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彼此成全的蘭大衛醫師與梅監霧牧師

 

     蘭大衛醫師(Dr. David Landsborough)和梅監霧牧師(Rev. Campbell Moody)是台灣醫療宣教史上一對值得認識的人物。

 

    蘭大衛醫師(Dr. David Landsborough)和梅監霧牧師(Rev. Campbell Moody)是台灣醫療宣教史上一對值得認識的人物。他們都是蘇格蘭人,蘭醫生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梅牧師畢業於蘇格蘭自由教會神學院及格拉斯哥大學,他們同船來台,一起生活並先在台南學習台語。梅牧師較有語言天份,說得一口道地的台灣話,成為後輩宣教師學習台語講道的典範。



  一八九六年相偕由台南徒步到彰化,開始醫療與傳教的事工,彰化地區因而成為中部宣教中心。他們因工作負荷沈重,且罹患瘧疾,健康大損,英國母會考慮為其更換工作環境,改調派中國大陸或新加坡;但因著對台灣的熱愛,仍然堅持留下,並視彰化為「第二故鄉」。蘭醫師委身台灣長達44年(1895-1939),梅牧師則因病委身台灣36年(1895-1931)。



  蘭醫師大部份的時間忙於醫療,照顧病患;由於醫術好,人格高,當地人尊稱為「彰化的活佛」。除了在醫館免費醫治患者外,也常和梅牧師出外佈道,他的醫療服務為福音的種子鬆土,梅牧師曾推崇他:「許多人決志是因為被蘭醫師的生活見證及醫療服務所感動。」

同樣的,蘭醫師對梅牧師也極為尊敬,他說:「梅監霧牧師是一位永不懈怠的宣教士。」

  倆人友誼深厚,在生活上常彼此照顧,也一起渡假;在工作上合作無間,互相扶持,彼此打氣。雖然個性截然不同,但是各自回應上帝的呼召,在上帝的國度裡共事,相輔相成,一起為完成上帝的旨意而奮鬥。

       教會史學家萬榮華曾經寫道:「從來沒有人能像他們一般和諧共事,這實在是主的恩賜,而梅牧師則將宣教福音事工歸功於蘭大 衛醫師的醫術及醫德。」

        蘭醫師較內向,沒有音樂細胞,梅牧師則較外向,歌聲嘹亮;蘭醫師以醫療見證為著力點,梅牧師以直接佈道,傳揚悔改赦罪的福音為職志,在街頭、廟口和家庭裡佈道。他們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倍受許多台灣人的愛戴,這是他們在中部宣教成功的秘訣。

 

 

梅監霧牧師小傳(主後1869~1940)

 

            梅監霧牧師,蘇格蘭人,18651110日 誕生於Benvue Bothwall,父親Robert Moody、母親Mary Ewing Naismith,梅牧師有兩姊、一兄、一弟,是虔誠愛主的家庭。父親是格拉斯哥一律師辦事處的紀事,母親屬名望家Hamilton家庭出身。

 

神學院畢業後 , 赴瑞士留學於Bren大學神學院一年,然後在格拉斯哥一所佈道所Gallowgate Mission工作。有一天晚上聽到其前輩 巴克禮 博士演講台灣宣教,心有感而得巴牧師之勉勵決心應答神之召命,準備到台灣。

 

離別本國到台灣

 

       梅牧師決心到台灣 , 但未向雙親提出 , 因為怕雙親煩惱阻檔 , 到出發之前夕才向母親告辭 ,母親聞息傷心痛哭 , 但是梅牧師愛主之心勝過雙親 , 心不搖動 , 以言語勸慰母親 , 從此別離親朋乘船來台。同船有蘭大衛醫生Dr. David Landsborough , M.D.與廉德烈牧師Rev. A.B.Nielson,他們三人於 一八九五年十二月十八日 在安平登陸 , 在台南得林燕臣秀才教授台語。

 

佈道家梅牧師

 

