的責任,必須照上帝的旨意作上帝的事工,有必要成立聖經真理知識和原則的團體。

 

    國內外聖經學會(The Scriptural Knowledge Institution for Home and Abroad)於1834年五月五日成立。目的是:給予宗教教導;分送聖經;及支持宣教士。在他們靠信心籌畫創立的時候,手中只有一個先令。但就在那天,上帝藉著一位弟兄,派裁縫師上門來,給可瑞克和穆勒量身,每人一套新衣服。

 

上帝傾福給祂的僕人;他們的原則是:領受了,就流出去。

 

    1835年十一月二十日,穆勒再讀法蘭奇的書,看到上帝如何供應他和孤兒院需要,信心大得鼓勵。上帝是永活的上帝。因為“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一三:8

 

    十二月的一天晚上,他讀聖經到:“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八一:10)覺得那是特別對他說的話,可以應用在孤兒院上。

 

    十二月九日,收到有人奉獻一個大衣櫥,十個先令,和一位姊妹志願參與工作。第二天,又收到有人來信,應許同工。這顯明是上帝的印證。

 

    十二月十七日,有一位貧窮的姊妹,以縫衣為生,竟然奉獻一百鎊。在當時,這對每週只有幾先令微薄收入的她,是一筆鉅款,而且她也不健壯。穆勒以為她是出於情感,就拒絕接受。但在同她談話中,知道她明白主所說“不要積攢財寶在地上”(太六:19)的真理,才接受為她積財在天。

 

    1836年四月二日,第一所孤兒院開始了。地點是在威爾生北路六號 6 Wilson North St. 租來的屋子。雖然早經公開通知,竟然沒有一人申請報名!穆勒以為孤兒們自然會來。到現在才想到沒有求上帝送孤兒來。

 

    他們謙卑向上帝祈求。一個月內,有四十二名孤兒。

 

    1837年七月,第二所孤兒院開始了,在威爾生街1號。到同年十月二十一日,兩處共有九十六名孤兒,憑信心向上帝仰望看顧供應。

   

    孤兒人數增加了。不僅要天天向上帝求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有時且是每餐為了下一餐祈求。有一次,穆勒覺得負擔實在太重,在讀經到詩篇第六十八篇的時候,有節經文似乎忽然躍出紙上:“上帝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這樣,喬治穆勒就拒絕自己負重擔。

 

    1839年三月,一個弟兄收到穆勒的年終報告,知道姐姐也是工作的支持者;有一些貴重的首飾,以為世俗的裝飾品留著無用,勸她奉獻作孤兒的工作。姐姐受感動照辦了。那正是孤兒院經過困難考驗的時候,變賣那些首飾,剛好供應需要。在拿去轉換成現金以前,穆勒用戒指上鑲嵌的鑽石,在自己臥室窗子的玻璃上刻下:“耶和華以勒”(Jehovah-Jireh)。他隨時可以去仰望上帝的尊名,透過上帝看事物,信心就得以堅強。

 

    穆勒經歷到當禱告的時候,上帝也感動一同禱告的奉獻者,常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及時收到供應。

 

    1840年終,看來連印發年報的錢也不夠。但到了時候,上帝不僅賜下足夠的費用,還有一千鎊給宣教士的需要。

 

    1843年三月三十一日,威爾生街孤兒院的鄰居G女士,預備將她的屋子贈送作孤兒院的事工所用。1845年,他們即將進行擴建的工程。

 

    那年十月三十一日,收到一封鄰居的來信。信中措辭很有禮得體,聲明孤兒院將影響鄰右的安寧,對產業價值有損。為了基督徒的見證,自然必須再作考慮。

十二月十三日,一個基督徒建築師,願意免費繪圖並監督建造施工。

 

    1846年一月三十一日,穆勒去看一塊地,在波賴司託近郊的愛施里原 Ashley Down),有七英畝。但地主不在家,約好次日再來。地主到凌晨三時醒來,有兩小時不能再入眠。他躺在床上思想,決定把地價從每英畝200鎊,減到120鎊。這樣,穆勒省下了700鎊,買到了所要的建築用地。

 

    1847年,收到的奉獻達11,062鎊,開始動工建造。到完成的時候,還餘776鎊。

 

    1849年六月十八日,移入愛施里原,可以收容三百個孤兒的新院址。厚賜百物的上帝,供應他們一切的需用。

 

    不久,穆勒即發現,新建築不足容納所有申請的孤兒,建造第二座建築的需要,已十分明顯。新的建築計畫,估計要高達35,000鎊。第一筆收到的奉獻,是一名孤兒的六分錢。以後,奉獻立即湧來,大小都有。1857年十一月十二日,二號建築完成,在移入時,尚餘3,392鎊。

 

     1862年三月十二日,三號建築完工開始使用;收容的孤兒達到一千一百五十名,仍有數百孤兒向隅。手中的餘款為10,309鎊。信心的經驗,使穆勒相信,上帝能夠供應二千孤兒。

 

    穆勒相信,以利亞的上帝,聽到孤兒啼飢號寒的聲音。他禱告,他相信“耶和華以勒”:上帝必預備。

 

    現在,擴建的需要已極迫切。在現有院址的對面,有塊十八英畝的地合用;但當探問的時候,地主索要高價。那時穆勒手中也沒有錢。後來,真正到向前邁出信心腳步的時候,賣主竟自願從原價降減1,500鎊出售。

 

    在那地上,造了第四號和第五號建築,於1968年十一月五日竣工入住,費用高達58,000鎊之多。所收容的孤兒已超過二千零五十人。

 

    孤兒人數增加,開支也隨著增加。要維持這樣一個大家庭,世界最大的孤兒院,自然是甚為艱難。但在上帝沒有難成的事。穆勒以單純的信心,只禱告仰望上帝的供應。

 

 

喬治穆勒年輕時之事奉

    喬治穆勒於1805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在普魯士的克魯本(Kroppenstadt)。1810年移家到海末斯濱(Heimersleben),父親在那裏負責收特准稅。喬治有個哥哥;他父親以屬世的原則教育孩子們。喬治的觀念是,如果犯罪不被捉住就不是罪;被捉住能夠逃脫,也不是罪。父親知道兒子的毛病;但仍然期望他能作路德宗教會的牧師。

 

    十六歲那年,他拿了父親的錢,同朋友任意浪費,住豪華旅館不付錢,他終於被捉住了。十二月十八日到次年一月十二日的三個多禮拜,在監獄裏度過,包括聖誕節在內。他向監獄看守人員要一本聖經,為的是打發時間。那是他第一次讀經。他父親代他付欠帳,使他得釋放,並有旅費回家。

 

    十七歲,喬治進入挪得屋(Nordhausen)學校。在校二年半的時間,他早晨四點起床,勤奮讀書,學拉丁古典文學,法國歷史,德國文學,希伯來文,希臘文並數學。他有三百多冊書,只是沒有聖經。不過,他在校成績優異。

 

    二十歲那年,喬治進入和邑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那是一所敬虔主義傳統的大學,深受司本耐(Philipp J. Spener)和法蘭奇(Ahgust H. Francke)的影響。喬治也獲得路德宗的傳道許可。只是,他知道,自己沒有歸正,哪有道可傳?

1825年十一月,他剛進入大學一個月,盼望能同基督徒結交,學習敬虔;剛好有個同學貝他(Beta),是個退後的信徒,他也正想同喬治來往,為的是好學玩樂。二人志不同而道合。周末無事,貝他約他去參加一個禮拜六晚間的聚會。那聚會是在華革耐(Johaan Wagner)的家中,自然沒有傳統的儀式。穆勒為他的突然來訪向主人道歉;華革耐那個平常的工人,笑著對他說:“歡迎你隨時來;這家和心都向你敞開!”

 

    唱詩過後,凱賽爾(Kayser,後來成為倫敦會的宣教士)領導聚會。他先領大家跪下禱告,讀一章聖經,朗讀一篇印好的講章,然後再一同唱詩。

 

    當華革耐作結束禱告的時候,穆勒想:“我雖然比這文盲工人學問好得多,但不能作這樣的禱告。”當時,他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樂,是從生來沒有經歷過的。

弟兄會運動,一般認為由1828年在都伯林(Dublin)的聚會開始;其實革碌夫(Anthony Groves)和帕耐勒(John Parnell)在那以前,近代弟兄會就開始了,華革耐家類型的聚會,已經在多處存在。

 

    穆勒從來沒有跪下禱告過,凱賽爾的禱告,給他極深的印象;回到家中,跪下禱告,一種深深的平安充滿心裏。他從此勤讀聖經,禱告,成為新人。雖然同學們嗤笑他,想引他同奔舊日那放蕩無度的道路,他仍然堅持新的生活。

 

    1826年,穆勒有心願作宣教士。那時,大學裏來了一位神學教授陶拉克博士(Dr. Tholuck),是敬虔的學者,穆勒從他領受很多屬靈教益。穆勒覺得既然開始走信心的道路,就不應該再繼續受父親支持,因為接受父親的錢,表明必須照他的期望去作;他願意順從主的引導。不久,陶拉克教授介紹穆勒教幾位新來的美國教授德文,所收學費可供應生活需用。