        一八九六年十一月梅牧師與蘭醫生兩人徒步來彰化,開始行醫傳道,當時英國長老教會設立彰化為宣教副中心 ( 台南是宣教中心 ) 梅牧師設大肚、愛蘭、茄定 ( 西螺 ) 為臨時站 , 臨時站有宣教師休息處 , 使宣教師可以在一年中有幾次住在這裡,巡視附近新設教會,後來就尋覓設候補地集中宣教,梅牧師用蘇格蘭的這一種宣教方法一村又一村佈道,為主甘心粗食布衣,吃蘇格蘭黑麵包,用喇叭 ( 銅製形如羊角 )、或是銅鑼叫人說「上帝遺失兒女」緊集百姓宣講福音,若是看到那地方有百姓慕道,就租民屋,在這裡繼續佈道,主日托附近教會來輪流主理培養,或是派駐傳道師做工。

 

       梅牧師的熱情配合仁慈的蘭醫生的醫療傳道,使中部地區自一八九六年到一九○六年十年,建設十八間,信徒教自一千三百人增加到四千二百人,中部台中州包括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一千一百村落,其中九百村皆有梅牧師傳福音的腳蹤。他創設鹿港、二水、柳原、溪湖、清水、大里、芳苑、豐原、草屯、員林、赤水、和美、竹山、大肚、大城、田中、北投、二林諸教會。

 

神學家梅牧師

 

梅牧師是優秀的神學家在英國梅牧師以神學家聞名,神學生時代,受院方推派參加格拉斯哥與愛丁堡兩間神學院每年一次的討論會。

 

一九二九年受聘參加Bnuce Lecture,布魯司演講 , 其題目為The Purpose of Christ 基督的目的,本演講後來成書出版。

 

梅牧師的著作十二本,四本是台灣白話字本:羅馬書信、佈道論、古代的教會、活路問答。

 

八本英文The Heathen Heart. The Saints of Formosa . Love's Long Campaign. The mind of the Early Coverts . Christ for us and is us. The purpose of Christ. The King Guest. The childhood of the Church.

 

其中一九三二年著的The mind of the Early Coverts「初代改宗者的心意」一書榮獲母校格拉斯哥大學贈送神學博士 D.D. 學位。

 

聖樂家梅牧師

 

    梅牧師精於音樂,與老蘭醫生娘為南部大會時代聖詩委員,他做的舊聖詩有二五首 A 、四五首、四六首、二一七首、二六六首等五首。中部多間教會之樂隊都由他組織。

 

梅牧師之婚姻

 

梅牧師於一九○八年與Miss Margaret Findlay結婚,她是格拉斯哥,拉克厚其恩 師芬 博士之令嬡,可惜體弱,梅牧師為照顧她到新西蘭、日本等地療養,可惜於一九一五年十一日八日逝世,葬式遊行彰化街路之時,梅牧師領導樂隊獨唱「天堂攏無苦難永遠無死」來舉行路邊佈道。

 

一九二二年梅牧師與彰基院護士主任洪伯祺姑娘Miss Margaret Arthur結婚,她後來擔任英國長老會女宣道會幹事多年。七十六歲逝世於英國。

 

梅牧師之風範

 

(一)勤於工作

 

梅牧師不辭勞苦拼命傳道,忍渴耐餓,歷盡風霜不肯休息,有人勸他不必如此辛苦,恐積勞成疾,他答曰短壽勝於長壽 , 為主工作而死是最快樂的。

 

(二)克己待人

 

他自己衣著簡便,善待別人,某宣教師曰,梅教師之衣著如英國乞丐,卻拼命出力奉獻,彰化教會建堂獻四千五百元、南投建堂一千餘元、台中建堂一千元,其餘如:清水、草屯、二水、溪湖、屏東、斗六等地之教堂或土地皆有他奉獻之份,樂意幫助窮困、生病、傳教者,常暗中幫助,他平時搭火車之三等車,可因此省下來的錢,二年久幫助蓋一間教堂。

 

(三)一視同仁

 