 

    1826年八月二十七日,穆勒第一次講道。他費力準備寫講章,默記下來;但所講信息並未帶來上帝賜福的效果。下午的講道,他隨聖靈引導,讀馬太福音第五章,接著,闡述其中的意義:“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會眾聚精會上帝的領受,也能夠明白其涵義。穆勒回到家中,心中有極大的平安喜樂。從這次的經驗,他學會了仰望上帝的信息。

 

    那年裏,穆勒有兩個月的時間,住在和邑一所孤兒院,那裏有為神學生預備的免費宿舍。那所孤兒院,是法蘭奇於一百多年前建立的。在那裏,穆勒讀到了法蘭奇的事蹟:憑著信心建立孤兒院,一直憑信心仰望上帝的供應,直到現在。這給穆勒留下很深的印象。有一天,也會照樣仰望上帝。

 

    在學院裏,穆勒對希伯來文發生濃厚興趣。在1827年十一月十七日,他向陶拉克教授談起,向猶太人傳福音的意向。陶拉克立即向倫敦會寫信推薦。1828年六月十三日,倫敦會接受他為宣教士,需要先到倫敦實習六個月。

 

    次年三月十九日,穆勒到達倫敦。他隨從主的引導,踏上那全然陌生的土地,心裏充滿平安。他尋找機會事奉,在學生聚會中,或向猶太少年傳揚上帝的福音,等候倫敦會指派工作。

 

    那時,他的胃病又發作了。在養病期間,他回顧神學生的生活,常是讀許多關於聖經的書籍,而沒有讀聖經。因此,他讀聖經,默想經文的意思,祈禱,相信並照著遵行。穆勒熱愛聖經,因為那是上帝的話;他一生讀了二百多遍,到老時平均一年讀經四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跪著讀的。

 

    1829年七月,穆勒把自己的心完全交出給上帝;不再愛慕世上的名利,權勢,享受和娛樂,以上帝為他的一切。

 

    那年冬天,他到迪昂(Devon)附近天茂茨(Tiegnmouth)的以便以謝會堂(Ebenezer Chapel)證道,他講:喜樂的基督徒。接著,他們請他早晨講系列的羅馬書信息。此後,他們請他為永久的牧者。在那裏,有三位婦女,請他思考受浸的真理。穆勒以為自己從小就受了洗,沒有再受浸的必要;但他仔細查考聖經,覺得應該遵行“信而受浸”的禮儀,就接受了全身的浸禮。他也查考聖經,關於主餐的問題;聖經雖然沒有明白規定,不過,他覺得應該效法使徒保羅的榜樣,每主日擘餅記念主(徒二○:7)。同時,他以為根據聖經,信徒應該可以在聚會中講話,以肢體彼此建立(弗四:;羅一二:)。

 

    1830年一月,倫敦會通知穆勒,終止了彼此的關係。現在,他在教會體制上,完全同意現代弟兄會。

 

 

 

 

喬治穆勒簡介

 

    喬治.穆勒(George Muller, 1805-1898)是上帝信心的見證,是上帝忠心管家的典型。

 

    在約七十年事奉主漫長的歲月裏,過的是信心生活,從不為自己和工作的需要向任何人乞討,也沒從誰領受薪水,完全憑信心向上帝支取。他在財物上毫不馬虎,不論錢財的多少,物資的大小,都有詳明的記錄。他也不為自己積存財物,收取的財物,就照上帝的旨意使用;雖少也不浪費,雖多也不吝嗇。在他離世前幾天,繼承他事工的負責人查結帳目,發現有個固定為孤兒院的奉獻者記著:“一名主耶穌的僕人,受基督的愛激勵,要積攢財寶在天上。”

 

    多年來累積的總數為 81,490 18先令 8 便士;另外奉獻為聖經學會的,約 64,500 鎊。折合共計約七十五萬美元,在當時是一個極龐大的數額。至於他自己和家人所使用的呢?只有不到這數字十分之一。他的全部遺產僅有 169 9 先令 4 便士;其中超過一半是書籍的價值,現金只約 70 鎊。

 

    如果有誰託付錢財給舊人的穆勒,那準是有去無歸。因為他從小就浪費資財,不到十歲就有偷父親錢的本領,長大更善於欺詐,不擇手段,只要能夠弄到錢就好。

 

    但他蒙恩成為新造的人多年後,他可以說:“在全地上,沒有任何人能說我向他們要過一分錢。所有的都是從蒙上帝應允信心的禱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