    對富翁、有勢力者及目不識丁者一律平等,以笑容迎接客人,雙手奉茶,開口說我們台灣人,出外佈道都自己帶,不勞煩別人,他說「耶穌自己背十字架」。有一次於溪湖佈道與林學恭牧師共睡於三尺寬的桌櫃,於南投佈道宿於三等客棧,忍耐臭蟲之襲擊。

 

(四)注重祈禱

 

     梅牧師,佈道前,後皆祈禱,客人往訪常看他祈禱中,其桌上常放教會,傳教者信徒之名冊,時常為他們祈禱。

 

梅牧師往大雅佈道後染病而於一九二四年回國。

 

一九二七年由蘇格蘭寄附一大鐘給彰化教會以紀念前牧師娘。

 

       一九四○年二月二八日逝世於蘇格蘭Lennoxtown。同年 六月十三日 台中中會為他舉行盛大的追思禮拜於彰化教會。

 

 

 

梅監霧牧師出書年表

1907年 《異教徒的心》
1912
“Love's Long CampaignThe Saints of Formosa”
1913
“The East and the West”
1920
年 《早期改教者的心思》
1922
年 《古早的教會》
1929
年 《耶穌的目的》
1932
年 《國王的客人》
1935
年 《為我們且在我們當中的基督、教會的童年》

梅監霧牧師小檔案

 18651110日 生於英國蘇格蘭
1888
年 自由教會神學院畢業
1890
年 心中萌生海外宣教異象
1895
1218日 與蘭大衛醫生抵達台灣安平港
1896
11月 以彰化為據點,在中台灣宣教
1901
9月 前往新加坡
1902
89日 重返台灣
1908
年 結婚
1909
年 因師母生病,調至紐西蘭
1914
年 重返台灣
1915
年 師母病逝
1916
年 肺炎,返國治病
1918
9月 返台宣教
1921
年 再婚,至台南神學院教書
1924
年 因熱病返英國
1940
228日 病逝

梅監霧牧師對台灣的貢獻

 

    梅牧師對台灣的貢獻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梅牧師是忍渴耐餓、不辭勞苦的熱情傳道者

 

    他粗衣布食,以蘇格蘭式的「沿村露天佈道」方法在當時的台中州(包括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拓展福音,中部地區一千一百個村落中大約有九百個村留下了梅牧師的腳跡。他克己待人,卻拼命出力奉獻,協助諸多教會的建堂工作。他也創設了鹿港、二水、柳原、溪湖、清水、大里、芳苑、豐原、草屯、員林、赤水、竹山、大肚、大城、田中、北投、二林等教會。現今中部地區的教會基礎可以說是蘭醫生和梅牧師所共同建立的,他們兩人也可以說是台灣教會史上最合作無間的宣教夥伴。

 

二、梅牧師是一位觀察敏銳、思考深刻的學者

 

    他在宣教的過程中詳細觀察台灣漢人的宗教心理,特別探討他們對基督教信息的接納情形及理解程度。通過台灣漢人對基督教信仰傳統接受或拒絕、理解或誤解的過程,他分析並陳述其中所反映出來的傳統宗教及文化的意涵。因此,他的作品所顯示的,其實正是日據時期台灣社會在基督教信仰衝擊下的一個「大眾宗教」面貌。梅牧師發現台灣漢人對福音缺乏興趣,因為很少人認為自己是「犯大罪的人」,在宗教上是強烈的「現世主義者」。換言之,漢人信徒的信仰往往停留在「物質的低層次」,是「麵粉基督徒」(rice-Christian)。

 

三、梅牧師也是一位偉大的初代教會史家

 

    他認為,因為台灣是宣教運動上的「處女地」(virgin soil),和基督教最初進入羅馬帝國時的情境非常相似,所以台灣宣教史和初代教會史之間有一種微妙的重合及互動關係。梅牧師的結論是,台灣的基督徒和二十世紀歐洲的新教基督徒不能相比,而是應和「前尼西亞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徒相比。他們在對福音的「接受」上雖然令人失望,同時他們的信仰熱誠及純潔生活往往和「主耶穌的恩典」毫無關係,但是我們應記得初代教會的信徒也是如此。正如初代教會的信徒﹙甚至神學家﹚無法了解保羅所強調的「上帝的軟弱」以及耶穌是「義人為不義的人受苦」的道理,福音也成為被台灣信徒視為「愚拙」的「絆腳石」(林前一:23)。

 

四、梅牧師是多才多藝、受人敬重的聖徒

 

    他精於聖樂,寫了舊聖詩25A4546217266等聖詩,也組織樂隊。他極為博學,又有創造力,從小就發明許多科學性的新設計,也曾在台南神學院教授「自然地理學」、「初級天文學」等課程。他好學不倦,飽讀群書,臨死前還細細閱讀著馬丁.布柏的《我與你》。他待人謙恭有禮,一視同仁,言必稱「咱台灣人」,絕不勞煩別人。受其人格感化影響的人有林燕臣牧師、林學恭牧師、許敏長老、楊福春先生等人。

 

    綜而言之,梅牧師是一位露天佈道家、歷史神學家、聖樂家、屬靈的聖徒。他的英國同工稱他為「英國乞丐」,他的台灣人同工稱他為「台灣的保羅」,筆者則認為他是台灣教會史上最有趣的人物!

 

 

 

梅監霧牧師在福爾摩莎的工作

 

    18951016日,梅牧師與同樣受派到台灣的蘭大衛醫生(David Landsborough)、廉德烈牧師(A. B. Nielson)在倫敦參加為他們舉行的惜別儀式。然後,他們於1022日由故鄉的火車站出發,百餘名送行者唱著〈願主保護咱後會有期〉。他們搭船於該年1218日抵達台灣的安平港。

 

    在預備前往宣教區的期間,他們先向漢學者林燕臣學習台語。由於先前在大社(Toa-Sia)從事醫療服務工作的盧嘉敏醫師(Gavin Russell)於1892423日因感染傷寒不幸過世,梅牧師與蘭醫生的主要計畫是在中部地區繼續從事醫療和傳道的工作。然而,到底醫院的地點要設在大社、鹿港或彰化,無法即刻做決定。1896年春,三位英國宣教師都感染瘧疾,至小琉球養病。

 

    189611月起,梅牧師與蘭醫生就以新興且較繁榮的貿易、行政中心——彰化為主要工作據點,該地也可以說是當時僅次於台南的「副宣教中心」。他們也以例行性的醫療傳道模式來兼顧大社的工作,譬如他們就由18974月起在大社從事四個月的醫療宣教工作。此外,在蘭醫生忙於醫療工作的同時,梅牧師也毫不懈怠地在彰化、台中、大社、西螺、南投、埔里等地佈道。他慣用的佈道方法是敲鑼、吹喇叭,並大聲喝道:「上帝的兒子不見了!」

 

    1898年在訪問澎湖期間,他也和漢人傳道師林學恭(林赤馬)成為好朋友,後來更申請後者前來彰化成為同工。他也引領二林人楊福春信主,並一起開拓清水的工作。

 

    19007月梅、蘭兩位宣教師在淡水拜會加拿大籍宣教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後,於714日起回英國度假。該年底梅牧師因健康關係(患瘧疾)向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道會提出申請,希望能更換至清國工作。經過討論,梅牧師被改派至擁有廣大華人社群的新加坡,並於19019月啟程前往該地工作。然而,梅牧師在新加坡過的並不快樂,持續為瘧疾所苦。他因為想念台灣友人和同工,認為「如果瘧疾一定會復發的話,他寧可在福爾摩莎發病!」

 

    於是,梅牧師於190289日再回台灣彰化工作,繼續開拓大社、豐原、埔里一帶的事工。190358月間,他也會同蘭醫生回大社進行例行的醫療傳道工作。1904年起,梅牧師開始帶領台灣傳道者研讀哥林多書信,認為台灣的宣教處境與保羅所面對的異教世界有相近之處。

 

     1906年秋天,梅、蘭兩位宣教師回英國度假。梅牧師於1907年著《異教徒的心》(“The Heathen Heart”),是他的宣教心得之作,受到極大的矚目。他也於1908年初與恩師之女瑪格麗特(Margaret Rintoul Findlay)結婚,並於該年3月偕同新婚夫人回彰化,受到熱烈歡迎。他們的新居因有十二根磚柱,故又名「十二使徒」。

 

    梅牧師以羅馬字寫作的《羅馬書注釋》也出版。梅師母來台後積極向林學恭牧師的女兒學台語,可惜在年底因感染嚴重肺病而必須於次年初至澳洲調養,梅牧師因此辭去台灣的工作。蘭醫生在日記中提到:「這是一個悲傷的離別,梅牧師深愛台灣人,台灣人也熱愛梅牧師……十二年前我們初抵彰化時,中部僅有四間教堂,經過梅牧師的努力耕耘,現在已經有二十三座小教堂,梅牧師應該引以為榮。」

 

    19092月梅牧師調至紐西蘭,並照顧夫人。此年中彰化教會重建,在工程費一萬二千元的總數中,梅牧師奉獻四千五百元,蘭醫生奉獻四千元。在旅居紐西蘭的這些年間,他分別又出版了《福爾摩莎的聖徒》(“The Saints of Formosa”,1912年)、《愛的恆久功效》(“Love's Long Campaign”,1912年)、《東方與西方》(“The East and the West”,1913年)等書。

 

    1914年底梅牧師夫婦又回到台灣彰化地區工作,受到盛大的歡迎。他也出版了羅馬字寫作的《佈道論》,確信使福音廣傳的方法是「福音性的露天佈道」。19154月他偕同梅師母前往日本有馬療養,但未見改善。梅師母於回台後在該年11月去世,夫婦相處只有八年。梅師母的葬禮由劉忠堅牧師(Duncan Macleod)主持,梅牧師本身領導樂隊,獨唱「天堂攏無苦難」,並舉行街頭佈道,彰化市民莫不噤聲注視。

 

    1916年梅牧師患嚴重的流行性感冒,因延誤醫治而致使肺部受感染。後經戴仁壽醫生(George Gushue-Taylor)悉心照料,並建議他返英國療養。

 

    19189月梅牧師由英國返回台灣繼續工作,也曾於1919年夏季於淡水大屯山腰避暑,並向鄰近村落佈道。1920年梅牧師又出版了《早期改教者的心思》(“The Mind of the Early Converts”)一書,深獲好評。

 

    1921年夏季間他與彰化基督教醫院護士洪伯祺姑娘(Margaret Christian Arthur)結識,梅牧師並教導洪姑娘閱讀中文書籍。他們之間產生感情,並於該年1129日於淡水完婚,由巴克禮牧師證婚。

 

    1922年底起,梅牧師受派至台南神學院接替宋忠堅牧師的教學工作,也出版了羅馬字印行的《古早的教會》(Ko-Cha e Kau-Hoe)一書。

 

    1924年梅牧師因熱病一再發作而日漸衰弱,不得不於6月間離開福爾摩莎,回英國療養。他原本希望不久能返回台灣,但事與願違,就此與台灣告別。回英國期間,他前後又出版了《耶穌的目的》(“The Purpose of Jesus”,1929年)、《國王的客人》(“The King's Guest”,1932年)、《為我們且在我們當中的基督》(“Christ for Us and in Us”,1935年)、《教會的童年》(“The Childhood of the Church”,1938年)等書。1928年他也因所著《早期改教者的心思》一書,獲得母校格拉斯哥大學頒授神學博士(D.D.)學位,1931年更因健康關係得英國母會允准退休。

 

    1940228日,梅牧師在蘇格蘭的Lennoxtown安詳地過世,享年七十五歲。該年613日台中中會在彰化教會為他舉行追思禮拜。